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222节

  工匠们其实天生就是懂科学的。

  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反而是这个时代最好也最应该被传授科学的群体。

  问题是,工匠们会敝帚自珍,将自己掌握的技术藏起来,不传给别人,或者仅传给儿子。

  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吃饭的本事。

  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

  艺不轻传!

  他们有这种想法,其实也没错。

  因为在生产力没有发展起来的古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内卷的社会。

  技术一旦扩散,就会迅速内卷,变得不值钱。

  让原本掌握技术的工匠,再难以凭借技术,维持生计。

  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他们当然不能将自己掌握的技术,轻易传授出去,而是为严格保密。

  朱允熥已经采取了改进措施,比如让工匠们集体讨论该如何造枪。

  打破原来的隔阂,相互交流以促进发展。

  但这还不够。

  要扭转工匠们的思想,远非一朝一日之功。

  但读书人不一样。

  读书人并不靠那些技术吃饭。

  读书人想要的是千秋万代的名声。

  他们如果掌握了技术,就会著书立传,将技术告之所有的世人,以便让自己青史留名。

  这才能让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推动技术的不断进步!

  历史上能让后世之人记住的发明家,科学家,他们实际上未必掌握了当时最好的技术。

  只是他们自己,或者别的读书人,将他的技术记载下来,流传到后世了。

  于是,他就成了影响深远的科学家!

  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原因。

  要不然,技术失传了,在历史上就不会有任何浪花,后人也不会知道这项技术,更不会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发现这项技术的人,也不会成为史书上有名的科学家,而是会永远默默无闻。

  这样的事,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得数不清。

  这也是导致中国古代数千年,科学发展始终停滞不前的根源。

  技术没有交流,没有传承,只有不断的重复。

  不断的被重新发明。

  自然就不可能发展提高了!

  苏轼去一趟石钟山,就能发现其“钟响”的原因所在。

  当地的其他人,生活在附近,真的就从来没有一个人发现吗?

  当然不是!

  只是发现的人没文化,不会将自己的发现写出来,传给世人!

  可苏轼去了,写了一篇“石钟山记”,石钟山的神秘面纱,便被从此揭开了。

  这是读书人才具备的本事,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而自今日始,随着朱允熥在国子监讲学,立科学一门。

  天下读书人从此深度介入科学技术发展当中。

  他们将自己观察到现象,实验的结果,掌握的规律,用文字记载下来,著书立传。

  他们会相互交流,相互探讨,以取长补短。

  他们是唯恐别人不知道这项技术,而不是害怕别人知道。

  交流和传承,才是科学发展最重要的基石。

  一个人能掌握的技术,能总结的经验,能观察到的规律,总是有限的。

  唯有集合众人之力,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让科学技术一步又一步的提高,超越前人,达到新的层次。

  这,正是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有了大量读书人的加入,有了他们孜孜不倦的交流和传播技术,科学的发展,便将从长期的停滞不前,正式进入一个大爆炸的时代。

  ……

  洪武二十五年腊月,太孙朱允熥于国子监讲学,开创科学一派。

  大明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

第157章 舆论的变化,严惩皇亲国戚!

  金陵城。

  就在朱允熥在太子监讲学的时候,金陵城内关于商税之事的风波,已有了越演越烈之势。

  在那些皇亲国戚被朱高煦下令捉拿入狱之后,他们的家人并没有就此退缩,反而继续大闹。

  男的不行,女的上阵。

  于是,公主来了。

  各种敕封的夫人,都来了。

  一时间,税务司衙门哭声震天,骂声不断。

  朱高煦也算是好好领教了一下泼妇闹街的可怕!

  熊孩子何曾见过这样的阵仗,一时间也被吓住了。

  但他无论如何,就是坚持不肯退让。

  你哭任你哭,你闹随你闹。

  想让我放人,门都没有!

  我是大明的包青天,我要维护朝廷的律法尊严,绝不会徇私情。

  那些人越闹,熊孩子态度越坚定。

  让他有些郁闷的是,尽管这些人将税务司衙门闹得天翻地覆,鸡犬不宁,可陛下没有传旨,太孙殿下也不闻不问,他们仿佛都不知道此事一样。

  哪怕熊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派人去禀报,却始终是如泥牛入海,不见半点声响。

  但既然陛下和太孙殿下都没有说自己错了,那就是没错,就要坚守到底。

  让他稍感欣慰的是,太孙殿下虽然没有在皇家泼妇亲戚撒泼打滚在衙门闹事的事情上发话,却传来了让税务司自行组建军队,用于追查商税,抓捕逃税之人的命令。

  这顿时让熊孩子幼稚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从小到大,他做梦都想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带着他们冲锋陷阵,杀敌报国。

  如今虽然不能去前线打鞑子,但有兵马镇压抓捕胆敢不交税的国贼,也算小小的满足了一下熊孩子心中的愿望。

  锦衣卫虽然好,可毕竟不能一直借用。

  何况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似乎有点顶不住压力了,总是在他耳边念叨,让朱高煦不胜其烦。

  还是得自己组建军队,才能如臂指使。

  熊孩子在心中不断给自己打气,坚定信念。

  顶住!

  谁都不能动摇我维护大明国法的决心!

  为了防止有人偷偷将驸马等皇亲国戚私放出去,朱高煦甚至干脆端来了一把椅子,亲自坐到了监狱的大门前,日夜守着。

  “大人,大人,又有人来了!”一名衙差跑了过来,轻声呼唤。

  熊孩子皱眉道:“不管是什么人来求情,一律不见。大明自有国法,岂能肆意枉法?他们偷逃税款,贿赂朝廷命官,必须严惩罚。你统统给我回绝。”

  他义正言辞,语气更是斩钉截铁。

  “不是来求情的人。”衙差笑道:“来人说她说自己是《大明日报》的记者,听到大人您不畏强权,不徇私情,抓了一大批偷逃朝廷商税的皇亲国戚,特意来采访大人了。”

  朱高煦愣了一下。

  熊孩子也是会看报纸的。

  毕竟,作为一个从小读书的皇家子弟,报纸可比什么四书五经好看多了。

  《大明日报》来采访我?

  这是我扬名天下的机会来了?

  熊孩子顿时只觉热血上涌。

  我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朱高煦是大明“包青天”,守护大明国法的尊严。

  “快请!”

  熊孩子迅速整理衣冠,正襟危坐。

  ……

  朝堂上,官员亦是吵成了一团。

  “皇亲国戚,本就应受到优待,不过是一点点商税罢了,朝廷不能为了索要钱财,而失了体面。”

  “是啊,之前为了追征商税,杀了那么多的人,如今又大肆抓捕皇亲国戚,传到外面,岂不是让百姓们都笑话吗?”

  “依我之见,应由朝廷下旨,退还皇亲国戚被强征之税,再授予他们免征商税的特权,这才是正道。”

  “言之有理。朝廷可以下发商证,特许皇亲国戚,有功之臣,有功名的读书人,免征商税。”

首节 上一节 222/5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宰执天下,青梅是林黛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