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110节
而为了让富察.明瑞在云南不受掣肘,乾隆特意给他加了兵部尚书衔,可以从容调动西南绿营。
行到半路,乾隆又给了明瑞实际上开府的权力,将明瑞好友鄂宁调任云南巡抚。
从明瑞所奏,将河南开归道道台诺穆亲调任云南盐道,陕西汉中道道台钱受谷为云南迤东道道台。
前者是把云南全省的财权交给了明瑞。
后者明清时期,称昆明以东为迤东地区,这是为了保证明瑞的粮草供应。
其余凡是明瑞保举,乾隆无有不应。
四月底,乾隆又把悍将副都统额尔景额调给明瑞做副将,记名都统海兰察也调往前线。
五月,明瑞弹劾贵州巡抚汤聘供应军需有多拖延,乾隆案都不问,直接下令逮捕,其对明瑞的支持和对缅甸的势在必得,可见一斑。
随即,明瑞又在云南全省开始整顿吏治和军备,总兵索柱,永昌府知府陈大吕等大批文武,被明瑞弹劾下狱。
就连早期前来稳定形势的原广州将军,现云南提督杨宁这种满洲旗人大将都被罢免。
这样一来,云南全省上下,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明瑞这种顶级满洲大员,乾隆面前大宠臣的威风。
终于无人敢对明瑞的军令推诿退让了,战争的机器,开始轰然响动。
只不过,很多事情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明瑞刚直有余,但怀柔不足,搞得下面人心惶惶却不知安抚,导致无人敢跟他说真话。
面对前两次征讨的失败,云南绿营久不经战,战斗力不足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更大的原因是贡榜王朝处于上升时期,战斗力远比清朝以为的要强。
但明瑞这么一搞,直接就没人敢说真话的了。
怎么的,我满大人给皇帝的奏疏已经把基调都定好了,就是云南绿营将贪兵怯,杨应琚、李时升等人罪该万死,明明两三万人就能打赢的仗,就是打不赢,全是他们无能。
你现在突然来说不能把罪过让杨应琚、李时升全背,主要原因是敌人太强。
这不是打我明瑞明大人的脸吗,你还想捞着好?
于是,在这种氛围下,云南文武官员,纷纷把缅军描述成了跟边境土司一般无二的存在,最多就是人比土司多点,武器好点,路比其他土司难走点。
堂堂贡榜王朝,直接就成了一个山高林密瘴疫之地的大土司。
更要命的是,远在北京的乾隆,也是这么认为的。
甚至在明瑞赶赴云南之前,乾隆皇帝直接在不知道哪来的基本不属实的地图上,把缅甸给‘安排’了。
就在那张上下缅甸跟台湾岛差不多大的地图上,乾隆亲自面授机宜。
指示明瑞占领缅甸之后,应该把哪的土司,挪到哪块地上,可以允许几个土司投靠,什么样的土司必须毁灭等等
简单来说,乾隆把贡榜王朝直接当成了一盘菜,谈笑间就给安排好了。
乾隆甚至还交代明瑞,说他早已命两广总督李侍尧派人出海,晓谕已经在丛林中躺板板的阿迦达王。
命阿迦达王封锁边境,一旦贡榜王朝的白象王孟驳逃到暹罗,立刻将其锁拿进京。
第129章 枪打出头鸟
南洋,暹罗,北榄城。
莫子布还是把大部分的华人,都安全带到了目的地。
出城三千四百人,除了路上病逝五百余人以外,没有一个被饿死,也没有一个被落下。
代价则是昆仑山堂的水军几乎都累趴下了,他们在有限的时间中,用快蟹船运送给养,几乎日夜不停。
以至于莫子布连刚到手的吞武里城都放弃了,他不敢冒险,万一缅军打下了阿瑜陀耶城之后,还有力气来打吞武里呢。
其实,莫子布也敏锐感觉到了缅军的虚弱,要是缅军的顶级精锐就只有那点本事,五千人还能被他一千多人打败的话,他们就不配跟鼎盛时期的满清纠缠这么多年。
当然最后从少量俘虏的缅军口中,也得知了真相。
现在围城的三万五千缅军,属于是贡榜王朝封建主的私兵和各地镇守之兵,不能算顶级精锐,只能算准一线。
莫子布甚至有建议郑信现在就北上收复阿瑜陀耶的想法,但最后也只是想想就作罢。
毕竟缅军还有三万五千人,万一有所闪失,那锅都是他莫子布的了。
更重要的是,阿迦达王这十几年的瞎搞,已经在事实上把阿瑜陀耶王朝的王气给败的差不多了。
现在暹罗所有手握兵权的地方势力,都在等着阿瑜陀耶城陷,等着阿迦达王去死。
就像是一群不孝子,在等着老爹死了分家产一样,郑信也不例外。
所以,哪有现在把这烫手山芋给救出来的道理,他又不是汉献帝。
这也是莫子布干脆连吞武里都没有固守,直接撤军到了昭披耶河入海口北榄城的原因之一。
嗯,他的感觉还是很敏锐的,决定也很正确。
就在莫子布撤走后不久,缅军就开始大举南下,他们才吃了莫子布的亏,还不补救那就是傻子了。
四月底,劫掠得盆满钵满的缅军开始撤退。
他们带着大量从阿瑜陀耶城劫掠来的财富,据说有四五百万两之巨,押送着上万暹罗俘虏,带着暹罗王室大臣二百多人,返回了阿瓦。
缅军统帅梯诃波底没有食言,按照白象王孟驳的命令,留苏基将军为镇守暹罗的主帅,任命白象王亲信蒙耶为副帅。
