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初唐:砥砺前行

初唐:砥砺前行 第133节

  尽管唐朝在这方面轻车熟路,应对速度并不慢,与游牧民族还是有一点差距的。

  李治问道:“司空也觉得贼子会出兵灵州。”

  李绩道:“要不不出兵,但凡出兵,必打灵州。原因有二,我军西征,抽调部分灵州之兵,现今灵州守军不过万。漠南诸部,思结部在当年追击阿史那贺鲁的时候,经历了一场苦战,损失惨重,至今未能恢复元气。但因他们当时出力颇多,陛下给予了他们丰厚的赏赐,族内富裕,正是可趁之时。故臣以为对其支援,间不容缓。”

  四人在安排调度上作了大致的商讨。

  很快就定下了方略,由黄河寿先行抵御,遣一支轻骑支援,弥补力量空缺。

  朝廷分兵两路,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燕然都护刘审礼,灵夏都督黄河寿为副大总管,由灵州北上。由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忠,为仙崿道行军大总管,薛仁贵为副大总管领兵从云中出发,直插漠北后路。

  真正的大事就是少数几人决定的,能够拿出来一起讨论的都不是大事。

  李治、李绩、许敬宗、来济四人能够决定大唐一切事务。

  许敬宗、来济下去主持出征事务。

  李绩却有意留了下来。

  李治见他有话说,待许敬宗、来济下去以后,方才问道:“爱卿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李绩道:“臣以为得特别下一道旨意,让陈先生能够指挥黄河寿,暂时负责灵州事务。”

  李治讶然道:“这是为何?陈先生固然有大略,可他出身贫寒,从未接触过军略,焉能指挥军队?黄都督跟随其父多有战功,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大将,朕相信他有能力抵御贼人。”

  李绩道:“陛下,臣相信黄都督的能力,却不信他能够冷静的对待此番战事。”

  李治是何等机敏,眼中闪过一丝明悟,道:“爱卿说的是徐凯之事?”

  李绩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默认了。

  陈青兕的紧急奏疏中并没有说起黄河寿在此番事件中处于什么角色,但徐凯利用职权之便,将粮食、镔铁、兵器售卖漠北这等大事,黄河寿如果真就毫无所觉是不可能的。

  只是他是最终的受益者,故作不知罢了。

  李治知道陈青兕为何不提黄河寿,也赞同他的选择:在这个危机时刻,灵州不能换帅,军心也不能动荡。

  但黄河寿自己未必能过得了这坎,他急于求成,想要将功折罪,这种心态很容易为敌人所趁。

  挨揍了千年,现在的草原人也是知道兵法的。

  “爱卿提醒的极是,朕险些忽视了这点。这便下旨,命陈先生为随军都监,暂代大总管事。”

  李绩咧嘴一笑,躬身作揖道:“陛下英明。”

  李治哑然失笑:“这下司空满意了?”

  自从陈青兕展露战略远见以后,李绩不止一次想让他转文职为武职,现在也对了他的意思。

  李绩笑得更欢,满脸皱纹都堆积在了一起,不住点头:“满意满意,陈先生领着十余人深入思结部讨要贼人,迫使思结部妥协,这番魄力确实少见。他有超凡的战略眼光,只要多接触兵事,陛下将拥有一位允文允武好人物,与国大利。”

  李治也不答话,让李绩下去了。

  揉了揉微微作痛的脑仁,李治想了想来到了后宫。

  还未入殿,便听武皇后在教皇太子李弘念书。

  李治入得殿中,武皇后方才发现,赶忙领着李弘上来行礼。

  李治笑着抚摸着李弘的脑袋,对于这个仁孝长子颇为喜欢,说道:“皇后要懂得劳逸结合,皇太子且年幼,功课不必抓得太紧。”

  李弘身为皇太子自然有自己的先生,武皇后这算是课外辅导。

  武皇后道:“臣妾遵命。”她应答的乖巧,心下却不以为然,武家的一切都在李弘身上,对他的培养焉能有半点松懈。

  李治道:“听说陈先生的夫人萧氏有了身孕,皇后替朕多多慰问,多赏赐一些安胎之物,临产时,记得提前安排宫里的产婆帮着接生。”

  武皇后自是一口应诺,没有半点的推迟。

  至于原因,李治不说,武皇后也不敢问,现在的她,是没有资格过问政务的。

第219章 矛盾

  嘚哒,嘚哒,嘚哒!

  急促的马蹄声响起。

  思结英才带着几分惊慌的来到了灵州都督府。

  “大都督,陈先生!”

  看着黄河寿、陈青兕两人,思结英才神色有些慌张皇恐,说道:“不好了,药罗葛部的比粟毒杀了瀚海都督婆闰,领着同罗、回统、骨仑屋骨思四部向灵州方向奔袭而来。”

  思结敌律还以为只有同罗一部,对此还有些嗤之以鼻。

  但得知来的居然是漠北实力强悍的五部联军,当即就怂了,让自己的儿子赶来救援。

  思结英才气喘如牛,他一人三马乱换的奔行而来,根本不敢歇息,耽搁片刻。

  “太好了!”

