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535节

  因此,大家也都没有再表示反对。

  不知不觉间,大臣们已然逐渐接受了那些工厂的存在,并在心中慢慢认可了工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的观念。

  见众臣都不再说话,朱允熥也暗自松了口气。

  虽然他心中早已下定决心,无论大臣们是否反对,都会强力推行自己的决策。

  但众臣不反对,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

  只是,对于京师大学校长的人选,朱允熥仍有些头疼。

  这是大明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校长不仅要精通科学,还要善于协调各方关系,能够带领京师大学蓬勃发展。

  这也就意味着这个人的身份地位不能太低。

  可眼下大明朝廷内精通技术懂科学的官员寥寥无几,思来想去,确实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

  突然,朱允熥脑海中灵光一闪,忽然想起了另一件事。

  “朕为储君时,曾许下诺言,凡有攻克蒸汽机技术难关,助大明制造出可用之蒸汽机者,封国公。”

  “君无戏言!”

  “如今,蒸汽机已然制造完成,并在各省各县广泛推广使用。这离不开众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并非一人之功。”

  “朕决定,将其中功劳最高最大之人,封为国公。其余有功者,亦皆有封赏。”

  “朕要鼓励后人,以他们为榜样,奋发图强,在科学的道路上勇攀高峰。”

  “传旨,朕明日于宫内设宴,召在蒸汽机研制中有功之人前来参加。”

  ……

第346章 大明的新时代,再添一把火!

  科举改革以及皇帝于皇宫宴请“工匠”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金陵。

  立时引来了无数的热议。

  “科举竟然要加入其他科目,看来以后读书,不能只读圣贤书了!”

  “新皇锐意革新,这天下是要大变啊!”

  “这你们就不懂了吧?从前科举刚开始的时候,也是有很多科目的。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等十科。后来才变成纯以经义取士。”

  “说得不错,那时还有“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的说法,如今新皇改革,不过是恢复古制罢了!”

  恢复古制,这四个字,在民间一直都有着极强的号召力。

  在许多老百姓天真的想象中,古代社会是无比美好的。

  后来才变得“礼崩乐坏”,每况愈下。

  故而,很多朝代的改革,都会以恢复古制作为“口号”,以此来凝聚人心。

  而每每抨击当时的社会,批判社会时,人们就会提及“人心不古”四个字。

  就是因为在很多人的幻想中,古代社会的人心纯朴,社会美好!

  “还是不一样吧,此次科举,陛下增加的是医学、农学、数学、经济、物理等科目,与古制有所不同。”

  “依我看啊,陛下改得好。特别是医学和农学,与咱老百姓息息相关!”

  “哈哈哈,咱们种田的老农,也能参加科举了吗?”

  “瞎想什么呢?陛下要的是会科学种田的人,可不是连大字都不识的。”

  “你们说,这种田真要会识字才行吗?咱一个字都不认识,还不是照样种吗?”

  “那不一样,人家书里面写的种田方法,比咱们那两下子厉害不少呢!”

  “再厉害还不是得下田去种吗?难道他书里能长出粮食来不成?”

  “可我听说,其他科目录取的人,只是进那个什么新成立的京师大学当老师,或者读书,并不能直接做官啊!”

  “那也不错啊!京师大学的老师,朝廷给的俸禄应该不低吧。”

  “再高那也不能和当官的比啊!”

  “我是听说了,先入京师大学,以后还是会挑选里面优秀的人,去入职做官。”

  “看来,这时代真是变了!”

  自古以来,便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但这个读书,与后世的读书,其实是不一样的。

  这个读书,独指读圣贤书。

  其余各行各业,如木匠,医生,帐房……乃至下九流的戏子,他们读书吗?

  实际上,以后世的标准来看,他们也读书!

  只不过,他们读的是各自行业内的“专业书”。

  就是戏子要背台词,也是要读书识字的。

  然而,他们并不会被社会认可是“读书人”。

  只因他们读的不是圣贤书!

  相比那些一辈子在书山里皓首穷经的老学究,他们的文化知识也更浅薄。

  在儒家读书人眼里,他们至多就是认识几个字而已,算不上什么读书人。

  然而,如今这些人也在一夜之间具备了参加科举的资格,自然给人极大的震动。

  “哎呦,我说你们也别吵了,这次皇帝还邀请了研制了蒸汽机的工人进宫,要赐宴呢。”

  “工匠竟然也有机会吃上御宴,这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啊!”

