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156节
“骂我,骂我什么?”莫子布有些不解,不过肯定不是真骂,是真骂的话,郑敏成不会这么说话。
“你派人回故国一通宣传,现在全潮州上下都知道信成为了暹罗王。
看吧,华富里姓郑的,只要身体还行几乎全来了,王正在头疼如何打发他们呢。”
莫子布恍然大悟,这骂他挨的不冤。
郑家来了这么多人不说,而且好多人连辫子都舍不得剪,看样子其实是准备来要一笔好处,还是要回潮州去的。
这对郑信来说,这样的亲族完全没有意义,反而还要威胁他本来就不充裕的财政。
不过郑信见面了,可一点没有责怪莫子布的意思。
还是那句话,富贵还乡,在亲族乡党面前华丽丽的装个逼,只要是人就没有能抵抗住这种诱惑的。
郑信虽然要付出大笔银钱,但心里是非常高兴的。
“子布,快过来见见叔爷们。”郑信拉着莫子布的手,把他介绍给了一票华富里郑信的亲戚,其中甚至还有郑信的亲伯父和叔父以及姑父们。
人是真的多啊!莫子布到最后都记不住谁是谁了。
不过郑家亲戚们见到活的南洋玄德公后,那也是十分兴奋,吹捧的话给了几箩筐。
“子布,长辈们很多要回家了,你这孙女婿可得好好送一份程仪,让咱家乡人都知道你这潮州女婿,在南洋也很够威!”
好家伙,原来在这等着呢。
郑信的话一说完,郑家的亲戚们两眼放光,吉祥话说的跟北京城的旗人一样流利了。
看着郑信‘殷切期望’的眼神,莫子布只能忙不迭的点头答应。
打发亲戚们下去之后,郑信用手点了点莫子布的头。
“你赶紧想个办法,把你给钱拉人下南洋的规矩给我停了。
你个害人鬼,害得我前天竟然收到了潮州府上下官吏给我写的信,狮子大开口就要两万两。”
啊!
莫子布这才是真的惊了,我草,我大清的官员们,这不要脸只要钱的劲,也太猛了吧。
竟然敢直接写信找一个海外藩王要钱,命还要不要了?
莫子布只能说,佩服!
小小坑了莫子布一把,郑信终于觉得气顺了很多,这才与莫子布聊起了最重要的事。
现在郑信虽然成了暹罗王,但还差最后一道程序,那就是中央王朝的册封。
可不要小看这个程序,后世人好像觉得中国在东南亚没太大的威信,但那是经过满清、民国劫难后的事。
在现在,紫禁城龙椅上坐着的那位,就是东亚乃至整个东南亚唯一的大皇帝。
虽然偶有挑战者,日本人也有天皇,安南也有大南皇帝,但那都成不了主流,甚至内部自娱自乐都有人不支持。
可以这么说,历史上的郑信如果早两三年求得册封成功,通大概率不敢篡位,至少篡位了,也不敢杀害郑信。
而这个时空,没有鄚天赐给郑信下烂药,又得到了莫子布的助攻,且暹罗不像河仙。
河仙是阮氏广南国的藩臣,而阮氏广南国自己都没啥法理,法理在河内的黎朝大王手里,想要册封基本不可能。
但郑信这边好操作,只等配合满清打垮贡榜王朝,册封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子布,你觉得大清这一次,能击败白象王吗?”郑信对于满清和贡榜王朝的实力对比,完全没多少把握。
他能问的,就只有莫子布,谁叫莫子布所料必中呢。
莫子布嘿嘿一笑,“岳父,在我看来,乾隆是昏了头了。缅甸那是什么地方,山高林密比咱们暹罗的瘴疫还多。
他看似调遣了全国精锐满蒙八旗,但那些习惯了北地凉爽干燥气候的北人,不等接战,就要病死大片。”
说着,莫子布来到了地图上,在扼守伊洛瓦底江险要的老官屯和新街两处要塞点了点。
“我若是白象王,必定在此两处建立坚固要塞,举全国之兵死守,哪怕死伤再重也绝不后退。
只要拖到湿热的九月十月,清军必定因为瘴疫袭击和转运困难,大大降低战斗能力。
撤兵和谈,就成了唯一的选项了。”
郑信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他点了点头,但又突然问道:
“清军此次动员,至少有四万人上下,白象王上次惨胜,精兵折损四成,他还守得住吗?”
“清军是有四万,但受限道路交通和滇省的粮食储备,真正能参与作战的,也就两万人上下。
以白象王的威望和新街、老官屯的险要,应该守得住。”
“哈哈哈哈!”郑信大笑了起来,“这次朝廷,必须要靠我们两人了,若是没有我们,他们势必只能损兵折将后退。”
莫子布也笑了起来,这正是天赐良机,白象王要用举国之兵与清军对峙,那么郑信和莫子布就可以欢快的捅白象王菊花了。
他们两应该打不过贡榜王朝的禁卫军,但是打贡榜王朝的二三线部队,那还不是手拿把掐的。
这次作战,打得好的话,不但可以狠狠从满清薅一笔羊毛,还能极大削弱贡榜王朝,从缅甸劫掠回来大笔金银财宝和奴隶,简直不要太美好。
“计将安出?子布,我已经等不及了!”郑信满脸砣红,如饮醇酒般。
“两路出击吧,岳父自领大兵北上收复达城、清迈,随后走孟鸠直捣腊戍策应清军。
我领水军自丹那沙林出发,拿下沙廉、仰光后,逆水而上,直攻阿瓦。
白象王不死,你我翁婿,不得安心啊!”
