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864节

  即货物的买单和卖单,上交之后就被冻结,须至少排队三日才能交易。冻结期间也可进行匹配,但无法进行正常交割。

  如此做法,即能缓解了交易繁多的压力,又可有效遏制富商炒卖货单。

  户部请求,在全国的交易所实行这种制度。

  朱铭觉得很有意思,批示道:“可。”

  其实就是中国T+3模式的变种,但朱铭穿越前对股票了解不深,反而是朱国祥被割过几次韭菜。

  结束了一天的勤政生活,朱铭散步回到后宫。

  今天轮到赵金儿侍寝,她在前宋的封号是贤福帝姬,历史上被金人折磨而死。跟她一起在刘家寺被折磨致死的,仅宋国公主就有三个,还有许多宗室贵女和大臣女眷。

  “官家万福!”赵金儿屈身行礼,喜滋滋把朱铭迎进院中。

  朱铭进屋坐定,随口问道:“这几日,没跟姐妹们去玩耍吗?”

  赵金儿道:“半月前去了天王寺礼佛,逛街买了许多东西。这几日都在宫里,看书踢球下棋打秋千。”

  朱铭对嫔妃还算相对宽容,可以申请出宫游玩,但必须三女以上结伴,要有太监和侍卫陪同,且当天必须回宫报道。另外,两三个月才能出宫一次。

  有时,朱铭也会亲自带着嫔妃出城,跑去郊外马场和皇家园林。

  至于赵金儿所说的天王寺,即洛阳天王院。

  那是洛阳规模最大的寺院,地位相当于开封的大相国寺。寺内有十多万株牡丹,春天最为漂亮。天王寺也经营着一些店铺,广场内还设置了勾栏瓦舍,属于洛阳的大型综合性商业娱乐场所。

  赵金儿说道:“天王院的瓦子,大白天就有菩萨蛮跳舞,奴当时亲眼看见了呢。”

  朱铭极为惊讶:“菩萨蛮都跑去天王院跳舞了?”

  “听说是寺庙住持邀请的,”赵金儿道,“并非最有名的两个菩萨蛮,而且穿着没那么暴露。她们跳得可好了,而且穿戴也漂亮。”

  朱铭笑道:“这李邦彦倒是会做生意。”

  最初的两个菩萨蛮名气极盛,如今只在阿兰若院接客。

  小官小商,想见这两位一面都难。

  需要先买门票进去吃酒喝茶,再经过竞争进入内院。

  竞争不过的,只能在外院消费,陪酒女子属于次一级。

  竞争到了内院的,也只能看菩萨蛮跳舞唱歌,隔得远远的跟菩萨蛮一起喝酒。

  只有累计消费到一定等级,做了菩萨蛮的榜一大哥,才有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而且只是近距离普通接触,想要上床还得“情投意合”。

  近距离接触已经很牛逼了,下次再来可以邀请几个朋友,一起跟菩萨蛮聊天喝酒看跳舞。

  这多有面子啊,别的人想进都进不来,我却可以呼朋引伴直入内院——宴请官员、商务邀约,特别适合在内院进行。

  如今,李邦彦又在为新的菩萨蛮造势,甚至跑去天王院的瓦子跳舞,估计想要打造第三位名妓。

  赵金儿低声说:“官家想不想看菩萨蛮跳舞?奴可以派人去买那种行头,穿戴服饰在宫里跳给官家欣赏。珠珠和香云她们两个也会跳舞,到时候三人一起跳菩萨蛮舞。”

  朱铭听得眼睛一亮,嘱咐道:“不要声张。”

  “奴省得。”赵金儿捂嘴一笑。

  唉,这大明皇帝当得,欣赏舞蹈都是山寨版。

  乐手不对,舞者也不对,到时候肯定是瞎跳,远远不如李邦彦那里啊。

  朱铭倒是想做一做纣王,过几天酒池肉林的日子。

  可惜只能幻想,他还要做英明皇帝呢。

  妈的,今晚先放纵一下,毕竟全国夏粮大丰收嘛。

  是该庆祝庆祝!

  朱铭对随侍太监说:“把珠珠和香云招来。”

  赵珠珠、赵香云与赵金儿同岁,三人关系极好。历史上,赵珠珠做了完颜斜保的妾室,赵香云却是在刘家寺被折磨致死。

  昏君朱铭跟宋徽宗的三个女儿,吃饭时喝了些酒。

  带着酒意,一起……打麻将!

  自从春天出宫欣赏牡丹之后,朱铭在皇宫已经憋了好久,旬休时才稍微有点空闲时间。

  今晚奖励一下自己,明天迟两个小时办公也行。

  朱铭开始cosplay昏君,搓着麻将说:“我输了给银元,你们输了脱衣服。”

  三女羞红着脸,小手却麻利的砌着麻将,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然后三姐妹合伙,配合着猛赚银元。

  朱铭着实输不起,打到一半就翻脸,拖着赵珠珠就往卧室去。

  “官家耍赖!”赵香云呼喊着,她的外衫已输掉,身上只穿着肚兜和亵裤。

  赵珠珠却在卧室笑着喊:“救命啊,救命啊,山贼把我掳走了!”

  赵金儿喊道:“珠珠莫怕,我们这就来救你!”

  两女衣衫不整冲进去,很快跟山大王打成一团,不时发出尖叫声和笑声。

  皇帝的生活,枯燥而乏味,并且劳腰伤肾。

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体系成型】

  第二天没有朝会,朱铭去办公只迟了一个半小时。

  快到中午的时候,朱铭看到了一封奏疏,当即说道:“把胡安国叫来,午膳多准备一份。”

  胡安国来到垂拱殿时,午膳已经备好。

  朱铭说道:“过来一起吃。”

  “谢陛下赐食。”胡安国趋步上前。

  太监抱来一张椅子,放置在皇帝办公桌案旁边,君臣面对一堆奏疏和资料吃饭。

  朱铭问道:“学田问题这么严重?”