  “岂止是能吃御宴,听说还会被封爵呢。”

  “据说贡献最大的人,将被册封为国公,也不知是真是假。”

  “此事已经传了很久啦,估计是假不了的。”

  “真要封国公啊?那人的祖坟,怕是都冒烟了吧。”

  “陛下金口玉言,说了谁发明出蒸汽机,就封谁国公!千金买马骨,陛下既然说了,那肯定就得封。”

  “那蒸汽机到底是啥玩意儿啊,值得陛下如此重视?”

  “我见过,我见过,那玩意就是用来抽水的,哎呦,可厉害啦,一台蒸汽机,顶得上百十台水车,还不用人力去踩。”

  “我听人说,不止能用于抽水,还有其它的用途,只是暂时用它来抽水了。”

  “是啊,听说蒸汽机的用途很广泛。”

  ……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皇宫内的科学馆上,为这座崭新的建筑镀上了一层金边。

  朱允熥身着龙袍,龙行虎步地驾临此处。

  今日,他将在此大摆宴席,犒赏那些为大明科技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们。

  这座科学馆乃是新近落成之作,其最为显著的特色,便是那拱形设计所造就的超大跨度空间。

  在华夏数千年的传统建筑长河之中,大跨度建筑物一直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往昔,皇宫内那些宏伟壮丽的宫殿,巍峨耸立,雕梁画栋,可在殿内却林立着诸多柱子,鲜少运用大跨度的精妙设计。

  细究根源,实则是因为长久以来,数学在建筑领域的运用近乎于无。

  这并非由于古人数学水平低劣不堪。

  实则是在传统的营造法式里,工匠们代代相传,凭借自身积累的丰富经验修筑屋宇。

  极少会主动运用数学方法去剖析建筑结构上的受力情况,更遑论进行精确的计算了。

  缺乏数学的有力支撑,未曾经过严谨的受力分析与精密的数学运算,想要营建大跨度的建筑,无疑是痴人说梦。

  毕竟,如此一来,建筑的安全性便如同在风雨中飘摇的孤舟,根本无从保证。

  然而,时过境迁,自朱允熥力排众议,创办《科学》期刊,一手成立大明科学院之后,这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数学知识如同春潮涌动,迅速融入建筑领域,加之水泥与钢材的广泛普及,这才有了科学馆的惊艳问世。

  踏入馆内,宽敞开阔的空间一览无余。

  目光所及之处,竟不见一根立柱碍事,那种宏伟磅礴之感扑面而来,令人心生震撼。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新建的皇宫之中,类似这般运用先进设计理念的建筑并非独此一家。

  只不过它们大多还处于紧锣密鼓的建设阶段。

  而科学馆恰好是最早竣工、率先呈现在世人眼前的一座。

  朱允熥心中一直萦绕着筹办大学一事,今日天刚蒙蒙亮,便早早来到了科学馆的别馆之中。

  刚一落座,他便即刻命人取来最新一期的《科学》期刊,以及旗下琳琅满目的各个子刊。

  说起来,他已然有好些时日未曾翻阅这些专业刊物了。

  倒不是因为他懒惰。

  事实上,自打登上皇位的那一日起,朱允熥便仿若拧紧了的发条,勤勉之极。

  甚至连他自己都诧异于这份勤奋。

  遥想当初,朱允熥怀揣做一个“有为”的昏君的梦想。

  一方面,他发誓要将大明治理得井井有条,使之成为蓝星之上最为发达昌盛的国度。

  让大明的黎庶百姓都过上令他国之人艳羡不已的富足生活。

  而另一方面,他也盼着能尽情享受帝王的尊荣。

  什么后宫佳丽三千,什么珍馐美馔、轻歌曼舞,还有那奢华至极的宫殿……

  总而言之,凡是能与“穷奢极欲”沾边的,他都想体验一番。

  在他心底,时常泛起这样的念头:我如此拼命地当这个皇帝,倘若自己都不能享受一二,难道仅仅是为了做个无私奉献的活菩萨,为他人谋福祉不成?

  朱允熥自认还没那般高尚的情操。

首节 上一节 535/5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宰执天下,青梅是林黛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