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第79节

  赵倜看着黄裳露出一抹笑意:“既然回来,正好有件差遣,同本王一起出使辽国。”

第135章 高上神霄,去地百万

  “出使辽国?”黄裳怔了怔:“殿下要带使团北上?”

  赵倜点头:“不日前往,你做好准备,我会和官家请旨,你此刻初来京城,可安顿好住处?”

  黄裳道:“劳殿下挂心,已经提前派人租好了房舍。”

  赵倜沉吟几息,道:“小不败。”

  对面车中传来清脆应声:“在在!”

  赵倜道:“下车过来。”

  小黄寞爬出车厢,跳下车子,然后偷眼瞅黄裳。

  黄裳道:“殿下,这……”

  赵倜一指自己车厢:“先别背书了,去我府中耍耍,晚上我在高阳正店备一桌酒席,给你们接风。”

  黄裳看着小黄寞兴高采烈钻进赵倜的车厢,嘴角抽了抽,再次行礼:“下官多谢殿下。”

  翌日,赵倜前往军狱,傍晚时分入宫。

  那三名辽国谍子未审问出什么有价值情报,受刑之下,并未招供。

  赵倜打算交给枢密院,毕竟枢密院机速房虽然查间谍不行,但刑具却非马步军狱可比,花样繁多,由他们审问间谍细作,比军狱更为拿手。

  赵煦应允,然后赵倜说起黄裳的事情,黄裳此刻加端明殿学士,具体差遣还没派下来,赵倜提出要黄裳跟随一起出使,赵煦点头同意。

  又隔几日,赵倜带着众人秋游回府,童贯禀报,说端王有请柬送来。

  赵倜打开一瞧,居然是赵佶准备开白云法会,邀请京畿一带的道观观主,还有出名的道人前来参加,谈经说法,论述修行。

  看完请柬,他问旁边童贯:“京畿一地有多少观院?”

  童贯想了想:“殿下,怕不是有几十座吧?”

  “那却热闹,过去逛逛无妨。”赵倜点头:“去告诉黄学士一声,三日后与我一同参加道会。”

  转眼三天已过,黄裳过来王府,满面欣喜,他笃信道家,平日所写诗词都满充斥道家之言,其意玄秘,往往对道家不知者,难为理解。

  随后出门,直奔端王府。

  这时端王府热闹,府前车驾停去极远,但大多都是青骡或毛驴套辕,各自观主虽然不少朝上敕封,却也不便驾驭马车,毕竟马车有律法规格限制。

  门前军兵首领看见赵倜过来,忙跑下阶,点头哈腰满脸堆笑道:“小人给王驾引路。”

  赵倜瞅他一眼,是上回故意摔下来的那个,已见过几次:“你倒机灵。”

  军兵攀附道:“王驾过奖,小人愧不敢当,小人打心中只对王驾敬重,其他来客并不会如此。”

  赵倜笑笑,走入府内,片刻来到一片庞大空场,只看布置得恍如仙境一般,两旁排起的桌案足有百张,所坐之人都着各色道服,鹤发童颜者不少,道貌岸然者有之。

  再看案上,各种花色点心、时令水果齐全,如今入秋,各地丰收,好物全汇往京师,尤其每张桌案都摆放了几只大桃,红红白白,看了叫人食指大动

  赵倜摸摸下巴笑道:“这还真打算开蟠桃会了。”

  赵佶见他到场急忙迎接过来,挽臂小声道:“八哥,这几天我可听说了,之前好多府里都查出谍子,你确定我这再没有了?”

  赵倜瞅着那些如穿花蝴蝶一般的女真人,摇头道:“却不好说,你在辽国和西夏都已挂号,名头摆在两边国主案前,没事两边都琢磨你,如今辽国谍子虽然清除,但谁知道还有没有西夏派来的,西夏可比契丹凶残更多。”

  赵佶闻言大惊:“八哥,你府上有吗?”

  赵倜笑道:“我府中又不进什么人,耶律洪基和梁思昭就算想琢磨我,也找不见机会。”

  赵佶小鸡啄米点头:“八哥说得对,我却是要小心了,要小心……”

  随后介绍黄裳,赵佶闻听对方于道家颇为崇信,不由热情,这时林灵素也过来稽首见礼。

  赵佶道:“八哥,此番灵素道长要建一门新的教派,我与他助威宣法,也在教中占个身份。”

  赵倜笑道:“你对道经道法很有研究吗?要占个什么身份?”

