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267节
譬如把移民安置到了婆罗洲,等以后莫子布儿子们大了安排过去当王,百姓也能接受。
而目前这种模式,如果莫子布把一个儿子封到宋城去当王,给吴让当王,吴让是绝对不会心服的,在别人看来,吃相也很难看。
想到接下来的措施,莫子布一面给在广东的黄忠仝和在福建的陈旭写信传达教令,一面有些忍不住苦笑。
没想到他莫子布,最终还是得走上买猪仔的路,原本他是绝不想这么干的,那种感觉对于中国人来说太痛苦了。
可现实根本不给选择的机会,果然历史上证明过的,就是最方便快捷的,虽然它可能不那么有道德,但胜在效率。
莫子布能做的,就是尽量把接人南下的海船条件弄好一点,让移民少受一点苦。
看着莫子布写完了教令,林通在旁边对莫子布说道:“大王,如今咱们兴唐王府也算是天南大国了,又涉及到向大陆买人施恩的问题。
臣以为,是到了将大王的私产与国库分明白的时候了。”
莫子布点了点头,这个事情他也考虑过,地盘逐渐变大之后,肯定不能像之前那样眉毛胡子一把抓。
那么,目前属于莫子布的私产有哪些呢?
河仙的锡矿特权,河仙和北大年的锡矿粗选厂,锡矿运输船队,北大年第一兵工厂,洛坤第二兵工厂。
宋城吴让上贡给他的燕窝产业股份,叶丰昌上贡的吉达锡矿厂干股,与富察家合作的翡翠产业。
整个丹城地区所有的产业和赋税,彭亨河两岸所有锡矿和金矿,以及新建的彭州城。
莫子布细细算了一下,好家伙,这些产业每年的获利在一百万四十万两银子上下。
其中主要的利润就是垄断南洋锡矿贸易特权后带来的七十万两左右利润,两个兵工厂产生的接近十万两利润,以及每年八万两左右的翡翠产业利润。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要是分割开来,整个兴唐府的财政收入会从目前的两百万一十两银子左右,锐减到七八十万两,这点钱,养水陆军后,就剩不下什么钱了。
而且这满清,对自己也太重要了吧,占了全收入的一半还多,这还是没算由河仙莫氏控制的商船对广州贸易的利润。
而除了这些每年在产生利润的东西,莫子布手里还有好几处财产需要分割出来,明确好用途和归属。
一是他从贡榜王朝、西山军、北河郑军手里抢夺过来的各种珍宝、古董、绸缎、金银器及各种金银货币等,价值大约在三百万两银子左右。
二是这些年发行的指定军票,大约有三十万两左右,这些军票中有的已经被兑换了,有些则没有兑换,属于是已经下发的军饷和赏赐,但没有马上兑现的。
此外莫子布用两个兵工厂名义提供捐款成立的天工院及其实验室,更是非常重要的财产。
实验室中的蒙脱石散已经马上可以量产了,大蒜素保存也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估计最多三年内就可以有望能制成药剂。
同时奎宁的提取,也可以小规模量产了。
而与这些比起来,在火药配方上的小小改进及其他的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可以说,未来依靠天工院实验室成立的医药公司,肯定会成为莫子布手中的摇钱树。
因为蒙脱石散、大蒜素、奎宁水这三样就是殖民的利器与保障。
看来,自己也确实需要一个内务府了,莫子布摸了摸下巴想到。
只不过这不能搞成内务府那种特权官身商号,满清已经证明这玩意有多烂了。
那就只能成立王室直接控制的公司,就像是不列颠东印度公司那种。
虽然它也是非常容易产生腐败的,但至少比内务府模式要先进一点点。
说干就干,莫子布立刻开始了财政体系的改革,完成基本设计后,就让众臣讨论了一下。
莫大王把其中的贸易产业,包括所有锡矿产业相关企业以及贸易等相关产业纳入了贸易公司。
本来这些在河仙时期来说完全是不交税,只把利润上缴给莫家的,也要开始缴税了。
这也是莫子布释放的一个信号,当他都需要缴税的时候,其他人的任何公司,也别想逃税。
哪怕就是封臣的产业也一样,只是税率高低的问题。
其余两个兵工厂则并入了军火公司,两个兵工厂分开核算,各自互不从属,同样也要纳入计税中。
其余的金矿、锡矿、翡翠产业当然也属于莫子布自己,成立一个矿业公司。
然后,贸易、军火、矿业这三个,加上未来可以依靠实验室成立的医药公司,全部被收纳进一个大型集团公司中。
而这个马上成立的大型集团,莫子布准备叫它复兴公司。
复兴公司未来会成为莫大王手中的敛财工具,它也肯定会成长为一个包含各种门类的怪物。
但这个怪物,将在未来的北伐战争、殖民争夺乃至工商业促进方面,为莫子布提供丰富的手段的资金。
直到历史不再需要它的时候,莫子布就会把这个大怪物亲手肢解。
而库房中的三百万两,莫子布拿走一百五十万两进入私人金库。
其余财货与军票系统一起成立钱庄,未来准备成立中央银行,然后逐步将所有的货币进行统一,掌控住铸币权。
首辅裴建南看了莫子布一眼,他明白这是势在必行的。
以前河仙就是个港口城邦,所以无所谓公私,因为莫天赐就是河仙,河仙就是莫天赐。
但现在肯定不能这么办了,再这么搞,国家就要运转不过来了,而且他现在地位变了,成了首辅,自然要更多为政府考虑。
