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536节
可真正君临天下之后,他才恍然惊觉,做皇帝的乐趣压根儿不在那些莺莺燕燕、美酒佳肴与琼楼玉宇之中。
而在于真正能够掌控乾坤,挥斥方遒,让这朗朗乾坤都依照自己的宏伟蓝图徐徐展开。
不知不觉间,他已然沉醉其中,满心热忱地投身于朝政之中,浑然忘却了疲惫为何物。
无怪乎自古想早点退休的,都是底层的牛马。
而身居高位的官员们根本不愿意退休。
哪怕八十岁,九十岁,仍然想继续工作!
当皇帝亦是如此。
每日里审阅奏章、处理国事,不仅不觉得辛苦,反而愈发兴致盎然,恨不能日夜不休地操劳下去。
权力比美色更让人着迷!
也正因要处理的政务堆积如山,他才许久未曾关注这些《科学》期刊了。
今日趁着在科学馆设宴的契机,他才得空再翻一下期刊。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朱允熥登时愣住了。
只见那《数学》期刊之上刊载的数学题,弯弯绕绕,错综复杂,他瞪大了眼睛,竟是一头雾水,全然看不懂。
再把目光投向《物理》期刊,更是傻眼。
明明开篇写着的还是自己给出的三大定律,可后续的推导论证、实际运用,复杂得如同乱麻一般。
连他这个“始作俑者”都看得云里雾里。
朱允熥不禁陷入了回忆之中,想起前世念大学时,同窗好友之间时常相互调侃的一句话:咱们如今所学的数学知识,放到人类历史的长河里,那可都是几百年前的老古董了。
彼时,他闲来无事,心血来潮去翻看那本赫赫有名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却未曾料到,书中诸多内容晦涩难懂,尤其是有些数学题目,牛爵爷竟画了二十几条辅助线来解题,看得他脑袋嗡嗡作响。
要知道,当年自己念书的时候,做几何题但凡要画上三条以上的辅助线,便已然觉得头疼欲裂。
更别提这二十几条了。
光瞧一眼都觉得头晕目眩。
如今倒好,《科学》期刊麾下的《数学》期刊里,那些数学题动辄便用上十几条辅助线,这怎能不让他惊愕万分?
朱允熥呆坐在那里,半晌都回不过神来。
其实细细想来,这也怨不得他如此失态。长久以来,世人大多小瞧了中国古代的数学与物理水平。
诚然,在古代,绝大多数人的数学造诣确实浅薄。
一个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后世普通人,便能在知识层面轻松碾压古代的绝大多数人。
哪怕是那些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也不例外。
可数学这门学科颇为奇特,它对个人的天分要求极高。
在古代,虽说整体水平参差不齐,但也不乏个别惊才绝艳之辈。
那些古代顶尖的数学家,仅凭自身超凡的数学天分与敏锐的直觉,哪怕不借助后世诸多先进的数学工具,应对起后世的普通数学题来,也是游刃有余,能将许多普通人远远甩在身后。
自朱允熥创办《科学》期刊,开设《数学》专刊,将后世的数学思想与精妙工具引入大明之后,无疑像是为这些潜藏的数学天才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豁然开朗间,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思维边界与视野广度。
在这全新知识的滋养下,他们仿若久旱逢甘霖的禾苗,迅速茁壮成长,尽情施展着自己的才华,很快便将大明的数学水平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物理领域亦是这般情形。
当初朱允熥提出的三大定律,在众人眼中,仿若镜花水月,大多数人都不明就里,无从下手。
但大明疆域辽阔,人才济济,总有那么几个独具慧眼的特殊天才,能从这三大定律中洞察到全新的知识宝藏,并巧妙地将其运用到实际工程之中。
“文元柳?”朱允熥的目光牢牢锁定在《物理》期刊上一篇文章的作者署名处。
这篇文章深入浅出,以三大定律为基石,巧妙地解决了一个棘手的实际工程问题。
文中论述鞭辟入里,逻辑严谨。
即便是放到后世,那也称得上是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上乘之作了,看得朱允熥不禁啧啧称奇。
“好似科学院与资产部呈上来的名单里,此人在蒸汽机制造一事中,功勋卓著,排名第一,果真是有真才实学啊!”
朱允熥暗自惊叹不已。
原本,对于册封国公一事,他心中满是疑虑。
国公之位,位高权重,非同小可。
若是此刻轻易将这等高位封赏出去,日后再有大功之人,又该以何封赏呢?
可话已出口,君无戏言,他又怎能食言而肥?
