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第94节

  阿朱道:“殿下要沐浴吗?”

  赵倜点头:“水勿须太热,多些方好。”

  阿朱小脸一红,称了声是,朝门外走去。

  (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恭喜发财,前几天欠的和今天欠的字数,会在两三天内补上,谢谢大家,此段不收费)

第153章 少林,少林

  半晌之后,赵倜起身前往沐房,阿朱正好从里面出来。

  “殿下,看看水是否足够?”阿朱轻声道。

  赵倜走进去一瞧,池桶内都已漾满,笑道:“不错,已然够用,叫如意准备衣物送来。”

  阿朱睫毛扑闪:“奴婢取过便好……”

  赵倜瞅她一眼:“我叫如意捏背,阿朱你会吗?”

  阿朱顿时霞飞双颊:“我……我可以学。”

  赵倜点头道:“若不怕冷,取完衣物来吧。”说罢,进入池中。

  片刻,水面之上飘起丝丝白色寒气,房内房外仿佛两个季节。

  阿朱敲门:“殿下,衣物取好了。”

  赵倜道:“进来吧。”

  阿朱进门不敢睁眼,放下衣服,摸索着慢慢走上前:“奴婢,奴婢给殿下捏背。”

  赵倜闭上双目,感觉一双纤手搭在肩头,微微有些温热。

  良久,房内气息变得越来越冷,赵倜感觉阿朱冻得有些哆嗦,想了想道:“把那条冰蚕拿来这里。”

  阿朱称了声是,回去书房取来水晶壶,赵倜见她小脸都有些发白,摇头道:“去找个地方暖和暖和好了。”

  阿朱道:“可是殿下一会儿更衣……”

  赵倜道:“说不得要什么时候,总不能在这里冻成冰雕,我自行便好。”

  阿朱道:“那奴婢前去取暖,殿下修练的什么功法,这般寒冷……”

  赵倜笑了笑:“是门能够结水成冰的寒功,若是全部使用出来,降寒本领该不比那冰蚕之前差,赶快去吧。”

  阿朱应声出门,将沐房关好,赵倜看向水晶壶,小蚕已经感受到了这里的冷意,在壶中乱跳,啾啾叫个不停。

  赵倜打开壶盖,不待伸手去取,这蚕自行蹦了出来,欢快雀跃,在房中到处滑行。

  他心中琢磨,这东西不知有没有记忆,马匹驴子大雕之类都有记忆,这东西太小本不该具备,但身为异种,按照当时它在慧净和尚手中的表现来看,可能还是有的。

  不过就算不凡拥有记忆,眼下蜕壳新生之后怕也忘记了以前,估计不会记仇,否则记得被自己吸干寒毒之事,此刻早便该夺路而逃,或者来咬自己,不会眼下这般欢喜。

  赵倜目光跟随小蚕,见它身上的颜色愈发莹白,室内的寒冷气息都仿佛少了一分,暗想不知道用寒气滋养下去,这蚕能不能恢复原来的本领。

  小蚕这时来到水池旁,在池边飞快滑行,随后发出啾啾几声叫,竟然一头扎进池内。

  赵倜真气催发,小蚕立刻被震了出去,然后似乎有些发懵地滑到赵倜一侧,在他手掌旁啾啾不停。

  赵倜拿起看了片刻,只觉得实在太小,哪里像雕马般能够辨别情绪,不由摇头道:“一边玩去,别打扰本王练功。”

  他将小蚕远远丢走,接着开始练功,此刻距离幻阴真气第六层已经极近,只怕用不多久便会晋升,到时就知道高滔滔所说的幻境到底是怎么回事。

  练完幻阴真气后又练小无相功,这门功法他已经十分精通,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有些意犹未尽。

  如果逍遥派的功法除了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外,都是逍遥子根据无量海宝箓与山字经,或其它山海观武学提炼而出,以长春功调和新创,那这小无相功显然并非是完整版本。

  他随后再练乾坤大挪移,乾坤大挪移处在第三层巅峰之境,距离进阶第四层,勿须太长时间。

  最后修练葵花宝典,葵花宝典在境界之上已然大成,不过他觉得内力方面似乎还差了一些,毕竟李宪当年未学紫霞劲都能硬抗白虹掌力不死,那么就不是此功速成招法的厉害,而是李宪自身内力雄厚无比。