  赵佶道:“八哥又非不知我,除了书画,便好道宗,研究自是有的,灵素道长的神霄一说颇合我意,便……占据教主位置了。”

  赵倜道:“神霄教派教主是吧?”

  赵佶得意道:“正是如此,等我修行有成,说不得做天下道教的教主呢。”

  赵倜微微一笑,赵佶忙请他去头里坐了,黄裳陪在一旁。

  那些女真人这时过来服侍,一时间香气扑鼻,轻声柔语,入眼琳琅,好比天宫。

  片刻之后道会开始,林灵素先论起神霄之法,他以《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说起,阐述神霄之道,其中夹杂符箓三宗的道说,言古时天有九霄、九重,最高一重为神霄,所谓高上神霄,去地百万!

  他说完之后,那些坐于两旁的各家道观之人,有的附和,有的则提出疑问,纷纷开始以道言分讲辨解,一时间场中气氛十分曼妙,又有各种法器助兴,檀香袅袅,仙乐飘飘。

  赵倜靠在椅上,吃了只大桃后,瞧向一旁黄裳,只见黄裳听得认真,脸上还带着几分若有所思……

  江南,苏州,太湖。

  一艘小船在水中无篙自行,仿被清风牵动,往曼陀山庄方向驶去。

  船头站着一名蓝衫中年文士,龙眉凤目,面如冠玉,微有薄髯,他身形一动不动,恍惚之间,仿佛融入这片水天之中。

  此刻若有人看见此处,初眼只会瞧到小舟,若非仔细观望,几乎会疏忽这船头还有一名文士,文士虽在船上,又好似不在,叫人不经意间忽略。

  小船平稳前行,曼陀山庄渐渐在望。

  李青萝此刻正坐于书堂一脸发懵地看着手上秘籍,这是东海赤霞岛的一本剑谱,琅嬛玉洞武功太多,这本以前没有练过,不过她已经连续看了七八天,却依然对这本秘籍中很多意思不解。

  她紧皱双眉,小无相功太难她学不成,这些不如小无相功的武学,她练来竟也如此费力。

  就在这时,书堂木门忽然朝两旁打开,她惊了一惊,抬头看去。

  就见一名蓝衫中年文士,出现在外面丈远距离,接着仿佛移形换位一般,身体未见太大动作,便到了门前。

  然后又是快到叫她无法理解,进入书堂之中。

  下一刻,这名文士已经站在了她的前方。

第136章 蓝衫神秘人

  李青萝心中大惊,“呼”地一下站起身形:“你是什么人?”

  中年蓝衫文士上下打量她,原本无喜无悲的面色渐渐出现一丝嫌弃。

  李青萝感觉体内似乎被一股无形气机牵引,气血内力都有些悸动翻滚起来,不觉心中惶恐万分。

  前方这人武功简直高到她从未见过,就算想都没有想过,这究竟是什么人?来曼陀山庄干什么?

  中年文士收回目光,在书堂中徘徊了几步,忽然道:“你的资质太差,简直差得没边,但也难怪,那两个蠢货怎么会生出资质好的后代,但你和他俩相比,又是壤天之分。”

  “你,你……”李青萝神色阴晴不定,心中不由暗想,这人莫非知道自己父母?她道:“你到底是谁?来我曼陀山庄干什么?”

  “我是谁?”中年文士微微仰头,看向书堂上方的梁柱,片刻轻叹:“有你这般天赋差到极点的后代,简直辱没我的名声,但……夫复奈何?天意如此,天意如此。”

  “你……”李青萝脸上生出一些怒意,对方年纪看起来只不过比她大了些微,怎么说自己是他后代?这时壮起胆子道:“你不要乱讲,我父名号无崖子,我不是你的什么后代,你这年岁也……”

  “你那父亲?”中年文士摇了摇头,一声嗤笑:“蠢儿呆儿罢了,文不成武不就,一些小道都领悟不透,愚昧至极,不过你比他更为不如,真应了那句话,一代不如一代!”

  李青萝闻言顿时表情怪异,蠢儿呆儿?

  她清楚自己身世和父母来历,小时候的印象还有,无崖子的容貌在记忆中还存在一些,这时看眼前中年文士,隐约感觉父亲无崖子与对方哪里有点相像。

  而听对方之前说话口气一副长辈姿态,此刻又叫自己父亲蠢儿呆儿,难道是……可那又怎么可能!