  黄河寿居然情不自禁的喊出了声,眼中充满了兴奋。

  他不怕敌人少,就怕敌人不够自己打,无法做到将功折罪。

  陈青兕眉头微蹙,这些天灵州都在备战,他也看出了些许端倪。

  黄河寿想要戴罪立功的心思太明显,他嘴上说一切以自己马首是瞻,但其实压根就没有分权的意思。他的想法是分功,让自己莫要在给李治上疏陈事的时候,不要写他的坏话,让他有这个机会将功补过。

  陈青兕知道这不是好的预兆,他对于战场上的门门道道不是很懂,然而一些军事常识却能在日常生活中有过接触。

  毕竟《孙子兵法》可不只是一本教人打仗的书,能够衍生到方方面面。

  黄河寿这种心态不管在任何时候,干任何事情都是大忌。

  现在就看能不能劝动,若是能劝动更好,劝不动那只能寄杀手锏了。

  黜陟使有直达天听的权力,天下驿站都得配合。能够寄出最快的加急信,直接跳过宰相团,送到李治手上。

  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陈青兕问道:“可知道对方有多少兵马?”

  思结英才说道:“铺天盖地的,不知道有多少兵马,但以五部的力量估算,至少也得有五万劲卒。”

  “五万!”

  陈青兕心头一颤,灵夏本有两万左右的边军,但苏定方西征,抽调了一万,再扣除空饷兵额,只余六千之数。

  六千对五万,近乎一比十。

  这仗不好打。

  陈青兕脸上笑意不减,对着黄河寿带着几分自得的说道:“黄都督如何?在下就知道,叛贼既将主意打到思结部身上,漠北方面就算未能全部达成一致,亦拉拢了不少部族。”

  黄河寿并没有领会到陈青兕的深意,但他现在需要陈青兕在李治面前给他说好话,也是因为如此,他才愿意屈尊捧陈青兕,说以他马首是瞻。

  一个身经百战的宿将,怎么可能将指挥权交给一个从未临战的读书人?

  只是为了分功讨好罢了。

  黄河寿还以为陈青兕有着大多读书人爱自夸的臭毛病,觉得他在装逼,于是配合说道:“陈先生神机妙算,可比张子房,诸葛丞相也!”

  爱吹牛装逼,那就捧一捧。

  陈青兕脸上有些微红,这牛不怕给吹破了。

  好在思结英才并不知道张良、诸葛亮在华夏儿郎心中的地位,他精通华夏文化,也知道这两人是绝顶的人物,对于他们的事迹也能说上一二,却不了解两人背后代表的意义所在。

  不过原本不安的心,得到了宽慰。

  “原来这一切都在先生的预料之中。”

  思结英才仰慕中原文化,对于站在“文化”顶峰的陈青兕,少不了生出崇拜之心。

  “回去告诉令尊,过几日我会去思结部一趟,与他商议对敌之事。”

  黄河寿听陈青兕自作主张,脸上有些不悦,念及不碍事,也没有多说,只是插了一句嘴道:“素闻思结部勇士骁勇非常,此番能够与贵部勇士并肩作战乃某之幸事。宵小鼠辈,竟敢撩虎须。”

  思结英才笑着作揖离去了。

  陈青兕待思结英才离开后才道:“黄都督,朝廷对待敌人的手段四夷皆知,漠北贼寇必是孤注一掷而来。他们人数众多,风头正盛,可谓锐气十足。我军兵少,不妨暂避锋芒,待时机成熟,寻机出战。”

  黄河寿却是哈哈大笑:“先生从未经历战阵,并不知道战场上的门道。看起来贼人五万,来势汹汹,但在某看来,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先生可知战场上最关键的是什么?”

  陈青兕并不答话。

  黄河寿的态度强硬,显然与他的说词相反,跟他做无谓的争斗没有意义。

  黄河寿自问自答道:“是铠甲,故而在我朝不禁刀剑枪棒,对于铠甲却是三令五申,不得藏私。徐凯敢对外私售万斤镔铁,千百刀枪,却不敢私售一副甲具。草原人身着的皮甲如纸糊一样,我们的甲具却能抵挡大多攻击。故而我军面前,甭管他们的数量几何,两倍五倍十倍,都如草芥一样。”

  黄河寿说道:“先生可知永徽六年,鹰娑川之战?西突厥两万人,右屯卫将军苏定方手上不过五百人,直接破阵,掩杀二十里。现今我有兵六千,还有思结部助阵,对区区五万杂碎,还用得着暂避锋芒?说出去,还不让人笑掉大牙,丢了我军威风。”

  黄河寿语气中充满了自豪自傲。

  陈青兕甚至有些无言以对。

  不得不承认,这个时候的唐军面对任何敌人,不管对方数量多寡,都能生出蔑视的态度,将他们如蝼蚁一样碾碎。

  就因为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强硬态度,唐军在这个时期打了很多匪夷所思的神仙战。

  似乎在唐军的字典里就没有怕字,而且带头冲锋的永远是穿着明光铠,向四方敌人老子在这里有本事来干的大将级别人物。

  黄河寿显然也是如此。

  陈青兕不确定黄河寿能不能硬刚掩杀而来的六万贼兵,但他却不愿意赌这个概率。

  失败的代价,黄河寿承受的起。

  陈青兕承受不起。

  黄河寿这样的人物,他不在乎自己的生死,打赢了,名垂青史,黄河寿不逊乃父,牛逼。打输了,碗口大的伤疤一个,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至于输了以后,会是什么结果,灵州百姓会不会被劫掠屠戮都跟他没有半点关系。

  陈青兕却不能让灵州的百姓陷入这种博弈之中。

  “敌情未明,在下不同意草率出击!”

  陈青兕毫不退让。

第220章 请多指教

  仗要打可以,但绝不能草率行事。

首节 上一节 133/2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史前直播:开局成为华夏之神!

下一篇:傀儡太子教你做万古暴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