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341节
“我听说朝中的某某官员与黄子澄交好,说不定他就是黄子澄的同党……”
……
总之,随着《大明日报》上正式刊登悬赏黄子澄犯罪线索的内容,号召百姓举报可疑的汉奸人物,三法司每天收到的信都堆积如山。
太孙殿下已经下了指示,黄子澄所犯之事,罪恶滔天,绝不能放过其同党,一定要追查到底。
不能遗漏任何一点蛛丝马迹!
可黄子澄在朝为官多年,与他有交往的官员不在少数。
如今查起来,自是人人自危。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这只是安慰人的话。
朝中官员都很清楚,就算自己没有参与,但真要被咬到了,麻烦就大了。
这个时代办案,很多证据都是可以瞎编出来的。
而且,口供往往是最重要的证据。
但口供通常又是是用刑罚逼问出来的。
这就取决于用刑审讯的人,怎么“诱供”了。
说自己不害怕被“攀咬”,那肯定是假的。
方孝孺的事,虽然不断有人提起,甚至还有人说方孝孺曾与黄子澄一起共事,要好好查查。
但朝中与黄子澄有关的犯罪线索车载斗量,根本查不完,自然顾不上一个不在朝中做官的方孝孺。
只有《大明日报》,仍然不时在角落里刊登批判方孝孺的文章。
这些文章,往往会打着批判的名义,介绍方孝孺的思想观点,同时阐述其在经典中的来源与依据。
然后再进行反驳与批判。
至于读者看了文章之后,是支持反驳与批判,还是支持方孝孺的言论观点,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毕竟,这个时代也没有评论留言。
读者的观点,无非直观的呈现。
总而言之,正是通过不断的批判,方孝孺所讲的新儒学,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偶尔,《大明日报》上还会刊登支持方孝孺新儒学的文章,以显示自己的中立。
这些文章会从多个角度论证方孝孺讲得好,讲得好。
……
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激烈批判。
方孝孺讲学时,前来听课的人,不仅没有丝毫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每次开坛讲课,听课者动辄几千上万。
新思想的风潮,如一粒粒的种子,撒向大明各地,并迅速生根发芽。
只是此时朝中的官员,已经没什么人再去管他的事了。
黄子澄一案,牵动着朝野上下所有人的视线。
……
第231章 税务司成了“剿匪司”?前来自首!
黄子澄十分硬气。
无论刑部怎么用刑,他都死死咬定自己在朝中并无任何同伙。
所作所为,从来与外人没有半分瓜葛。
与之相比,倭国大将军足利义满,就没有他这样的骨气了。
没有动刑之前,足利义满誓言自己必视死如归,决不屈服。
但刑部官员只是将刑具在他眼前亮了亮,告诉足利义满将会如何对他动刑,受刑者有多惨多恐怖,这位曾经统治倭国多年,高高在上的大将军,当场就吓得尿湿了裤子,立即跪地求饶。
只不过,足利义满招出来的口供,大多没有实际价值。
说白了,倭国与大明毕竟隔着海,双方往来不便。
在朱允熥下令大明制造局改进船舶之前,海上航行所需的时间,远比现在要久。
而且,大明对前往倭国的海上航行路线,都不是十分熟悉。
坐船去一趟倭国,在许多人眼中,都相当于前往鬼门关走一遭了。
也就是如今时代大变,海上交往频繁,船行又快,申城都有了固定往返大明与倭国之间的航班,前往倭国才变得简单快捷。
在此之前,就算真有大臣想和倭国勾结,双方也是很难勾搭得上的。
除了黄子澄,足利义满此前还真没有与朝中有权有势的大臣交往过。
他的口供,只能用来“咬人”,打击政敌。
要真正追查黄子澄的同伙,还得黄子澄自己交待。
……
东宫。
后院内。
朱允熥慵懒的躺在摇椅上,晒着太阳。
一边听着刑部尚书杨靖,左都御史袁泰,以及大理寺卿周志清三法司的汇报。
“八月七日,税务司在浙江剿匪,剿灭强盗一百余人。”
