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初唐:砥砺前行

初唐:砥砺前行 第132节

  倒不是贪功,而是漠北铁勒真联手而来,思结部肯定抵挡不了。

  黄河寿是唯一的希望,唯有激起他将功折罪的心思,他才能一往无前。

  回到了军营,陈青兕立刻安排人对哈塞奇展开审问。

  这时都督府长史、司马还没有统计出徐凯到底卖出了多少粮食,多少镔铁,多少武器。

  昨日一夜未合眼,陈青兕也有些撑不住,就在徐凯的营帐睡了一觉。

  只是过了半个时辰,陈青兕便被黄河寿叫醒了。

  陈青兕摇着头,似乎要将满脑子的困意甩走。

  黄河寿道:“本想让陈先生多休息一会儿,只是得到的消息,过于重大,只能将先生叫醒。”

  哈塞奇也不是什么铁打的汉子,黄河寿用了军中常用的对待俘虏的审问手段伺候了一阵以后,什么都招供了。

  陈青兕拍了拍脸颊,问道:“审问出什么了?”

  黄河寿沉声道:“错了,同罗部的叶护并不是真正的黑手,真正策划这一切的是药罗葛部的比粟毒。”

  “不对吧!”陈青兕对于漠北的消息知道的并不是很清楚,大多都是到了灵州以后,从各地的商人嘴里知道的。

  商人或许不知道什么绝密的消息,但他们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对于所知道的消息,准确性是很高的。

  李世民雄才大略,自然不会将所有牵头草安排在一起,让他们能够互相勾结。

  他除了将亲唐的铁勒部安排到漠南之外,还在漠北扶持亲唐小势力,扶持对方来看护钳制和稀泥的部落。

  这个部落就是药罗葛部。

  药罗葛的叶护叫药罗葛·婆闰,大唐的左骁卫大将军、大俟利发,瀚海都督,他对大唐极为忠诚,对于李治这位新任天可汗也很尊重。

  李治两次出征西域,征调草原诸部,药罗葛·婆闰都最先响应,且多有功绩。

  药罗葛部有反心,这是陈青兕想不到的。

  黄河寿接下来的话解释了缘由:“比粟毒是婆闰的侄儿,他不满朝廷调遣他们连连征伐,不满婆闰身为叶护,却听我大唐调遣,更不满自己的侄儿才能远不如自己,却为下任叶护,早有反心。”

  陈青兕豁然起身,愕然道:“如此一来,瀚海都督危矣!”

第217章 就一个字干

  第217章就一个字……干

  瀚海都督府。

  药罗葛部的叶护药罗葛·婆闰身子蜷缩在满是炭火的大帐里。

  尽管是环境漠北,但五月中旬的气候已经转暖,草原上的冰雪消融,干草生新芽,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可婆闰这位由唐王朝扶持起来的漠北雄主依旧受不住身子里那股说不出来刺骨的凉意。

  “父汗!”

  一位年轻的男子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汤药走进了大帐,说道:“快,父汗快将这碗热汤喝下。这是孩儿特地从中原医师那里讨要来的驱寒汤,对您的病情大有好处。”

  婆闰看着自己孝顺的儿子比粟,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意,说道:“父汗无恙,就是年轻的时候冻着了腿,落下了病根。只要过了这个冬,父汗就好了……”

  他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冬天已经过去了。

  比粟愣了愣,也不说话,眼眸中透着丝丝不安:自己的父汗自从去年抱病出征,归来以后,身体是一日不如一日。

  婆闰如此拼命,比粟当然知道是因为自己。

  他有一个堂兄弟叫比粟毒,两人的名字就差一个字,但能力却相差天地。

  比粟毒骁勇无匹,乃漠北第一勇士,在崇拜强者的草原上风头一时无两,号称药罗葛部的雄鹰,而他比粟却只是一个寻常的草原人,除了是叶护之子,没有特别的地方。

  药罗葛部的人都希望能够由比粟毒来继承汗位,自己的父亲却想让他来当药罗葛部未来的叶护。

  得不到族人的支持,得到中原朝廷的支持,也是一样的。

  比粟服侍着婆闰喝下了药汤。

  一碗热乎乎的药汤入腹,婆闰原本惨白的脸色略显红润,他拉着自己的儿子坐到近前,说道:“父汗这身体快不行了,父汗打算表你为瀚海都护,统率漠北诸部。”

  比粟正待说话。

  一人却闯了进来。

  “大汗这是要将给中原人当狗的路,走到底了?”

  婆闰闻言大怒,还待要说。

  比粟毒却手起刀落,一刀将自己的堂兄弟砍倒,随即又是一刀砍杀了目眦尽裂的婆闰。

  历史上比粟毒在婆闰病故之后,方才主领药罗葛部与同罗、仆固入侵大唐。

  现在却等不到那个时候了。

  比粟毒手中提着婆闰的脑袋,走出大帐,高举着手中的脑袋,高喊道:“婆闰软弱无能,就知道对中原人摇尾乞怜,出卖我们族部的利益来换取他们所谓的恩宠,实为我铁勒一族的罪人。今日以他首级,昭示草原各部。我们铁勒人才是这片草原的主人,我们有在草原上自由放牧的权力。我们不是中原人驯养的羔羊,给我们圈一块地,就要我们感恩戴德,摇尾乞怜,让我们的勇士为他们流血卖命……”

  “身上还有血性的草原苍狼的子孙们,你们是愿意继续给中原人当狗,还是找回原本的自己,向中原人讨回我们的尊严。”

