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270节
但以今时今日的条件,莫子布自己麾下的话,连黄珏这样的人才都拿不出来。
虽然黄珏沉醉于丹道中,但看他能实现小规模量产奎宁,以及能为莫子布培养出几十个火药配方师,改进提高火药生产速度来说,本事还是有的,已经是目前的最优选了。
“承蒙大王厚爱,不胜感激。小道愿过番到南洋,就是为了一观故国风采。
今见到南国衣冠在,亦日祭祖时报与九泉之下的太冲公得知,也算是尽孝。
现又得见大王,志同道合,小道甘愿效命。”
黄珏当然愿意,他还等着莫子布信任他以后把金丹的炼制方法吐露出来呢。
“小道别无所请,唯请大王建开仙观一座,以备日后炼丹士南下之用。”
“吾立刻下令修建,以后开仙观众所有费用,皆由内帑支应,本王也会经常到观中,与真人一同参详丹化之道。”
莫子布立刻满口答应了,而黄珏也是大喜,他以为这是莫子布在暗示以后可以拿出他心中所奢想之物。
。。。。
会安,罗忠安站在被北郑军摧毁的秋盆河北,开始仔细规划着。
那座原本属于明香人象征的社亭马上就要复建了,同时,在城北的原本洋商会馆处,一座规模较大的宫殿建筑群,也将要开始建设。
原本离开会安去到了北大年的明香人们,大部分又将返回这里,会安将会比之前更加兴旺。
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莫子布总感觉住在顺化不是很安心。
顺化周围的京汉高门隐藏实力太强了,虽然朝中的高官只有不到两成是京汉高门的人。
但是低级官吏,超过四成都是他们的人,虽然这些人目前非常恭敬,算是极为支持莫子布的。
但他们的屁股,仍然不会坐到莫子布这边来,成不了莫子布的心腹,天长日久的侵蚀之下,未必不会有危险发生。
于是,莫子布便想把未来在安南北部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放到会安来。
哪怕未来进了北河也是如此,莫子布准备依靠强大舰队来拱卫自己的安全,并把会安的明香人当成可以依靠的心腹。
这样未来的红河平原就单纯建设为工业基地,把那里的北河高门尽数拆散迁走,还可以做到削弱河内这座城市的王国中心气息。
要知道它在被明命帝改为河内之前,可是叫做升龙或者东京的。
“上报大王,就说会安的修复方案已经做好,而要修复会安港之最大难处,在于秋盆河,如果不再进行疏通的话,会安港就不能再用了。”
历史上的会安衰落,亦是明香人衰落的象征,就是无力疏通秋盆河,使得秋盆河在雨季会水漫会安城,把会安变成一座小腿以下皆在水中的真正水城。
但此时还远没有这么严重,是以笑呵呵说话的罗忠安,把跟随他而来的工部官员都给看愣了。
他们不知道这么大的工程量,想来起码要发动民夫十万人左右,花掉银钱十数万两,有什么值得发笑的。
“府台大人,秋盆河虽然有所堵塞,但目前情况并不严重,似乎不用大力疏通,国朝初立,还是应该与民休养才是。”
罗忠安摇了摇头,他是知道大王莫子布意思的,就是要搞一个大工程,然后把顺化周围的民夫征调一遍,摸清下面的底细。
说不得还要趁着大赦天下和免除积欠的恩典还在,来一次相对彻底丈量土地、登记人口等活动,把这些高门大户隐藏的田地和户口给查出来。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王马上就不会在顺化长时间呆着了,不稍微收拾一下,谁能住的安稳。
第279章 婆罗洲,天地会,三星堂
婆罗洲西部,坤甸。
月亮隐在乌云之中打盹,大地昏暗一片,几个身穿黑衣之人,借着夜色,隐入了兰和公司控制的客栈之中。
婆罗洲西部物产丰富,不但能产出足够粮食养活人口,还盛产甘蔗、椰子等经济作物。
在马来半岛成为华人主要目的地之前,婆罗洲是继暹罗、巴达维亚之后,华人下南洋的最主要目的地,受欢迎程度还要超过以嘉定为首的安南南部。
特别是在七十年前,也就是1700年上下,华人将胡椒等重要香料作物在婆罗洲试种成功后,婆罗洲变得更加兴旺。
然后,随着华人的大规模到来,更加让人疯狂的东西被发现了,那就是黄金与金刚石。
这玩意,可比单纯种地要更加符合一夜暴富的特征。
当地达雅克人的苏丹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断邀请华人到自己的地盘上开设金矿,金刚石矿等,共同牟利。
夜已深沉,身材并不高壮但十分魁梧的罗芳柏还没有睡下,而是在一盏豆大的油灯照耀中,不断在一面地图上写写画画。
“夫子,你要小心了,刘三伯已经下达了密令,绝不放过任何一个与昆仑山有关系的人,宁杀错,不放过!
