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汉:吾乃冠军侯!

大汉:吾乃冠军侯! 第92节

  没有争辩,因为赵充国也明白以大司马的眼光,自然对士卒的要求非常高。刚刚自己的部下,确实表现的不怎么样。

  霍嬗随手指了指一个士卒,“你出来,和我部曲对练!”

  所谓钩镶,就是西汉常见的钩、盾结合的复合兵器,兼具防、钩、推三种功用,一般配合环首刀使用。

  年轻的士兵也没有退缩、谦让,立刻和霍嬗的一名部曲开始对练,倒也不至于真的厮杀起来。

  霍嬗兴致勃勃的在旁边看著,忽然出声,“你出来,换矛!”

  随机抽查几个士兵对于武器的使用,检查一下他们的训练成果,这也是值得关注的重点。

  除了一些武器的使用,还有角牴、手博等搏斗技巧等等,这也都是汉军的常见训练科目。

  实事求是的来说,令居的这些士兵整体素质肯定不如长安城的南北两军,不过整体素质也非常不错,令居的县尉没有属于训练部属。

  回到县衙,霍嬗对雷雨的长子雷鸣说道,“你去长安,持我手令去见后将军。”

  雷雨、雷鸣父子二人无比激动,后将军就是平阳侯曹宗,有人认为那就是大司马的左膀右臂。

  霍嬗随即看向赵充国,“你即刻回家,令汝家人去长安,你随我巡视边关。”

  赵充国激动万分,一下子不需要羡慕雷鸣了,而是轮到雷雨、雷鸣父子二人羡慕他了。

  能够成为大司马的部属,这绝对是大汉军人的梦想。哪怕现在没有得到具体的军职,可是谁又在乎呢,能够得到机会才是第一位的!

  想想看还是有些期待,麒麟阁十一功臣,霍嬗手里现在有两位。还有一个张安世,现在应该也是在军中了,那就算是三个人了。

  甚至就算是上官桀,这也算是霍嬗的旧部。

  已经二十七岁的赵充国回到家中,让他的父母立刻带著家人回长安。

  赵充国的父母、妻、子,也非常的激动。举家搬迁自然辛苦,尤其是已经来到令居十多年了,已经习惯了这的生活。

  但是想想看那可是长安,这可是得了冠军侯的赏识,封候拜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现在不知道多少军人在羡慕李广利那些人呢,若不是冠军侯,那损兵折将的李广利凭什么被封海西侯?

  既然投身军伍,自然也就要做好四处飘零的心理准备了。

  虽然现在天空已经开始飘起一些雪子,只是这也不能阻挡赵充国的内心火热。至于霍嬗就不用说了,他已经再次拔腿就跑了。

  说实话兰州离长安是比较近的,霍嬗准备赶紧跑去张掖,他要去位于河西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中部、祁连山下的大马营草滩。

  等到一些信使来回穿梭的时候,都已经大雪封路了,就算是想要回长安都是‘此路不通’了。

  作为霍嬗的坐骑,元宝和盗骊都不轻松,本来就是跟著霍嬗千里迢迢的从大宛来到大汉。这才来到大汉不足一年,就又跑了数千里。

  好在它们的饲料给的足,偶尔也可以休息一下,自然也就不用特别担心了。

  天气越来越冷、风雪越来越大,只是这也根本不会影响霍嬗等人的决心,他们还是不打算改变路线。

  抽空霍嬗叫来赵充国,“你自称通晓四夷事务,想来对羌人、匈奴习性多有了解。”

  赵充国也不谦虚,回答说道,“回君侯,下官在令居多年,知晓羌人习性。匈奴为我朝廷大敌,下官自幼就想出征匈奴、报效朝廷。”

  霍嬗对此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若是给你一部兵马,远处千里,你该如何领兵?”

  赵充国谨慎说道,“君侯,下官斗胆,敢问是骑兵还是步兵?是匈奴骑兵,还是我汉家郡兵?”

  霍嬗随口说道,“匈奴人,你该如何领兵?”