但只给了苏基将军六千人和泰奸仆从军一万。
为了稳固统治,也为了预警,苏基将军亲自率军南下,占据了空无一人的吞武里,并留泰奸乃通因为吞武里太守,驻军三千。
。。。。
当莫子布到达北榄城的时候,不但郑敏成来了,郑信也亲自赶到了北榄城。
看着小三千本来已经注定要遇难的潮州乡党活着到了自己眼前,郑信眼睛都湿润了。
这些人中,不乏帮助过他的,也有他平日亲近的,更有不少干脆就是他的亲族。
这些潮州人看到郑信过来,也发出了一浪比一浪还高的欢呼,更有不少人,直接就在远处对着郑信跪拜,叩谢他的救命之恩。
莫子布一路而来,当然会说是郑信让他来救这些人的,一来这可以说,确实是实情。
二来这些潮州人可是郑信的亲近人,他们从情理上就更愿意相信是郑信派人来救他们的。
莫子布要强行揽功,搞不好还会适得其反,被人抓住话柄。
还不如退而求其次,拿一个次功,稳固这些人对他的感激。
人心是很复杂的,这就像在一个大公司中,一个能干的技术人员搞定了一个关键难题,但仍然免不了被领导分去一部分功劳,乃至你的成功也会成为领导业绩的一部分。
如果你揪着这个事情闹,大多数人刚开始是同情,但天长日久之后,肯定要觉得你不知进退,太自私。
要闹,也除非是一点好处没得到,或者得到的好处太少,才能这么闹。
莫子布显然不是这种,这次营救行动,他得到的好处是不少的。
除了声望以外,还有銮真已经摆明车马要跟随他了,这可是他收揽到的第一个潮州人。
而且銮真不单是个潮州人这么简单,他们家嘉靖初年就下了南洋,祖上有三代人做过财政大臣,出现过的披耶、披等高级贵族多达十几人。
现在虽然家道中落,但在潮州人,特别是老潮州人中,影响力不是一般的大,属于是老潮州old money中的典型代表。
郑信看到莫子布缩在后面,没有半点居功自傲,心里更是满意,他特意冲着莫子布招了招手。
“今日皆是你之功也,这三千乡党,都是因你而活命的!”
又来了,莫子布相当无语,郑信又开始把臣下的功劳挂到嘴边了。
怎么的,老是这么说,你是嫁一个女儿还不够,要嫁两个吗?
“此乃主将心系之,兼将士用命,妈祖保佑!”莫子布走过去,郑重的提醒到。
郑信闻言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重重拍了两下莫子布的肩膀,以示他很满意,随后又说道:
“你山堂将士损伤甚多,把功劳造册报上来,我要加倍赏赐。
另外坤阿拍耶勃底那五百火枪手,从今以后都归你管理了。”
这倒不错,莫子布赶紧领命道谢,坤阿拍耶勃底掌握的这些火枪手虽然还有些稚嫩,但是直接放在方阵中间当输出火力,还是很不错的。
郑信可能也存了一点掺沙子的心思,也或许没有,但莫子布不在乎。
因为他并不是要对付郑信,相反他还很乐意在自己攻打北郑南阮的时候,能有郑信在后面提供帮助,
他莫子布要小心、针对的,其实是通这样的暹罗本土派。
郑信还未走,哭红了双眼的披阇耶罗阇郑敏成也走了过来,看到莫子布就是一个大礼叩拜到了地上,莫子布都没来得及去拉。
郑信更是一把拉住了莫子布的手,让他不要去扶。
郑敏成恭恭敬敬的带着披耶碧武里郑氏的幸存儿郎,给莫子布磕了三个头。
抢回他父亲战陨的遗体,这在中国人中,不管何时何地何人,都是天大的恩德。
“此恩天高海深,等同再造,日后龙头有何差遣,成,万死不辞!”
。。。。
罗勇城,郑信把他的潮州乡党们大部分都安置到了万岁佛和罗勇,其中数十个孤儿全部都被郑信直接给收养了,顿时又赚了一大波声望。
而莫子布则立刻低调了起来,直到郑信亲自前来找他,两翁婿就在莫子布的宅子里面,喝起了酒。
“大人,我留下殿后的士兵已经传来了消息,他们看见缅人保护着乃通因这个泰奸到了吞武里城,估计阿瑜陀耶城已经失陷,您要早做准备了。”
莫子布实在有点不知道该怎么称呼郑信,于是干脆省了泰山两个字,直接叫郑信大人,反正唐宋以前,大人也有父亲的意思。
郑信深吸了一口气,“我知道,但确切的消息还未传来。这尖竹汶的披耶一直在跟我装聋作哑,一等消息传来,立刻就解决了他!”
之前郑信师出无名,于是一直借着要跟尖竹汶披耶联合抗敌的名义拉拢。
连前来罗勇侦探的披耶尖竹汶妻舅乃汶通,逮捕后都未有加害而是直接放归。
同时,披耶尖竹汶在接纳了从克琅村逃过去的坤罗摩和蒙宋等人之后,军事实力得到了增强,在他们的鼓动下,披耶尖竹汶开始有了对抗郑信的心思。
甚至在在前几天,披耶尖竹汶还派尖竹汶的四位高僧到罗勇城来,打着邀请郑信去尖竹汶商议的旗号,企图等郑信一到尖竹汶城就把他抓起来。
郑信自然不会上这样的小当,随手就反将一军,约披耶尖竹汶在城外歃血为盟。
若不是莫子布搞了一波大动作,这会的郑信应该到尖竹汶了。
“子布,这次你出兵五百吧,随我一起去尖竹汶,打下之后,我便要称昭了。”郑信建议道。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