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第61节

  再隔一日,回去苏州,点齐兵马,过江北返。

  却没走来时之路,而往西北直奔嵩山而去,赵倜要去嵩山北麓的大宋皇陵,给高滔滔上香。

  他骑着黑玫瑰,这马每次出行都活泼,赵倜轻抚马头,心中思索也是匹宝马,就不知什么品种,马经之上未有记载,回去后仔细查查。

  一辆车驾在后面军中相随,阿朱坐在车里,目光有些狡黠,看着王语嫣。

  王语嫣被她瞅得心慌,转过头道:“阿朱,你说东京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阿朱乌溜溜眼珠眨动,笑道:“我带姑娘去相国寺玩,东京是天下第一大城,那寺乃是天下第一大寺,童貂寺说相国寺有和尚开饭馆卖肉,去瞧瞧究竟怎么回事。”

  她其实已经知道王语嫣是自己同父异母姐妹,却不点破,王语嫣刚刚从此事走出来,担心她又思想过去。

  王语嫣轻声道:“阿朱,你……和殿下那班人马很熟吗?”

  阿朱莞尔道:“算是熟悉,有空我给姑娘介绍,那童貂寺最为有趣,整天神神叨叨,不知心中想些什么古怪事情。”

  王语嫣点了点头:“好……”

  一行军马过府穿州,不日来至嵩山之下,赵倜往上望去,只见群峰矗立,少室山隐于其中。

  他沉吟片刻,笑了笑,少林寺早晚得去一趟。

  接着军马向北绕走,用了不少时间,终于来到北麓前方的皇陵。

  皇陵规模庞大,各帝独占一块地方,后陵陪于一旁,风景极好,青草茵茵,野花绽放,想来也有龙脉镇压。

  赵倜既来,就不可能单独祭拜,所有陵墓都要供奉,从太祖开始。

  可就在他叫停兵马之时,忽然看到就在众陵之间,有一头黑色驴子,正在绿草缓坡上撒欢奔跑……

第110章 皇陵之前,奇异黑驴

  哪里来的驴子?赵倜扬眉瞅去。

  只见这驴体型不小,很是壮硕,一身油亮黑毛,四只雪白蹄子,此刻停下跑动,仰头望向这边队伍。

  赵倜看了几眼,问旁边童贯道:“嵩山的野驴很多吗?”

  童贯摇头:“殿下,卑奴没听说过此事,想来不能,怕是谁家养的不耐劳累,咬断绳缰,偷跑出来吧?”

  赵倜摇了摇头,这驴精神,脖上背上没什么套缰挂辕痕迹,一看就是在外面许久。

  这时皇陵守陵官带着陵兵过来,守陵官品级不低,是正五品的差遣,就是没什么权利,还要担惊受怕皇陵有坏损闪失,自家被罚禄贬职。

  守陵官行礼,他认得赵倜,之前太皇太后高滔滔大葬,赵倜任了山陵使者之一,负责护卫安全。

  赵倜点了点头,马鞭指向那草地上的黑驴,道:“哪里来的野驴?”

  守陵官回头看去,微微一愕,随后苦笑道:“殿下,这驴由来久了,下官任职时就在这嵩山北麓游荡,下官的前任时也在……”

  “哦?”赵倜道:“这么长时间了?就没人擒捉射杀吗?驴肉可是好吃的很。”

  他此刻站在上风口,只见远处那黑驴耳朵突然支起,也不知是辨懂人言,还是被风吹的。

  守陵官道:“殿下,我听老兵说这驴在山上已久,几乎不知什么时候出现,至于擒捉射杀,老兵们都讲抓不到,也射不上。”

  “抓不到,射不上?”赵倜诧异:“哪个是老兵,站出来说说。”

  队里走出一个驼背老者,有五六十岁模样,一看就是京畿禁军世家出身,不然这等形状早便被剔除军籍。

  他行礼道:“殿下,这事小人却是知晓。”

  赵倜道:“看你也当兵年久,不会最初便谋得此差,一直在皇陵守卫吧?”

  老兵陪笑道:“殿下明鉴,家里托了关系,小人十几岁就来守护皇陵,一直都在此处。”

  赵倜笑道:“那驴子怎么回事?”

