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413节
房玄龄的座位空荡荡的,偌大的书房里,李明只能听见自己的声音,并没有人回答。
“嗐,瞧我,都把房玄龄去辽东这事儿给忘了。”
李明苦笑着拍拍脑袋,莫名有一种悲凉孤寂的感觉。
关于李世民下落不明的传言,以李泰所在的洛阳为中心、七位庶子所坐镇的州县为节点,迅速向全国铺开。
明明他这个监国都没有收到密报呢!
那些被淘汰的臭鱼烂虾凭什么知道的?
明显是谣言。
李泰编织的谣言。
“而且谣言的矛头,都无一例外,指向了我……”
李明把视线重新拉回到来俊臣的情报上。
来自八个王府的流言口径高度的一致,均声称李明是这起“陛下不祥事件”的幕后黑手。
因为陛下和太子殿下如果被杀,那毫无疑问,身为监国的李明收益最大。
直接一步到位,跳过储君的环节,登基称帝。
而且不仅是动机,连作案手法,这些流言也传得有鼻子有眼的。
“是突厥人背刺唐军,才导致陛下遭难,而疑似与突厥人串通的李道宗、以及与铁勒人串通的契苾何力,都是我的心腹。
“而且当初他俩被怀疑通敌时,我还在朝堂上替他们辩护,这也成了我谋害亲父的证据……”
李明回忆着朝堂上的点点滴滴。
真是见鬼了,既有动机也有手法,连李明都越看自己越可疑。
抛开不当人这点,单纯为了干掉父皇上位的话,这手法还真他酿的天衣无缝,能大幅省却自己在太子位置上待机的时间。
“也就是说,李泰的党羽从那个时候就开始给我挖坑了么……”
李明感到脑壳痛。
他的长安报社,业务范围只覆盖了长安和东北。
其他广大地区的舆论场,并不在他的掌控之中。
也就是说,李泰完全可以在其他州县营造信息茧房,把脏水全泼到他李明身上,进而农村包围城市,让这股对他极度不利的舆论风潮倒灌回长安。
这样,李泰就师出有名,可以号令诸王誓师讨逆了!
“虽然京畿之地兵力空虚,可城池还在这儿,禁军、屯卫都还在。
“没有其他七位亲王的辅助,李泰的军队是不可能打进坚城的。
“为了让其他七位亲王跟着他造反,李泰不惜造父皇的谣吗?”
毕竟大家都是兄弟,又不是上下级。
李泰和其他七位庶出的兄弟,就算关系再好。
平时喝喝酒吹吹牛没什么问题,可真让他们起兵造监国的反,那是绝对没这个胆子的。
毕竟皇帝还在上面压着,那七个臭鱼烂虾谁敢这么跳?
然而,王爷们造反的胆子没有,但借着“讨逆”的名义捞取政治资本的胆子还是有的,而且很大!
