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单机南北朝

单机南北朝 第511节

  但是策论不是空发议论,是需要引经据典的分析的。

  对于寒门子弟来说,能够通读四书五经是十分不容易了,想要研究写策论,他们就没有这个条件。

  就算是印刷技术发展,降低了书籍的价格,那些先秦散文和史书,也不是普通寒门子弟能够买得起的。

  甚至买得起,寒门家子弟也不可能全心全意的读书,哪里比得上有专门塾师辅导,从小就脱产学习的世家子弟?

  这就和后世推行素质教育,最后有利的都是城市富人阶层一样的,越是学得多学得杂,有钱有闲的世家子弟更容易出头。

  寒门子弟连教材都买不到,连策论讨论的问题都搞不懂,自然没办法和这些世家子弟竞争。

  宋代那些进士家族,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基础下出现的。

  除此以外,全社会过于重视策论还会导致政治观点的进一步撕裂,北宋新党旧党之争如此激烈,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相比,还是老朱那一套比较好。

  四书是必修课,五经选修一门,考核内容就在官方教材上,绝对不会超纲。

  八股作文虽然公式化,但是也量化了评分标准,让大家在更加公平的起跑在线竞争。

  还是后世糊名、誊抄、交叉批改这些反作弊手段,可以有效的保证科举考试的相对公平。

  至于为什么是相对公平,任何制度都无法保证绝对公平,能让所有读书人都有一个参与机会,并且能够靠这个机会出头,就已经足够了。

  在苏泽看来,科举考试的功能不仅仅在于选拔人才。

  除了那些选拔出来的人才之外,科举也能让读书人有一个希望,让他们安心在乡野中读书,让他们不是在备考,就是在赶考的路上,而不是在地方上欺压盘剥鱼肉百姓。

  这么一来,崇文阁的制度已经有些实行不下去了。

  随著苏泽控制地区的扩张,虽然早就已经做了规划,崇文阁是永乐城中仅次于郡公府的建筑,但是如今校舍都已经住满了。

  可就算如此,崇文阁的毕业生依然被供不应求。

  这些新归附州县都需要官员,光是崇文阁毕业生的数量,远远无法弥补这些缺口。

  苏泽不得不捏著鼻子,让这些地方的旧官留任。

  苏泽提起笔,现在的选官制度需要改革了,光是一个崇文阁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而且让所有学子都去崇文阁读书,这本身也是一种倾向于世家大族的选材方式,就算是提供食宿,这年头的交通成本和沿途的风险,也不是普通寒门能承担的。

  是时候创建州学县学了。

第543章 霹雳炮

  苏泽提起笔,首先还是要先确定教材。

  光是一本孝经,是不能满足选拔人才的需要了。

  苏泽先给政务堂下令,要求礼曹的苏通(【引经据典的礼官】)主持,会同礼曹的官员,商议出主要的教材范围。

  时下流行的儒学经典,主要是汉代太学的五经,也就是诗、书、礼、易、春秋。

  汉代设置五经博士,就是专门研习这五经的。

  五经之外,唐代增三礼之周礼、仪礼,并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为九经。至开成年间刻石经,益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南宋复增孟子,这就是十三经。

  十三经过于繁复,而且其中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字数繁多,学习起来十分的困难。

  此外春秋也是微言大义,历代注疏不少,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理解,争议性比较大。

  苏泽在写给苏通的信中,决定还是以诗、书、礼、易这四经为主,再加上已经在在考的《孝经》,以五经作为必修科目。

  剩下的典籍,则作为选修的科目,不作为必考科目。

  确立了考试范围,接下来,苏泽决定在州县推广学宫制度。

  目前苏泽只是准备在州一级设立州学,等到天下平定后,再在县创建县学。

  创建州学的好处,自然是可以在崇文阁之间创建一个州一级的预选拔体系,在州学就读的学子,如果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意愿前往崇文阁继续进学,就可以授予州府吏员或者不入流的杂官职位。

  虽然苏泽有系统,但是随著版图的扩大,合格的靠谱吏员还是不够用了。

  如今政务堂,只能给远赴边疆地区的新任官员配备三名系统召唤的吏员,随著新归附诸州都要任命官员,必须要更多的任用本土的士子。

  筹备州学的事情,苏泽自然是交给政务堂。

  以后学子要进入崇文阁学习,必须要在州学进修,通过州学的科举考试之后,才能进入崇文阁学习。

  而苏泽已经将科举考试的制度全部写下来,交给政务堂制定成政令,如今天下缺官比较多,州学每年开春后举行一次科举考试,面向本州的读书人。

  通过州学考试的士子被命名为举人,举人就可以前往崇文阁参加下一轮科举了。

  通过崇文阁考试的,被称为监生,就可以进入崇文阁读书了。

  而通过崇文阁考核的士子,被称之为进士,就可以由政务堂授予官职了。

  苏泽放下笔,这项制度和后世完善的科举制度还是有不小区别,更类似于明代初期,国子监和科举并重的学宫模式。

  不过暂时也只能这样了,王朝初年往往都是这样。

  一方面是高层次人才如同沙中淘金一样,很快就在乱世中冒头,顶级的人才不缺。

  但是基层的人才却极度短缺,甚至会出现改朝换代但是地方官府都没换的情况,让不少“前朝余孽”混入到新朝来。

  定下了科举取士的大方向后,剩下的事情就可以交给政事堂去谋划了。

  苏泽走出营房,看著天空中飘落的雪花,今年并州的冬天比往年要更冷一些。

  苏泽知道,总体上来说,南北朝末期属于小冰期的尾端了,总体趋势是越来越暖和。

  但也正处于气候极端变化的时期,去年草原就遭遇了十年难遇的白灾,而今年并州的雪也要比往年提前了一些。

  大雪纷飞,晋阳城内就更不好过了。

  因为苏泽已经烧毁了晋阳附近的树木,晋阳城内的取暖都紧张。

  如果今年更冷一些,怕是尔朱荣都要熬不到明年春天。

  不过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不能掉以轻心,困兽犹斗,而尔朱荣也是找机会的高手。

  苏泽传令给于谨和独孤信,让他们今年冬天要坚守城池不出,活活困死尔朱荣!

