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机南北朝 第481节
看完之后,侯景拍案说道:
“岂有此理!这几个家族竟然敢诬告公主殿下!”
这个案子的案情同样简单明了,就是当年侯景攻入成都的时候,不少士族都从成都城内逃走了。
他们的奴隶自然不可能全部带走,不少人都留在了成都城内。
后来等南阳公主入蜀后,她收留了成都本地很多妇孺,教授她们织布的技术,开办蜀锦工坊培训她们织造蜀锦。
可等到这些大户回来之后,看到这些南阳公主培训好的织工,又动起了歪心思,他们拿著这些奴隶的卖身契,来到官府状告南阳公主,要求她将这些奴隶还给他们。
侯景拍案说道:
“这帮不知死活的东西!他们不记得本都督入蜀后颁布的第一道法令,就是废止非法蓄奴的法令吗?”
陈霸先对于政务上手极快,他连忙提醒道: “都督,您是禁止非法蓄奴,对于合法的奴隶还是要赎买的。”
侯景当年颁布的废奴法令,是对非法蓄奴的解放,当时为了保证益州的安定,侯景还是开了口子,对于卖身契约俱全的奴隶,官府出钱给予赎买。
当然,那时候的官府也没钱赎买这些奴隶,这条政策不过是为了日后全面废奴留了一个口子。
侯景也不再是以前那个莽夫了,他冷静了下来。
作为益州都督,他不再是土匪,而是苏郡公麾下的方面大员。
动刀子是最容易的,但是如果因为动刀子耽误了郡公的大业,那侯景就万死不辞了。
侯景抑制下自己杀人的冲动,对著陈霸先说道:
“你说说看,有什么办法教训这帮家伙。”
陈霸先说道:
“都督,其实只要您发话,这些士族定然会给您面子,将卖身契送到都督府来。”
侯景明白了陈霸先的意思,其实这是成都士族的一次试探,他们想要通过这场官司,和侯景创建关系。
侯景皱眉说道:“这帮家伙非要这么做事吗?他们只要乖乖遵守郡公的法令,本都督自然不会为难他们。”
陈霸先打仗不如侯景,但是毕竟在南梁官场这个大染缸厮混过的,这方面的经验要比侯景丰富。
他说道:“其实这些士族所求的,不过是都督的一份人情罢了。”
侯景明白了陈霸先的意思,他如今在官场上混了一段日子,也知道人情难还的道理。
侯景对于这些士族的厌恶到了极点,陈霸先看出了侯景的厌恶,他说道:
“都督,其实这些人,也都是可以用的。”
陈霸先作为投降的人员,也对益州的局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如今益州虽然已经平定,但是各地的内乱不断。
除了南梁的残余势力之外,遍布在益州的僚汉冲突,以及益州南部的南蛮部落,甚至高原上日益兴起的吐蕃人,都是不小的威胁。
其实以往南梁对于益州的统治,也不过是控制几个重要的城市,对于其他地区采取羁縻政策。
这和当年蜀汉控制的益州比,完全是天壤之别。
侯景发愁的也是这点,由于益州这个局势,益州无法获得足够的税收,支持侯景继续攻打荆州。
所以侯景返回成都,也就是为了处理好内政问题。
陈霸先说道:
“其实属下在广州的时候,地方上的豪强也是这样,广州都督的办法是,用钱帛购买俚人奴隶,诱惑当地豪强去和俚人争斗。”
侯景的眼睛一亮。
虽然侯景每次都喊著废奴,一副废奴先锋的样子,但是他所认为的废奴,是废除汉人奴隶。
至于僚人、南蛮、吐蕃人之类的,在侯景看来就是两脚羊,根本不能算人。
巴郡地区的僚人还好,他们其实很多习俗已经和汉人差不多了,侯景好歹还将他们当做人看。
但是那些居住在西南山区的僚人,侯景就没把他们当人看了。
侯景决定还是听从陈霸先的建议,他首先将这些状告南阳公主的士族请到了都督府来。
果然和陈霸先说的一样,这些人得到了侯景的召见后,就主动将契约交给侯景,还主动提出要进献礼物给南阳公主,向南阳公主赔罪。
侯景又气又笑,只能说确实和陈霸先说的那样,这帮益州士族都是贱骨头,就不能好好的说话。
不过这帮人这么识趣,侯景也改变了想法,自己的主要目标还是荆州,实在没有精力和那些山里的野人纠缠。
侯景按照陈霸先拟定的计划,向在场的益州士族代表宣布了都督府的新政策。
都督府会赎买这些异族奴隶,由统一的商队出售。
侯景在益州废奴,但是荆州有很旺盛的奴隶需求,侯景准备将这些奴隶运到荆州贩卖,从萧绎那边再赚上一笔。
而这些士族代表也非常高兴,侯都督能用得上自己,就说明他们总算是进入到了侯景的圈子里,如今到了献上投名状的时候了。
第506章 仁川登陆
“君侯,忠臣不事二主,当年你们高句丽王继位的时候,就是陛下册封的,岂能无信呼?”
