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第204节

  高演深深看了眼陆杳,又说道:“这件事不必告知群臣,倒是还有一件事,需要陆公来帮我出个主意。”

  “大丞相请言之。”

  “我想派遣使者前往玉壁,要求两国停战,恢复往来,互通贸易,你以为如何?”

  陆杳大吃一惊,“大丞相,您这是??”

  “当下我们内部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伪周同样如此,我看,倒不如给双方时日,先将里头的事情办妥当,再跟他们决一胜负。”

  陆杳抿了抿嘴,“大丞相言之有理。”

  “那若是让刘桃子担任使者,前往玉璧,你以为如何?”

  “啊?!!”

  “万万不可啊!!丞相!!!”

  ps:保定初,以孝宽立勋玉壁,置勋州,仍授勋州刺史。齐人遣使至玉壁,求通互市。———《北史·列传第五十二》

  沙钵略(摄图)勇而得众,北夷皆归附之。沙钵略妻,宇文氏之女,曰千金公主,自伤宗祀绝灭,每怀复隋之志,日夜言之于沙钵略。——《隋书·列传第四十九》

第158章 苦

  武川。

  官署。

  来自诸边戍镇,关津的将领们坐在两侧,皆是正面看向了坐在最上头的贺拔呈。

  贺拔呈所坐的位置明显比其余人都要高出了许多,坐在这里,他能轻易的看到每一个坐在下方的将领们的神色。

  这些军官们身材高大,从内而外的透露出一股凶悍气息来。

  这些人大多都是副职,正职向来都是在战时任命,这些副职者一般都是由当地人担任,这显然违背了不能在老家为官的规矩,可这也是因为此处特殊的局势,若是互相轮换,从怀朔调来一个人到武川,只怕会出现很不好的事情。

  通过这一战,贺拔呈才算是真正坐实了自己镇将军的身份,终于能让这些人将自己当作主将来对待了。

  贺拔呈打量着面前众人,清了清嗓子,看向了站在自己左侧的男人。

  官署大堂之内,刘桃子是唯一站起身来的人。

  他就站在贺拔呈所坐的高台之下,只是他的个头太大,哪怕贺拔呈坐在高台上,刘桃子依旧是高出了他许多,压迫感十足。

  他看向面前的诸多军官们。

  这些人都不太敢与刘桃子对视。

  刘桃子开口说道:“镇将军有令。”

  “从今日起,边镇诸地设立三条禁令。”

  “一曰禁游将,自天保六年起,各地将士多游荡郡县,骚乱地方,不归属地,从今日起,严禁将士外出游荡,若有事外出,当先禀告,获批再出,违背者斩。”

  “二曰禁欺民,将士们不遵从律法,欺辱边塞民夫,州郡百姓,劫掠其钱财,杀戮其身,奸淫其妇,骄横不法,无视法度,当下此军令,违背者斩。”

  “三曰禁散漫,近来边塞诸将士荒废武艺,少操练,多以私事逃避,怠慢军令,自视清高,羞辱上官,上下无序,此无道也,违背者斩。”

  刘桃子连着说了三次斩,诸军官的脸色都有些不对。

  刘桃子又看向了众人,“从今日起,庙堂所供的钱粮物资,绝不会克扣,定当按时分发,而诸位也理当如此,我知道过去各地都有些不成文的规矩,什么十取一,什么一报二诸位勿要为了这些蝇头小利而耽误了自己的性命,打仗的赏赐,我一点不留,全部分发,军功我当如实上报,全力为尔请功,只是若违背我的军令,我定然不饶!”

  “唯!”

  众人朝着刘桃子行礼拜道。

  刘桃子又说道:“诸位回去之后,将这三条禁令告知麾下将士们,让他们遵从,若是有将士不遵从,你们自当处置,倘若尔等无法管治,我来替你们治,连带着尔等也定然不饶!”

  “唯!!”

  “回去之后,第一件事便是清点麾下人数,城内民夫,宣读禁令,操练士卒。”

  “我会派人前往各地巡视,倘若有功者,我自当表功,有罪者,我自当斩杀。”

  “唯!!!”

  刘桃子这才看向了一旁的贺拔呈,“将军,您还有补充的?”

  贺拔呈笑了起来,“刘将军所言,与我不谋而合”

  刘桃子这才挥了挥手,“且都回去!不可怠慢!”

  军官们纷纷起身,没有找贺拔呈,却都是来与刘桃子辞别,贺拔呈倒也不恼,只是坐在原地,乐呵呵的看着这些人离开,等到他们全部离去之后,他方才站起身来,拍了拍自己有些酸疼的双腿。

  “刘兄啊,你方才说的都很有道理,可就是一点.此番的斩获都赏出去了,我们可没留下多少粮食。”

  “我这里更是没剩下多少,若是粮食不够,这禁令和操练只怕也不会再有人遵从。”

  刘桃子平静的说道:“将军不必担心,粮食会送来的。”

  “但愿如此吧。”

  贺拔呈正准备离开,刘桃子却再次挡在了他的面前,“还有别的事?”

  “还有城内那些民夫。”

  “他们如何了?”

