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539节
老汉闻言,冷哼一声,满脸不屑:“陛下亲创又怎样?圣人的学问,那可是传承了几千年,历经岁月的考验。”
“这劳什子《科学》,才兴起多久?”
“当今陛下年轻,也就是一时兴起,图个新鲜,指不定哪天就抛到脑后了。”
“你现在学这些,有啥用?”
年轻人不甘示弱,反驳道:“科学怎么就没用呢?爹,您看我做的这些……”
“家里又不让你干活!”
老汉毫不留情地打断了他的话,情绪愈发激动。
“咱们家虽说有些田地,我家也请了三五个长工,还有佃户租种,可我自己不也得在地里忙活,面朝黄土背朝天干了一辈子?”
“我就盼着能有个儿子不用再受这份苦,能坐上官轿,风风光光的。”
“你鼓捣的那些东西,再厉害又能咋的?”
“能帮你入朝为官?”
“能让你坐上八抬大轿,从此告别田间劳作?”
“要是都不行,那学它还有啥意义?”
老汉顿了顿,眼神坚定地看着儿子:“除非朝廷哪天开科取士,把你的那些《科学》啥的都考进去,不然,我迟早一把火把这些杂书全给烧了!”
话音刚落,只听得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有人扯着嗓子高喊:“陈老爹,陈老爹,朝廷要开恩科啦!”
老汉一听,猛地从石椅上站起身来,眼中满是惊喜与期待。
此时,一道人影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一边大口喘气,一边迫不及待地说道:
“下旨了,今年就开恩科,陛下还说了,往后科举考试,从三年一次,改成一年一次啦!”
老汉听闻此言,激动得双手都微微颤抖,忙不迭地追问道:“这消息哪儿来的?”
“县城里都张榜公布了,《大明日报》上也刊登得清清楚楚。”
那人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份还带着油墨香气的报纸,递到老汉手中。
老汉接过报纸,只是匆匆扫了一眼,便随手丢到儿子看书的桌子上,大声说道:
“开恩科了,从今天起,不许再看这些什么《科学》《数学》《物理》之类的杂书,给我一门心思读圣贤书,全力备考。”
年轻人拿起报纸,只一眼,忽然面露狂喜之色,兴奋地喊道:“爹,这报纸上说了,科举考试新开了好多好多新科目,往后《数学》《数学》都要纳入科举考试了!”
老汉一听,脸上满是狐疑之色,连连摇头:“这不可能!从古至今,科举考试哪有考这些的?你不会是糊弄你爹我吧?”
老汉不识字,心中自然满是疑惑。
“真没有,这上面真写了。”
年轻人急得满脸通红,举着报纸,递到老汉面前,一时间竟忘了父亲不识字这事。
这时,那报信的人也开口证实:“确实是真的,此次科举考试,朝廷新开了许多科目。”
“我听人说,从前科举考试,本来就有许多科目,并非只考一科。”
“如今陛下行仁政,这是要恢复古制呢。”
老汉听闻此言,不禁呆立当场,心中五味杂陈。
儿子看的杂书,也能派上用场?
儿子此前科举多次未中,如今开了新科目,又正是他最爱的。
如此一来,岂不是通过科举,金榜题名的概率,反而要大增了?
老汉越想越兴奋。
半晌,喃喃自语道:“陛下真是仁德之君啊!”
……
同样的一幕幕,在大明各地纷纷上演。
自从朱允熥创立科学以来,天下间对其感兴趣、潜心学习的人着实不少。
毕竟,人各有志,有些人天生就对理工科类的知识情有独钟。
然而,现实的困境却如同一堵高墙,困住了这些人的脚步。
大明的生产力水平尚低,经济基础薄弱,根本没有足够的财力让人们毫无顾忌地去研究这些被视为“无用之学”的学科。
偶尔有读书人沉迷其中,往往也会被父母师长责骂,斥为不务正业。
如今,朝廷开科取士,将科学纳入“正途”,无疑搬走了压在众人胸口的巨石,解开了最大的难题。
许多人的命运,也因此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
皇宫。
朱允熥仍在书房中批阅奏章。
于他而言,科举也好,开科学大会也罢,都仅仅是他需要处理的诸多事务中的沧海一粟。
身为帝王,他有太多太多的国事要操心。
而对于大明帝国来说,眼下还有一件更为紧迫、更为重大的事情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那便是与女真三部的战争。
……
第349章 明军的困境!女真来降!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于普通百姓而言,万里之外的烽火硝烟,仿若远在天边的幻梦,遥不可及。
可对大明朝堂而言,那战场上的一举一动,却皆关乎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其走向将左右未来大明的国策方向,改写国运轨迹。
自此前建州女真集结两万精锐之师,气势汹汹而来,却被朱能率领的三千新军杀得丢盔弃甲、落花流水之后,女真三部仿若惊弓之鸟,再未敢贸然集结大部队正面抗衡,转而施展起小股兵力频繁袭扰的战术。
新军大帐之内,蓝玉、朱能以及一众将领正围绕战事进行讨论,气氛凝重。
“如此这般拖下去绝非良策,依我之见,我军当轻骑突进,主动寻觅战机,一举将女真主力彻底歼灭。”
一位将领皱着眉头,语气中满是焦急与不耐,嘟囔道:“我从军多年,还从未见过这般打法。”
“咱们明明具备一日驰骋数百里的实力,如今却偏偏要与修路的工匠们结伴同行,平白无故地不断承受敌军的骚扰与侵袭,搞得人困马乏,这般下去,军心迟早得乱!”
