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不是袁术

我不是袁术 第131节

  本来要是不管不顾,等大水退去、大家出去收拾残局,这个事情也不是不能低调处理掉,但问题在于,现在有人站出来处理了,而这个人偏偏不是官方的人。

  这就很尴尬了。

  有对比了!

  和你一比,我们这些执掌权柄的官老爷都成什么了?

  更要命的是,雒阳乃天子脚下,天子还没有动弹,你一个平民就动弹起来了,那你把天子放在什么地方了?

  天子不要面子的?天子不要名望的?天子就能见死不救?

  不讲政治!

  完全的不讲政治!

  六月初一开始,朝堂上针对这个情况的出现,就开始零星出现了对袁树的批评了。

  他们认为袁树的行为不妥,有邀买人心的嫌疑,天子脚下,朝廷还没有行动,他却行动起来了,这样搞,他袁树把天子放在什么地方?

  不过范围始终比较小,且言辞较为温和,没有之前那般的疯狂。

  关键,袁树是袁氏的人,是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家族的嫡系子弟,是之前在雒阳威压群儒、获得巨大声望和威势的最强经师,是一个和官方有千丝万缕关系的人。

  他爹是太仆袁逢,他三叔是司徒袁隗,他族叔是执金吾袁惃。

  他还有一个担任卫尉的远房亲戚袁滂。

  他不是一个简单的平民,他是一个有背景的平民。

  朝廷要出手,也要看出手对象有没有背景,要是个有背景的,你打狗也要看主人吧?

  更让很多不敢发声的官员感到尴尬的是,跟着袁树一起参加救援行动的,其实也有不少他们家族的子弟、乃至于就是他们自己的儿子。

  因为袁树在雒阳城里的巨大声望,很多年轻学子都加入了他的心学门派,跟他学习,成为他的门生、弟子,这其中就包括有很多雒阳官员乃至于权贵家族的子弟。

  此番袁树除了自己出动,还把追随他的近两万弟子门生全都安排出去了,所有跟随他的人都参与到这个事情当中,等于整个朝堂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都和这场行动有关系。

  真要追究袁树不讲政治、追究袁树不尊敬天子、搞邀买人心那一套,那他们那些家族子弟,乃至于他们的儿子,也都要牵扯其中。

  这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吗?

  他们能答应?

  显然不能。

第147章 “义民”

  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朝廷里大部分官员都不想深究此事。

  他们当然也不认为尚未成年的刘宏的尊严就真的那么重要。

  所以剩下来百分之三十的人就算想要搞事情,就算想要抨击袁氏、对袁氏所作所为搞一些有端联想、怀疑他们的动机,那也是没什么意义的。

  他们再也无法形成之前那样疯狂且团结的攻击态势了。

  更别说这百分之三十里面也并非每个人都想和袁树、袁氏为敌,也并非每个人都想要真的深究这个“邀买人心”的问题,他们不认为这个问题闹大了之后他们就能全身而退。

  比起之前袁氏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事例,要是再有人发起对袁树的进攻,他们可不认为袁氏会继续容忍。

  上一次只有一个韩宗身败名裂,这一次要是再来,身败名裂的绝对不仅仅只有一个韩宗。

  至少那个“慷慨陈词”的袁隗肯定不会让他们全身而退的。

  袁隗一开始也没有注意到这个事情牵扯到那么多人,那么多朝堂上的官员都和这件事情有关系。

  等他意识到之后,立刻明白这不仅不是危难,反而是扩大袁树和袁氏家族影响力的大好良机。

  想通了之后,袁隗不仅没有在这件事情上避嫌,不仅没有觉得这是袁树的政治错误,反而还借由这件事情在朝堂上搞大扩散,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对着朝臣们、宦官们开无双——

  袁树一个小小的少年,尚且能有如此忧国忧民之心,不是官员,却肩负起了官员的职责,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与之相比,我们这些身居高位之人不就是尸位素餐吗?

  面对天灾,不仅没有很快拿出应对方略,却在这里追究责任、互相推诿,以至于错失良机。

  坐视城外三十万人陷于危难之中,不知道会为此葬送多少人命,不知会让多少人非议天子。

  现在有人站了出来,帮助他们弥补错误,承担起了本不该由他承担的责任,大家不仅没有心怀感念,居然还要追求袁树的责任!

  怎么有脸说出这样的话?

  怎么好意思干出这样的事情?

  都不必说你们有没有良知了,是该问问你们到底有没有人性了!

  都什么时候了?

  还在乎这种事情?

  如果坐视不理这件事情,导致城外居民大量丧生,现在天气炎热,死的人太多,尸体肯定不好处理,届时尸体腐烂,臭气熏天,堂堂帝都岂不为腐臭之城?

  更要命的是万一引发瘟疫,咱们这些人又有哪个能逃得掉?

  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诸位达官贵人们啊,都把自己的肚子剖开,把满是脏臭污泥的心肠掏出来洗一洗,拾掇拾掇吧!

