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第132节
因为秦国国中已经很难再征召调集大军来抵御了。
“其实,先生可以再进一步的!”姚贾突然说道。
“称王?”言晏笑着反问道。
“我大秦愿意承认先生在北境的君主地位!”姚贾认真的说道。
现在言晏和赵国的关系暧昧模糊,这就是一把悬在秦国头顶的利刃,若是言晏与赵国决裂,那么秦国也能松了口气,虽然这把剑一直在,但是这把剑却不仅仅是悬在秦国头上了。
同样的这把剑北方三国都有着威胁,都将悬挂在三国头上。
有句话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秦国凭什么自己来承受悬剑之寒,大家一起来才公平,好东西是要会分享的,我大秦就是这么的乐善好施!
言晏摇了摇头,封王封君,他可以成北境之主,但是不能是他自己封王,也不能是他活着的时候!
等他死了,秦国、赵国这些想封就封,那是追授,还是各国追授的,与他个人无关,儒家和史家也只会承认他活着的时候做出的功绩和贡献,而不会拿他死后的事去污蔑他。
“我可以代表北境与秦国结盟,以长城起誓,永不跨越长城,但是也绝不会封王自立,分裂华夏!”言晏认真的竖起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为剑立誓。
“啊?”缩盱、姚贾都有些愣神,北方啥时候也是华夏的了?
“以前不是,但是现在是了!”缩盱看着同样疑惑的姚贾,然后又看向了言晏,低声说道。
从言晏进入草原,到处勒石刻碑之后,草原就已经属于华夏了。
当初他们还在疑惑言晏到处勒石刻碑是在做什么,现在他们懂了,这是告诉全世界,我们来过,这里自古就是我华夏的地盘!
也是这时候,姚贾和缩盱终于是在言晏身上见到了作为儒家弟子的儒性。
各国不愿意采用儒家的学说,是因为治国无用,但是却没有人否认儒家弟子是真的好用!
国策可以不用儒家学说,但是人还是挺香的!
至少儒家士子,在治政教民之上,还是很强的。
要是不坚持那个尊礼尊王的教条,那就更好了,可是不尊礼不尊王的人,还是儒家弟子吗?还有人敢用他们吗?
因此,言晏是不可能在北方称王称君的,别人可以这么叫他,但是他绝不会承认!
“结盟之事,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再行具体商议,两位大人也无法做主决定!”言晏笑着说道。
两地结盟,这不是姚贾和缩盱能决定的,哪怕姚贾现在手持王剑,也不代表他就能替代秦王立下如此重要的盟约!
而且所谓的结盟,也只是因为现在言晏和秦国都没有能力去攻打对方,或者说不值得,不划算,所以双方会结盟,互不侵犯。
可是等到将来,秦国强大,腾出手来,你且看他会不会对北境动手。
同样的,言晏现在也面临大月氏、匈奴和东胡的威胁,也一样做不到南下。
因此,双方才有了结盟的可能。
等到将来,秦灭六国,言晏也灭了匈奴、东胡,赶走大月氏,双方也少不了要干上一场。
因为到了那个时候,北境也不是言晏一个人的北境了,就算他愿意降,北境的那些官员也不会同意。
盟约都是有时效性的,更多的盟约在最后都是被撕毁的。
和平是建立在双方旗鼓相当的情况下的,只有自身强大,才是和平的基础。
“我若称王封君,那两位以为,现在我还能安静的坐在这里两位谈天说地?诸侯第一个要杀的就是我!”言晏开玩笑的说道。
姚贾和缩盱也是一笑。
若是言晏真的称王封君了,那么言晏这辈子都很难再跨过长城,进入中原。
各国到时候就要将他当成同地位的存在,不可能让他再到处蹦跶,走到哪也都是要派人严加保护了。
“有时候名不是那么重要的,反而会是拖累,很不巧,我号称毒士,不需要这个名!”言晏笑着继续说着。
姚贾和缩盱再次赔笑,但是却很清楚,有些东西听听就好,不能真的去信。
就比如现在,言晏说他不是封君不称王,但是姚贾和缩盱真的敢不拿他当一方诸侯对待?