而李泰,就给了那些臭鱼烂虾扮演大忠臣、大孝子的机会。
“如果七个藩王都被李泰忽悠了,以为这事是我干的……”
李明下意识地把目光投向了墙上挂着的大唐堪舆图。
八王遥领的都督府,都正好卡在战略要地上。
距离长安最近的秦州都督府,由韦贵妃的儿子李慎把持,杀到城下不过是一脚油门。
而李明能调得动的军队,要么在辽东,要么在南方,离长安甚是遥远。
加上全国漕运吃紧这个老大难问题。
等到这些天南地北的军队调入京城,刚好来得及参加自己的头七。
不过谣言终究是谣言。
在前线送来可信的战报之前,单凭李泰的造谣,几大都督府的军队是不可能被轻易调动的。
而这似乎也被探子们的情报所证实了。
在肃反委员会高强度的监视下,各都督府岿然不动,并没有征召折冲府府兵的征兆。
包括洛阳也毫无动静。
天下暂时风平浪静。
“然而李泰已经在提前做舆论铺垫了,不可掉以轻心。
“谁知道这货在暗中憋着什么,他的府邸连探子都安插不进去。
“李祐的动向也很值得警惕……妈的,要不是朝中那群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虫豸拦着,我本可以齐州都督府动作可疑为借口,把南方的士兵往关中调集……”
李明沉吟着,不禁佩服自己的未雨绸缪。
战报没到而谣言四起,现在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至暗时刻。
幸好自己提前做了准备,把不容易赶路的老头子们早早地送出了京城。
相比李泰,他李明也不是没有信息优势。
那就是,他提前猜出了对方的计谋,并相应做出了安排。
公元七世纪,人才是关键。
房玄龄、杨师道、崔仁师等不堪舟车劳顿的老臣,已经先上路了。
其他一些十四党的外围成员,则不必担心被清算,可以潜伏在长安,与李泰虚与委蛇。
用嫡子党恶心李明的方法,恶心回去。
至于长安报社的官n代们,则该走的走,该留的留,也安排妥当。
狄仁杰和来俊臣,坚持留在长安做“敌后”工作。
不知为什么,自从爽虐了一把李乾祐以后,来俊臣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士气特别高昂。
连带着把狄仁杰和整个肃反委员会的工作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此外,他还抽空下了一步闲棋……
“殿下,突厥商人执失步真求见。”
宦官平静地上报。
他一直搞不懂,日理万机的监国殿下为什么会这么看重一个胡商。
但他也不敢问,只管带话就是了。
“请他进来吧。”
李明整理思路,沉稳地吩咐道。
不一会儿,执失步真就进殿了。
相比之前,这位老朋友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穿着得体的大唐圆领袍衫,面庞圆润、气色白里透红,完全没有之前屡次破产以后失魂落魄、瘦骨嶙峋的可怜模样。
“草民拜见殿下!”
执失步真一进门就跪在地上,无比恭敬地向自己的救命恩人砰砰磕响头。
时至今日,他都感觉自己好像在生活在西域的童话故事里,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
和自己合伙倒卖宫中物资的小奸商,居然是大唐帝国的执政什么的,某天突然不装了,摊牌了,往他脑袋上哐哐地砸金银财宝……
爽文男主不过如此。
“你我都是老朋友了,不必拘谨。”
李明和善地让他平身,温和地问:
“我让你办的事儿,办完了吗?”
“回殿下,办妥了!”
执失步真在汉地呆久了,知道殿下说的“不必拘谨”只是客气客气的,他是一点也不敢放松,模仿着唐人的礼仪,毕恭毕敬地回答:
“商会已经建立,东市和西市的大小商人,各行各业,从行商、批发到零售,都踊跃加入,会员已超千人,并还在持续增加中。”
李明笑眯眯地听取执失步真的汇报,满意地点着头:
“甚善。”
之前那场铜铁危机,让李明意识到,自己在广大的大唐腹地,还缺少一个专门为他收集经济方面情报的组织。
而在铜铁危机延伸出来的诈骗案中,执失步真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则让李明叹为观止——
不但消息灵通,而且人缘还极好,组织能力也很强,第一波冲朝廷的受害群众居然就是他组织起来的。
这位生意人老哥除了不会做生意,简直样样都会啊!
这正是东厂所需要的人才!
于是,李明就将组建这个商业间谍情报组织的重任,交到了执失步真的肩上。
给他钱、给他资源,甚至把在《长安快报》上打过广告的商人,都介绍给了他。
而执失老哥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因为李明殿下可是把他从饿死的边缘拉回来,还疯狂用锦衣玉食砸他脸。
对他来说,真是爹亲娘亲不如殿下亲,所以豁出命来地完成殿下交代的任务。
“过不了多久,我大约要离开长安,去往辽东暂住一段时间。”
李明毫无波澜地对执失步真说道。
因为语调过于没有波澜,执失步真完全没有听出其中蕴藏着的刀光剑影,只当是执政大人巡游天下,忙不迭地向殿下表忠心道: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