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415节
杨氏看着儿子振奋的双眼,哑然失笑:
“论洒脱,我远不如你。”
这事儿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明天,跑路。
“还有一件事,你还没来得及扫尾。”杨氏提醒道。
我没来得及扫尾的事儿多了,具体是哪一件……
“这件事就是大唐。
“尚书省左右仆射和中书省中书令、中书侍郎则早就走了。
“现在你这个监国也一走了之,国家怎么办?”
李明砸吧着嘴巴,无可奈何地苦笑:
“这事情我也早有准备。只是……”
只是实在不太情愿把大权交给“他”啊。
…………
赵国公府。
长孙无忌脸色煞白:
“太太……太监,监国殿殿……殿下召见我?”
宦官古怪地看着他:
“正是,赵国公有什么问题吗?”
“可可……可现在是晚上啊。”长孙无忌控制不住牙齿打架。
宦官的表情更古怪了:
“监国殿下勤政,经常在夜间召见诸臣,国公并不是第一个。”
“哦哦……”
“那……奴在外面候着您,等您整理整理?”
“哦……啊?”
长孙无忌目光空虚地看着宦官走出房门,身体像烂泥一样,失神地瘫在座位上。
完蛋了,完蛋了!
李明殿下今晚就要杀他!
因为“二五仔”的属性,长孙无忌尽管顶着国舅、晋王府长史的名号,但是并不被亲外甥李治所信任。
他实质上被排除出了李治的核心圈层。
所以,长孙无忌对四位皇子夺储的最新情势,并不之前。
然而,他对自己干的坏事,那可是心里门儿清的。
自从李明执政以来,他可是使出了平生之所学,对李明使用的必杀技包括不限于:
阳奉阴违、歪曲政策理解、不及时汇报情况、以琐碎议题恶意灌水、拖延施政、恶意将政令扩大化或不执行到位等等……
一言蔽之,长孙无忌将各种“非暴力不合作”的官僚手段,一股脑儿全部招呼到了李明头上。
终于,极端、激进又嗜血暴躁的李明殿下,终于忍不了他的作妖,要一举结果制造问题的人了么!
“阿翁,你在琢磨什么呀?”
长孙延凑了上来:
“怎么还不去宫里?”
长孙无忌蓦然回过神,悲怆地对好大孙交代着:
“遥想当年,我与你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出城门捕猎的美好旧日,是一去不复返了!”
长孙延满头问号:
“阿翁你在说什么?不是进宫商谈要事么?”
怎么说得好像在交代遗言一样?
“唉,你不懂!”
长孙无忌唉声叹气:
“这么晚叫我进宫,你的明哥是要杀了你阿翁啊!”
“怎么可能。”长孙延用和宦官同款的眼神,古怪地看着神经兮兮的爷爷。
“明哥叫我也进宫,怎么可能当着我的面对你不利?”
“怎么不可能?唉……‘那位’暴虐的殿下……有什么不可能的?”
长孙无忌心事重重,压低声音对孙儿说:
“你什么都不知道!李明殿下连他父皇都敢杀,还有什么不敢的!”
长孙延抱起了胳膊:
“阿翁说的是,最近在外地州县疯传的谣言?
“说什么李明殿下勾结突厥、薛延陀等外夷,试图弑君,导致皇帝陛下下落不明?”
作为李明座下的首席秘书,他对来俊臣、狄仁杰等小伙伴收集到的情报了如指掌。
“这不是谣言,这是千真万确!”长孙无忌郑重其事道。
虽然被李治瞒着,但他还是是通过自己在朝里和地方上的关系,打听到了不少小道消息。
长孙延却轻巧地挥挥手:
“肯定是假的,不值一驳。”
长孙无忌失望地摇头:“你不懂政治。”
长孙延也有样学样地摇头:
“是阿翁你不懂李明。
“如果这局真是明哥谋划的,他会做得这么稀烂?”
“那你说他会怎么做?”老赵国公颇为不以为然。
长孙延开始推演了:
“首先,他应该将陛下遇险一事公之于众,以监国之名,立刻掌握天下兵权。
“然后以‘北上靖难’为借口,号令南方的军队北上、辽东的赤巾军南下,以拱卫京师的名义,进京压制反对、巩固政权。
“最后,为以防万一,他应该以商议如何营救父皇的名义,召集诸皇子进京,全部软禁起来。若有不从,就扣上犯上作乱、阴谋弑君的帽子,发兵攻讨。”
长孙延说得一套一套的,把长孙无忌说得嘴角直抽抽。
我的乖孙儿呢,我那个温文儒雅、乖巧听话的乖孙儿呢?
怎么不但人变黑了,连心也跟着变黑了!
你为什么这么熟练啊!这一套篡位夺权的流程,你到底在心里练习了多少遍啊!
无父无君无法纪,你到底跟谁学的啊!
“现在宫里连个风声都没传出来,长安城里连个兵都没调动。
“所以说,这事儿就是彻头彻尾的谣言,李明肯定没有意图弑君。”
长孙延宽慰着阿翁:
“所以,李明没有撕破脸,不至于对阿翁你不利。”
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可他不敢动皇帝,谁知道他会不会动我……”
长孙无忌还在那儿碎碎念。
长孙延斜了一眼患得患失的阿翁:
“宦官还在外面候着。阿翁如果还拖延不去,可能监国殿下就真的得对你有意见咯……”
在胳膊肘往外拐的好大孙的劝诱下,长孙无忌还是出了门,惴惴不安地进了宫。
不知为什么,今晚的太极宫透着一股肃杀的气氛。
人烟稀少,仿佛成了一座空城。
偶尔遇见的宫人,都低着头快步赶路,而守卫则带着盘查警惕的眼神。
这和他印象中大相径庭。
该不会,李明殿下该不会真的想把他给……
“阿翁,你去哪儿?”
长孙延叫住了他:
“两仪殿在那个方向。”
“哦……好。”
长孙无忌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声,继续跟上孙子和宦官的脚步。
他都意识模糊了,下意识地踏上了去立政殿的老路。
差点忘了,李明在监国期间,一直都在两仪殿侧殿的书房办公,并没有僭越动用老爹的寝殿。
这种平时善于隐忍的人,往往放纵起来最是可怕……长孙无忌心里嘀咕着,抱着上班如上坟的心情,到达了两仪殿。
在孙子熟练的带领下,七拐八拐,来到了书房。
李明正坐在桌案边,低着头奋笔疾书,一旁的文件都堆成了山。
他鞠躬尽瘁的模样,让长孙无忌不禁想起了陛下,眼睛一阵恍惚。
“来了?”李明头都不抬: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