  老兵道:“小人少年来时便有此驴,听当时老人讲,再早的时候也在,同袍们都曾经试图擒抓,想要射了吃肉,但从来没人成功,哪怕陷阱之类也没用处,后来时间久了,便不去管它,它住在北麓坡林,并非时时过来皇陵这边,倒不滋扰惹祸。”

  赵倜点了点头,看来这驴在此处很多年了,驴这种动物长寿,平均寿命二十五到三十年,部分能活四十年以上,甚至有的驴能够活到一甲子的时间,他记得后世有一头驴,都六十五年了,还依然活着。

  “不少新来的军兵不服气,都尝试去抓它,但全都不成,后来时间久了,都称呼其为灵驴。”

  赵倜摸了摸下巴,驴这种东西记忆力强,生存能力强,智商也高,是所有家畜中智商最高的,但要说这么多人抓不到可就有些扯了,可见这些守陵兵平日多惫懒无用。

  他道:“拿弓箭来。”

  旁边种朴立刻递上,他瞅着那驴,但还未等搭箭拉弦,就看这匹黑驴灵巧转身,撒腿往嵩山跑去,嘴里发出高亢的叫声,居然还跑出个弧形曲线。

  赵倜脸皮抽了抽,不由缓缓放下手臂。

  老兵低头道:“殿下,这驴认得弓箭,更识得弓弦之声,小人年轻时多次尝试,都是未待射箭,便跑走了。”

  赵倜神色略有些尴尬,心中琢磨驴喜欢群居,这山里恐怕未必一头,便道:“去找过它的巢穴吗?可还有其它驴子?”

  老兵摇头:“回殿下,上山找过,只知住在那边,却没找到详细地方,也没见别的驴子,就此一头。”

  赵倜沉默片刻,冲老兵摆了摆手,老兵归队。

  他看向守陵官道:“本王此番南下剿贼,得胜归来,特走此地,打算祭拜各位先皇与圣人。”

  守陵官急忙道:“恭贺殿下凯旋而归,剿灭贼寇,护佑社稷,实乃朝廷之福,百姓之福。”

  赵倜道:“勿须恭维,前方带路,本王拜祭列祖列宗。”

  说完他跳下黑玫瑰,叫后面军兵带好供品,随后一路走去,从太祖的永昌陵开始,然后太宗的永熙陵,直到英宗的永厚陵,高滔滔的陵墓便陪在永厚陵一旁。

  此处供品和神宗永裕陵的供品赵倜上得多一些,守陵官见状眼皮直跳,心中暗暗嘀咕,没看到,没看到,下官什么都没看到。

  随后赵倜在高滔滔陵前足足呆了大半个时辰,才神情哀伤转身离去。

  就在他离开不久,守陵兵各去偷懒后,就瞧那嵩山北麓林中黑驴悄悄跑了出来。

  这驴踏着四只白蹄儿,直奔太宗的永熙陵,狂吃起来。

  待半晌军兵看到后远远大喊,它撒开蹄子回去山中躲起,过不多久再从林内绕去了英宗的永厚陵,然后瞅到这边供品居然比前面陵墓都多,似是有些愣神,随后扬起驴头,发出一声高亢嘶叫……

  赵倜率兵往东回转,一路之上风光美妙,景色怡人,清风凉爽吹拂。

  这时已至下午,顺着官道而走,可以瞧见不远处的洛河水缓缓流淌。

  洛河优美,赵倜不由想起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含辞未吐,气若幽兰的句子,他微微思索,叫停队伍,下马带着童贯周侗七八人,往河边走去。

  就见洛河之水,波光粼粼,清静少波,虽是北面黄河的支流,却根本不像黄河那么暴躁咆哮。

  赵倜站在河边观赏,举目潋滟微波,似梦似幻,不由想起当年始作凌波微步一词的曹植来,想起那篇千古名作洛神赋,再想起闻名于世的七步诗,兄弟阋墙,同室操戈。

  他背着双手默默顺着河流向前走去,官道之上军马缓缓跟随。

  待走了近乎两刻钟后,瞧见远处河边碎石滩上有人正在打拳。

  赵倜一眼就看出此人打的乃是是太祖长拳,但这长拳似乎与外面所传不同,他不由走近了些,仔细观瞧。

  只看那打拳之人三十来岁年纪,身穿灰色旧布袍,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四方的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神情蕴含一丝悲愤。