  赵充国想都不想的回答说道,“下官在出征前,定会弄清楚这些匈奴人来我大汉多久。若是远出千里,定当寻向导。”

  这一下霍嬗就比较满意了,这是一个沉稳的性子。赵充国不算特别年轻,但是也算是年少有为的,做事沉稳算是比较少见了。

  “你这一点倒是好,又颇有勇力。”霍嬗笑了笑,说道,“回去后好好历练,以后当有大用。”

  赵充国自然无比激动,跟著冠军侯的话,肯定不缺少立功的机会。

  给李广利配上赵充国,这应该挺不错的。到时候再加上一两名大将,可以平稳一点的行军,可以牵制住一部分匈奴骑兵。

  打匈奴,霍嬗从未想过只是一路大军就可以取胜。转了一圈还是需要李广利,那人虽然平庸了点,可是能够统帅数万兵马并且有秩序,那也是能力。

  至于自己,还是带领数万精骑吧,这更加符合霍嬗的风格。毕竟从小到大,刘彻教的都是骑兵的战术。

第130章 育马 育人

  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汉阳大草滩,直达祁连山西端。

  击败盘踞在焉支山、大马营草原的匈奴各部,败退的匈奴族凄然回首,发出千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而现在这里的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在为大汉孕育著优秀的战马。

  如今的大汉在武威、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七郡设牧师官,养马三十万匹,还有供祭祀用的大量牛羊。

  霍嬗顶著风雪来到马场,心情非常愉快,“让苑令过来!”

  霍嬗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让不少人意外,不过赶紧准备迎候、招待。

  苑令到来后,霍嬗问道,“天马多少匹?”

  苑令老老实实的回答,“回大司马,天马共七千三百一十五匹。公马三千二百匹,余下皆母马。”

  霍嬗稍微愣了一下,“七千三百余匹?这多出来的三百匹,是今年产的马驹?”

  苑令颇为骄傲、得意的回答说道,“回大司马,确实如此。”

  霍嬗还是面无表情的,说道,“你为朝廷镇守马场,孕育战马是你本职。我问你,天马几岁成熟?”

  苑令赶紧回答说道,“回大司马,天马三岁成熟,五岁生仔,怀胎十一个月,一年产一仔。”

  从大宛回来的时候,霍嬗不只是抓了一些工匠,自然也有不少马奴。这些人比较了解汗血马,自然也就要成为照顾天马的奴仆了。

  霍嬗问道,“天马和乌孙马、本土马改良之事如何?”

  苑令立刻说道,“回大司马,下官令适龄公马、母马皆育。寻适龄雄壮公马、善产母马配种,明年当有更多良驹!”

  霍嬗的脸色难看起来了,“我问伱,这些天马孕育之事,你如何做的?”

  看到苑令愣了一下,霍嬗勃然大怒,“混帐!如此短视,你如何能成苑令!急功近利之辈,险些误我大事!”

  汗血宝马在中华文明当中已经成为了传说,可是本土留下来的汗血马几乎是彻底断绝。

  这里头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汗血马到底不是本土所产,再加上为了让它们成为战马,大部分公马都被阉割了。

  再加上不断的杂交配种,汗血马自然也就迅速的在华夏大地消失不见。

  霍嬗指著苑令,骂道,“天马母马也被你拿去配种,好啊!多产一匹良驹,你就得了功勋。那我问你,这批马没了,如何为继?”

  不怪霍嬗愤怒,实在是因为这个怨念急功近利了。让所有能配种的汗血马都去配种,不考虑保持原始血统汗血马的延续和规模。

  这哪里是长久之计,这要是七千多匹汗血马老了、不能再产仔了,汗血马就要没了。到时候出来一大批混血马,或许是改良了一些。

  但是没了最好的马种,以后想要持续的改良,这谈何容易!

  霍嬗如此愤怒,就是因为他担心好不容易才得到的马种就这么被废了。或许短时间内大汉可以得到一批还算不错的战马,但是根本没有持久性。

  总不能过个十几年、二十年后,再派一员大将率领千军万马去大宛打一场吧?

  霍嬗严肃无比,说道,“以后天马母马,只许配天马。我大汉天马数目不能少,良种马没了,让我再去大宛吗?”

  苑令有些瑟瑟发抖,理论上来说他和霍嬗不是一个系统,他属于九卿太仆之下,甚至是直接属于皇室。可是这位,那可是冠军侯啊。

  不要说他这样的一个苑令了,即使是九卿面对暴怒的冠军侯也会感觉到压力。

  更何况这可是‘骠骑将军’,直接的来看,这就是全国的骑兵统帅!