“八月十七日,税务司上奏,桐庐县捕头张温武与强人勾结,抢劫商人,已将其击毙。”
“九月十三日,税务司上奏,税务司有关官员在巡视自浙江通往福建道路上商税征收情况时,发现有多股长期拦路抢劫的劫匪山贼,税务司遂调兵剿匪,先后剿灭七股匪徒,共计三百四十余名。”
“九月二十四日,税务司上奏……”
“十月七日,税务司上奏……”
……
“所以,税务司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忙着剿匪吗?”朱允熥闭目养神,享受着初冬温暖和煦的阳光,眼皮都不抬的问道。
“是!”刑部尚书杨靖忙弯腰道:“小王爷说,路上盗匪横行,若不加以剿灭,则商路不畅。税务司既然收了商人的税,就该帮他们将商路打通。”
“小王爷还说,只有税务司才能收税,那些小山贼,竟敢拦路收钱,必须全部清除。”
“故而,小王爷令税务司的人,在全国各地清理‘路霸’‘路匪’,誓要将各地山贼,绿林强盗,以及不法乡民,皆一一铲除,以振兴大明商业。”
“前些日子,小王爷又率领税务司的官兵,抓捕了一批试图从海上走私货物,不交关税的商人,并将其货物全部没收,为首者当场处斩。”
朱高煦还挺会给自己揽活的啊。
让他主管税务司,他愣是搞成了“剿匪司”了?
天天带着手下的兵丁四处剿匪,连金陵城都不回。
说起来,虽然如今天下太平,但大明境内,各种路霸路匪,仍是多于牛毛。
这也是封建时代的顽疾。
几千年来,一直都存在。
大抵就是“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这话并不是随便说的,而是实打实的。
拦路打劫的强盗,分很多种类。
一类是劫财财色,下狠手的。
就是不管你身上有多少钱,全部给抢光,如果是长得好看的女子,还会被强暴。
另一类就是路边村庄里的百姓。
看到有外地人经过,携带了值钱的货物,便过来“打秋风”,拦路讨要买路钱。
一般不会真的动手抢货抢钱,但肯定要路过的商人“大出血”。
不过,无论是哪一类,大多数都有“兔子不吃窝边草”的规矩,只对外地人下手,不会打劫本地人。
因为古代社会讲究“民不告,官不究”。
出门在外的商人,举目无亲,被人拦路打劫,往往也只能自认倒霉,无法去向当地官府告状申冤。
这些人正是利用这一点,长期霸占山头,路口,进行拦路打劫。
如果是朝廷押送物资的车队,或者运送快递信件的,再或者是官员经过,他们都是绝不会去拦路抢劫的。
便是进京赶考的书生,这些路霸路匪都知道要避而远之,不敢去打劫他们。
因为有资格进京赶考的书生,都有功名在身。
这些人如果被抢了,往当地官府衙门递一张名帖,官老爷就会派衙差来抓人了。
读书人他们惹不起!
唯独在外面四处走家串户的行脚商人,到各地卖艺的江湖艺人,因有事要去远方的普通百姓等……这些人社会地位低,离了家乡,没有亲戚朋友帮衬,可以尽情欺侮。
挑柿子拣软的,自古皆然。
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在官府官员眼中的通畅坦途,在底层百姓的口耳相传中,却是到处有强人拦路打劫的危险地带。
本地人眼中治安良好,百姓皆安居乐业的地方,在外地人的传说里,却是穷山恶水,刁民遍地,盗贼横行!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很普遍,所以,后面就慢慢发展出了专门护卫出行的“镖局”。
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镖门文化。
不过,如今这个时代,商业社会才刚刚开始起步。
很多物品的运输,仍掌握在官府手中。
故而问题不算很大。
但随着商业的进一步发展,经商的人越来越多,这个问题,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上一篇:红楼:宰执天下,青梅是林黛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