他们敢这么做,不用言晏动手,秦国就会第一个罢免他们,给言晏一个态度和交代。
“说起来,我和郑国还是至交好友,不知道他如今在秦国如何了?”言晏好奇地问道。
他也是回了新郑才知道郑国真的听了他的话,跑去了咸阳,所以也好奇起郑国的安危。
“郑国大师与先生是至交?”姚贾有些诧异,郑国那种工作狂居然还有好友?
他在咸阳也曾想结交过郑国,可是他第一次登门拜访,就被赶了出来,原因居然是因为他左脚先进门,踩到了郑国在院子地上画的他看不懂的东西。
因为这事,所以他也差点成为了咸阳的笑话。
不过也因为这件事,整个咸阳也认识了郑国,知道这是一个致力于学术工作的执拗之人,所以无论是秦王政还是相邦吕不韦都很喜欢郑国,完全没把他当成一个韩人看待。
“是的,在翡翠山庄为祭酒的时候,郑国也跟我一样是一位教书先生,因此也彼此认识,说起来他会入秦,还是我建议的!”
“他的才学太大,太高了,整个天下,也只有秦国能支撑得起他的梦想和才学!”
言晏并没有吝啬自己对秦国的夸赞,这也让姚贾和缩盱与有荣焉。
“不错,整个天下,也只有我大秦能支撑得起郑国大师的才干。”姚贾笑着说道。
缩盱却是目光微微眯起,郑国入秦他们一直在怀疑其中有什么问题。
可是现在,背后推手居然还有言晏,这就让缩盱不得不怀疑背后还有什么大秘密了。
要知道这位可是一言不合就用毒计,不知不觉间就成了北境之主的毒士。
在赵国撤兵之前,谁想过一个毒士会成为北境之主的,谁又想过雁门关大战最终的获利者居然不是赵国,而是那个单枪匹马入雁门的儒家士子?
而他做到这一切,只花了不到两三年!
“无奈郑国是出于什么目的入秦,最终获利的都是秦国,是关中的百万百姓,所以,东也有一事相求!”言晏看着缩盱和姚贾说道,重点看的是缩盱。
缩盱见言晏看向自己,也明白自己只是略微的走神,就已经被对方猜出所想,一时间也不得不承认,这种能成为北境之主的人是有着人家强大的原因的。
“先生请说!”姚贾和缩盱躬手回礼。
“将来,无论郑国出了什么问题,东都希望两位能出面,给他一个面见秦王和百官解释的机会!”言晏认真地说道。
“所以,郑国入秦,真的有问题?”缩盱直直地看向言晏,言晏说这话,很明显郑国入秦真的有另外的任务。
“我不知道,只是觉得郑国入秦没那么简单,毕竟他去秦国的时候,我早已经离开新郑了!”言晏摇头。
无论自己说不说,疲秦计就是一个阳谋,被发现,被提起都是必然的事。
自己现在做的就是给郑国找一个能够说话的机会,否则,万一秦王政没给郑国面对百官解释的机会,那么郑国也就真的死了!
缩盱和姚贾现在虽然在咸阳地位不高,但是多少是能站在朝堂之上的人,能开口让郑国入殿解释的人。
缩盱还是有些不信,但是言晏只是让他们在将来给郑国一个解释的机会,而不是救郑国,这个请求并不难,也不过分,提一嘴的事,他们还是能办到的。
“我也不想怀疑一位大师,但是郑国大师入秦太过蹊跷,所以缩盱不得不怀疑!”缩盱也直接言明自己怀疑郑国另有目的。
日万第二日!求订阅,求月票!
也是说个好消息,上架一个半月,总算是拿到精品徽章了,接下来拿个爆更徽章!