  虽然愤怒,可是霍嬗也没有忘记正事。这位苑令可能是急功近利,但是这里面也不排除来自皇帝或者公孙敬声带来的压力。

  霍嬗现在出声了,这确实是可以带来短期内的效果。但是长远的来看,还需要皇帝下达旨意,这样才可以避免事情的发生。

  霍嬗只能凭借着个人身份来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他不在这里了,或者是苑令换人了,说不定就会故态复萌。

  但是皇帝下达了旨意,那么就会形成一种制度、政策,不说完全禁绝这类现象,但是正常情况下来说,这会是长期有效的一种政策。

  再长远一点的来看,一旦形成了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认知,汗血宝马就可以在华夏大地保持著一定的规模,种族的繁衍等等或许就不用特别担心了。

  这时候就不需要担心自曝行踪了,理论上来说现在真要是一纸诏书,霍嬗还是要回长安。

  可是来回跑一趟就比较远了,天气也不适合,皇帝肯定不舍得他路途奔波。

  所以只需要让信使回去就好,皇帝会以为霍嬗一直在马场,不会想到霍嬗还要继续跑。

  心有余悸的霍嬗觉得自己这一次跑来马场是正确的,他不是育种专家,可是他也没有想到大汉的一些育种专家如此的短视。

  这也可能是时代的局限性,毕竟马种的改良等等,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韩增和赵充国现在算是见识到了大司马骠骑将军的威风,虽然他们的年纪都比霍嬗稍微大一点。但是根本没办法和曾经率领过千军万马的将军相比。

  骠骑将军的自信和气场,那也是他们完全没办法与之相比的。这也是出身权贵的底气,是一直深受皇帝信任,所以行事会看起来更加的霸道、无所顾忌。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在这位骠骑将军的眼里,没有什么中庸,没有什么避嫌,也不存在担心得罪了同僚被弹劾等等。

  看到了一些不足之处就说出来,遇到了不对的事情就直接制止,哪有什么‘以大局为重’!

  霍嬗在山丹军马场停留了十天,这是在好好的休息,也是在仔细的检查著马场的情况。

  虽然发现了一些问题,不过基本情况可以放心。大汉养马七十年了,早就有著一些规章制度,能够培育出来数十万匹马,那还是有著非常出色的基础。

  “我看这里的匈奴人不少,倒也是人尽其才。”霍嬗心情非常好,说道,“这些匈奴人来养马倒也合适,比起我汉人还是要强些。”

  匈奴人在大汉的数量不少,霍去病就降服了不少匈奴人。这些匈奴人也被安置在各处,有些从军,有些令其定居,有些则是在养马等等。

  赵充国就说道,“君侯,此前在令居时,我就觉得一些羌人中虽有恶人,只是也有不少好人。若是能够让他们为大汉效力,倒也能做不少事情。”

  刘漠等人也承认这一点,原因就是他们和匈奴人打交道的不少,军中不少同袍就是匈奴人。

  所以要说排外,冠军侯一系的不少人对于匈奴人还算是一视同仁。

  只要能在军中效力,只要能为朝廷效力,那就够了。是匈奴人也好,是东越人也罢,那都不算什么,只要是汉人就行。

  霍嬗看著赵充国,笑著说道,“你倒是有些见识,争取早些立下功勋,到时候我也好举荐、提拔你。镇守边塞,你怕是比我还要厉害。”

  赵充国就有些诚惶诚恐了,“末将不敢,末将本领低微,岂敢和君侯相交!”

  霍嬗摆手笑著说道,“高祖陛下称运筹帷幄不如留侯;镇守国家、供给军粮不如相国;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不如淮阴侯。”

  霍嬗说道,“高祖尚且如此,我等更不该自满。汝等有本事、有才华,我自然举荐。”

  韩增、赵充国又是感动又是佩服,骠骑将军这样的心胸是一般人根本无法与之相比的。

  倒是刘漠和赵河西一点都不奇怪,将军当年就是这样。只要有本事,将军可不在乎那些人的出身,只要有本事、能打仗,将军就会重用!

  将军如此,君侯也是如此,冠军侯府不会打压人,在冠军侯府效力,有能力自然会得到机会。有本事的人,就该在战场立功。

首节 上一节 92/1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下一篇: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