灭亡贡榜王朝是不可能的,但是弄死白象王,是有可能的。
而且莫子布说的没错,必须要弄死白象王,不然等他缓过神来,终究是个祸害。
到时候没了满清牵制贡榜王朝主力,他回头来找莫子布算账,就会极大牵扯莫子布的精力,打乱他拿下广南的计划。
郑信长吸了一口气,随后坚毅的说道:“对,必须让白象王步莽应里的后尘,若是让他活着,清军撤走之后,他必定要再次来侵。
子布,你兵力似乎单薄了些,除了陈联所部两千人以外,我把坤阿拍耶勃底的两千人也给你。”
莫子布摇了摇头,“不用,我有战船,穿梭伊洛瓦底江如履平地,士兵多了反而影响速度。
岳父此去,收复兰纳必定是场恶战,坤阿拍耶勃底的火枪手正好派上用场。
此外军费若是有些困难,我去找荷兰红毛鬼,让他们借款。”
莫子布当然不会要郑信的火枪手,因为他有更好的选择。
两百不列颠火枪手,正宗的皇家禁卫军掷弹兵连,还有四百荷兰红毛火枪手,也是精兵。
至于费用嘛,莫子布答应带着他们在伊洛瓦底江平原大大的劫掠,能抢到多少,就看他们自己的能力了。
“那就太好了,不过利息还需压低一点。”
郑信脸上浮现出了喜色,他现在的财政很紧张,能得到一笔荷兰人的借款,那也是好事。
第174章 开打,开打
满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六月初三,中缅边境。
鉴于上次侄子明瑞专由陆路进军,结果导致补给不畅,缅军也可以专注陆上防御,导致大军败北的教训。
傅恒与清军众将商议之后,决定顺水而下,大军分三路。
一路主力一万二千人走后世密支那一带,清剿伊洛瓦底江以西投靠了缅军的土司。
然后顺势而下,先拿下白象王的老家木梳,再从侧翼攻击阿瓦。
一路偏师八千人在伊洛瓦底江上游造战船,等战船建好后,顺水而下,并囤积军粮以为保障。
一路偏师六千人走耿马土司领地,先拿下贡榜王朝在缅北的盟友木邦土司。
随后这两路偏师夹击新街和老官屯,拿下了这个伊洛瓦底江上游最关键的水路要冲,水陆并进直打阿瓦。
最后三路大军会师阿瓦城下,消灭贡榜王朝。
可以说,经过三次战败之后,满清终于开始重视贡榜王朝这个对手了。
傅恒这个安排,显示了他作为大军主帅对敌我态势有较为清楚的认识,特别是两军的战力对比方面。
傅恒并未因为明瑞的战败,就过高估计缅军战斗力。
反而清晰的认识到了缅军战力并不强,但交通、气候、补给才是大问题。
这次乾隆抽调了全国的精兵给傅恒,也使得他看似三路出击,但这三路,不管是哪一路,都有单独击败贡榜王朝的实力,并不会因为分兵被各个击破。
所以,三路出击的策略是正确的,只要有一路成功,贡榜王朝就要崩。
但,傅恒的英明也就仅止于此了,因为他完全没想到,在经过三次丢脸之后,整个滇西、滇南的土司中,有大量的人投靠了贡榜王朝。
使得清军还在野牛坝等地造船、造炮的时候,他们的作战计划就已经暴露了。
同时,傅恒也缺少对缅甸境内情况的实地调研。
他主力西路军这一路,道路交通是本地人看了都要鬼见愁,根本不可能通过大军。
是以,七月中,傅恒亲自率主力一万两千人西进,拿下几个投靠了贡榜王朝的土司之后,立刻就傻眼了。
上万人在江心坡、野人山这些密林中东闯西撞,要不是本地向导给力,差点就没走过来。
这导致原本计划六月底就到孟养(密支那)的西路主力,结果足足迟到了一个月。
这一个月中,光是运输军粮的骡马就摔死、病死了上万匹。
且这些骡马上都是驮着粮食,每摔死一个骡子,就表示一兵至少十五天的口粮没了。
而过了密支那后,道路更加艰难。
于是傅恒只能放弃了这条路,与众将商议后,直接向东插到新街去,与中路偏师汇合,走这里南下吧。
同一时间,清军东路的偏师进展倒是很顺利,只不过后世这块属于佤邦的区域,已经在三次清缅战争中几乎被打成废墟了。
清军没取得多少战果,沿途还要设立兵站,整的士卒疲惫不已。
现在好了,本来是三路进兵,在阿瓦城下会合。
经过一个多月的行军之后,变成了都在新街、老官屯一带会合,还是跟明瑞一样,只能一路南下。
当然,犯傻的不止傅恒一个,白象王也开始秀操作了。
这次战争对于白象王来说,也是基本开了全地图的。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