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153节

  这些也是老林子中的锡伯人,本来是要选调进驻伊犁的,乾隆现在也顾不得许多,把在盛京(沈阳)操练的这一千人,全部交给了傅恒。

  是役,乾隆几乎把他所有的能打的精兵,全部押到了牌桌上。

  合计京师八旗五千,各地驻防八旗四千,东北老林子中的索伦、锡伯兵三千,内蒙古骑兵四千,外蒙古骑兵一千。

  共有满蒙八旗精骑一万七千,加上现在还在滇省的一千八旗兵,合计一万八千八旗兵。

  随后又令台湾镇总兵叶相德,选福建水师精兵两千到云南前线。

  能打的将军中,傅恒、阿里衮、阿桂、永瑞、明亮、五福、海兰察等几乎全部出动。

  文臣中,日后鼎鼎有名的大臣惠龄、刘秉恬、孙士毅等皆被派到傅恒的幕府中,为他负责后勤军需等。

  此役,在乾隆看来他是要毕其功于一役。

  但大军出发之日时,北京城哭声一片,好多人家甚至已经为出征的兄弟子侄准备好了棺材。

  因为现在的情况,让北京城的旗人,不由自主想起了雍正九年(1731)年的和通泊之战。

  当时,京师旗营也是全员调遣,最后落得几乎全军覆没,在京旗人家家戴孝,二十年内清廷不敢再动用驻京八旗作战。

  傅恒也感到压力极为巨大,他人还没出北京城,就派侄子明德跟着林通先行南下。

  三月,林通带着明德,趁着西北风,只用不到一个月就从北京赶到了广州。

  李侍尧和杨宁一看出兵规模,就知道事情绝对不容有失,对林通和武世营的各项请求,除了硫磺、硝石不允以外,其余无不应允。

  傅恒也非常会做人,虽然平日里他对莫子布和郑信这样的明之遗民、莠民,都不会拿正眼瞧上一下。

  但到了这个关键时刻,害怕自己像傅尔丹那样葬送了满清元气的傅恒,极为拉的下来身段。

  他亲笔写了信给郑信和鄚天赐,用词讲究,多有尊称,承诺只要二人倾力相助,那么未来一定会在北京为二人请封提供方便。

  随后,明德命亲信十余人与李侍尧亲信戈什哈李与隆一起,再次下南洋,督促郑信和莫子布配合进攻。

  。。。。

  北大年,莫子布也趁着这个好机会,回了一趟自己的安戴封地。

  在这里,鄚天赐当着伯多禄等人的面,正式决定由莫子布作为他的接班人,册封莫子布为高棉王世子。

  至此,莫子布不单是暹罗王国拥有独立地位的南方大公,还是高棉王国的王储了。

  这放到欧洲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一个拥有选帝侯资格的普法尔茨伯爵,同时兼任了历史上应该属于意大利王国一份子的托斯卡纳大公一样。

  有了这样的身份,莫子布终于有资格派出使团前往巴黎,觐见法王路易十五,并与路易十五缔结条约,成为法兰西在东方的坚定盟友与打手了。

  此时,想来刚刚在七年战争大输特输的法国,得到一个如此重要的东方盟友,法国上下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而莫子布也能放下心来了一些。

  因为按照历史规律,英国接下来就要开始飞速起飞了,特别是海军,很快就会称霸全球。

  这样的国家,他不需要什么盟友,他需要的是狗,一个能给英国提供原材料和倾销地的狗。

  当然,英国人对殖民地的狗还是很不错的,至少能吃得满嘴是油。

  但是可惜,莫子布不想当狗,更不想被急切希望打开满清大门的英国人,给顶到前面去,在东亚和东南亚当搅屎棍。

  而法国人就不一样了,他们的海军始终被英国压制,哪怕历史上建立了印支联邦,实力也就那样。

  双方缔结盟约之后,恐怕还是法国人更需要莫子布多一些。

  这样一来的话,莫子布就有了不当狗的权利,在吃一口欧洲工业能力这根肉骨头的同时,也能保持独立自主。

  或者说干脆点,假如莫子布给英国人当狗。

  一来英国马上就会拥有印度,河仙乃至安南的地位不可能跟印度相比,莫子布不会是得到英国向东投资最多的那个对象。

  而且英国在印度有基地,有强大的海军,万一跟莫子布翻脸,莫子布应付起来,还是很吃力的。

  而法国就不一样了,他没有随便向东方投射大量的海军的能力,除了河仙外,在东方也没有其他基地。

  因此他们要保证在东方的利益和支点的话,就得哄着莫子布一点。

  万一双方发生矛盾,法国人也得掂量掂量能不能搞定莫子布,以及失去莫子布,会对法国会造成多么大的打击。

  只要他们这样一权衡,莫子布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不会兵戎相见,最多就是各种博弈谈判而已。

  得到授权之后,莫子布为使团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

  此次出使,莫子布以三哥鄚子溶为正使。

  鄚子溶这一年半中,进行了还算刻苦的学习,至少法语的水平已经比莫子布还好了,几乎没有多少口音。

  对西方的文化艺术,特别是法兰西的历史,也比莫子布了解的透彻。

  至于中国人玩的琴棋书画,鄚子溶更是要甩莫子布五条街,加上他长得也比莫子布帅气。

  可以说,现在的鄚子溶除了没有莫子布能打,不会他这一套上马管军,下马治民的本事以外,已经在各个方面都超越莫子布了。

  临别之际,莫子布拉着鄚子溶的手,非常郑重的说道:“三哥,你熟读法兰西历史与科学,应当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它已经不是咱们汉人眼中的西番蛮夷,而是一个强大的正统王国了。

