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488节

  吁——

  刺耳的骨哨声从四面八方响起,距离苏定方、薛仁贵歇脚的山坳已经很近了。

  敌人也在战争中学习,从最初上了山就两眼一抹黑、像放了羊一样满山乱跑,也有样学样地学会了利用声音来进行简单的指挥调度。

  哨声短促,意思是:这里有大鱼,快向这边靠拢!

  “喂,后生。”苏定方向薛仁贵呼喝一声:

  “后面还有能藏身的沟堑么?”

  “这大冷天,你来挖?没有!”薛仁贵没大没小地回怼。

  苏定方:“有增援么?”

  薛仁贵:“你看敲了鼓还有援军过来么?各支部队都被铁勒人按死在了山间,除非他们长了翅膀飞过来!”

  苏定方叹了口气:

  “看来真的要交代在这儿了。我是活够本儿了,可惜了你这娃娃。挺能打,要是命长一点,说不定能混个都督当当。”

  薛仁贵将手边仅剩的匕首绑在枯枝上,做成了一把简易的长矛,嘴角一勾,呵了一声:

  “薛家家道中落,我从军混口饭吃,早就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准备。

  “倒是苏郎,你原本是京城的中郎将,明明可以安稳地享受一生。

  “怎么就被李明殿下忽悠回了军队,最后葬身于这鸟不拉屎的雪山。你不后悔么?”

  “后悔……么?”

  苏定方仰望天空,冬季的夕阳就像他的生命力一般绵软无力。

  “殿下让我重回军旅,执掌一支军队,在恒山痛痛快快地打上一仗,便是对我最大的恩赐。”

  薛仁贵眉角一挑:“嗯?”

  苏定方的嗓音低沉,仿佛来自遥远的过去。

  “我年少时从父征讨贼寇,跟过窦建德、刘黑闼,攻破东突厥。

  “却因为和李靖过从甚密,被安了个‘纵兵劫掠’的过失,在京城原地踏步了二十余年。”

  薛仁贵吹了吹口哨:“京城水深啊,还是我们营州垃圾桶的人际关系简单些。”

  这回轮到苏定方挑起眉头了:

  “营州垃圾桶?”

  “除了朝廷不要的垃圾,谁会被发配到鸟不拉屎的营州?”薛仁贵自嘲地一笑,眼神幽邃起来:

  “直到李明殿下来了,将那里建设成如今这般模样……”

  苏定方笑了:“你也承了他的情?”

  薛仁贵拄着“长矛”站了起来:

  “辽东谁没有承他的情?要不是为了殿下,谁甘愿在陌生的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为了陛下吗?”

  山坡下,脚步声清晰可闻。

  铁勒人排着队列,开始向他们所在的山坳发起最后一次进攻。

  绵延漫长的队伍,无休无止,望不到尽头。

  残存的赤巾军战士握紧了手里的兵器。

  可惜,不但箭矢消耗殆尽,连手边能扔下去的石头都用完了。

  苏定方撑起身子:

  “准备好,开始了。”

  薛仁贵却有些踌躇:

  “我们……算是完成了李明殿下的嘱托吗?算是将敌军主力……钉在了恒山吗?”

  苏定方撇了撇嘴:

  “尽量活得长一点就算。”

  咚,咚,咚。

  羊皮靴踏在冻土上的脚步,沉闷得就像鼓声。

  赤巾军俯视着山坡下,眼神充满了决绝。

  铁勒人的大部队已近在咫尺。

  苏定方和薛仁贵甚至能清晰地听见铁勒军官的呼号指令声。

  这就是最后的战斗么……

  就在悬殊的双方即将短兵相接时。

  嗖嗖嗖!

  突然间,头顶响起了连绵不绝的破空声。

  在山坳背后的山峰上,无数箭矢倾斜而下,如疾风骤雨一般,无情而精准地落在薛延陀军的阵中,瞬间就扫倒了一大片人。

  铁勒人完全没有料到会遭遇这么猛烈的反击,猝不及防。

  他们的弓弩手还想和山顶对射,但是地形差让他们无从发挥。

  在第二轮齐射过后,就都被扎成了筛子。

  “他们还有援军?!”

  “快跑啊!”

  “别乱动!维持阵型!”

  “快滚别挡道!”

  “我军败了,我军败了!”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铁勒人顿时阵脚大乱。

  众人抱头鼠窜,躲避着长着眼睛似的箭矢,阵型顷刻土崩瓦解。

  “杀!杀得好!”赤巾军欢呼起来。

  但突如其来的转机,让两位指挥官疑惑不解。

  苏定方用胳膊肘推搡了一下薛仁贵:

  “可以啊薛大郎,真能忍,背着我藏了这么大一支部队!”

  薛仁贵莫名其妙地回过头:

  “啊?我还以为是你的骑兵部队呢!”

  苏定方:“我哪来的骑兵部队,早就上山一起吃土了。”

  薛仁贵:“我就算有这么多人,也变不出这么多箭啊!”

  苏定方:“那他们是……”

  轰隆一声响。

  数匹战马从山顶一跃而下,稳稳地落在他俩的身后。

  为首者,是一个胖胖的小老头。

  老头须发皆白,但是精神矍铄,两只眼睛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亮。

  “李靖……李卫公?!”

  苏定方喃喃着老上司的名字。

  李靖迎着即将下山的落日,身上洒满了耀眼的金色光辉。

  他一勒马缰,嫌弃地看着要死要活的二人:

  “你们两个后生傻愣着干什么?还不乘胜追击?!”

第259章 殿下的恩情还不完!南下!

  太好了是李靖,我们有救了——这是苏定方、薛仁贵和赤巾军战士们的第一反应。

  他们的第二反应则是——

  “将军没有失期,万幸,万幸……”

  苏定方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李靖勒住马头,回望着这位被自己牵连而雪藏二十多年的前下属,眼神闪动。

  “你们也没有失约,辛苦了。”

  在他的身后,驰援而来的东北骑兵沿着主帅亲自踏出来的道路,跃下山顶,向山下猛冲。

  他们奔驰在夕阳里,精致的盔甲金光闪闪,宛如天兵天将。

  张俭那句“坚定守住,就有办法”,并不是忽悠。

  这本来就是李明的战略构想——

  先由苏定方和薛仁贵所率领的“前锋”部队进行袭扰战,不求杀敌,只求尽可能地惹毛铁勒人。

  在拉到足够的仇恨以后,再卖个破绽,将敌人的主力、或至少是相当一部分力量,吸引到雁门关外的恒山一线。

  最后,再由李靖率领的东北军“主力”部队出马,在山地将这股薛延陀军吃掉。

  草原民族对农耕文明的最大麻烦不在于其战斗力,而在于其战略机动性。

  打了就跑,一触即溃,下次还敢。

  中原王朝尽管胜多败少,但是在茫茫草原难以对敌形成包围,打的往往是击溃战而非歼灭战,无法有效杀伤敌有效力量。

  这就导致边患永无止境,在盛世王朝尚且烦人,在王朝末年则往往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钢筋。

  而恒山怪奇突兀的山林地形,就能有效防止铁勒人骑马跑路,方便把他们骗进来杀。

  更何况,李明的东北军既不擅长马战,更缺少战马,对山地战的战术运用却有独到的理解。

首节 上一节 488/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