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538节

  在场众人亦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旨意惊得目瞪口呆。

  一时间,四下里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众人纷纷侧目,一个个满是艳羡地望向文元柳,眼神中透着难以掩饰的复杂之色。

  国公啊!

  这可是象征着无上荣耀与尊贵的国公之位啊!

  在此之前,若非朱姓皇族后裔,便唯有那些为大明开疆拓土、出生入死,立下不世之功的武将,方能获此封赏。

  文元柳原本不过是一介草民,连个九品芝麻官都不是。

  转瞬之间竟摇身一变,受封国公。

  这般天翻地覆的变化,让许多人心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仿若遭受了一记重拳,久久难以平复。

  旁边的太监见文元柳仿若失了神,迟迟未有反应,赶忙轻声提醒道:“文元柳,还不快谢恩。”

  文元柳方如梦初醒,连忙重重磕头,额头触地有声,口中高呼:“草民谢陛下隆恩!”

  朱允熥见状,笑意更浓,轻声纠正道:“什么草民?你如今已是微国公了,当以‘臣’自称。”

  “臣……臣谢陛下隆恩。”文元柳再次叩拜。

  方才还镇定自若的他,此刻却因过度激动,连说话都变得有些结巴起来。

  “只是臣不过略尽绵薄之力,陛下给予这般重赏,臣实在是愧不敢当啊!”

  狂喜过后,文元柳心中渐渐涌起一股紧张不安之感。

  你能将微积分补充完整,那也是大功一件!

  朱允熥暗自思忖,不过,这句话他自是不会宣之于口。

  “微积分之父”这等荣耀,非自己莫属!

  谁都不能夺走!

  当然,对于帮助自己实现这一目标的人,他还是会好好酬谢的!

  “朕既已封你,你便受得起。”

  朱允熥心中早有筹谋,神色庄重地说道:“朕封你为国公,亦是要对你委以重任。”

  “朕决意开办京师大学,广纳天下有才之士入学,传授各科精深知识,就由你这位新晋国公,担任京师大学的首任校长吧!”

  ……

第348章 三条建议!科学大会!命运的改变!

  对于京师大学首任校长的人选,朱允熥在心底斟酌谋划已久。

  合适的人选宛如凤毛麟角,着实难觅。

  此人首要条件是精通科学,于数学、物理领域造诣颇深,具备扎实的科学素养。

  哪怕涉足自身并不熟悉的行业范畴,只需旁人稍作提点介绍,抑或查阅些许相关资料,便能凭借自身深厚的科学底蕴,对其予以一定程度的甄别剖析,做到心中有数。

  换言之,此人不单要是某一领域的行家能手,更需是博古通今、涉猎广泛的通才。

  身处后世,因教育广泛普及,寻觅这类复合型人才并非难事。

  诸多高级知识分子,往往既拥有广博无垠的知识面,涵盖诸多学科领域,又在自身专长的专业知识上造诣精深,底蕴深厚。

  可在当下这个时代,要找出如此全才,却难如登天。

  再者,此人还需深谙为官之道,懂得与大明官场形形色色的官员周旋应对,为京师大学的蓬勃发展披荆斩棘,扫平前行路上的重重阻碍。

  这一点亦是重中之重,不容小觑。

  诚然,朱允熥作为皇帝,自能给予京师大学最为有力的支持,可大学日常运转的具体事务、繁杂琐碎的细节,终究还得靠大学自身去操办,去和朝廷各个部门沟通协商、协调推进。

  倘若校长缺乏这方面的周旋能力,极有可能致使大学的诸多事务陷入僵局,沦为朝廷各部之间踢来踢去的“皮球”,陷入无休无止的扯皮、推诿泥沼之中,难以自拔。

  尤其这还是大明开国以来的第一所大学,诸事繁杂,许多事务究竟该如何处置,尚未形成约定俗成的通行规则。

  即便朱允熥凭借皇帝的无上权威强行施压推进,大学的建设进度也必然会大打折扣,延缓许多。

  文元柳此人,处世老练圆滑,对官场的进退周旋之道了如指掌,深谙其中三昧。

  又在数学与物理学科钻研颇深,造诣非凡,拥有极高的科学素养根基。

  加之在研制蒸汽机一事上立下赫赫“战功”,获封国公之位,有此等尊贵身份加持,让他担当校长一职,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文元柳听闻任命,赶忙再次跪地磕头,大礼参拜,口中高呼:“陛下知遇之恩,臣没齿难忘,唯愿倾尽满腔热血,报效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磕罢头,他又接着说道:“陛下欲创办京师大学一事,臣昨日便有所耳闻。”

  “陛下既委臣以重任,臣岂敢有丝毫懈怠,定当殚精竭虑,不负陛下所托。臣现有三条建议,望陛下予以采纳。”

  朱允熥听闻,微微挑眉,面露笑意,欣然道:“爱卿但说无妨。”

  文元柳拱手作揖,跪在地上抬头挺胸,神色恭敬而坚定,朗声道:“其一,创办京师大学,旨在传播科学火种,弘扬科学精神。”

  “而这科学一脉,本为陛下所开创引领,臣以为,京师大学的首任校长一职,理当效仿大明军事学院院长之例,由陛下亲自挂帅担任。”