  赵倜体内白紫二气顺着经脉飞速运行,不知多久时间过去,一个周天结束,真气明显有所增加,脸上隐隐泛着二色,整个身形都散发出一种莫名神秘,难以言道的气质。

  他睁开双目,神光内敛,轻轻张嘴,檀香之气吐出,整座房间都变得有些庄严肃洁。

  起身穿好衣服,摊开手掌,真气盘旋,混合室内寒气,凝出一朵霜花,那小蚕见状立即滑了过来,小小身子弹起,跃至他的掌心。

  赵倜将它丢入水晶壶中,走出门外,此刻天边鱼肚白泛起,已是清晨时分。

  七日之后,赵倜休假结束,开始上朝,此刻朝上一派热火朝天,欣欣向荣。

  新法各种事项已经逐步推行下去,大臣们干劲十足,极为忙碌,彼此配合默契无间,至少在这种万事初兴时候,还没有表现太多的勾心斗角。

  不过赵倜知道,随着一切稳步向前,新法益处在朝堂民间展现,国力民力大幅提高,进到蓬勃时期,那么各种矛盾的产生不可避免。

  国力弱时有弱的矛盾,国力强时有强的矛盾。

  朝堂臣官之间,即便是忠臣也好声名,而想强国富民,一展报负,又怎可手中无权?不争权又怎能行。

  奸臣更不必说,弱时大抵涸泽而渔,强时只想要的更多。

  赵倜眼下不想过深掺合这些事情,繁琐宂重,耗费精力,有赵煦在,如何甄别判断,如何平衡其间对错,在赵煦这个官家,不在他这个亲王,他插不插手其实影响不大。

  随着政事结束,赵煦对出使辽国人员赏赐,他军功再转,又被赐下一座大宅和城外一所庄园。

  其他人也差不多都有封赏,苏轼赏了不少,但官职未动,不过这已算是不错,否则若无此番出使,早就贬走,再过两年,去了天涯海角那边。

  散朝之后,赵煦召赵倜去御书房说话,但进去坐了半天,赵煦却只是沉默,并不开口。

  赵倜观看赵煦神情,见他又出现那种极为矛盾的气质,仿佛平日几种不同时刻的状态拼凑到一起,看起来格外的割裂别扭。

  足足一两刻钟,赵煦才叹了口气道:“八哥儿。”

  赵倜微眯双眼道:“官家,臣弟在。”

  赵煦点头:“我有一件私事,打算叫八哥儿去办。”

  赵倜闻言疑惑:“官家,不知是何私事?”

  赵煦看着他道:“我想叫八哥儿前往少林寺一趟。”

第154章 取一件东西

  前往少林寺?赵倜吸了口气:“官家叫臣弟去少林何事?”

  赵煦再次沉默,片刻后道:“八哥儿去少林寺给我取一件东西回来,派别人前往,我不放心。”

  赵倜双眉微微扬起,派别人前往不放心?赵煦手中可是有武德司赤龙卫的,赤龙卫只忠于他一个,说是死士都不为过,难道这样的人前去都不放心吗?

  “官家请说。”赵倜道。

  赵煦从案后站起身子,走了几步,转头看向赵倜:“去少林寺取一本经书回来。”

  “什么经书?”赵倜询问。

  赵煦缓缓说道:“易筋经。”

  “易筋经?”赵倜摸了摸下巴,竟是这本经书?易筋经是江湖武林之人梦寐以求的宝典,传说乃是达摩祖师自梁适魏,面壁少林九年,留下的武学经书。

  易筋经是少林武功中顶尖的存在,除了能够打下最稳武基,修得高深雄厚、不可撼动的内力之外,还能洗身伐髓,易筋壮骨,改变体内因为练武错漏各种原因,走上岔路而形成的暗伤隐疾。

  可以说若是修得易筋经,那么在武学一道上基本不会有走火入魔事情发生,易筋经不但能够矫正修复练错武功对身体形成的伤害,还能提升稳固心境。

  但这门武功修习却不是那么容易,否则少林寺人人都是绝顶高手,早便天下无敌了。

  修习易筋经,须得堪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练武功之念。可但凡学者,哪个又不想勇猛精进,以期有成?要做到心无所往,实在是千难万难。