  “不用想了。”中年文士看她一脸错愕,摇头道:“留着点脑子做旁事吧,你父亲无崖子和母亲李秋水,都是我的徒弟,无崖子……也是我的儿子。”

  “你,你胡说……”哪怕心中想了,但与对方说出口不同,李青萝不由出声反驳,这根本就是不可能之事。

  父母的来历丁春秋曾与她说过,出自西方一座叫做逍遥的武学门派,而父母二人乃是师兄妹关系,是逍遥派掌教逍遥子的徒弟。

  但丁春秋并没见过逍遥子,按照丁春秋所讲,眼下逍遥子早便是百岁开外,应该不在世上了,就算还在的话,也绝不可能这么年轻。

  而且眼前这文士还说父亲是他儿子,这简直就是胡言乱语:“你这般岁数,我父亲怎么会是你的儿子?”

  “无知。”中年文士似乎不屑解释,淡淡道:“本来我也没萌生寻找你们之念,不过忽然心血来潮,要到处走走,蠢儿就那般了,想瞧瞧他的后代如何,能不能调教一番,继承李氏的道统,没想到你比他更不如,真是叫我失望!”

  “我……”李青萝脸上忽红忽白,本是不该相信,但对方的武功实在高到离谱,自己此时便是想要运气都极为艰难,感觉受到对方逸散的气机压制一般。

  “我还是不信,父亲的弟子都不……”

  “那些人知道什么,此事只有你父亲师兄妹三人知晓,李家本是旧日南唐后裔,这百来年不过残存于世罢了。”说到这里中年文士露出一抹自嘲。

  “南唐后裔,残存于世?”李青萝心中震惊,这是丁春秋没有说过的,可哪怕她身在江湖,也知当时金陵城破,后主奉表投降,率一众城内宗室去往了东京开封,怎么又是残存?

  看见李青萝表情,中年文士淡然道:“我这一脉乃是皇裔,在宋京之中已经断绝。”

  李青萝闻言讷讷不知说何才好,若眼前之人真是逍遥子,又是自己祖父,为何看起来如此年轻?难道武功练至登峰造极,能够驻颜不变吗?容貌老去一直是她的心病,但若习武至巅峰能保持青春,她则更加心中更恼,因为她实在是天赋太差了。

  中年文士此刻眼中又出现嫌弃之色,开口道:“你有一个女儿?”

  李青萝急忙点头:“是有一女,名唤王语嫣。”

  中年文士皱眉道:“怎么能够姓王?”

  李青萝大窘,嗫嚅道:“确,确实不该姓王,应姓段的,他的亲生父亲是大理段家之人,镇南王段正淳。”

  中年文士不悦道:“我是说为什么不姓李,既是我的后代,她那一辈如今又她自己,必然要姓李的,姓什么王和段呢?李秋水本来姓没藏,也是入我门后,随我改的汉姓。”

  “啊?”李青萝闻言顿时觉得自己真的蠢笨,想事情都会想去了旁里,但又不知该怎么回答,脸上一副自卑尴尬。

  “她的学武天赋如何?”中年文士微微沉吟:“段家之人全都习武,当年我曾见过段思聪,天赋不错,但……与我相比却是差了不少。”

  “她并未学武……”李青萝垂首说道。

  “为何不学?难道资质还不如你?”中年文士双眉拧起。

  “嫣儿的资质应该比我好,只是她自己不喜欢打打杀杀,所以才不学习,她……可是能够过目不忘的!”

  “过目不忘?”中年文士道:“那可也算不得什么,不过少浪费点工夫,观看别人切磋能触类旁通一些,真正资质好的乃是一学便会,一想即通,遇见瓶颈桎梏,用不多久便能打破,不会被阻碍太久。”

  “这……我便不知了。”李青萝摇头。

  “她现在哪里,叫过来我看。”中年文士道:“虽听着比你要强,可也得看一下方知。”

  “嫣儿不在曼陀山庄,她在,在……”李青萝说到这里神色有些不自然起来,南唐是被大宋灭国,就不知说跟着大宋燕王走了,对方会不会恼羞成怒。

  “在哪里?莫非去了城中?”中年文士看她神色有异,道:“且说实话,不然即便你是我的后代,我也不介意斩掉你,倒省得活在世上辱没我的身份名声。”

  “她跟着燕王去东京了。”李青萝闻言一哆嗦,哪里还敢撒谎,脱口说道。

首节 上一节 79/1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大秦异姓王,开局结拜始皇帝

下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