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164节
“我说王爷,这么下去可不行啊!”
李与隆盘着辫子就跑了过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傅恒侄子明德派来的戈什哈。
而见识到莫子布的手腕,以及莫子布确实是一心一意‘帮助’朝廷打老缅后,李与隆干脆以王爷来称呼莫子布了。
“咱们这一路,是太他妈的发财了,我这老骨头都抢了一二百两银子。
现在又兵不血刃下一大城,所获更多,下面的弟兄,都要没心情打仗了。”
莫子布也头疼的摸了摸额头,连李与隆这样的老奴才都看得出来下面人没心情打仗了,莫子布自然也看得出来。
这一路而来,起码抢了四五十万两的财货,其余牛羊、粮食多不胜数,连女奴都抢了几千个。
散在士兵手里的,至少有二十万两。
以莫子布加上英荷陆军就两千八百人的主力部队规模,用屁股想,都想得到下面的这些主力士兵手里有多少钱了。
他不解决这个问题,确实仗没法打下去了。
而且这也给莫子布提了一个醒,他崛起的太快,得到的太多,同样手下的士兵也得到了很多。
现在他的这支军队,光靠高额的赏赐,已经很难驱动他们了。
万一在战场上,人人都存了惜命的心思,那就不好办了。
而现在嘛,趁着在卑谬城休整的机会,就要看看他莫子布究竟能得到多少官兵的拥护了。
入夜,莫子布先召集了所有军官,少卫以上的都来了。
明晃晃的鲸油蜡烛下,房间里寂静无声,所有的军官都坐在小板凳上,等着莫子布的训话。
莫子布也不拐弯抹角,直接了当的说道:“我知道大家最近都发了财,我也发了财。
我还听到有人说,现在可以回河仙做一个富家翁了,我不觉得这话有错,这是人之常情。”
说完,看着军官们脸上露出的诧异表情,莫子布话锋一转。
“但正因为这是人之常情,那就不该出现在你们身上,因为你们不是寻常人,不是凡人。
你们是风里来雨里去,跟着我莫子布上刀山下油锅的豪杰,是未来的从龙功臣!
我与诸位约定过,我莫子布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给饱受压迫的汉人一条出路,在南洋建立一个属于咱华人的太平天国。
想想我们的祖先,他们是英烈,是忠臣,为了我们不被东虏剃发易服而拼死反抗,冒死南下。
国亡衣冠在,身死气节存。
我莫子布不能看着咱们汉人没了家国,不能让子孙后代被蛮夷淹没,就像是宋末明初下南洋的人那样,我不想变成敏家人和桂家人。
我要在这天南,再建故国,使日月永存!
我要在座的诸位,不是一个只知道花天酒地的肥猪,而是未来新朝的功勋大臣,是名留青史的汉家豪杰!
但这一切,不是我莫子布一个人就能完成的。
我需要诸位,需要诸位不被眼前的浮财迷住眼睛,与我一起为国家、种族、子孙而奋斗。”
这是莫子布第一次,当着所有人,坦露他对未来的‘真实’设想,那就是建立一个南洋大汉或者南洋大明。
哐当一声,听了莫子布的话,武文勇立刻站了出来,他把身上的一块金砖和一些金叶子,直接扔到了面前的桌子上。
“大王,武文勇不要这些金银,它们没什么用,也就是买几百上千亩地,养几十户佃户而已。
我武文勇要跟着大王,我要去东京(河内),做新朝的功臣与国同休,就像是中山王徐达那样。”
作为莫子布核心圈中少有的安南人,武文勇在这方面一直很敏感,甚至有点皈依者狂热。
“好,哈哈!”莫子布大笑,“我没看错你武文勇,你果然是我的中山王。”
“大王,你说过,忠贞公的子孙是宗室,忠贞公兄弟的子孙是王族。那我还要这些俗物做什么!”陈成山、陈成吉兄弟也站了出来。
“五叔,武文勇是中山王。那我莫正全未来就要当江夏王李道宗。”
参谋军官团的第四连上卫莫正全也站了出来,紧接着,一大群姓莫的和姓陈的军官纷纷表态。
袁开道和梁文英等看了一眼,也站了出来,“我等也愿意追随大王,再现祖先荣光,跟着大王建了新朝,还怕没有金银!”
莫子布大喜,得益于军官都是自己人,看来他们还没被小小的钱财迷住眼睛。
“太好了,诸位兄弟与我同心,舍得今日小钱,固我军中纪律,他日我在东京坐了那黎朝大王的龙椅,必百倍回报。”
许下了对未来的诺言,莫子布立刻宣布将他们的金银收集起来,全军不准藏私,一切等打完了仗按军功分配。
等统一了军官的思想,莫子布又把中士以上的士官全部召集了进来。
豪言壮语,未来展望照样说了一遍后,莫子布又语重心长的说道:
“有人说现在拿了钱可以回去做富家翁,我呸!想想你们现在是怎么抢劫这些老缅的富家翁的。
没了手里的刀枪,没了咱们自己的国,你拿什么当富家翁,就算你能当,你儿子、孙子呢?
老缅今日的下场,就是他们的明天。
谁想未来断子绝孙,那就继续把心丢进钱眼里面。
愿意跟随我莫子布的,就请现在把你们的金银珠宝交出来,我让人运到仰光去,忠义二爷会一一登记造册。
等打完了仗,咱们论功行赏,谁功劳大,谁就得高官银钱。
军中的汉子,就按军中的规矩来。谁敢藏私,谁敢心怀顾虑不前,军法不容!”