  “陛下身负治理天下之重任,日理万机,自是无暇事事躬亲。”

  “大学里一应具体事务,臣愿鞍前马后,替陛下分忧解难,代劳处理,这校长之名,臣实在不敢妄居。”

  “再者,由陛下亲任校长,于公于私,皆能让京师大学在诸多事务的推进上顺遂无虞,畅通无阻。”

  朱允熥略作思忖,便觉他所言极是在理。

  自己挂职校长,虽说不过是挂个虚名,却着实能为京师大学的兴办之路扫除不少障碍,使其顺遂许多。

  于是点头应道:“好!朕依你所言。这样吧,便由你出任副校长,主持京师大学日常具体事务。”

  “臣谢陛下隆恩!”文元柳语调激动,难掩欣喜。

  皇帝陛下亲任校长,自己忝居副校长之位,这般安排无疑令他的身份地位更上一层楼。

  与此同时,他亦深知,皇帝此举意在凸显对此事的高度重视。

  不断为他抬升身价,便是为了赋予他足够的威望与底气,以便其日后与朝廷各部打交道时,能够得心应手,协调处理好各项事务。

  “其二,臣恳请陛下授予臣在处理京师大学一应事务时便宜行事之大权,如此一来,臣方能如臂使指,从容指挥各方,确保诸事顺遂。”文元柳继而进言。

  朱允熥毫不犹豫,当即颔首应允:“准!”

  “其三,自陛下开创科学一脉,发展至今,投身研习科学者已不计其数。”

  “臣斗胆恳请陛下颁下旨意,召开大明科学大会,广召天下科学英才,齐聚金陵,共商科学发展大计,切磋学术技艺。”

  文元柳微微一顿,继而神色凝重地说道:“倘若朝廷真能促成此事,必能极大地壮大科学之声势,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也会让京师大学的兴办之路更加平稳顺畅。”

  召开大明科学大会?

  朱允熥闻言,不禁微微失神,陷入短暂的思索。

  刹那间,他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索尔维会议。

  彼时科学界一众大佬云集,思维碰撞,在人类科技发展的漫漫长卷上,留下了璀璨夺目的华章。

  如今这大明盛世,难道就不能兴办一场类似的学术盛会吗?

  确然如此啊!

  科学期刊纵然能承载诸多学术见解,可终究不比面对面交流探讨来得直接、深入。

  将大明的科学精英汇聚一堂,说不定便能激发出无数璀璨夺目的智慧火花,推动科学大步向前。

  再者,此举更能提振士气,鼓舞人心!

  “准!”朱允熥当机立断,应允下来。

  文元柳见状,连忙跪地谢恩,感恩戴德之情溢于言表。

  随后,朱允熥又令太监传旨,对在蒸汽机研制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众人一一进行封赏。

  这场盛大的宴会,足足持续了几个小时,方才落下帷幕。

  宴会过后,京师大学的各项筹备事宜,旋即有条不紊地铺展开来。

  与此同时,科举考试将每年开考的消息,如同汹涌的浪潮,迅速席卷了大江南北,引得无数人感慨万千,喜极而泣。

  要知道,以往三年才考一次,对诸多怀揣梦想的学子而言,实在是太过漫长。

  一次考试中的小小失误,便意味着要苦等三年之后方能重新来过。

  人生能有几个三年呢?

  况且现实生活中的重重困境,更是让许多人不得不放弃!

  虽说理论上每三年都有一次机会,可实际上,诸多因素交织,许多人考过一次之后,便再难有第二次机会。

  如今改为一年一考,无疑如同一束明亮的曙光,给他们注入了极大的希望。

  然而,更令人震撼不已的,当属科举新增的其他科目。

  江西。

  某个县的乡下,一处宁静的院子里,一位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正全神贯注地翻阅着一本《科学》期刊杂志。

  在他身前的木桌上,还整齐地摆放着好些《数学》《物理》等杂志专刊。

  年轻人看得极为专注,时不时拿起笔,在一旁的白纸上写写画画,进行着各种计算。

  旁边,一位老汉坐在石椅上,看着儿子这般模样,重重地叹了口气,满是无奈与怨艾。

  “咱们家虽说在村子里还算殷实,有百十亩良田,可也称不上什么大富大贵。”

  “打你小时候起,我便咬着牙,请了教书先生,教你四书五经、朱子集注,满心盼着你将来能参加科举,步入仕途,谋个一官半职。”

  “你小时候也算争气,小小年纪就中了秀才,在这十里八乡都出了名,人人都夸你是神童。”

  “可如今呢?你瞧瞧你现在!”

  老汉说到此处,语气愈发恨铁不成钢。

  “你整天就知道钻研什么《科学》《数学》《物理》,还有那些个工业制造之类的玩意儿,放着好好的圣贤书不读,这不是不务正业是什么!”

  年轻人被唠叨得心烦意乱,忍不住抬起头来,辩解道:“爹,这科学一脉,可是当今陛下亲自开创的,日后必定会成为显学,大放异彩!”

首节 上一节 538/5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宰执天下,青梅是林黛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