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217节

  黄潜善道:“只许进来三人。”

  朱铭踱步前往大门,对门外守着的白胜说:“让闹饷士卒,推举三位头领进来,当面跟提刑使商谈粮饷。”

  黄潜善站在二楼,悄悄打开半扇窗户,只见远处街面骚动起来。

  大概耗费半个小时,终于推举出三位乡兵代表,两个来自兴元府,一个来自洋州。

  都是身强力壮的好汉。

  朱铭拱手道:“不知三位壮士尊姓大名?”

  一个壮汉说:“俺是兴元府乡兵暂编都头邱寿成。”

  “俺是兴元府乡兵暂编押官王信。”

  “俺是洋州乡兵暂编都头范正同。”

  朱铭扭头瞥了一眼,窥见黄潜善在楼梯口偷瞧,便说道:“三位壮士都是好汉,今日便给朱某一个面子,与那提刑使好生商量,莫要把事情闹大了。”

  邱寿成说:“俺们也不想造反,可当官的太欺负人。俺有个兄弟,修栈道时摔死了,至今也没个说法。若是不给抚恤,让他家孤儿寡母怎生过日子?”

  “就是,”范正同也说,“征募俺们的时候,是让俺来做乡兵的,平了乱子就能回家。却又让俺们去修栈道,俺就搞不明白,咱这些人到底是乡兵还是民夫?若是乡兵,便给军饷。若是民夫,便给月钱!”

  王信怒道:“不给个说法,索性反了,杀了鸟官做盗贼去!”

  听闻此言,黄潜善吓得脖子一缩,蹑手蹑脚回到二楼假装镇定。

  朱铭把人带上去:“你们自己跟提刑使讲吧。痛快一些,要多少钱粮才能散去。”

  三人在外面就商量好了。

  王信说道:“摔死的,摔伤的,得给抚恤。死了的,一条命十贯钱;没死的,一人给五贯汤药费!”

  他们觉得是狮子大开口,黄潜善却松了口气,修栈道死伤二十多人,两三百贯就能搞定。

  黄潜善讨价还价说:“死了的五贯,没死的两贯。”

  “不行,这命也太贱了!”邱寿成道。

  黄潜善道:“再降一些。”

  双方讨价还价,死者给八贯抚恤,残废者给五贯汤药钱。

  接着又谈粮饷,也懒得分军饷还是工钱,直接合并到一起给。在反复争执之后每人给钱三贯半、给粮五斗,死伤之人也得给。

  谈判结束,黄潜善瘫坐在椅子上。

  上万贯就这样没了,他这次几乎是白干,只弄到一千来贯辛苦钱。

  虽说反复加征课税,但地方官吏不怎么配合,士绅商贾也总是拖延,他真没捞到多少钱啊。

  钱财就在会馆当中,黄潜善已经勒令李家兑换成金银。

  朱铭又唤进来一些乡兵,把金银清点之后,陆陆续续搬出去。再找李家重新兑换成铁钱,而且不准收取手续费。

  朱铭站在门口,对抗税百姓说:“尔等都回家去,今年不会再加税。洋州明年的地里脚钱,也只收每斗60文,谁敢多征就是不给我面子!”

  “朱相公仁义!”

  “朱相公大恩大德,俺们都记得了!”

  抗税队伍里的托,纷纷跪下磕头,其余百姓也欢天喜地跪下。

  朱铭自作主张,把明年的地里脚钱给降低了,只留每斗4文给官吏们贪污。那些家伙,趁着黄潜善乱征税,今年肯定贪了不少,明年再想贪就得面对百姓怒火。

  抗税百姓很快散去,乡兵和弓手排队来拿遣散费。

  黄潜善站在二楼看着,心里对钟劝农恨得牙痒痒。那家伙也贪了不少,而且惹出这么大事,至今还不知道克扣钱粮的去向,回去得让钟劝农吐一些出来!

  朱铭来到黄潜善身边:“黄宪司,听说还有许多乱民,逃进山中做盗贼去了。”

  黄潜善道:“癣疥之患,不足为惧。”

  “这些乡兵,索要的钱粮不多,算下来每天也就二三十文工钱,”朱铭说道,“他们已经闹过一次而且还闹成了,今后更容易生事。若再有山中贼寇蛊惑,恐怕明年还有民乱发生。”

  黄潜善有些不耐烦,问道:“成功以为该如何解决?”

  朱铭说道:“给我三千贯,我派人去安抚山中贼寇,将他们重新寻个地方安置。”

  “三千贯?”黄潜善惊得跳脚,甚至都不装了,“若给三千贯,我这趟还要赔本!”

  “两千贯如何?”朱铭问道。

  “最多给一千贯!”黄潜善气得浑身发抖,他这趟真就白忙活了。

  朱铭叹息:“唉,一千就一千吧,我再贴些钱粮。洋州乃我家乡,实不愿再起乱子。”

  朱铭帮忙解决了困难,黄潜善却不怎么领情,而且因为钱财之事,心中甚至还生出怨恨。

  这货真就把朱铭记恨上了。

  如此奇葩的脑回路,只能说小人难养也。

  一直忙活到大半夜,乡兵和弓手终于领完钱粮,毕竟粮食还得去仓库里调。

  三位乡兵代表,带着诸多士卒,前来给朱铭道别。

  邱寿成跪拜道:“朱相公今日的恩情,俺们都记下了。今后有啥差遣,俺们水里火里绝不皱眉头!”