苏和看著面前的高句丽王太弟宝延君,怒斥道。
宝延君大概二十多岁,身材修长,在他兄长无嗣后,这位王太弟的野心滋长,处处以高句丽王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如今高句丽国君病重,他立刻下手,几乎控制了整个高句丽的小朝廷。
很显然,这位宝延君的野心膨胀,他不仅仅是要关中的大魏朝廷同意他继位高句丽国主,还要皇帝册封他为朝鲜王,确认他们高句丽为朝鲜正统。
所以在听说朝廷另一派迎接到了尔朱荣的使者斛斯椿后,宝延的态度更强硬了。
苏和对于宝延的无礼请求,也只是这样义正言辞的怒斥而已,这也让宝延更觉得,这个大魏朝廷不过是色厉内荏罢了。
宝延熟读汉人的典籍,也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话,他说道:
“我高句丽本就是朝鲜正统,若不是你们中原扶持新罗百济,挑动我们内斗,也不会迟迟得不到一统。”
“再说了,我高句丽发源于辽东,贵国想要我们出兵,还需要承认我们故国旧地才行!”
高句丽的起源有几种说法,他们自己官方国史中认定的国度是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初期都城在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
后来在两汉的时候,高句丽多次被击败,退到了朝鲜半岛,开始向汉江流域开拓发展,这才迁都到平城。
宝延提旧都的事情,其实就索要辽东地区的宣称权,要求关中的大魏政权割让辽东。
苏和自然是气得不行,但是宝延依然得意洋洋的看著他。
这些日子,靠著对大魏使者的强硬态度,让宝延得到了朝臣的支持,狠狠的刷了一波的声望。
如今天下两帝并立,关中的大魏被称之为西魏,尔朱荣控制的元子攸政权则被称之为东魏。
其实大部分高句丽大臣的态度,还是要和关中的西魏政权结盟。
远交近攻,本身就是正确的外交策略,而且在天下人心中,西魏的正统性还是要比东魏足很多的。
只不过别人越是需要你,越是要待价而沽,宝延继续说道:
“贵使若是不想谈,等东边的使者来平城之后,本君就要和他谈了。”
说完这些,宝延拂袖而去。
等到宝延离开之后,一名样貌普通的仆人来到了苏和身边。
苏和也恢复了冷静,换上一副平静的表情,对著这个仆人说道:
“平城的城防情况打探清楚了吗?”
这个相貌普通的仆人低著头说道:
“已经打探清楚了,平城的城防十分的松懈,守城的将军是高句丽王的叔父,喜爱在府上空谈经义,连府衙都不怎么去。”
苏和点点头,对于高句丽来说,主要的威胁来自于两头。
一头是和辽东接壤的鸭江地区,契丹人崛起以后,经常从这里入侵高句丽,掠夺他们人口和粮食。
另一头就是南方的新罗百济,这两个小国经常联合起来攻击高句丽的南部边境,这几年高句丽国力日益衰退,在和新罗百济的战争中丢了不少土地。
相比之下,平城(平壤)就比较安全了。
平壤南北都有山地阻挡,高句丽设置关卡就能守住都城。
至于海上,这年头还没有大规模渡海作战的战役,谁也没想过敌人会从海上过来。
苏和更加放心了,高句丽上下的麻痹大意和松懈,给了执行计划条件,而他这些日子做的事情,就是让高句丽上下更松懈。
为此,苏和不断往来于各大重臣的府邸中,甚至还掏出金银珠宝来贿赂他们,让高句丽君臣都以为,西魏离开了高句丽就不行了
这也才有了刚刚那场对话。
不过这样的日子应该不需要多久了,算算日子,宇文将军应该就快要渡海了。
——
在平城外的一座小城中,东魏的使者斛斯椿却忧心忡忡。
左右对于他的态度很奇怪,明明高句丽的使者金壁态度谦恭,提出的条件也不苛刻,眼看著就能完成任务。
斛斯椿却对左右说道:
“如果高句丽真的有诚心和我们联合,就应该尽快前往平城,递交国书给国主缔盟,而不是这样拖拖拉拉,其中必定有诈。”
斛斯椿性格擅长谄媚,所以非常得尔朱荣的喜爱,经常能参与尔朱荣的密谋。
因为参与阴谋比较多,斛斯椿很擅长人心,他一直觉得高句丽的使者有问题。
他对著左右说道:
“你们去将金使者请过来,等我们开始交谈后,你们就在后方磨刀,记住了吗?”
两个手下立刻点头。
不一会儿,使者金壁被带进了斛斯椿的房间。
等到金壁一进来,斛斯椿立刻怒目道:
“金使者,这一路上本使和你交心,你却为何要害我!”
说完这些,斛斯椿怒目圆瞪,将手放在刀柄上,吓得金壁退后两步。
又听到院子里的磨刀声,本就是文臣的金壁差点就吓尿了。 他连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