第221章 管邑之战
在其位谋其政,缩盱会怀疑郑国,言晏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是缩盱能当着他的面亲口承认自己怀疑郑国,更能显示他的君子风范。
这远比那些暗搓搓在背后想搞自己同事的老六要坦荡得多,对事不对人,有什么就摆到明面上。
只是言晏最疑惑的还是,管邑之战后,按理说缩盱应当是秦国政坛冉冉升起的新星,为什么在管邑大战后就销声匿迹了,甚至在史书上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管邑之战的主角本该是信陵君和缩盱,可是史书上缩盱的戏份还不如他的父亲,不如安陵君,甚至连他的戏份都变成了缩高之子!
言晏有些好奇地打量着缩盱,然后突然伸手抓住了缩盱的手腕,仔细的听着他的脉搏。
刚劲有力,但是却后劲不足。
缩盱突然被言晏捏住手腕,本能的想要反击,但是看到言晏后来的动作,也又克制住了。
“燃血秘术!”言晏凝重地看着缩盱。
燃血之术不止百越有,中原也一样有,看看邬慕亚杰现在的惨状就知道这种武技为什么被称为禁术了。
“当年管邑大战发生了什么?”言晏疑惑加好奇地问道。
缩盱这样的政坛新星,不可能主动去修习这种透支生命的禁术,所以唯一可能就是这是在他崛起之前使用的,也就是在管邑大战时使用的。
“当年啊……”缩盱眼前也浮现出了多年前的惨烈一幕,忍住不也是一叹。
“当年我从咸阳临危受命而来,主动请缨,攻占管邑,威逼大梁和新郑,但是其实相信我能将合纵大军逼回的人并不多,因此,吕相也只给了我三千人马!”
缩盱悠悠的声音响起,将众人拉回到了那惨烈的一战。
信陵君合纵是天下合纵以来少有的团结,哪怕是蒙骜也被打得节节败退,若非管邑被秦军占领,说不定信陵君真有可能带着合纵大军攻入函谷。
“大王不信我,吕相不信我,其他的将军甚至国尉都不信我这个计划能成功,但是还是给了我三千兵马,让我来做尝试。”
言晏和姚贾闻言点头,要知道那时秦军的主力都在蒙骜手中,然后还被信陵君突然的崛起给打蒙了,所以咸阳不信缩盱能奇袭成功,逼退联军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不过秦国当时恐怕也真的是穷途末路了,哪怕是缩盱这么不靠谱的建议,秦国都不得不去尝试。
“等我率军赶到管邑之时,一开始也久攻不下,最后我让全军都学习了燃血秘术,终于是在合纵联军回援之前夺取了管邑!”缩盱继续说道。
言晏和姚贾对视一眼,终于知道为什么天下诸侯、百家对管邑之战都讳莫如深了。
三千人修习燃血之法,那已经不是一句简单的有伤天和可以解释了。
“你们以为诸子百家,各国都默契的将这一段历史给选择性的遗忘是因为我让士卒们都学了燃血之法?”缩盱反问道。
言晏和姚贾没有回答,但是神情也已经告诉了缩盱他们就是这么想的。
“当年的大战,无论是我,还是信陵君,都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无所不用其极!”
“信陵君率大军赶回,连续三月,久攻不下,最后居然想让我的父亲前来与我相战!”缩盱说道。
言晏点头,这一段是史书上有记录的,结果是缩高说这是不仁不义之战,哪有敌我相战,打不过了让对方的父亲上战场的。
若是缩盱因为缩高的出现而投降,那就是让缩盱背上不忠之名,而缩盱若是与自己的父亲开战,那就是不孝,那不是一个父亲该做的。
可是信陵君是合纵的统帅,缩高若是不来,又将安陵君置于不忠的境遇,最终,缩高选择了自杀,成全了安陵君,成全了缩盱。
而因为一场战争,导致自己的父亲自刎,缩盱也依旧被史官认为是不孝,因此在这场大战之中的史书记载,缩盱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个缩高之子的称呼。
“这也没什么,但是那一战打到最后,我们早已粮草、辎重断绝,被围困在管邑之中,不得已我下令将那些降卒驱赶到了阵前,阻拦合纵大军的进攻!”
“合纵大军则是将那些降卒全部是射杀!”
缩盱继续说道。
上一篇: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下一篇:我在金三角打造红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