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22节

  生涩渐去,步入正轨,速度也越来越快。

  这毕竟只是基础训练,练足一个小时,朱铭决定换换方式。

  此刻没有老师指点,朱铭必须自己摸索。

  他以菜畦里的桑树为假想目标,反复挥剑虚劈,来来去去就一个劈斩动作。

  劈砍也有讲究,怎样调动双脚、双腿、腰部、背部、双臂、手腕的力量,让出剑速度更快,让出剑最省力,让落点最准确,这些都必须在训练当中探索。甚至还有进阶版,即做到出剑如臂使指,控制力道,收放自如。

  没有捷径可言,就是每天坚持训练。

  直练得浑身冒汗,朱铭总算停下休息,牵着马儿在院子里溜达。

  这匹瘦马太过虚弱,即便恢复了好些天,依旧不能让它迅疾奔跑。只能每天遛弯散步,等于是在大病之后,做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

  “小秀才,遛马呢?”

  一个庄稼汉收工回家,故意扛着锄头从这里绕。

  朱铭拍拍马颈,让马儿自己走,转身笑道:“哟,是吴二哥,回家吃早饭?”

  庄稼汉说道:“今天地里活不多,收工要早些。”

  “吴二哥干活真利索。”朱铭也学会了说奉承话。

  就这样扯了一通废话,庄稼汉终于道明来意:“小秀才,伱嗓子好些没?昨晚没讲多久就散了,今日可要讲足时辰啊。”

  他居然掏出一个竹筒:“这是俺家攒的散茶,自己蒸的,朱秀才拿去养养嗓子。”

  “多谢吴二哥挂念。”朱铭笑着去接茶叶。

  讲故事已经持续好几天,大闹天宫早就讲完了。

  朱铭口中的《西游记》,属于电视剧和小说的集合体,他觉得哪个顺眼就讲哪个。

  大闹天宫时,玉皇大帝倒没被吓得钻桌子,因为朱铭觉得那太降智了,一张桌子又能躲得了啥?因此,改成了玉帝躲到王母身后,一个大男人还要女人保护。

  把玉帝吓成这样,非常离谱,但就是爽!

  那是一种蔑视权威的爽,内里隐含着深层寓意。比如,村民就是孙悟空,干翻白家在村里的统治,甚至是干翻县里的贪官污吏。

  村民当然不懂,甚至不会往那边联想,但他们能跟孙悟空产生共情。

  而等到靖康年间,如果《西游记》能够传开,天下人就知道玉帝是在影射谁了。

  自讲完大闹天宫,村民听故事更热情,而且人数越来越多。来得早的还能进小院,迟了就只能站在院外,黑咕隆咚的听着孙悟空大显神威。

  庄稼汉送完茶叶便走,朱铭继续遛马。

  又找正在煮饭的严大婆,借了些食盐和豆子,给马儿补充营养调理身体。

  大约上午十点,朱国祥和沈有容终于回来。

  趁着婆媳俩摆碗筷的时间,朱国祥把情况大致说明:“有水源的地方,早就被占了,咱们只能买地。山林和山地都很便宜,但前提是别人愿意卖。”

  “这得麻烦那位白三公子,忽悠他卖几亩薄地出来。”朱铭认真思索道。

  “只能这样了。”朱国祥说。

  朱铭突然挤眉弄眼,朝沈有容那边努努嘴:“还有一个法子,朱院长你牺牲色相,直接把沈娘子给娶了。咱也不要她家的田产,只是把地开辟成试验田,这比找白家买地简单得多。”

  朱国祥没好气道:“你别乱说,流言蜚语还没完全摁下去,我娶沈娘子不就把谣言给坐实了?”

  朱铭道:“管他什么谣言,你觉得我们两个,会一辈子窝在山沟里?等咱们发达了,村民只会羡慕沈娘子,说她命好嫁了个如意郎君。”

  朱国祥没有再说话,居然认真考虑起此事。

  朱铭哈哈笑道:“朱院长,你原来真有贼心啊!”

  “滚蛋!”

  朱国祥终于发现自己被儿子给涮了。

  众人吃过早饭,朱国祥去教孩子学《三字经》。

  见婆媳俩拿出几个竹篓清洗晾晒,朱铭忍不住问:“这些竹篓是拿来干嘛的?”

  严大婆解释道:“快到春分了,要抢时候采春分茶。山上的茶户人手不够,山下的村邻也得去帮忙。”

  “给工钱不?”朱铭问。

  严大婆说:“给钱,还管饭。手脚利索的,一天能赚二三十文。手粗脚笨的,一天也有十文八文。”

  对于山里的农民而言,这种赚钱机会还真不多。

  如果每天的工钱有三十文,就能买到七八斤米,而且是价钱最贵的大白米。

  换成糙米和杂粮,那得是多少天的口粮啊!

第23章 0022【钓鱼佬】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娘,俺背完了。”

  食毕餐饭,白祺开始背诵昨天学的句子。

  这种普通典故,沈有容自己就能教,用不着朱铭和朱国祥费心。

  沈有容问:“可还记得是甚意思?”

