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80节

  苏允笑道:“叔父在黄州东门处开垦了一块荒地,唤为东坡,便自号东坡先生。

  所谓东坡羹不用鱼肉五味,以诸如蔓菁、荠菜、瓜、茄和赤豆、粳米等常见的廉价原料烹调而成,吃起来别有一番味道。

  至于东坡肉,乃是猪肉,黄州猪肉价极贱,乡人不懂吃,叔父便研究了其吃法,还特意写了做法传给乡人。”

  赵顼闻言情不自禁笑了起来,道:“哦,怎么做的?”

  苏允笑着诵道:“净洗锅,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赵顼听完大笑不止,此时侧面帘中传出敲门的声音,赵顼顿时止住笑容,端正坐姿。

  帘后传来拖动座椅的声音,该是起居郎坐定了。

  赵顼神态端正了许多,缓缓道:“你最近在读什么书?”

  苏允道:“读孟子、汉书。”

  赵顼皱了一下眉头道:“可读论语、春秋、礼记?”

  苏允道:“读过论语,春秋礼记不曾读。”

  赵顼追问道:“试诗、赋、论可曾学否?”

  苏允摇头道:“只学过诗词,不曾学赋论。”

  赵顼不满道:“进士科考试诗、赋、论各一首(篇),策问五道,帖《论语》10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10条。

  你这般学法,如何考得了进士科,别说进士科,五经科,九经科一样是考不了的。”

  苏允道:“禀陛下,小子并无科举的想法。”

  赵顼惊讶道:“你想走荫官途径?为什么不考进士,进士才是正经出身啊。”

  苏允苦笑道:“小子并无入仕的想法。”

  赵顼闻言不悦道:“为什么不入仕,难道是因为你叔父的缘故,对朝廷有所怨怼么?”苏允赶紧道:“此事与叔父无关,小子幼失祜恃,又曾蒙叔父一家大恩,只想侍奉叔父身侧,没有其余的想法了。”

  这个可得好好解释才行,不然若是让赵顼认为苏轼怨怼朝廷,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赵顼闻言点头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倒是符合孝义,不过报效朝廷亦是大义,也不与你报恩相悖,朕希望在下科的科举中见到你。”

  苏允苦笑道:“以小子的经义赋论水平,恐怕连县试都过不了,陛下想要在殿试上见到小子,可能不太容易。”

  赵顼斥道:“那就好好读书,你能写出临江仙,能够写出三国演义,以你的才智,只要用功去学,哪有不过的道理。”

  苏允连连点头,道:“是是,小子一定努力学习,争取考到殿试来。”

  赵顼似笑非笑看着苏允道:“就这般想要敷衍过去?哈,朕可由不得你。

  你不想科考,是因为你不想做官,那朕就这么跟你说了吧,后年的殿试朕若是看不到你的名字,朕就要给你封官了。

  无论如何,你总得进来朝廷。

  要么你自己考进来,要么朕把你拉进来,反正朕是要用你的,明白么?”

  苏允哭笑不得道:“陛下这又是何苦,大宋才俊何止万千,又怎么会缺小子一个,小子却是没有入仕之心,陛下又何必……何必……”

  “何必为难你?”赵顼呵呵一笑,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国朝合到现在已经是一百二十年,是不是到了该分的时候了,你这条卧龙,在寻觅这样的机会?”

  苏允大惊失色,起身道:“陛下,起居郎还在呢,您说这话,以后小子还能活么?”

  赵顼冷笑道:“那就要看你了。”

  苏允站立当场,浑身颤抖,气愤难当,这赵顼,不当人啊!

  苏允随即收束精神,低声道:“陛下,小子愿意入仕,那这段能够删了么?”

  赵顼与帘后道:“这段还没写上吧?”

  帘后人道:“尚未。”

  赵顼点头道:“那就别写了。”

  帘后道:“不合规矩。”

  赵顼道:“传出去不好。”

  帘后人沉默了一会,叹息道:“陛下以后请谨言慎行,勿要令微臣为难。”

  赵顼朝苏允挑了挑眉,示意已经搞定。

  苏允赶紧一下子都站不住了,跌坐到椅子上,苦笑道:“陛下,您以后别这样,小子都要被吓死了。”

  赵顼面有得色,道:“朕就是见不得有人才不入彀中来,你这小子有这等才华,竟然想要悠游林下,想得美噢,都得来给朕干活!好了,你走吧。”

  苏允晃晃悠悠起身,朝赵顼拱了拱手,随后才起步走出崇政殿。

  苏允才走出去,帘后便立即窜出来一个小黄门,脸色惊慌,低声道:“官家,您以后也别玩这个了,奴婢都要吓死了,要是让起居郎知道了,奴婢脑袋就落地了!”