三发苏丹也得了刘三伯的贿赂,决定支持他的行动,已经逮捕了不少咱们的人。”
罗芳柏闻言,停下了手中的笔,他沉默了半晌。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刘三伯以为我是在害他,却不知我是想救他。
他们三星堂有现在这么大的势力可不容易,那是刘家祖上五代人风里来雨里去,才有这样的基业。
昆仑山堂与三星堂,同是天地会一脉,昆仑山堂背后则是明香人的仁德兴唐大王,刘三伯家也是明之遗民。
他若是能放下门户之见投靠,未来就是宋城吴让,吉达叶丰昌那样的列土封疆之君侯,不比现在风光的多。”
罗方柏口中的天地会三星堂,乃是现在婆罗洲的第一大华人势力,创立三星堂的刘家先祖,据说也是东宁郑家的下属。
他们大约在一百年前到达婆罗洲,最开始是种稻米和甘蔗,后来又从事香料贸易,胡椒就是他们在婆罗洲试种出来的。
此时婆罗洲西部,大约六成的稻米和超过八成的甘蔗,都由三星堂成立的三星公司垄断,据说有五千兄弟,势力非常庞大。
而在莫子布崛起之前,三星堂其实是受本地三发苏丹等土著敌视的。
这些苏丹们引入后来的华人从事矿山,还给予相当多的优惠,就是为了让新来的华人与旧有的三星堂华人互相竞争和制约,从而达成互相限制的平衡。
但是莫子布的出现,顿时就让三星堂这种靠控制土地,实际上搞庄园农奴制的华人公司与土地的拥有者三发和达雅克苏丹们警惕起来了。
因为西婆罗洲与嘉定隔海相望,从嘉定驾船南下,顺风两三天就能到婆罗洲。
如此肥肉摆在嘴边,莫大王水师都快跟荷兰人一般强大了,不来咬上一口,实在是不合常理。
“芳柏你就是太仁善了。”吴元盛早就觉得罗芳柏做事太过谨慎了,借着这个机会,他趁机开始大声发表自己的观点。
“刘家五代才建起了这么大的祖业,虽说五千兄弟是夸张,但三千条汉子还是能拉起来的。
与他们比起来,吴让、叶丰昌当时的那点基业根本不算什么。
我要是刘乾相,我也舍不得把这么大的祖业,拱手送给别人。”
罗芳柏叹了口气,他这就是跟我莫大王混久了,受了莫子布的影响。
觉得每个在南洋的汉人都是宝贵的,想要尽力把每个汉人乡党都团结在身边。
但现实嘛,许多的既得利益者,是不可能甘于随便伏低做小的。
“如今单是坤甸就有唐人矿工一万余,若是算上三发、山口洋等地,整个西婆罗洲最少有八万丁壮,各类金矿、金刚石公司四十余家。
这其中,三星公司控制了接近三成,若是他们与土番勾结,阻止我等团结其他人,必然要引起战争,这死的,可都是咱们华人。”
听到罗芳柏还是这么说,吴元盛的眉头一下就皱了起来,不过没等他发作。
却见罗芳伯忽的站了起来,整个人的气质,一下就不同了。
“但事到如今,我给了刘三伯足足九个月的时间,还曾想上门去劝,就是不想让华人之间血流成河。
但他今日竟敢勾结荷兰人和土番,阴谋对付自己乡党同胞,那就别怪咱不客气了。”
“吴大哥,我想立刻召集西婆罗洲四十家大唐公司集会,集体向昆仑山请兵!”