  白祺仔细思索道:“孔融四岁就会让梨给兄长,要孝敬长辈、友爱兄弟……”

  沈有容高兴道:“很好,娘今天教你后面几句。”

  却见朱国祥提着粪桶,粪桶里装着干鸡粪,冲朱铭喊道:“过来帮忙!”

  “干啥?”朱铭问道。

  朱国祥说:“去灶膛里弄些草木灰来。”

  朱铭疑惑道:“朱院长,你又要闹哪出?”

  “玉米播种。”朱国祥道。

  “咱们连地都没有,到哪里播种去?”朱铭横竖想不明白。

  朱国祥说:“院子里种……别废话,快去弄草木灰过来!”

  朱铭在厨房寻了个木盆,用火钳刨出灶膛灰,足足装了小半盆,慢悠悠端着回到院中。

  却见朱国祥已经去了茅房的屋檐下,正在用铲子混合搅拌着什么。

  “草木灰来了。”朱铭说。

  “放那儿吧。”朱国祥继续挥舞铲子。

  鸡粪、蚕沙、秸秆、杂草、落叶,甚至不知从哪里搞来些泥炭。

  草木灰很快也倒进去,继续反复搅拌着。

  朱铭终于看懂了:“这是在堆肥?”

  朱国祥说:“就快到春玉米播种的季节,先堆积发酵出营养土,再用营养土搓成泥球,将玉米插播在营养球当中。这样播出的玉米苗长得壮,等我们弄到了土地,正好把玉米苗移栽过去。”

  “这就搞完了?”朱铭指着肥土堆。

  “你也是在农村长大的,咋什么农活都不会干?”朱国祥鄙视道。

  朱铭嘿嘿笑道:“我在农村的时候,爷爷奶奶都不让我干活,整天忙着上山抓鸟、下河游泳。”

  他们劳动的时候,严大婆跑来瞅了两眼,能看出父子俩在堆肥,却不知肥土要用来干啥。

  严大婆也不多问,任由他们瞎折腾。

  好不容易忙活完毕,又见朱国祥扛着两根鱼竿出来:“一天到晚无聊得很,走,到河边钓鱼去!”

  “没兴趣。”朱铭可不是钓鱼佬。

  “随伱。”朱国祥拎把锄头去挖蚯蚓。

  留在这里也无聊透顶,朱铭接过一根鱼竿,好奇道:“你从哪儿弄来的鱼钩?”

  朱国祥说:“找沈娘子要的缝衣针,烧红敲弯就是鱼钩。”

  朱铭看着那简陋的鱼钩,还有用麻索做的鱼线,吐槽道:“能钓上鱼才见鬼了。”

  挖了些蚯蚓,父子俩结伴前往河边,朱铭顺手把马儿也牵走,正好让这瘦马出去透透风。

  半路遇到几个村民,都热情的朝他们打招呼,父子俩明显已在村里混熟了。

  河边有艘客船,并非用来渡河,而是老白员外家的出行工具。

  这条船会定期开往县城,村民也可付钱搭乘,只是不能随意进船舱。

  江面还有两条小渔船,迎着阳光,一网洒下,溅起万千碎波,闪烁着粼粼光彩。

  “朱院长,你到处瞎转悠啥?”朱铭喊道。

  朱国祥仔细查看水文地形,随口回答:“找合适的钓点。”

  朱铭才不管什么钓点,选处杂草较少的,挂上蚯蚓往水里一扔,便躺地上优哉游哉睡觉,还拔了一根野草咬在嘴里。

  和煦春风轻轻吹拂,二月暖阳照在脸上,那感觉说不出的惬意。

  不知不觉,便酣然入睡。

  再次醒来,已不知何时,朱铭伸懒腰坐起,终于记得自己还在钓鱼。

  拉杆一看,鱼饵没了。

  这厮扛着鱼竿朝老爸走去,笑嘻嘻问:“朱院长,收获如何?”

  朱国祥说:“钓了几条。”

  “让我看看。”朱铭探头望向水桶。

  一共七条,数量挺多,可惜全是小餐条。

  朱铭调侃道:“你这钓鱼技术不行啊,一条正经鱼都没钓上来。”

  朱国祥反问:“餐条就不正经了?”

  “这种鱼特别傻,”朱铭讲述自己的光辉历史,“有一次过年,我买了一盒擦炮,就是可以擦燃的那种鞭炮。路过爷爷家附近那条小溪,我看到很多餐条在游来游去,顿时就有了天才想法。我用泥巴裹住擦炮尾部,等明火熄灭就往水里扔。擦炮落到水里,会冒出白烟白泡,餐条以为是吃的,全都游过来啄,砰……一个擦炮,炸翻十多只餐条。”

  朱国祥一脸无语:“什么乱七八糟的。”

  朱铭得意洋洋:“这可是有诀窍的,我试验了好几次才成功。首先,必须裹泥巴,否则擦炮会浮在水面上。其次,泥巴不能裹太多,裹住了火药位置,爆炸就没啥威力。那天是大年初二,我用几盒擦炮,炸翻一斤多餐条回去,倒是便宜了爷爷家那只胖橘。”

首节 上一节 22/11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我在红楼改气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