  其余士卒也跪下,朱铭亲手搀扶起来十多个:“莫要如此。皇帝还不差饿兵,为官府做事就该拿钱粮,这是你们应得的。且都散去吧,回到乡里好生过日子。”

  朱铭让亲随打着灯笼,把这些闹饷士卒都送出城去。

  士卒们来到汉江边,再次朝着城内跪拜,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休息,等着天亮之后再结伴回家。

  黄潜善不愿在此停留,大半夜就走了,他要赶回兴元府,让钟劝农把贪污的钱粮吐出来。

  朱铭歇息半夜,翌日便去州衙。

  胡知州是今年新来的,也趁机捞了一些,数量不多,就几百贯而已。

  他死里逃生,感激道:“幸亏有朱太守出面,否则昨日之事难以收拾。”

  朱铭说道:“我怕事情闹大,擅作主张降了明年的地里脚钱,还请胡太守见谅。”

  “权宜之计,不碍事的。”胡知州对此无所谓,平时多收的地里脚钱,大部分都被县级官吏贪了,州里的官员其实分不到几个。

  朱铭又说:“逃进山里的乱民,可能再生事端。黄宪司拿出一千贯钱还请州里再拿出一些,我出面把他们安置在大明村的下游开荒。如此,既能解决乱民隐患,还能开垦荒地增加赋税。”

  胡知州为难道:“前番平乱再加上修栈道,州衙库房已经没剩几个钱粮。钟劝农克扣军粮,连伙食都贪,我怕出事,还从州衙调了一些粮食过去。”

  朱铭说道:“那就让富户摊派,筹集三千贯钱,由我出面安置乱民。”

  “也……只能这样了。”胡知州立即答应,反正不用他出钱。

  朱铭心头美滋滋,这次既赚到了民心,又能招揽许多乱民,还不用自己掏钱安置。

  (这是补上欠的一章。)

第220章 0215【衣锦还乡】

  漫天要价,落地还钱。

  朱铭想让富户摊派三千贯,一番哭穷之后,富户们只认摊一千二百贯。并且,摊派范围变大,西乡县士绅也得认捐;摊派户数更多,三等户也要象征性出点。

  不等摊派款到齐,朱铭就用黄潜善留下的一千贯,全部拿来购买纸衣和粮食,征用中小型商船运往山中。

  宋代棉花种植面积不广,富人自然有各种御寒衣物,穷人就只能穿纸衣过冬。

  纸衣也分两种,一种用构皮纸制作,价钱相对要贵些。一种直接用构树皮捶打所得,质地跟纸张很接近,其实就是树皮衣。

  轻便挡风,厚实耐操,保暖全靠不透气。

  就连底层士子,很多都依靠纸衣、纸被过冬。

  郑胖子跟着朱铭一起进山,随行之人还有他的小舅子李直方。

  李家对此非常积极,因为大量乱民逃入深山,其中一部分投靠了貔大虎巩休。

  巩休占据废金矿,按照宋代法律,私人开采的金银铜,先要拿出20%用于交税,剩下80%也必须卖给官府。但官府收购价太低,巩休都是私卖给李家,李家等于变相控制了废金矿。

  现在乱民投靠巩休,巩休的实力大增,不利于李家的控制。

  “巩休的山寨就在前面。”李直方伸手指去。

  朱铭让船队在山下停靠,将纸衣和粮食搬一些上岸,然后船队和差役退出五里地外。

  这个举动释放善意,立即博得巩休好感。

  巩休亲自下山交涉,问李直方:“这是哪位贵人来访?”

  李直方说:“元璋公之子、今科探花郎、金州知州朱讳铭朱相公!”

  巩休肃然起敬:“原来是朱相公,俺这山里也种玉米红薯,今年总算不缺粮食了。”

  朱铭笑问:“不请我去寨子里坐坐?”

  “请。”巩休拱手道。

  这里没有黑风寨险峻,山下的平缓耕地也少,全靠贫瘠山地种粮食,玉米红薯于此有大用处。

  附近几座山岭,到处都有开采痕迹。

  有些矿坑,甚至能追溯到汉唐,已经被植被所遮盖。

  巩休的个头不高,但体型极为健壮,身上武器是一根熟铁棍。

  朱铭一边慢慢爬山,一边用闲聊的语气说:“巩寨主可知,采金要交两成课税,剩下的金子只能卖给官府?”

  巩休冷笑:“官府的买价,是一百年前定的,上等金每两5000文,次等金每两4500文,俺是傻子才会卖给官府。朱相公虽是当官的,但俺敬你父子仁义。你既是金州知州,就莫来管洋州的事。”

  官府的黄金收购价,只有市价六分之一。

  朱铭又说:“你私自接纳乱民,也是杀头的勾当。”

  巩休站在半山腰上,转身说道:“朱相公有事便明言,不必讲恁多来吓唬俺。”

  “快人快语,果是好汉,”朱铭也不绕弯子了,“投奔伱的那些乱民,我也懒得去管。但你这里耕地有限,肯定不能接纳太多,必有许多乱民进了深山。”

  “你派人告诉他们,就说我朱铭做担保,官府不会再追究,但须前往大明村下游开荒落户。黄金峡的淘金客,也是把金子卖给你,你派人给那些淘金客传话,让他们去黄金峡各处山岭深谷,把刚才那番话也告之乱民。”

  “只要他们出山,过了黄金峡栈道,就有船每日等在岸边。若去了大明村,每人给纸衣一件、粮食三斗。明年春天,还会借给他们种子,租给他们耕牛,开荒前三年不用交赋税。”

  “我今日给巩寨主带了些薄礼,纸衣五十件、粮食三十石。”

  巩休听完沉默片刻,感慨道:“朱相公果然仁义,可救活人命无数。幸好今年没下雪,否则逃进山里的百姓,早就冻死一大半。俺答应帮这个忙,也算积德行善了。”

首节 上一节 217/11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我在红楼改气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