  “可以妥善安置这些人,往后,他们便能解决钱粮之事。”

  贺拔呈再次拍着腿,“我全听刘兄的,刘兄自己做主就是。”

  刘桃子大步走出了官署。

  天色略微有些阴沉,近期内小雨不断,整个武川都变得湿润,地面潮湿且泥泞,官署门前格外的热闹,有军吏进进出出,看到站在门口的刘桃子,他们匆忙行礼拜见,这些都是崔刚所请来的军吏,协助刘桃子来治理当地政务的。

  武川城内静悄悄的,从校场传出了嘶喊声,将士们依旧还在操练。

  阵阵炊烟顺着细雨飘起,似是翩翩起舞。

  田子礼急匆匆的牵着青狮走了出来,刘桃子上了马,领着亲信们,再次冲向了城外。

  城内的道路还算平坦结实,尽管被淋湿,却也不会影响赶路,可出了城,情况便截然不同,湿润里夹杂着恶臭,泥泞地里实无法狂奔。

  刘桃子等人勒马,看向了城墙边上。

  便是小雨,对那些破茅屋来说,也足以称得上灭顶之灾。

  那些民夫们呆滞的坐在茅屋前,茫然的看着前方,在他们的身后,能看到那些躺在泥泞之中的人,雨水在城墙上汇聚,细细的雨渐渐积累,再重重的落在这些苦命人的身上,城墙上有巡视的甲士,觉得积了水,就舀起来,往城下洒去,四周的雨水都是细雨,滴滴答答的落在脸上,似是轻抚。

  唯独这些聚集在城墙外侧的民夫们,城墙上的雨水不断的砸落,他们就躺在这泥泞之中,身体似是都在泥里留下了痕迹。

  年轻些的便坐在门外,将稍稍能遮挡些雨的地方让给了老人。

  他们那空洞的眼神眺望着此生再也难以返回的家乡,雨水混杂着泪水,从脸上滑落。

  崔刚最先长叹了一声。

  “庙堂这些年多发徭役,却一直都是有去无回.很少有人能熬到徭期结束。”

  “差事极苦,又没什么吃的,便是分发了吃的,也有人来抢,死了一批,庙堂便再召集一批。”

  “即便有人熬到了徭期,没有人出示文书,也不能离开,跑了便是亡人.”

  田子礼开口说道:“此处有如此多的民夫,又有诸多的耕地荒废,为什么不让这些人都去耕作呢?好歹不会像这般死去.也能供养城内的军户.”

  刘桃子没有说话,崔刚看了看周围,赶忙低声说道:“让边兵自给自足,不是什么好事.”

  “那让边兵饿着便是好事?!”

  “让鲜卑人治国,就是这样!”

  田子礼愤恨的说道。

  “无法,别的将军都可以管,唯独这个不行。”

  “将军私下里发兵去劫掠,庙堂是有先例的,便是有人不满,也有人护着,可将军若是要在私下里召集民夫来开垦耕作,想要自给自足.只怕就是大丞相也不会放任。”

  崔刚很是认真的说道:“这件事,只能是庙堂来做出决定,至于将军,连提都不能提。”

  谈到庙堂的政策,田子礼和崔刚两人之间的火气味皆没那么大了,甚至能进行些商谈。

  刘桃子此刻突然开了口。

  “城内三大校场,留下瓮城校场就是,其余两处腾出来,改为民居,让民夫们住进去。”

  “允许他们在那里修建房舍,再从粮库里取些粟来,发给他们暂时应急。”

  崔刚急忙说道:“将军!并非是我不仁,只是这军用校场让出来给他们,只怕会引起士卒们的不满,另外,我们当下的粮食真的不多了,若是再分发,庙堂给的不及时,只怕就要出大事”

  “行我军令。”

  崔刚欲言又止,只好是缓缓低下头来。

  “唯。”

  细雨依旧没有中断。

  刘成彩等人完成了操练,牵着骏马,在几个苍头奴的奉承之中,正跟着其余人往自己府宅走去。

  刚刚来到了官署附近,就听到了远处的嘈杂声。

  几个人停下来观望,却看到已经围了不少人,他们急忙走上前去。

  众人并非是在看什么告示,他们是在看向不远处的北校场,北校场大门敞开,里头人来人往,就看到一群民夫,正在拆卸着什么,有的人拿着木头,有的人拿着茅草,进进出出,周围有军吏盯着他们,格外的忙碌。

  刘成彩看了片刻,方才问道:“这是在做什么?”

  “不知,像是在修建什么吧?将军这是要翻修校场吗?”

  有人忽然回头,“什么翻修校场,我派人打听过了,听闻是要将北校场改成民居,让民夫们住进去!”

  众人哗然,刘成彩不解的问道:“为何啊?”

  “谁知道呢,或是将军不喜欢他们住在城墙下,又或是怕他们跑了?”

  “算了,无趣。”

  刘成彩挥了挥手,就要离开,忽有一人说道:“虽是许久不用,可这北校场毕竟是修给我们的,就这么让给这些人??”

  “好啊,你若是有想法,去官署找将军告知啊。”

  那人低下头,“算了,算了。”

  众人哄然大笑。

  忽看到从官署里走出来的刘桃子等人,他们不敢再笑,赶忙四散而去。

首节 上一节 204/7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单机南北朝

下一篇:淞沪:永不言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