  以往数百上千年间,修习易筋经的少林高僧不少,但穷年累月用功,往往一无所获,顶多百年方才有成一个,最后许多人望而却步,转去学别的技艺。

  少林记载,史上易筋经修得最大成的乃是禅宗二祖慧可,慧可与峨眉山梵僧波剌密谛讲谈佛学,七七四十九日,悟通易筋经上的佛理,但最后印证却并非武功。

  十二年后,长安道上,慧可遇见一名武功绝顶的年轻人,二人谈论三日三夜武功,这才将易筋经中的武学秘奥,尽数领悟出来,而那名武功绝顶的年轻人,就是唐时开国功臣,后来封为卫公的李靖。

  “正是易筋经。”赵煦此刻点头:“八哥儿去见少林方丈玄慈,抄录一份经书,带回宫中来吧。”

  赵倜这时心中已然明白,为什么赵煦竟连武德司赤龙卫都不相信,而是叫自己去取经书。

  赤龙卫虽然是死士,可以为每一代皇帝舍生就死,不被外界事物蛊惑动摇,但这些外界事物中唯一不包括的却是武学,绝顶的武学。

  赤龙卫个个都是高手,除了忠心皇家之外,唯一追求的大抵就是神功绝学了。

  在易筋经这种绝世神功面前,偷着背下抄录一份倒是小事,就怕看见经书直接心神动摇,自此一去不回,带跑了经书到什么地方潜心修练去了。

  但这种事情在皇室身上却不会发生,看了便看了,肉烂在锅中罢了,即便真想练也会回来府内偷着修习,不会就此拿了经书跑路。

  赵倜道:“不知官家打算让臣弟何时出发?”

  赵煦道:“自是越早越好,八哥儿若无旁事,明日……便启程如何?”

  赵倜点了点头,心中暗想,该是赵煦推演太祖长拳第三十三势,受了不轻的内伤,难为扭转,才打算试试看能否参悟易筋经,来矫正体内的伤害。

  他很想劝说一番,但太祖长拳这种事情他无法开口,甚至都不能透露自己知道这拳法特殊。

  这是帝拳,只有大宋历代皇帝才能修习,他若露出了学习此拳,哪怕一招半式,两人都注定无法再和睦相处。

  纵算即便能够开口,这种事情其实也劝说不动,既然历代大宋皇帝都执意去推三十三势,其间恐怕还有什么秘事他不知晓,又言何种理由去规劝呢?

  何况设身处地,自己若是练完三十二势,都难免想要尝试一下推衍最后一势,就勿谈知晓其中秘密的历代皇帝了。

  赵倜道:“微臣还请圣旨,明日便启程前往少林寺取经。”

  赵煦闻言露出喜意,回去案后:“圣旨我已经拟好,少林那边虽然没有提前知会,但想来应该并无问题。”

  赵倜上前取了圣旨,赵煦继续道:“少林也算皇家寺院,历代方丈都是朝廷敕封,这一代的玄慈大师乃先帝朝封的,当时曾经过来东京面圣,可惜那时我年岁太小并未见到,但此番不过抄录一份经书,该不会拒绝。”

  赵倜道是,少林确实算皇家寺院,前朝不说,本朝自嘉佑年间开始敕封,不但寺院加名,住持也一直受到皇帝的诏书封赐,嘉佑时的少林寺住持智浩禅师被授“赐紫”袈裟,其后几朝基本如此,而且任命住持如官吏上任一般,颁发“钦依”公文。

  少林不会拒绝抄一份经书,事实上就算皇帝想要将所有经文都抄来,少林也不太能直接便开口拒绝。

  “臣弟领旨。”赵倜道:“那臣弟现在就回去准备,明天出发嵩山。”

  赵煦点头:“八哥儿此番辛苦了。”

  赵倜道:“既是官家私事,臣弟理所应当前往,情不容辞。”

  说完,他转身出了御书房,赵煦望着他背影,脸上神色稍稍变得轻松了一些。

  赵倜回去王府,就看黄裳之子小黄寞正和苏大站在一处,苏大打拳,他在旁边有模有样学习。

  黄裳本来进京租房居住,但后来赵煦赐了一座宅子,距离王府不远,赵倜去过两回,叫小黄寞没事之时过来玩耍。

  “不败……”赵倜唤道。

  小黄寞闻声转头,露出喜色,小小身躯行礼道:“殿下回来了?见过殿下。”

首节 上一节 94/1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大秦异姓王,开局结拜始皇帝

下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