  而咱们莫家,自祖父披荆斩棘南下以来,祖父孙三代人夙兴夜寐,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可以传承后世的基业,为我们子孙留一块太平乐土。

  满清视我们为一钱汉,已经不能作为依靠,只有欧罗巴的法兰西之力,可以借用。

  

  你去巴黎之后,一定要胆大心细,阿弟我在家等着你的好消息。”

  鄚子溶本来性格有些轻浮,但这一年多被父亲鄚天赐特训,已经沉稳了许多。

  他自小就有公子哥的潜力,因此也未有什么人觉得他能成大器,此刻听到莫子布似乎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他身上了一样。

  顿时感觉责任重大,又很有些被人信重爽感,一股原来我鄚子溶是这么厉害,这么重要的感觉油然而生。

  于是他重重点了点头,“子布你放心吧,我早就准备好了,一定会做好你交代之事的。”

  看着鄚子溶一本正经的样子,莫子布却有点想笑。

  因为鄚子溶嘴里说着不负所托,但表情却是一副‘我的大刀早已饥渴难耐’样子。

  不知道他到了欧洲后,见到那一票几百年小圈子联姻,导致的一大堆难看的要死的欧洲王族,会不会骂上三天三夜。

  不过,要是鄚子溶不挑的话,欧洲民间还是不缺少美人的。

  只不过呢,这个时间段欧洲正在流行梅毒。

  这种病在欧洲中上层相对较少,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民间可就相当泛滥了,特别是在水手、工人之中,去民间找小美人的话,中招的概率那可真不小,自己得好好提醒下他,至少要教一教鄚子溶怎么清楚分辨性病。

  穿越前我莫大龙头在尼日利亚都敢.咳咳,靠的就是这份对各种性病极度了解的本事。

  嘱咐完了鄚子溶,莫子布亲自为伯多禄奉上了一碗河仙米酒。

  “神父,希望你能为我带回一份完美的盟约,这对于法兰西,明香人,以及巴黎外方教会,都至关重要。”

  伯多禄一饮而尽,没有过多表态,但莫子布对他反而最是放心,因为伯多禄的未来,已经与河仙深度绑定了。

  只要他能带回来一份有价值的盟约,不但可以获得在金边的传教权,在未来还可以让外方教会,成为未来巴达维亚王国的唯一宗教会。

  。。。。

  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四月初二。

  莫子布以鄚子溶为入法正使,林通、伯多禄为副使,王无病为副使武官,莫正存等为使团文书、参赞。

  使团一共七十五人,由两艘武装商船和四艘大型商船组成,预计今年十二月之前到达巴黎。

  莫子布为使团准备了大量能代表东方文化的书籍、图画、乐器以及大量明制汉服和官服、赐服等,打算趁欧洲还有中国崇拜和中国热,好好的营销一番。

  。。。。

  目送使团离开,鄚天赐还不能理解莫子布对使团的期望,他反而对于傅恒来信,声言要协助册封很心动。

  莫子布则冷哼了一声,对鄚天赐说道:“父亲还是别太抱希望了,东虏起自山林,素行禽兽之举。

  老奴、黄台吉、多尔衮、康熙,哪个不是狡诈诡变之徒。

  所谓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咱们莫家又是广南之臣,广南头上还有个黎朝大王。

  要清廷一步到位册封到我们头上,不知道要死多少莫陈两家的健儿。

  况且,此次求得册封,最多就是一个高棉王,这有什么意义。

  不如留着这份功劳,等孩儿进了顺化城,再来寻求册封,以摆脱东京(河内)黎朝大王的法理。”

  鄚天赐思考良久,不得不承认莫子布说的是正确的,这才熄灭了起倾国之兵帮助满清,然后求得册封的念头。

  莫子布则长叹一声,他是不可能接受满清册封的,那样的话,他就会变成跟努尔哈赤一样的人。

  区别不过是努尔哈赤的子孙是从山海关入的中原,他或者他的子孙则是从镇南关入的中原。

  可是,要如何摆脱这个困局,跳出现实的约束,找到一条合适且占据法理道统的高点,莫子布也没想好。

  但大方向,应该是玩顺应潮流玩民族主义。

  书友们,顶不住了,这几天集团要搞什么职工技能大赛,老虎天天被拉着加班练习,摸鱼时间大为减少。

  不过我想了想,请假还是不太好。因此明后两天,都是一更五千字左右,每天少更了两千字上下,等我不忙了就补起来。

第172章 人间地狱婆罗洲

  洛坤,虽然这里地处热带,但三四月间的气候还是不错的。

  不过这也是相对而言。

  因为三十三四度的气温对于北人来说已经算是盛夏了。

  但对于南方人,特别是广东人来说,不怎么潮湿的三十三四度,绝对称得上舒适。

  罗芳柏举着锄头挥汗如雨,他虽然是读书人,但对种地可不陌生,实际上中国正宗的耕读之家,都是要求读书人精通耕种的。

  只不过后来,特别是晚明到清代,随着科举制度的僵化和文贵武轻的进一步加剧,产生了大量专靠研究科举的家族,读书人才开始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起来。

  不过罗芳柏家只是稍好一点的自耕农,不是传统卷科举的家族,自然没有完全脱产的条件,是以他种地的手艺还是很不错的。

  “芳柏,你现在可是官人了,放回咱嘉应州,那至少也是五品官,怎么能自己耕地呢?”

  远处,一个身材高壮的汉子走了过来,他头上的辫子已经不见了,露着大大的光头,光头上几道虬筋乱窜的疤痕,更添几分凶狠。

  “元盛兄弟,听说你得了玄德公的青睐,也已经被委任官职了,可喜可贺啊!”

首节 上一节 153/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