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宰执天下,青梅是林黛玉

红楼:宰执天下,青梅是林黛玉 第27节

  对于卫小娘,他更多的还是喜爱她为盛家诞下了子嗣,若说情分,因为卫恕意的刻意疏远,肯定是没几分的。

  只是仇恨的种子已经埋下,明兰对于林噙霜,心中还是抱着无尽的恨意。

  同时养在盛老太太身下的明兰,时常拿出楚渊所赠的那枚玉佩,不知在想些什么。

  ....

  洪州蓬莱阁之事,这段时间在整个大周传的沸沸扬扬。

  楚渊一日所书的两篇文章,很快就随着那些名流大儒的口口相传,传遍了整个天下。

  尤其是那篇《蓬莱阁序》。

  原本阎伯羽这个洪州都督,是准备将其裱好,一直悬挂在蓬莱阁顶端,作为传世之宝,永远将其留在这的。

  只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皇帝得知了此事,便遣人前往洪州,亲口将这篇文章所要了前去。

  阎伯羽还能如何。

  心中吐槽皇帝不要脸面,居然亲自下场争夺一篇文章。

  而事情很快就再次甚嚣尘上,皇帝所要《蓬莱阁序》的事情,被无数世家朝臣,名流大儒得知。

  楚渊之名,由此彻底尘埃落定。

  第一才子之名,甚至已经不仅限于江南之地,就连大周北方,也是议论纷纷。

  楚渊所求的声望,由此算是彻底归于一身。

  就连江南七子这个称号,也被有心人传扬了出去,盛长柏罗慎远几人,也是靠着楚渊的名头,享受了一波福利。

  京城,太极殿。

  清爽的冷风从殿门悄悄摸入,吹动桌上的宣旨。

  几张未干的墨迹微微晃动,殿内温暖如春,只是格外安静,连空气中都充满了某种不言而喻的征兆。

  皇帝顾祯是一个长相普通,眼窝有些凹陷的中年人,身材有些消瘦,眉目暗沉,显然平日里繁事缠身,耗费了不少心力。

  处理完公务,嘉隆皇帝看着桌上《蓬莱阁序》,难得的露出笑容。

  拿起笔墨,他继续完成今日尚未完成的临摹。

  殿内寂静无声。

  殿内的窗户半开着,纸张与寒风微微摩擦,殿内的灯光昏黄,氤氲着一层薄薄的雾霭。

  过了许久,等到将全文全部临摹一遍,他才有些疲惫的揉捏了一下眼上穴位。

  早已等候许久的太监夏守忠,懂事的来到皇帝面前,一张老脸上满是皱纹,轻轻为其披上一件毛毯。

  “老奴见皇上已经临摹这幅《蓬莱阁序》三日,想必陛下定是喜欢极了这幅字。”

  一边倒茶,夏守忠一边斟酌着开口。

  背靠在龙椅子上的嘉隆皇帝笑骂着开口。

  “你个老货,外面如今传的风声不少,朕就不信,你没听到一点消息?”

  “外面啊,现在可是都说朕夺人之美,以大欺小呢。”

  戴权装模作样的傻笑,为顾祯揉着小腿。

  “陛下不是老奴妄言。”

  “如今外面关于那位楚家子的消息,可都已经传疯了。”

  “不少好事之人,还为其取了一个第一才子的称号,凿冰求鲤,连中四元,这般耀眼人物,老奴却是不想要关注都不行的。”

  沉思良久,顾祯才半阖着眸子道。

  “这是个大才,没想到朕到御极二十四年,我大周还能出此人物,实乃我大周之幸。”

  想起皇城司传来的那些消息,他内心就忍不住的激动。

  出身楚家,年少便有才名,如今更是鹏翔九天,一朝顿悟入指玄,才名传遍大周各地

  为人又至孝有才华。

  于科举之上还连连中第,现在他也不得不将楚渊当成祥瑞,看成了这是上天赐予他大周的良才。

  心中甚至隐隐有着想法,若是那楚渊真能在来年的会试之中稳定发挥,殿试之时,他绝不会吝啬点其为状元。

  六元及第,年岁不及弱冠,到时候,也成就一段君臣佳话。

  至于状元出寒门,榜样出世家,探花需才貌,顾祯只能说,还是让这个说法见鬼去吧。

  “陛下这般看重那楚家小子,这是他的造化。”

  顾祯摇头。

  “非是朕看重他,实是这孩子自己争气。”

  “那凿冰求鲤只说或许能作假,但这般才华,却是无论如何都做不了假的。”

  看着案上尚未风干的字迹,他心中就忍不住的对楚渊欣赏。

  他可是通过皇城司得到的消息明白了原委,一篇文章即兴作之,通篇不停笔墨,一连几十个典故,文采惊天地,直入指玄境。

  这般人物,便是百年也难遇一个,这不就是上天赐予他们大周的吗!