  赵倜见状,不由微微眯起双目……

第111章 萧峰,太祖长拳

  这人根本不怕观看,一套太祖长拳打得“呼呼”作响,爆空之声不断传来。

  赵倜停住脚步,神色若有所思。

  这人所练的太祖长拳,不但与外面流传不同,与宫内的也不一样。

  太祖长拳原本宫内宫外是相同的拳法,但这些年宫内的长拳没人改动,一直还是那般,外面的百来年过去,很多地方产生了差异。

  各州府之间,相隔不过百里,两处武师打出的拳法却迥然不同。

  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太祖长拳,因为只有一副拳架,没有真正发力的窍门与拳意。

  外面练拳之人自己研究寻找发力,宫内宦官侍卫也是如此,至于拳意领悟则五花八门了。

  当年太宗以太祖名义传出此拳,只传了拳架,旁的没有,真正的发力和拳意都掌握在历代大宋皇帝手中。

  无论宫内宫外练习之人,就算领悟了这太祖长拳外功练内功的法门,据此也练出了内力,可威力却全平平。

  但眼前这人不同,赵倜从没看到有谁能将太祖长拳打出此种威势。

  绝对是武学天资之辈,恐怕已经摸到一些太祖长拳真正的拳力与拳意。

  这人三十二势打完,收功敛气,目光望了过来。

  赵倜微微一笑,抚掌道:“好一套拳法,不过练得有些错了,伱这拳架和原本的太祖长拳拳架有所不同,应该是这一脉流传中出现了差失。”

  这人本来观望众人一眼,就想转身离开,此刻闻言止住脚步。

  他瞅赵倜衣着华贵,身后几人虽看似亲从,却气宇轩昂,穿戴不俗,未免沉吟,斟酌如何开口。

  赵倜笑道:“素闻江湖中有北乔峰南慕容的说辞,前者身为丐帮帮主,擅长降龙廿八掌和太祖长拳,我看你洒脱英武,长拳用得与他人不同,似是颇具威力,就不知是否乔帮主当面?”

  他见这人形貌气质与记忆中乔峰极为相似,又能打出这种特殊的太祖长拳,乔峰所练太祖长拳威力极大,聚贤庄一战,太祖长拳曾大逞威风,于是猜测对方,没想到会在这里碰见。

  这人闻言不再迟疑,抱拳道:“在下正是乔峰,但早已经不是丐帮帮主了,未知……这位公子如何称呼?”

  赵倜眼下不知道乔峰的事情发展到哪个地步,毕竟自他到来,东京朝上都有变化,尤其踏足江湖之后,蝴蝶效应愈发明显,很多事情的时间线都改变了。

  他笑道:“我姓赵,单名一个倜,我观乔大侠这门拳法练得极好,只是拳架有些错漏。”

  乔峰点头道:“赵公子所言不错,太祖长拳各地广为流传,练法都有不同,拳架之间存在大小差异,也不知哪个才是原本。”

  赵倜道:“原本我这里却有。”

  乔峰闻言一愕,太祖长拳不算什么厉害武功,一般来说坐地开馆武师都会,名门大派更不用讲,但这么多年下来,当初的原本在江湖中却罕见了。

  “赵公子身具国姓,莫非……”

  赵倜点头:“我也不做隐瞒,确为宗室,这长拳的原本拳法,在宗室平常可见,就是朝上一些相公尚书家中也有,乔大侠投身任意一家,都可轻松得到。

  “这……”乔峰沉吟,对方说得轻松,但宗室也好,庙堂也罢,哪能是说投便会投入进去的,他虽然武功高强,可毕竟江湖身份,若说以往还有些可能,但眼下却是万万不能了。

  赵倜见状笑道:“当日太宗皇帝将长拳公布天下,那时武者人人得知,就算是乡野农夫家中都有拳图收藏,如今也不过百余年,想来外方应该还有,只不过找起来费力一些。”

  乔峰闻言心中一动,但忽地又神情有些悲怆,他此刻已经模糊知道自己身世,就要前往雁门关去验证一些事情,如果真像那些人所说,说不定今后将会如何,哪里还好寻找太祖长拳的原本。

  “多谢赵公子告知,在下也确实想一观太祖长拳原本,只不过……”

  赵倜看他神色有异,心中思索莫非身世已经被揭露,要往雁门关去看绝壁刻字了吗?

  若是这样,一去之后,彻底确认身份,便要回中原寻找光头大哥……带头大哥报仇了,然后追查中途,发生些意外,远走辽国,等再回来,已经旷日持久。

  他想了想道:“原本的太祖长拳并非稀罕难觅之物,乔大侠有难言之隐,我不妨做个人情,送与乔大侠好了。”

首节 上一节 61/1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大秦异姓王,开局结拜始皇帝

下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