  胡安国说:“前宋末年裁撤了许多官学,大明开国之后,陆陆续续予以恢复。尤其是灭金之后,官学数量恢复更多。现在江西丈田完毕,全国学田总算能全权统计了。情况确实糟糕,须得朝廷颁布诏书来统一治理。”

  “也可。抓一些典型,抄家流放吧,反正边疆需要充实人口!”朱铭点头。

  “陛下圣明!”

  胡安国对此极为支持,他甚至希望能杀一批。

  因为侵占学田的都是豪强或大族,那些家伙自己不缺钱粮,却跑来砸读书人的饭碗。

  当真该死!

  宋代的学田制度,是在庆历新政时确立的。

  各地官方学校皆获得土地,一般是500亩地。后来提高到1000亩,但很多学校没那个条件,依旧只有原来的500亩。而个别重视教育的地方,学田能达到3000亩!

  这些学田皆由学校管理,租给农民收取粮食或钱财。

  由于不用交税和服徭役,农民佃耕学田是很划算的。校长为了名声,也多半不敢乱来。

  有了各地学田收入托底,朝廷对教育经费也没那么头疼。

  北宋最后一次教育统计,是在宋徽宗大观年间:全国共有官学生16万余,有教室和宿舍9万多间,拥有学田一千多万亩。每年收取学钱300万贯、收取学粮64万石(学钱和学粮,既包含自费生的学费,也包含学田的收入)。

  胡安国说道:“最后一次统计是大观年间,但蔡京后来又大力办学,到政和年间达到了极盛。当时没有确切统计,但据臣所估计,政和年间的官学生至少有20万人!很多新建的学校,根本难以配给学田。也有官员为了讨好蔡京,巧取豪夺百姓土地做学田。”

  “全国20万官学生,难怪蔡京后来要废除大量官学。”朱铭能够想象当时的财政压力。

  胡安国说道:“如果有学田支撑,再加上一些外舍生自费读书,其实朝廷是不必再拨太多经费的。但学田被形势户侵占太严重了,他们通过各种手段佃耕学田,却又不给学校缴纳田租,也不给朝廷缴纳田赋。学校的教授、教谕无力催要,地方官府又事不关己,各地官学只能向朝廷索要钱粮办学。”

  “另外,蔡京裁撤学校时,地方形势户趁机大肆侵占学田!”

  “着实该死!”朱铭唾弃道。

  其实世代书香的大族,还真没几个侵占学田的。不但不侵占,偶尔还给学校捐钱,甚至是直接捐赠田产。

  侵占学田的主力,是那些地方豪强。

  他们家里没啥能做大官的人才,却又通过经商、占田、采矿、勾结官吏,成为盘踞州县的地头蛇。大族不屑跟他们打交道,地方官也不愿得罪他们,学校被侵占了土地只能吃哑巴亏。

  朱铭说道:“前宋的学田制度必须改革。根据学校的规模、学生的数量、学校的等级,制定每所官学的学田定额。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准接受学田捐赠。”

  胡安国难以理解:“为何学校不能接受田产捐赠?富户支持办学,这不是好事吗?”

  朱铭说道:“大明新朝严查田亩,大户田产今后难以诡寄给庙观和小民,而且摊丁入亩后还要按田产收取丁役钱。田产越多,交税越多。无法诡寄给庙观,无法诡寄给小民,那就肯定有人诡寄给学校!”

  “竟还能这般?”胡安国大为震撼。

  他也是做过地方官的,但没有遇到过如此操作。

  因为北宋官府管理松懈,田产可以轻易诡寄给庙观和小民,根本没必要寄在学校里偷逃赋税——学校里都是读书人,这种事儿容易闹得人尽皆知。

  朱铭说道:“先吃饭吧。”

  胡安国开始夹菜,脑子里却想着给学校诡寄田产的骚操作。

  操作起来非常简单,什么都不需要变动,大户只须把田产挂靠在学校名下,就能完美逃避田赋和丁役钱。

  而校长如果是贪财的,收取好处费肯定乐意配合。甚至校长还能博得美名和政绩,毕竟在他的管理之下,地方士绅踊跃给学校“捐田”。

  甚至捐赠的学田多了,给校长的好处费多了,大户还能安排子弟违规入学!

  这种情况,不是有可能出现,而是必然会出现!

  又扒拉几口饭菜,朱铭说道:“勒令全国官学校,自查学田数量上报。制定好新的学田标准之后,由地方官府重新分配。学田超额的贱卖给原耕佃户,学田不足的想办法补上。地方官如果查到诡寄学田、侵占学田者,可抓起来押付法曹、按察司审理。该抄家抄家,该流放流放,地方官可以获得政绩!一年之后,我会派御史随机抽查。”

  “官家圣明。”胡安国抄着筷子拍马屁。

  朱铭说道:“各地秀才,若有生活拮据者,可免试到县学读书。各地举人,若有生活拮据者,可免试到州府官学读书。最多能在官学读三年,逾期依旧落榜者自动退学。”

  官方学校是能免费住宿、免费吃饭、免收学费的,这对家境一般的学子而言很有帮助。

  当然,也有定额的自费生,并且学费、伙食费、住宿费还很贵。

  官方学校的教学质量,往往不如大族的私塾和书院。

  说白了,公立不如私立(村塾、社学这些不计)。

首节 上一节 864/11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我在红楼改气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