  想要获取才名简单,想要博取声望亦不难,但可贵的是在得到声望之后,还能够让所有人服气。

  第一才子,呵!

  可不是谁都能够担当得起这个名头的。

  楚渊却能!

  而且只靠着一篇《蓬莱阁序》,便让大周无数心高气傲之辈尽皆传扬。

  这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想着猛然睁开了眼睛,眸子中透露出危险的冷意。

  “永寿宫那边有没有什么动静?”

  ...

  ......

第三十三章:勋贵一脉,太上皇

  永寿宫是太上皇帝御极之所在。

  此时他问出这个问题,也是想要看看这个父亲,会不会趁机做什么动作。

  大周自太祖起兵推翻前朝,至今已有数百年.

  最早一批分封的开国功勋,一共二十四人,也就是四王八公十二候,统称开国勋贵一脉。

  早年间开国勋贵势力遍布朝堂,无论是清流一脉还是皇室,都受勋贵制约,尾大不掉。

  太上皇当年成功上位,靠的就是勋贵之中许多开国一脉的支持。

  这个状况,一直到太上皇几十年前御驾亲征,于北地大败,损失良将兵丁无数才得以改变。

  当年北地之战,靠的主要就是勋贵一脉的力量。

  而勋贵扎根于军伍,那次洗牌之后,勋贵势力大减,才彻底改变朝堂格局。

  太上皇隐居永寿宫,从此不问世事。

  但权力哪是这般容易放弃,所以这些年,对顾祯也是在背后多有掣肘。

  这些年。

  皇帝不断提拔寒门世子,清流一脉,为的就是削弱一太上皇为首的勋贵一脉力量。

  势力这些年逐渐成型,话语权在朝中越来越重,行成了以支持皇帝为首的清流一脉,和以太上皇为首的顽固开国勋贵一脉。

  还有宗亲一脉。

  当然,这些人从心底里偏向更加年轻的皇帝,只是一直秉持中立,始终不曾真的投靠,否则也不至于二十多年都尚未彻底掌握朝堂。

  顾祯最偏心的便是读书人,而他也最喜爱诗词书画,哪怕再朝堂之上,也尤其尊重那些读书人。

  或许是当年勋贵的偏离,导致了他对那些武人十分瞧不上,一边用,但也是一边打压提防。

  现在楚渊骤然崛起,虽出身楚家这样的世家望族,但身上已经毫无疑问的打上了清流的标签。

  虽未见过,但他也已经对楚渊充满了期待。

  这样的俊杰,合该为自己所用,万万不能被永寿宫中那位截胡。

  楚渊身上有着清流的标签不假,但可别忘了其一日入指玄境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

  太上皇就是不看重其才华,但一品大宗师这个名头,也绝对引得起这位重视。

  夏守忠低着头,看不清脸上表情,但语气却是认真了几分。

  “那位倒是没什么动静,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四大家族那边,有人似乎和那楚子渊接触了起来,奴才怀疑,这里面会不会是太上皇他老人家的手笔?”

  顾祯蹙眉沉思,有些严肃道。

  “说明白些,四大家族,他们怎么会和楚渊有甚关联?”

  夏守忠不敢耽搁,作为掌管七宿司的幕后大佬,他早就将一切事情都整理明白。

  “陛下,是王家,老奴得到的消息说,在洪州之时,那王家嫡女,似乎是和楚子渊一同进的蓬莱阁。”

  说着还提了一嘴。

  “陛下,那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和楚子渊以及楚家的关系一直不错,而这林如海,陛下也知道其和贾家那边的关系。”

  此时顾祯才认真了稍许。

  林如海真正意义上算是出身清流,但之前其和贾家联姻,却是一定程度上背靠勋贵。

  当年他向太上皇妥协,让林如海做了个中间人,掌管盐政之后,所得利益,从国库中挪一部分补贴永寿宫。

  这才将三者之间的关系稳定。

首节 上一节 27/1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知否知否,红楼可签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