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135节
战斗不过一个小时,就被枪打刀砍损失五六百人,轰然崩溃。
莫子布一路追击,把溃兵赶到了郑信与曼基玛罗耶作战的战场附近。
然后,莫子布就看到了真正东南亚大区的优秀匹配机制下,作战是个什么样子。
双方先是一顿炮轰,看着热闹,但没死几个人,随后就是火枪对射,但只进行一轮。
一铳放完,不约而同就开始嚎叫着扑上去开打,战象也在此时出动。
霎那间,双方打成一团,由于都没有甲胄,一刀砍上去伤害还是不小的,视觉效果更是非常有冲击力,不一会就血流满地。
同时,战象也开始战斗了,双方象背上的士兵不断用火枪互相射击,大象上的长刀手,也不断劈砍涌过来的敌军士兵。
而每个战象周围也都有自己的士兵护卫,簇拥着战象去冲击敌军的阵线。
至于炮兵,嗯,基本都停火了,他们也就负责刚开战的时候轰几炮,现在双方纠缠成一团了,基本无法发挥作用。
嗯,莫子布观察了一下,还挺有章法,打的挺激烈的。
就是,就是这玩意,是不是有点太古老了?
这都什么时代了,还在玩大象肉弹冲击。
难怪缅军可以在东南打遍无敌手,感情可以排出线列步兵阵线,合理利用火炮,就算是强军了。
难怪白象王的线列步兵被清朝打垮后,缅军的战斗力立刻回到了他们应有的位置。
难怪安南西山朝起义后,篡位的通想去捡便宜,派了三万人去救阮褔映阮小强,然后沥涔吹蔑之战被阮惠四千破三万,杀的片甲不留。
原来南洋唯一能有一定战斗力的,还真是天南小中华-安南这一家啊!
然后,看了会戏,让士兵喘匀气的莫子布开始从后面进攻。
而战场上,郑信所部虽然战法落后但士气极为高昂,他们四千打九千,面对两倍之敌,将土瓦人打的不断后退。
本来土瓦人就撑不住了,莫子布一来,他们更加扛不住了。
土瓦领主曼基玛罗耶首先开跑,因为他发现暹罗军跟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郑信与莫子布合兵,从南北两面挤压,穷追不舍。
土瓦军跑了十几里地之后,实在跑不动了,只能回身集结。
郑信军也跑的昏头涨脑的,但他们是胜利方,士气很高。
双方在一条小河边再次决战,这一次,土瓦仅剩的七千多士兵完全崩溃,被杀千余,其余四散而逃。
郑信一鼓作气,拿下了不远处土瓦人的营寨,缴获大量辎重和粮食,特别是粮食的缴获,使得郑信此次出兵,至少不会亏钱了。
占领土瓦人营寨之后,郑信和莫子布进行了简短的会议,决定由郑信率领主力追击曼基玛罗耶。
通与拍景银等人向北收复佛统、素攀武里、北碧等府。
莫子布集合黄真等部南下,去收复碧武里和巴蜀两府,并准备护送苏基将军回丹那沙林,给白象王的菊花狠狠来一下。
同时莫子布还要把承诺的向阿拉干和孟加拉买米的事情落实。
三月,郑信在叻武里以西二十里的昭奥卡关,逮住了仓皇逃命的土瓦领主曼基玛罗耶。
这位傻大胆被暹罗军俘虏,随后被押往吞武里,当着暹罗百姓的面处死了。
土瓦一万二千大军和周围缅军两千多人只有极少数逃脱,绝大部分都被俘杀。
是为郑信称昭以来,第一次由他指挥的辉煌大胜。
由此郑信的名声以更快的速度传播,暹罗西部的百姓纷纷从躲藏的沼泽和树林出来,恢复生产。
四月,通等将连续收复佛统、北碧等府,残余的缅军基本都被清剿。
然后在素攀武里,通第遇到了从阿瑜陀耶城外逃跑的缅将蒙耶。
通只有两千多人,于是只能尽力缠住蒙耶,随后郑信率军急速赶到,周围的暹罗百姓也闻讯出来痛打落水狗,蒙耶被堵在素攀武里,几次突围都被打了回去。
最后他带着数百骑兵宣布向郑信投降,而正好缺骑兵队伍的郑信处决了蒙耶所部的缅人步兵,只留下了数百骑兵。
至此,甘烹碧以南的地盘上,缅军势力被全部清除,只剩下了其他的暹罗割据势力。
莫子布的南下也很顺利。
碧武里府的缅军本来就不多,他们看到莫子布大军到了之后,竟然异想天开的想带着劫掠的金银出海逃走,然后就被早就准备好的莫子布,用幸运号给堵在了港口。
莫子布见到这种情况,飞快离开了碧武里,率领一千士兵南下巴蜀府,将这里交给了陈光耀。
至于为什么要急着走,那是因为但凡莫子布想要得到这些金银财宝,就必须要船上的缅人配合。
而缅人配合之后,莫子布又不想留下他们,更不愿意承担出尔反尔的黑历史,于是飞速离开了碧武里。
果然,莫子布走了没多久,陈光耀就以放缅人离开为条件,哄骗他们交出了金银财宝。
等拿到财宝,陈光耀突然翻脸,下令幸运号和红一号在海上追上缅人的战船,用火炮把他们全部轰进了海底。
而此时,莫子布已经到达了巴蜀府。
巴蜀府其实按照音译应该叫巴陈,但此地华人众多,华人们按照自己的习惯,更喜欢把它称为带有中国意味的巴蜀。
昔日甘烹碧陷落以后,缅军南下攻击碧武里,披耶碧武里郑泰战败,被迫带着残余亲信向阿瑜陀耶撤退。
随后缅军进城对城内残留的华人进行了清洗,大约屠杀了两百人左右。这也是莫子布不肯放过碧武里府这几百缅军的原因。