  比粟毒的话极具感染性,原本周边的人还因婆闰的死而混乱,但听这番话便如打了鸡血一样。

  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漠北现在的情况与唐廷这些年的内忧外患离不开的。

  李治登基不久,年轻的新皇本非自幼培养的储君,当任太子也不过五年。远没有贞观天子的威望,内有权臣把持朝政,外有不服年轻天子,觉得自己能行的势力。

  李治却有英主之风,手段强硬,对内铲除关陇勋贵,对外通过一场又一场的战役,打下了大唐最大的疆域,将国土扩展至唐朝的巅峰。

  但一场又一场的大战,朝廷除了一次次的征调大唐府兵,也在不断的号令周边部落协同作战。

  天可汗的无上权力,反复使用,不免透支。

  李治朝的府兵战斗力亦不比李世民朝的开国悍卒,在苏定方、薛仁贵、裴行俭、刘仁轨、王方翼、程务挺这些大将崛起之前,将帅的能力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很多战役唐军是取得了大胜,却比不上侯君集的摧枯拉朽,李靖的轻松惬意。

  草原各部为此损失了不少的战士,内部早已抱怨声不断。

  也正是因为如此,比粟毒、阿尔维这类人才会动了歪心思,也能做到一呼百应。

  长安甘露殿。

  李治看着由许敬宗、来济送来的急报,脑子有些懵。

  这什么情况?

  安排陈青兕去灵州,原因很简单,他既没有军方背景,与宇文节、冯阳也没有瓜葛,文武之间不会包庇任何一边。至于目的也很明确:就两个,查清楚是否存在文武勾结的事情,然后给契苾何力这位对大唐忠心耿耿的蕃将一个交代。

  李治为人功利,不在乎什么手段,坑蒙拐骗都无所谓,只要完成,目的达到,便可。

  多简单的事情,在李治看来,以陈青兕的能力,来去算上路程也用不着两个月。

  哪曾想到他随手就揪出这么一个大动静出来。

  现在已经不是文武勾结,给契苾何力交代这小事了。

  西域在收尾阶段,东边高句丽、新罗、百济也不安稳,西方吐蕃蠢蠢欲动,现在漠北也不平静。

  自己竟在不知不觉有种四面楚歌的感觉。

  一瞬间李治觉得手中的信有些重。

  如果没有陈青兕,自己也许会让新罗谦卑的态度迷了双眼,认为他们是听话的绵羊。

  如果不是陈青兕,自己也许不会注意到吐蕃的狼子野心,由他们夺取青海湖,从而威胁西方商道。

  现在又是陈青兕提前发现了漠北的异样,自己根本不会想到对自己恭谦的药罗葛部心存反意。真要让他们继续发展下去,那还了得?

  三股不安分的力量如果聚在一起爆发,结果如何,不敢想象。

  “岂有此理!”李治将手中的急报重重地放在了御案上,眼神决然道:“传朕旨意,药罗葛部、同罗部,妄自言兵,当诛。四方藩属引以为鉴,与之往来者同罪,昭示四方。”

  许敬宗自然没有异议。

  来济本人是保守派,他更加倾向于发展,而非战争。

  但有人在背着朝廷妄自言兵,纵然是保守派,亦忍不了。

  总之就是一个字!

  “干!”

第218章 随军都监,代大总管事

  “李司空求见!”

  今日三省议事厅是许敬宗、来济当值,收到陈青兕的上书,觉得事态严重,向李治汇报之余,也派人去请了李绩。

  李绩上了年纪,平素并不参加庙堂之事,唯有涉及重大军事,他这位军方第一人才会受邀出现。

  看着手上陈青兕简明扼要的报道,李绩也想起了新罗、吐蕃之事,脊背上有些后怕。

  如果这几件事情一起发生,即便强壮如大唐,也会顾此失彼吧?

  其实真让他猜中了,未来九姓铁勒反叛,固然因为薛仁贵的超神表现,以自己冠绝天下的箭术三箭定天山大破铁勒九姓部众十余万,但主帅郑仁泰过于托大,挑选了一万四千名最精锐的骑兵昼夜北进,越过沙漠,结果毛都没寻到,粮食消耗殆尽,人马相食,所剩兵马二十之一。

  此战固然大胜,唐军却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随即又陷入了海东半岛的泥潭,吐蕃也因此坐大,成为能与唐朝抗衡的存在。

  以大唐之盛,新生力量的吐蕃想要单独对抗是很难的,只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西西突厥,北铁勒,西高句丽、百济、新罗,南吐蕃,轮番消耗,因故呈现力有未逮的局面。

  “陛下,臣以为当前之事,不是如何想着出兵,而是如何应对消息败露之后的孤注一掷。”

  李绩说道:“老臣很认可陈先生的判断,现在他们还没有做好与我们为敌的准备,提前败露,必然会有所行动,不会坐以待毙。必然会向极北,或西北方向逃窜,以远离我朝掌控范围。”

  因为海东一直存在隐患,大唐在东北的营州方向布置了不少兵马,还安排了宿将程名振坐镇。

  周边如契丹、室韦等部也与铁勒不对付,故而漠北的铁勒诸部是不可能向东北转移的,唯有极北与西迁这两条路可走。

  极北天寒地冻,人迹罕至。西迁也要穿越大漠,不管怎么选择都需大量的物资支持。

  迁徙之前掠夺一波,是最稳妥的办法。

  尤其是游牧民族拥有即战的特点,只要一声号令,族中男女可立即为兵。

  而农耕民族则需要备粮聚兵,铠甲分配,调拨等一系列手续。

首节 上一节 132/2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史前直播:开局成为华夏之神!

下一篇:傀儡太子教你做万古暴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