  与此同时,工曹秘密研究的新武器,也通过蒲津渡的浮桥,从关中运往河东,运送到了驻扎在临汾的于谨军中。

  “将军,这是由轰天雷改进后的霹雳炮。”

  于谨看著眼前这位工曹的苏员外郎,据说他就是要因为发明了霹雳炮,而被苏郡公破格提拔为匠官。

  所谓的霹雳炮,其实就是杨甲在益州使用过的轰天雷的升级版。

  轰天雷就是在陶罐中装填火药,引爆火药后利用陶罐的碎片杀伤敌人。

  黑火药的杀伤力其实有限,主要作用还是吓人,吓唬那些住在山里迷信的僚人。

  相比之下,霹雳炮倒是有些实战价值。

  同样是装填的火药的陶罐,这次内部混入了铁钉,而且还设置到了延时引线,通过抛石机扔到城墙上炸开,就能对守城的士兵造成有效的杀伤。

  工曹那位苏郎中,说工曹还在研制另外一种火炮,能够将铁质的炮弹飞射出去,威力要比抛石机还要大。

  只不过这种火炮的研制遇到了重重困难,无论是火药的配比还是炮身的强度,都遭遇到了很多的苦难,怕是打尔朱荣的时候已经用不上了。

  但是这种霹雳炮也已经够用了。

  于谨下令使用霹雳炮,又对临汾附近的几个尔朱荣的军事据点发动了攻击。

  当霹雳炮在城墙上爆炸,给守城军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有的守将认为苏泽会仙术,是天命所归之人,主动打开城门投降。

  靠著霹雳炮,于谨很快就占领了临汾盆地,将这块并州的富饶地区纳入囊中。

  至此,于谨已经和苏泽在晋阳附近会师,关中的资源不需要再绕过草原,就能直接从蒲板津的浮桥,跨过黄河运送到河东,再通过河东的道路运输到前线军中。

  苏泽的后勤补给压力大大降低,和尔朱荣对耗的决心更加坚定。

  无论尔朱荣再派谁出来骂战,苏泽都高高悬挂免战牌,每天还让伙夫在军营前列架起大锅,烹饪各种食物,引得对面尔朱荣军营中的士兵饥肠辘辘。

  面对如此无耻的打法,尔朱荣也只能骂娘,他甚至亲自来到阵前叫骂,但是苏泽连派人回骂都懒得派。

  并州的战事如同雨天的泥潭,但也吸引天下的目光。

  但是占据洛阳的元子攸,最近愈发的不顺心了。

第544章 当头棒喝

  元子攸的尴尬在于,就在他总算是政变成功,准备大展宏图之际,却发现整个天下竟然都对他毫不在意。

  是的,比失败更让人难以接受的,就是别人根本就无视你的存在。

  元子攸本来设想很好,只要自己控制洛阳,河南之地归附,接著趁著如今天下局势大乱,迅速控制黄河下游的相、齐、兖、青诸州,这样就有了一份基业。

  只要自己励精图治,众志成城,依靠大魏这块招牌,一定能恢复元氏江山。

  可是让元子攸没想到的是,计划前一步很顺利,苏泽全力对付尔朱荣,根本没有对洛阳做出太大的反应。

  原本让元子攸最担心的河东地区,于谨也是带兵北上进攻并州了,没有乘机攻打洛阳。

  这让元子攸觉得庆幸,也觉得无比的羞辱。

  苏泽这逆贼和尔朱荣也是一样的,根本就没有将他这个大魏皇帝放在眼里!

  元子攸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苏泽为了今日的决策后悔,他接著开始分派使者,推进自己的战略计划。

  但是接下来的一切,给了他当头棒喝。

  别说设想中的相、齐、兖、青诸州,就连距离洛阳一河之隔的河内,面对元子攸派出去的使者,也是果断杀了使者,选择向苏泽投降。

  到了最后,元子攸发现,自己的地盘还不如当年陈庆之北伐的时候,伪帝元颢所占领的地盘大。

  这就很尴尬了。

  地盘不大,但是花销不少。

  洛阳城曾经是这个时代的第一大城市,就是经历了几次战火蹂躏,百姓四散逃离了几次,人口依然庞大。

  更重要的是,在洛阳城内,还有大量不事生产的卿贵群体。

  这些人,同时也是元子攸能够政变夺权的依靠。

  元子攸上台以后,自然不可能和尔朱荣一样打压宗室,自然是要厚待的。

  这样一来,原本就紧张的财政更加的捉襟见肘,甚至今年冬天皇宫内的采暖都不够用了。

首节 上一节 511/5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梁赘婿

下一篇:北齐怪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