  袁隗不避嫌,在朝堂上开无双、怒骂朝堂官员,对雒阳朝廷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同时,也为这件事情定下了基调。

  所以在大部分官员牵扯其中、左右为难的情况下,经由袁隗的无双乱舞之后,操控少年刘宏的宦官集团也没有办法就此事追究袁树的责任,没办法用邀买人心之类的罪责折腾袁树。

  他们没办法根据他们最初的打算从袁氏身上搞点什么好处下来,只能捏着鼻子咽下这口苦水,顺应朝廷的风向,做了该做的事情。

  很快,刘宏下诏令打开雒阳城门,放城外灾民入城避难,责令相关官员设置粥棚,让灾民得以充饥,不至于饿死。

  另外,还要尽快收容遇难者的尸体,避免遇难者尸体大规模腐烂引发不可预估的后果。

  最后,曹节和王甫等人在十分不情愿的情况下上表给刘宏。

  他们建议天子下诏褒奖“义民”袁树,褒奖袁树的功绩,并广而告之,以承认袁树一番作为的方式为自己挽尊,保留最后一丝颜面。

  消息很快传开。

  袁树的一番作为被正式认定为“义举”,得到天子褒奖,认为袁树是在“匡扶社稷”、“忠君爱民”,值得表扬。

  因为有背景的缘故,袁树的“义举”就此得到官方认可,不仅没有抨击、怀疑、猜忌,反而还多出了许许多多的称赞和美誉。

  一时之间,“义民”袁树的名望再次在雒阳城内的大街小巷之中流传起来,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不仅仅是马日磾、蔡邕这些官员知道,连平头老百姓都知道,有个叫袁树的大善人正在做好事,正在救人命。

  袁树慷慨救人、活人无数的消息也像长了腿一样传遍了雒阳的千家万户。

  以至于雒阳东南一隅的杜氏别院里都传播起来了这个消息。

  跟着负责照料杜凝的老妇一起外出采购菜品的小侍女杜悦把这个消息带回了杜氏别院,叫杜氏别院里正在饶有兴味的阅读《知行论》的杜凝也知道了。

  “娘子,袁公子可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啊,现在雒阳全城都在传,说袁公子在城外救人,救了好几万人了都,连天子都知道了,还下诏褒奖袁公子,说他是义民呢!”

  “没成想这袁公子出身那么高,却有一副仁厚心肠,与那些斗鸡走狗的纨绔子弟还真的不一样,看起来,娘子以后应该不会受欺负的,以后会有好日子过的。”

  杜悦笑嘻嘻的把消息告知杜凝。

  杜凝听说后,放下手中竹简,对此很是好奇。

  “救了几万人?真的假的?他一个人能救那么多人?”

  杜悦点点头。

  “听说是袁公子让他的弟子门生一起出动了,袁公子不是有一万多弟子门生吗?都跟着一起出动了,所以才救下那么多人,之前官府都不救人,结果袁公子去救人了,袁公子真是个好人。”

  杜凝想了想。

  “救那么多人,要花费多少钱财?”

  “这……奴婢不知道……”

  “让一万多人帮忙,这一万多人总要吃吃喝喝,这是一笔钱,救下好几万人……算五万吧,五万人就算每天只喝粥,也要很多粮食,这又是一笔钱,但是吃吃喝喝,每天就是六万张嘴,袁公子一个人支出这六万人的吃喝费用?难不成,他富可敌国?”

  杜凝伸出手指,一个一个手指的竖起来,缓缓道:“除非是袁氏做出的决定,然后让袁公子执行,想让袁公子获得更多的名望,这样才说的通。”

  杜悦眨了眨眼睛,明显有些惊讶。

  “这么说起来,这件事情是假的?”

  “那倒未必。”

  杜凝想了想,又说道:“只是我想不通,这种事情袁氏怎么会参与进去呢?要是在其他地方也就罢了,可这是雒阳,不仅有达官显贵,还有天子,朝廷无所作为,袁氏却抢先救人,这难道是要与天子争夺名望吗?袁氏会做这种事情?”

  杜悦很是惊讶,但是她并没有完全理解杜凝在说些什么。

  她的年龄还比较小,她只能回答她能听的懂的部分。

  “和天子争夺名望?娘子,这不太可能吧?天下那么大,谁敢和天子抢东西?”

  “袁氏敢啊,他们不是已经在抢了吗?”

  杜凝缓缓道:“不过这样一来,袁氏和天子的关系不就不好了吗?还会为此开罪很多相关的官员,刚刚才成为四世三公之家,现在却有如此动作,袁氏到底想干什么?”

  杜悦没话说了,她也看得出来,杜凝不是在向她提问,而是在自言自语。

  思来想去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杜凝只能把目光重新投向自己手边的竹简,拿起来,看了一眼,一眼看到了其中的一句话。

  【知而不行,便是不知,行而不知,必生灾殃,既知且行,方为正道,正道之所在,纵千万人,吾往矣。】

  这话听起来倒是干劲十足,倒是挺能振奋人心的。

  但是袁树作为一个大家族的公子哥儿,难道真的有如此良善的认知,真的有匡扶社稷的正道之念?

第148章 加油啊,姑娘们!

  在杜凝的记忆里,在杜氏家族里好像没怎么见到过这种人。

  她最常见到的,就是趋炎附势、趋利避害的小人还有一板一眼遵照家族指示办事的人。

  满怀良善的人,她好像真的没见过。

  从小到大,她很少感受过所谓的温暖与爱。

  所幸她自幼便是花容月貌,依靠着这副皮囊,她得到了家族在一定程度上的重视,吃的可以,穿的可以,用度也还可以。

  但是有些时候她回忆过往,便觉得宁可生的丑陋一些,吃粗粮,穿麻布衣,也好过生的花容月貌、被家族看重当作联姻工具来培养。

  父亲在时,她多少能从父亲那边感受到一点关怀,父亲去世后,她完全没有从母亲那边感受到任何的关怀。

首节 上一节 131/2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民国:打下东北,暴兵当球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