此言一出,帐内不少将领纷纷颔首赞同,交头接耳之声此起彼伏。
此前朱能率军大破建州女真主力,那一仗打得酣畅淋漓,众人心中畅快无比。
可谁能料到,后续这小股敌军的频繁侵袭,却成了他们的心头大患!
毕竟,新军纵然战力超群,可将士们也皆是血肉之躯,并非钢铁铸就。
女真反复无常的侵袭战术,虽说新军也采取了轮流防守之策,然而枪炮轰鸣之声震耳欲聋,只要枪炮一响,任谁都难以安歇。
时日一久,众人自然个个叫苦不迭。
“所言极是!”
又有将领接话道:“打仗打的就是钱粮,朝廷为平定女真三部之乱,耗费的银钱已然不计其数。”
“咱们大军在此停滞不前,战事每多迁延一日,便要多花费海量的银子。”
“眼下行军要破此僵局,绝不能这般慢吞吞地磨蹭,必须派精锐骑兵迅猛突进,直捣黄龙,杀他个措手不及。”
“以咱们新军的强悍战力,女真各部哪有还手之力?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其他将领也纷纷踊跃建言,七嘴八舌地嚷道:“对啊,大将军,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了。您快下令吧!”
“轻骑突进,直捣黄龙!”
“末将愿为先锋!”
“末将也愿效犬马之劳!”
“末将恳请出战!”
……
一时间,大帐内众将群情激昂,纷纷请命出战。
蓝玉高坐于上位,目光冷峻,缓缓扫过下方诸位将领,脸色却依旧阴晴不定,仿若内心正在天人交战。
半晌,他的目光落定在下首靠前位置的朱能身上,似是有意让他发表见解。
“这仗究竟该怎么打,朝廷早有定策,军务处几乎每日都会传来公文指令,咱们倘若擅自变更朝廷既定的战略方针,怕是不妥吧。”朱能微微皱眉,字斟句酌地开口说道。
“可如今是咱们在前线冲锋陷阵、浴血奋战啊!”
一位将领立刻高声反驳,“军务处那帮人,远在金陵城,哪能知晓咱们这儿的实际状况?又岂能任由他们在后方指手画脚、遥控指挥?”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另一名将领紧接着附和道:“军情如火,瞬息万变,咱们既已受命领兵出征,就理当肩负起指挥作战的重任,岂能因循守旧、呆板地依照军务处的方案按部就班地行兵布阵?那岂不是贻误战机,自寻死路?”
“对啊!军务处远在万里之外,若依他们的方案行事,这战机转瞬即逝,咱们只能干瞪眼,错失良机!”
“眼下面对的局势,唯有当机立断,果敢出击,一举将女真主力连根拔起,让他们从此再不敢觊觎我大明疆土,骚扰我军!”
“说起军务处,诸位莫要忘了,大将军亦是军务大臣,而且还是排名首位的军务大臣!大将军此刻便在帐中,咱们还听什么军务处的指挥啊!”
“是啊,朱将军,您也是军务大臣呢,为什么要听金陵城那般人的呢?”
众将你一言我一语,但态度又都十分坚决而统一。
大家都觉得要加快进军速度,向女真发起狂风暴雨般的迅猛攻击,力求尽快将女真三部彻底击败,以解日夜被侵扰之苦。
“大将军,请下令吧!”一位将领双手抱拳,神色恳切地请求道。
“请大将军下令!”
“请大将军下令!”
“请大将军下令!”
上一篇:红楼:宰执天下,青梅是林黛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