。。。。
“啪!”东万律,三星公司种植园外,七八个农夫被绑在了椰子树上,几个工头挥舞着长长鞭子,劈头盖脸的猛抽了过去。
鞭子是用棕榈树皮制成的,经过了几百上千次揉搓,充满韧性的同时表皮又毛毛糙糙的。
这种鞭子抽到人身上的时候,不但立刻能打出一条长长的鞭痕,表面的毛糙还能猛烈擦伤与之接触的皮肤,使伤口糜烂,痛苦倍增。
惨叫声此起彼伏,农夫们避无可避,连蜷缩成一团都不行。
有人的身上已经起了三四道红紫色瘢痕,张开嘴巴大声哭嚎着,以此减轻痛苦。
更有被剧烈疼痛折磨的大小便失禁者,绝望中睁大惊恐的眼睛,苦苦哀求的同时,绝望等待着末日来临。
而围观的农夫们看着自己同伴被抽打,都露出了极度害怕的神色,没有义愤填膺,只有畏惧,仿佛刻在了骨子里面的畏惧。
“好了,阿光,别把人打死了,这都是劳力呢。”
眼见绑在椰子树上的农夫们被打的完全失去抵抗意志之后,人群中一个身着绸缎衣服,留着辫子的壮汉,叫停了打手们的继续殴打。
随后他转头看着不远处鹌鹑样的围观农夫,满口黄牙的大嘴一咧。
“乡党们,不要被外面的消息给骗了,那昆仑山的莫大王可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仁德?嘿嘿!真要仁德,他能这么快建起这么大的家业?
你们好好想想,不管是在唐山还是在这婆罗洲,哪个老爷的家业,是靠仁德建立起来的?
除了咱们三星堂的刘三伯,给你们吃,给你们穿,天下间举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善人了。
你们都给我睁大眼睛,把心安下来,好好干上五年,保管你们个个都有钱回家。”
说到这,管事脸色一变,凶光毕露,“谁要是再敢跑,再敢给昆仑山的人通风报信,那就不是挨鞭子了,老爷我请你们到山口洋晒咸肉。”
所谓晒咸肉,就是指挂到桅杆上晒成肉干,此言一出,本就被吓坏的农夫更不敢说话了。
庄园高楼上,刘三伯刘乾相看着庄园外的场景,心情起伏不定,眼神中透露着些许迷茫。
西婆罗洲有汉人二十余万,其中八万矿工,五万出头的庄园农夫,其余小十万人,则是跟嘉定、河仙一样的明香人。
虽然下面的庄头、打手等已经开始留辫子,但刘乾相等人却还是束发右衽。
他祖上到婆罗洲的时间比陈上川和莫玖还早,国姓成功北伐南京战败后,刘乾相的祖辈就感觉没了希望,率部退到了西婆罗洲,在此繁衍生息一百多年了。
对于河仙莫家,起初刘乾相是有几分亲近的。
但当莫子布的昆仑山不断壮大并开始威胁到自己家业之后,刘乾相的态度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三十几个庄园,六七万百姓,能组织出家丁两三千,怎么可以拱手让人呢?
“阿爸,巴达维亚的威廉.奥托恩将军已经到了山口洋,他这次可是带着满满的诚意来的。”
刘乾相心情还在起伏不定,他的三子刘耀宗却有些兴奋的上来报告。
“红毛鬼是要把我刘家架到火上去烤啊!”听到来了外援,刘乾相没有半点兴奋,神色反而变得有些苦恼。
因为在此之前,荷兰人在西婆罗洲投射的力量,从来没超过两百人,军官最多也就是少校甚至是上尉。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