无奈之下,也只能按约封赏。
如今看来,倘若这人当真有这般本事,封他一个国公之位,倒也可行。
毕竟,当下大明的科学技术才刚刚起步,正急需一个标杆式的领军人物,为天下人树立一面奋进的旗帜,成为众人竞相追逐的榜样。
这般人物,朝廷给予高官厚禄,也是理所应当。
“科学的发展,远比我预想中的还要迅猛。”
朱允熥合上期刊,不禁感慨万千。
回首历史,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仿若蜗牛爬行,缓慢而艰难,往往耗费十几年甚至数十年光阴,才能取得一星半点的进步。
这种僵局,一直持续到工业革命的烽火点燃,才得以彻底扭转。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科技仿若沉睡已久的雄狮,猛然苏醒,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待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更是呈燎原之势,迅猛得让人目不暇接。
如今细细想来,彼时科技进步缓慢,根源便在于社会缺乏有效的催化机制。
各国对科技重视不足,大多依赖自然无序发展的资本主义模式,任其自生自灭。
而如今的大明则截然不同,有他高瞻远瞩,指明前行方向;有成熟完备的科研激励机制;有专业权威的期刊作为交流平台;还有专精尖的研究机构汇聚各方人才……
这一切,如同为大明的科技发展插上了矫健的翅膀,使其腾飞的速度远超自然发展状态下的百倍、千倍乃至万倍。
可不是嘛!
工业革命带来的,不正是科技发展环境的改天换地吗?
单从智商层面考量,几千年前的人与后世之人又能有多大差别呢?
放在物种进化的漫漫征程中,这点时间间隔简直微不足道。
可人类的科技发展成果,却在短短一两百年间,实现了对过去几千年总和的超越。
究其根本,不正是因为发展环境的变革吗?
而他对大明科技环境的重塑,相较于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时期,更为迅猛,也更为彻底。
如此看来,大明的科学技术一飞冲天,自是水到渠成之事。
很快,朱允熥心中的疑虑与担忧便烟消云散。
“既然已然发展到这般境地,那我不妨再添一把旺火,助其烧得更旺。”
他目光灼灼,仿若看到了大明科技光芒万丈的未来。
“定要让大明的科技,真正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言罢,他提起笔来,饱蘸墨汁,在面前的纸张上,笔走龙蛇地写下了“微积分”三个字!
……
第347章 御前应对!考校 封赏和算计!
科学馆的钟声悠然响起。
随着大明科学技术与工业水平的日益提升,摆钟的应用也愈发普及。
金陵城的各个官府衙门,皆已采用摆钟计时,皇宫之中更是随处可见。
与之相应的是,原本用于划分时间的十二时辰,也逐渐被人们口中的二十四小时所取代。
今日,皇帝大规模赐宴,实乃一件盛事。
清晨九时许,皇宫外,一众工匠和技术人员早已依照光禄寺的要求,整齐列队集合,随后开始逐一唱名。
待确认人员无误,钟声响起,时辰已到,众人便在官员们的引领之下,向着皇宫内缓缓行进。
在正式踏入科学馆之前,需历经三道极为严格的搜身程序,以防有人暗藏凶器,心怀不轨。
搜身过后,在有司官员的悉心安排下,众人方有条不紊地进入科学馆。
一踏入那恢宏壮阔的大殿,众人顿感自身的渺小,心中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愈发强烈。
众人皆依照要求,在各自对应的桌边默默站立,无人敢擅自坐下,皆怀着紧张而焦急的心情静静等待着。
“我曾有幸见过皇帝陛下。”有人压低声音,悄悄私语道。
“我那时在制造局研制蒸汽机,陛下曾数次亲临指导,我才得以一睹圣颜。”
“是啊,彼时制造局尚未被裁撤,陛下还是储君,常往科学院和制造局视察。”有人接口道:“我也有幸见过。”
“那你们快和我说说,陛下究竟是何模样?”有人好奇地轻声询问。
“陛下自是丰神俊朗,气宇轩昂,英气逼人,望之便有真龙天子之威严,与我等凡人有天壤之别。”有人满脸得意地吹嘘起来:“总之,你待会儿见到陛下便知。”
“直视君上乃大不敬之罪,我可不敢随意窥视。”此人嘴上虽这般说着,心中却暗暗想着定要悄悄多瞧上几眼。
“听闻陛下此次赐宴,还会封赏研制蒸汽机的有功之人。”有人轻声说道:“陛下曾言,谁若能研制出蒸汽机,便册封谁为国公。你们说,咱们当中可会有人获此殊荣?”
“应是不会。”有人摇了摇头,缓缓说道:“陛下所言,是指一人独自研制成功。可蒸汽机最终得以研制成功,实乃众人齐心协力之功,并非一人之力,又怎会只封赏一人呢?”
“所言极是。”文元柳亦身处人群之中,他不禁感慨万千:“若论研制蒸汽机的首功之人,我以为非陛下莫属。”
“若非陛下提出蒸汽机的运行原理及其制造之法,天下恐无第二人能想出此物。”
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兼物理和数学研究者,文元柳对朱允熥提出的三大定律钻研颇深。
旁人尚不明晰三大定律的作用,他却已深知其重要性。
上一篇:红楼:宰执天下,青梅是林黛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