“大王,既然如此,臣建议成立转运司衙门,专门负责商税和特许税的征收,户部则只负责农税以及进港出关之税就好。”
说完这话,裴建南不用回头也知道身后有道目光肯定正不善的盯着他,因为户部左侍郎是顺化京汉高门的人。
莫子布微微一笑,不等其他人提出意见,立刻就欣然同意了。
他划出来的这商税和特许税可不少,要是给了户部,户部那管的就太多,权力太大了。
现在划出一个转运司衙门,正合莫子布之意。
林林总总,连续扯了一天多的皮,总算把大的框架给定下来了。
莫子布也知道要收别人的税,必须先得收自己税的道理,某些方面还是做了很多牺牲的。
改革之后,朝廷的收入肯定是增加了很多,基本上能在不作战的时候,养起现在规模的水陆两军,维持朝廷的运转。
而当处于战争状态的时候,战争费用则由朝廷走兵部出一部分,莫子布走五军都督府出一部分。
莫子布出的这一部分,将会集中在战时加饷,战后赏赐以及军火采办费用等方面。
这样可以确保军队的财政权抓在莫子布手里的同时,又把看起来微薄,但总数加起来就很不少的平日军饷甩给了朝廷。
至于中央钱庄的成立等等,大臣们根本都不在意。
倒不是他们完全无知,而是他们没想到莫子布准备在这方面狠狠做文章。
莫子布也乐得他们糊涂,管他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现在先搁置,等到最后走到需要中央银行出现的时候,再来划分就是,没必要现在引起他们的注意。
只是这个复兴公司的执行董事不太好选,本来内司丞刘知三肯定是最好的人选。
但你让一个内外朝沟通的关键人物,管理着侍从文官,把自己当成了司礼监首领太监的家伙去当什么执行董事,他肯定不会干的。
莫子布想来想去,也只有原本莫天赐的心腹文臣郑秀更合适了。
郑秀是莫天赐养大的孤儿,跟义子仿佛,又娶了莫子布大姐夫徐盛文的妹妹,跟莫氏自家兄弟差不多。
于是,莫子布又立刻写信给老爹莫天赐,想来老头子可能不太乐意,因为莫天赐身边也没几个人可以用。
但莫子布这更缺嘛,复兴公司这种东西,除了绝对的自己人以外,其余人是不可能随便用的。
而且莫子布还选好了一个副手,那就是如今荷属东印度公司的霍尔戴克书记官。
这个就在巴达维亚出生的土著白皮能力还是挺强的,只是目前还在摇摆,没有完全倒向莫子布,正好可以用复兴公司高官的位置来引诱他。
第277章 兴唐继汉复大明还需要先修仙?
理顺了公与私,莫子布的这个小小基业才算是走上了正轨。
而当各部门设立完全,各司其职之后,莫子布就感觉不是那么忙了。
然后,莫子布终于抽空见了早就赶到顺化的陶归一。
而一看到这位,莫子布就很确定,这确实是一个道士。
因为在满清剃发易服的大背景下,唯有道门真人可以保留束发和衣冠。
是以在满清时期,对于道士度牒的管理非常严格,基本不存在私人宣布皈依道门就可以束发的可能。
而眼前这个陶归一,就是莫子布见过除了明香人以外,唯一一个保持束发的汉人。
“福生无量天尊!”莫子布装模作样的宣了一声尊号,苦笑着说道:
“怠慢真人了,只因在下这边一切初创,实在是抽不出来时间,是以等到今日方才得见。”
“贫道师从开仙道孙陶派,主修丹药,并不奢望天尊护佑,而是要以丹道之法,练天地之宝,得无穷造化,窥万物秘辛,与凡俗并不一样。”
陶归一有些冷冽的说道,其实孙陶派不可能不拜天尊,道门多多少少都要拜的。
只不过他对莫子布一忽悠就是六七个月,不让他走也不接见很有意见,故意甩脸子。
但我莫大王,深受历朝历代贤君明主熏陶,哪还会在乎这点陶归一这点小小的脾气。
只不过他砸吧了两下嘴,回忆了一下脑海里的记忆,发现对于什么开仙道孙陶派一点印象没有,心里感觉可能没捞到什么大鱼。
这也不怪莫子布见识少,普通人很难接触到这些,不是道门中人的话,确实不可能了解孙陶派,但要是说到另一些名词。
比如筑基、得药、结丹、脱胎、飞升、鼎炉、九转仙丹什么的,后世只要看小说的,基本就知道是什么玩意了。
开仙道孙陶派是明末道士孙教鸾所创,清初陶素耜完善,是主玩丹道的。
这些玩意和名词,就是他们总结出来并发扬光大的,算是丹道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
“听说仙师对于我那些实验有些不同意见,认为丹化之学,不应该先学明算。”
既然没自己没听过这个教派,那就试试这个道士有没有真才实学吧。
陶归一闻言,立刻就进入了状态,他摇了摇头。
“前番乃是初见之感受,最近小道又研究了一下大王所设立的明算学,特别是其中一位泰西大儒名唤乔射虎者关于明算的论述,收获甚大。”
说着陶归一主动对莫子布一礼,有些钦佩的说道:“小道发现,大王所说欲习丹化,首通明算是正确的。
现在看似用不着,但当修炼到一定程度,位在结丹之上时,名算学就会有大用处了。”
莫子布小心翼翼的跟陶归一继续交流了一下,勉强把他口中的道门名词与后世的化学词汇,简单匹配上了。
这才明白,陶归一口中的得药,就是指发现新的化学物质,结丹就是指研究基本完成可以量产。
比如莫子布主持的奎宁提取,那么在金鸡纳霜树皮中发现奎宁就叫做得药。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