  赵顼道:“行了,去找大伴领赏去。”

  小黄门逃一般跑了。

  此时帘里面有声音传出:“咦?这桌椅……”

  没有声音了。

  赵顼嘴角扯了扯,好在没有声音了,这才松了一口气。

  要是让言官知道此事,就算他是皇帝,也难免招来一顿喷。

  不过,应该是值得的。

  冰井务对苏允的调查非常详尽,从汴京城开始,一路下黄州,到回汴京这一路,近乎所有的事情都呈在他的案头之上。

  包括收服祝阿大,田阿三之事,御史台外面的事情,尽皆历历在案,无一遗漏。

  苏允展现出来的果断、勇敢、狡黠、应变,以及三国演义之中的各种谋略,已经勾勒出来一个极为鲜明的形象。

  这与其他的青年才俊不同,这是个完成度极高的才俊。

  赵顼隐约将苏允跟青年诸葛亮的形象结合在一起,哦,诸葛亮没有他这么无耻。

  晚上。

  章府。

  苏允照常来到章府。

  章若在侧,章惇问起苏允面圣的事情,苏允无意隐瞒,将今日之事都给说了一遍。

  章惇看着有些惊讶,然后勉励了一番,说接下来开始给苏允上课云云。

  苏允应允了下来,随后告辞而去。

  章若送了苏允出去,回来与章惇道:“官家怎么会这么看重阿允?”

  章惇看了一下女儿,笑道:“这样的人才,官家看重也是正常。”

  章若将信将疑看了一下父亲,低声道:“是父亲您出的主意吧?”

  章惇摇头道:“官家岂会任我摆布,没有这样的事情。”

  这种事情,章若亦是不敢多说,随后离去。

  章惇目送女儿离去,坐了一会,神色亦是有异,随后低声笑道:“官家用心良苦了。”

  苏允回了院子,在院子树下躺椅躺下,秋夜有些凉,不过倒是适合思考一些问题。

  关于今日答应赵顼科考之事,当时应了下来,是因为形势所迫,现在得好好地想想该当如何应对此事。

  今日赵顼竟是用出这种伎俩来要挟自己,却真是意料之外。

  原本想着面圣,赵顼大约会问问苏轼、三国演义、临江仙之事,没想到竟是拐到了自己科举之事来,还不惜在起居郎面前用三国演义上的话来要挟自己。

  他这是要干啥?

  因为自己才华横溢,智近乎妖,可以拯救大宋朝?

  呸!

  谁这么想谁傻逼!

  可赵顼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苏允大脑快速运转,但想了许久,依然没有答案。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自己一个小人物,不至于让赵顼如此啊!

  算了,想不明白算了,不过,接下来当真读书去?

  苏允想了好久,终于下了决断:穿越一世,不能总是纠结于过去之中,没有机会倒也罢了,现在连皇帝老子都来催促自己上进,再拒绝就特么矫情了。

  至于这里面有没有陷阱,嘿嘿,大不了弃官不做便是了,大宋不杀士大夫,总不能要我命吧?

第131章 太学!

  时间过了三日,章惇给苏允讲了三天课,发现苏允在科举上的根基实在是太稀疏平常了,不能说是没有基础,而是根本就没有在这上面用功过。

  章惇教了三天,然后跟苏允道:“你这种情况啊,其实该进私塾里跟刚过启蒙的孩童一起读,将根基打扎实了,然后再进太学深造,之后要参加科考之前,让我来给你拔高一下,才是最为合适的。”

  苏允吃惊道:“跟小孩一起上学?”

  章惇点头道:“不过这样是有点过分了,这样吧,你直接去太学吧,我寻人给你好好补补,以你的才智,慢慢地就跟上了。”

  苏允舒了一口气,去太学倒是可以接受。

  果然,

  苏允第二日拿着身份证明去太学,让门子询问了一番才让进入。

  苏允天天在太学门口经过,只知道里面很大,但没想到那么大。

  他却是不知,太学的旧址原本在国子监之内,宋仁宗庆历年间,由于国家兴学,生员数目增多,国子监内已经“不足以容学者”,因此太学从国子监迁出,搬至御街东面的锡庆院,也就是这里了。

  熙宁年间,太学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又将锡庆院旁边的朝集院西庑并为校舍,至此,“诸生斋舍、官掌事者直庐略具,而太学栋宇始仅足用”。

  而扩张之后就是苏允见到的样子了,当然,没有后世的大学那么大,但比后世的一些高中还是要大些的。

  苏允对里面不熟悉,只能边走边寻人问路,兜兜转转才找到了太学的学官办公室,进了里面说明了情况,有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自称是学录的学官来帮苏允办入学手续。

首节 上一节 80/1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有一个聚宝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