若是一般的主帅,这相当于是在用军法明着抢劫,一定是要出问题的,但在莫子布这,士官们只能哑口无言。
因为作为主帅的莫子布,可以说是两袖清风的典范。
他身为大王,连王宫都没建一个,身边的女人只有一个陈家表妹,甚至衣服都只有几套,吃穿与他们没多大区别。
他这大王能以身作则,恪守军法纪律,下面的人也服气。
治完了本军,莫子布又把英荷军官和士官找了过来,很明确的对他们说。
身上财物现在交出来,运到仰光登记造册,仗打完了再还给他们。
日后的劫掠,必须上交到公中按战功分配。
如果不同意,莫子布现在就安排他们返回,同意的,就继续跟着北上阿瓦。
这票军官们商量了半天,还是抵挡不住去阿瓦的诱惑,只打到卑谬就得了这么多好处,攻破了阿瓦,那还得了!
而且,莫子布良好的人品和廉洁的作风,在此时起了极大的作用,这些白皮虽然自己贪婪,但还是比较相信莫子布的。
于是纷纷表示愿意交出身上的财物,连马尔科少校这样的刺头,都带头将身上的金佛给交了出来。
第182章 瘟疫 罪责与灵活的忠臣
老官屯外,清军营地,天上阴雨绵绵,营地中满是人与马骡踩出来的大小水坑。
水坑积满了浑浊的污水,稍微步子去重一点,渐起的泥水就能飚得身上全都是。
一个脸上线条十分硬朗的索伦兵被冻的瑟瑟发抖,简陋搭建的营房,根本无力抵抗这越来越大的雨势。
而且与一般北方人印象中不同的是,这种南边的雨不是北方那种方方正正,直接下到房顶的雨。
这地方的雨,很容易在接近地面的时候,变成一阵阵水雾,而这些水雾又会在冷风的吹拂下,横着飘进房间里面。
一下雨,那就不是头顶淋雨那么简单,而是全身都会被这种湿漉漉的水雾包裹,根本躲无可躲。
特别是清军这种干脆就是用湿木头搭建的营房,简直是四处漏风。
十二月的缅甸,并没有印象中那么热,在这种雨天,是会降到最低十五度左右的。
十五度的天气,四处袭来缠身的水雾,想想就知道有多么让人难受了。
清军则对这种情况完全准备不足,几乎所有兵丁都只有单衣,个个被冻的瑟瑟发抖。
最重要的是,这种雨天的十五度,并不代表你身体只有十五度。
如果体感十五度的话,身体强壮的人穿少点是没有问题的,但这种裹身的水雾,却会快速带走身上的热量,使得体温飞速下降。
说是十五度,但身体感受到的冰冷和潮湿,远远低于十五度。
就在这种简陋潮湿的营房中,瑟瑟发抖的索伦人挤在一起,用手捧着啃起了手里已经散成沙的饭粒。
这种干饭是按古法制作的,经历了先煮再蒸最后晒干等几道工序,本来就很难吃。
到现在再被缅甸的水雾一泡,顿时成了粉粉沙子一样的东西,混合着同样水乎乎的酱菜,真是要多难吃,就有多难吃,而且还不卫生。
偶尔几声猪惨叫声传来,索伦兵们也只是抬起头麻木的看一眼,营房中的空地上,躺着大大小小四五头野猪。
这些精于山林打猎的索伦人,是非常好的猎手,现在军粮缺乏,他们当然会打些野味来改善伙食。
但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野猪是打到了,但天空却下起了绵绵细雨,一下就是五六天,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干柴来烹饪这些野猪。
于是只能把野猪捆上,丢在营房中。
没过几日,雨水愈发的大了起来,各处山林、河流小溪都涨了水。
这不算大的洪水,虽然没有冲毁清军的营帐,却把清军许多营寨的厕所给浸泡、冲毁了。
还有些清军厕所建在高处,那就更惨了。
现在山上大水漫灌,把厕所里的五谷轮回之物,全部给冲到了位于山腰和平地的营房中。
初看好像没什么影响,然后又过了一两日,天气突然放晴,气温忽地回到了三十四五度,凶猛的太阳开始炙烤着大地。
那些被冲到营房到处的人畜粪便开始迅速被晒干,臭气熏天而起。
其中最臭的,就是那些索伦人猎来的野猪和在大水中丧命的牲畜。
它们在水中浸泡多日,吸饱了水分,再经历烈日炙烤,腹部迅速膨胀到了一个夸张到可怕的程度。
清军害怕爆开,不敢上去拖拽,于是有些缺心眼的索伦人。
嗯,其实也不叫缺心眼,实在是他们这些长在东北甚至外东北鲜卑利亚荒原、丛林中的北人,实在没见识过热带瘴疫的可怕程度。
这些缺心眼的索伦人在远处用弓箭将腹部鼓胀的野猪、马骡等牲畜射爆,砰的一声,各种恶臭的内脏和大便溅射的到处都是。
他们这才走过去,把这些牲畜拖拽着,扔到营房外面,回来也不用开水洗手,或者就用营房大缸中,看着干净实则细菌极多的雨水简单洗了两下。
浑然没察觉到身上、手上已经粘着了星星点点的污秽。
有人递来一个饭团,索伦兵嬉笑着接过这个总算不是散饭的饭团,大口大口的啃了起来。
东北的寒冷,隔绝了太多的病菌,哪怕到后世,东北人来到两广、海南,都还有日常没注意导致感染细菌。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