而碧武里也陷落之后,大量华人来到了巴蜀府,缅军又追击而至,巴蜀的孟人也起来闹事。
华人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六千人立刻扬帆起航,四千多人去了罗勇府投靠了郑信,一千多人去了南边更安全的洛坤。
所以莫子布面对的,就是一个少量缅人和大量孟人、暹罗人的城市。
那就自然不用客气了,缅军也看他只有千余人,选择了顽固抵抗。
但莫子布身边这千把人全是精兵,只用一天就把巴蜀府的城墙轰塌。
缅军和仆从的孟人惊恐的从莫子布故意围三缺一的缺口处突围,然后全部落入了包围圈。
四百多缅军全部被杀,反叛的孟人则全部锁拿为奴隶桨手。
巴蜀府顺利拿下,只不过这个拥有险峻高山和绝美沙滩的府,经过此番劫难后,九万人口只剩了三万多。
拥有不错经济和生产能力的华人全部跑光,剩下的暹罗人也散居在各处,吃饭都成问题,只能靠芭蕉、香蕉果腹,实在没有多少价值了。
无奈之下,莫子布干脆连巴蜀府城都给放弃了,只在海边保留了一个小港口驻扎几十人。
莫子布叹了口气,这巴蜀府虽然狭长,但有良田十万亩朝上,再开发一下,二十万亩也有。
山林中还有大量的香蕉林和野兽,海边渔获也丰富,三十万甚至四十万人也能养得起,还能生活的不错。
想到此时的中国人还在憋在大陆上打生打死的内卷,莫子布心里就说不出的难受。
先空着吧,这得等叶宪阳等把客家人拉到南洋。
嗯,光靠叶宪阳还不行,还得打通李侍尧和惠州府的上下官僚,不然想一年拉个十万八万下南洋,根本就不可能。
搞定巴蜀府之后,莫子布继续南下,巴蜀府与莫子布封地洛坤府中间就隔着一个春蓬府。
这个府没被缅人占领,并未经历战火,看到莫子布使者到达之后,很顺滑就听从了指令。
至此,莫子布用了一个半月,就将暹罗在马来半岛上的南部诸府,全部收复。
下一步,就是送苏基将军回丹那沙林,然后和郑信一起围攻土瓦,并挑动孟人反抗贡榜王朝。
这样,莫子布对于满清也有个交待,更有了谈判的资本。
第155章 东边不亮,西边亮啊!
春蓬府。
莫子布正在准备翻越比劳山脉,进入丹那沙林的时候,押送苏基将军三千多孟人士兵赶到的武世秀,给莫子布带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原来就在莫子布离开的这两个月中,郑信在通,乃赛、拍景银等暹罗将领以及陈森等潮州人建议下,原定与莫子布一起夹击土瓦城的军事行动,不准备进行了。
而且人家的理由还很充分。
此时的暹罗,除了郑信以外,还有盘踞东面的贴披碧,北面自称昭的原披耶彭世洛,以及一个被称为拍凡长老的暹罗和尚,三个割据政权。
当然,历史上洛坤和春蓬府,还盘踞了一个从阿瑜陀耶跑路的贵族,自称昭洛坤。
但这个时空洛坤早早被莫子布打下了,同时缅军攻陷阿瑜陀耶的难度,也因为莫子布到来困难了很多。
时间线错乱下,导致这位跑路的贵族,与历史上并未被缅军杀死的昭法翠一起,被缅军干掉了。
鉴于此时还有三个相对有实力的割据者,且都称昭。
其中贴披碧由于是阿迦达王的胞弟,导致了有很多暹罗贵族乃至王室前去投靠,所以势力、影响并不小。
于是通和陈森等力劝郑信先消灭国内割据势力,一统暹罗后,再向外扩张。
莫子布很是无语,这是标准的阳谋。
莫子布要郑信打土瓦,是为了向满清展示实力,以示暹罗与河仙有能力在即将到来的第四次清缅战争中,作为强援出现。
这样不管是莫子布要佛山的精铁、山里的客家、畲人,海边的疍民。还是郑信要册封,都会顺利的多。
但通和陈森建议的攘外必先安内,更是最现实的打法和政治正确,莫子布根本无法反对。
他要反对,就会被扣上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国家一统的大帽子。
谁叫郑信已经允诺,未来让诗诗去当土瓦女王呢。
妈的,通这个狗东西,还真是咬人的狗不叫啊!
平日里看着不声不响的,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给莫子布使绊子,
这也是莫子布的弱点,因为理想和现实,使得莫子布不可能长期呆在郑信身边。
而且他们翁婿两虽然看着非常和谐、知心,但在很多地方还是有一些路线和利益冲突的。
通则相反,他跟郑信既是亲戚又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关系非常近,且常日陪伴在一起,两人目前的利益又是一致的。
通说一句两句,郑信不会当回事,但你架不住天长日久的潜移默化啊!
且目前莫子布离开郑信身边后,并没有其他人能代替他与郑信沟通。
陈联因为亲近莫子布,已经快被通赶出核心决策权,成了一个单纯的武将了。
坤阿拍耶勃底虽然亲近莫子布,但他更亲近郑信,很难作为代言人。
目前莫子布能依靠的,就只有披耶碧武里郑敏成和母系纳真披耶宋加洛之子。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