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221节

  朱允熥淡淡一笑,向外面挥了挥手,立即有侍卫带进来一台滚筒式油印机。

  他笑问道:“大家应该见过此物吧?”

  “见过!”监生们纷纷回答。

  时至今日,滚筒式油印机的生产数量已极多。

  国子监身为大明的最高学府,也早就配备了滚筒式油印机。

  用于给学生印刷一些教习的讲义,或其他学习资料。

  国子监的教习们,都对此物赞不绝口,认为这是“神器”。

  因为用滚筒式油印机印刷书籍,讲义,实在是太方便快捷了。

  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事。

  由此亦可看出,发明滚筒式油印机的太孙殿下,是何等天才横溢了。

  此际朱允熥一说起来,众人亦皆是纷纷露出崇拜之色。

  “太孙殿下发明此物,功莫大焉,纵千秋万载之后,史书上仍会重重记上一笔。”有监生奉承道。

  朱允熥以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缓缓道:“本宫能发明出滚筒式油印机,正是格物致知的结果,亦是科学的精妙所在。”

  轰!

  这句话便如一道惊雷,在众人脑海内猛然炸响。

  一时间,所有人都惊得目瞪口呆,满脸写满了难以置信之色。

  格物致知他们都知道。

  但是,通过格物致知,发明出滚筒式油印机,这……这……这未免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朱允熥却并不急着解释,又接着道:“水泥,想必你们也都见过了。”

  前不久,国子监里面的一处广场,用水泥修建了一块地,供监生们课余活动。

  此事在国子监内激起了极大的反响,监生们对此都惊奇不已。

  不少人还写了文章,探讨水泥。

  这当然也是朱允熥的有意安排。

  让学子们接触新鲜事物,以此来刺激他们。

  “水泥亦是本宫格物致知,再运用科学之方法,与工匠们一起研究出来的。”

  “你们不用觉得奇怪。”

  “本宫今日所讲的科学,正是一门穷究事物至理与本质的学问。”

  “谁若是掌握了这一门学问,谁就能运用它,发明各种新的东西,或改进已有的器件。”

  “比如说,跑得更快的马车,或是不需要马拉人推的木牛流马。”

  “比如说,耕田更得更快的器具。”

  “再比如说,能让粮食亩产量增加两倍的法子。”

  “这些都能通过学习科学,穷究事物至理来实现。”

  “这正是科学的精髓所在。”

  朱允熥侃侃而谈,当然也结合了一些必要的“改进”,以便“科学”两个字更易于为世人所接受。

  “科学,实际上自古即有。”

  “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尝百草,种五谷,仓颉造字,嫘祖养蚕织帛,有巢氏构木为巢。”

  “他们所运用的,都是科学。”

  “及至后来,古贤尽去,科学则慢慢失传。”

  “再往后世懂科学的,仅有鲁班、墨子等寥寥数人。”

  “故而,在他们的手中,有了许多传之万世的发明。”

  “圣人之学包罗万象,‘格物致知’乃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学问,亦为科学。”

  “然后世学者,流于表明,不深究其理,清谈而误学,反使科学失传,可谓是数千载以来,最大的憾事。”

  朱允熥目光从众人身上缓缓扫过。

  无论是国子监的官吏,教习,还是监生,此际都已是震撼万分。

  学会了科学,就能发明出能够流传万世的东西?

  世间竟有如此神奇的学问?

  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

  在他们看来,那些发明都是上天所赐,假手于人,传之于世间。

  但太孙殿下却告诉他们,那是科学。

  而太孙自己,正是因为学了科学,才能发明出滚筒式打印机,水泥等神物。

  难道这是真的吗?

  一时间,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极度震惊之中。

  虽然读书人看不起工匠,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但并没有人会看不起鲁班这样的祖师爷。

  对于一个行业的开创者,读书人还是会给出极大的尊敬。

  同样。

  

  若是能发明一件改变千千万万百姓生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读书人会拒绝这样的机会。

  因为这是会载入史册的。

  青史留名,光宗耀祖!

  这是多少读书人的梦想!

  哪怕不是因为“代圣立言”而青史留名,但管他呢,总比默默无闻好千倍万倍。

  相比读书做官,对他们的吸引力也更大!

  “学以致用!”

  “大明需要用之于百姓,用之于天下苍生的学问。”

  朱允熥振声道:“本宫今日重开科学一门,便是为此。”

  “本宫能发明滚筒式油印机、水泥,本宫相信你们当中的许多人,一旦掌握了科学,还能发明出更多更好的东西。”

  “诸如,能使粮食产量增产数倍的耕种之法。”

  “能治好更多疾病的医学方法。”

  “能让大明军队战力提高十倍,百倍,从而横扫四周蛮夷,令天下永远太平的武器。”

  “凡此种种,学了科学,便皆有可能。”

  “有了科学,我大明当人人皆有青砖瓦房居住,而非茅草破屋。”

  “有了科学,我大明纵是最穷之人,亦从此衣食无忧。”

  “有了科学,我大明将迈入一个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繁华盛世。”

  ……

  一番话说得在场的监生们一个个心潮澎湃。

  一双双炙热的眼神望向他。

  朱允熥敏锐的发现了他们的神情变化,知道自己说的话,已经起作用了。

  科学两个字,在监生们的心中,已经播下了种子。

  日后必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今日,我便传你们何谓科学之法,如何认识科学!”

  “科学首先是自然科学,它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的经验证据为基础,对自然现象进行描述、理解和预测的学问。”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的基础,要学科学,首要学会观察和实验。”

  “科学数千年来停滞不前,就是因为世间学者,大多不认真观察,亦不去做实验证实,流行表明,空谈而不穷究理。”

  ……

  朱允熥慢慢讲述,什么是科学,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自然规律,总结规律。

  下方的监生们,一个个皆听得如痴如醉。

  科学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很多实际上就是过去经验的总结,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

  掌握了规律之后,便能加以运用。

  这些道理,低贱的工匠们都懂,可读书人总是视而不见。

  可工匠们不会将自己的观察,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著书立传,传之于世。

  他们反而将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视为“秘传”,不轻易授于人。

  很多也就慢慢失传了。

  然后下一代人,再重新总结经验,发现规律……而不是站在上一代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

  科学技术的发展,就这样停滞了!

  一代一代的人,全在做无用功。

  朱允熥很清楚这其中的原因。

  故而,他才选择在国子监讲科学,而不是去大明制造局向工匠们讲科学。

首节 上一节 221/5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宰执天下,青梅是林黛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