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385节

  “万岁爷早就颁下了律令,不准限制匠人自由,你他妈用高墙和恶犬看着不让匠人出门,就是犯法,老子要去万岁爷那里告你的状!”

  梁胖子听到去万岁爷那里告他的状,脸上闪过一丝畏惧的神色,随后就被凶狠取代。

  “叼你妈的,那就是没得谈了,老四、老五,把人都叫来,让这些潮州佬尝尝咱们广府人的厉害!”

  随着梁胖子一声大吼,钱大昭等惊恐的看见起码有三四十个打手,从四周的村落里突然出现了。

  且他们很快排成了相当标准的横排,然后哗啦啦掏出了燧发枪列阵。

  张复猛地瞪大了眼睛,这也太吓人了,浙江绿营一个守备营,也就这些火铳了吧。

  “好啊!扑领母,当我们潮州人好欺负是吧!”郑秃驴大吼一声,同时把手一挥,早就埋伏好的几十个潮州打手也从隐蔽角落里蹦了出来,也很快排成了相当整齐的横排。

  “快,快去报官,这里马上就要血流成河了!”陈秋泽吓得声音都打颤了,扭头就要去报官。

  “不用去,你们从江南哪个府来的?”谁料,旁边一个皮肤黝黑的老广拦住了陈秋泽。

  “他们打不起来的,这又不是战阵上搏杀,战阵上打堂堂之阵才需要排成横排,而这里,真要打,肯定是散开用散兵阵打冷枪。”

  

  “而且。”黝黑老广指了指强生公司和义成公司打手拿着的火铳。

  “这都是仿英吉利国的褐贝斯短管滑膛枪,一散开就没多少准头,要散开打冷枪得拿嘉定皇家兵工厂兴唐二年产的飞将军线膛枪。”

  四人被听的愣住了,钱大昭迟疑的问道:“可是即便这样,近百把火铳啊,真的不用报官吗?”

  “不用,这才哪到哪,上次强盛公司的跟人抢匠人把三磅炮都拉出来了,气的万岁爷把他们赶去了广南,这次就是要走了,才专门来偷别人匠人的。”

  四人一听,只觉得三观都崩碎了,这在我大清,火炮这玩意绿营都不给配,甚至驻防八旗都不能铸炮,炮全是在京城铸造,要打仗了才会下发到各军。

  而在这广州,一个小小的商社就能拉出火炮,还能有几十个火铳手,看起来还相当精锐,那这大虞的兴唐军得强大到什么样子。

  很快他们就见识到了,没过多大一会,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传来,起码二三百身穿红色圆领战袍,头戴朱漆勇字盔的士兵赶到了。

  强生公司和义成公司的一见,顿时就像老鼠见了猫一般,也不破口大骂,也不喊打喊杀的了,非常自觉的丢下手里的火铳,被围在了角落听候发落。

  “哎哟,这是把万岁爷给惹恼了,这来的可是元从近卫团的天兵,这下郑秃子和梁胖子有麻烦了。”

  消息灵通的黑老广脸上终于泛出了惊讶的神色,随后他又看向了四人。

  “四位老兄,你们在江南有没有路子能搞来点织工,愿意过番去南洋的那种,可以的话,我一个人给二两银子的介绍费。”

  ‘草,还以为这老广是好人呢,原来也是想买卖人口。’

  钱大昭脸色一冷,很快摇了摇头,“没有,没有,我们是来广州求学的,不懂其他。”

  “唉,你们这些吴人啊,还是不知道世道已经变了,守着金山银山不知道发财。”说着消息灵通的老广摇了摇头,递给钱大昭一张名帖。

  “这是我的名帖,地址上的铺子里随时有人,你们要是觉得这生意可以做,什么时候来找我就行。”

  等到老广走远,四人凑过来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广利纺织公司卢观恒’等字。

  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四人都没有了闲逛的兴趣,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已经快走到佛山了。

  钱大昭看了看手中的名帖,突然神经质的一笑,这一下,笑的三人莫名其妙,正要发问,钱大昭猛地一挥拳,再次把名帖展示给三人看。

  “鞑子要完蛋了,鞑子要完蛋了,哈哈哈!”钱大昭越说越是兴奋,“你们看,就连一介商贾都懂得如何排兵布阵,知道何种火铳在何时使用。

  区区两个商号争抢匠人都能出动上百火铳手,甚至还有大炮。街上行人只要是男丁,基本都有利刃在手。

  这说明大虞的武德已经从军中开始向民间扩散了,以后不说别地,就是这广州,立刻就能动员出数万火铳手和刀盾手,鞑子再也不可能轻易打下广州了。”

  “对!”张复也摸了摸下巴上短短的胡须说道:“这正是汉家的尚武之风!

  且我看着街上百姓,各个精神饱满,意气风发,他们没有旗人老爷骑在头上作威作福,也不会因为几句话不对就被当成大逆来对待。

  今日,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自由,未来就绝不会再甘心被鞑子欺压,自然,鞑子就再也不能欺压他们了。”

  “这一趟来的值,要是我江南百姓也能如闽粤百姓这样,那就是万万人得了新生。

  鞑子才几个人,咱们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把他们淹没。”陈秋泽也极为感叹的高声说道。

  钱大昭伸出了手,“张兄、陈兄,你我兄弟回去了要让同来的江南世子们,都看看这广州的变化,翌日也好在江南发动我汉家儿郎,为王前驱,驱逐鞑虏,重整山河!”

  “驱逐鞑虏,重整山河!”张复与陈秋泽与钱大昭一起把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旁边,十五岁的钱东垣看了看,似乎也想把手伸过去,可想到父亲钱大昭敢说了‘你我兄弟’等字,只能在旁边干看着,陪着傻笑。

第392章 汉家春风吹广南

  “姜公辅大怒曰:戎狄轻而寡信,贪而无亲,难以恩抚,陛下怎可倚重!

  此拳拳忠君爱国之心,左右闻之,无不叹息。怎奈德宗陛下被小人蒙蔽.。”

  广南省山南府里仁县,县学的老师正在上面抑扬顿挫的讲着,下面的学生听的津津有味。

  巡视到这里的广南提学陈辉林满意的点了点头,县学中,老师说的是汉越音,也就是交趾汉话,下面的学生也基本都能听懂。

  经过两年的定成分,分田土和归正音,汉越音又勉强开始复活了,至少目前在安南,八成的百姓都可以把三百千背诵个十句八句的。

  好多农夫根本就不识字,也不知道意思,但你起个头,他也能摇头晃脑的跟着你读,搞得跟唱歌差不多。

  至于这些年被各乡里选送到县学的孩童,他们已经基本能用汉越音对话,大部分的孩子都认识二三百个字,完全足够日常所用了。

  安南的汉化,其实是非常迅速的。

  因为在整个中国历史上,越南远比朝鲜和日本更像是中国,血缘也更近,语言也同属于孤立语。

  这就使得要从安南找汉化依据的话,非常的方便,比如县学老师提到的这个姜公辅。

  他生活在唐德宗时期,九真爱州(清化)人,祖籍天水冀县(甘谷县),进士出身,曾在泾源兵乱中护驾有功,升任谏议大夫、同平章事,因此也被安南人称为姜相爷。

  他不仅在此时的安南著名,在后世越南也非常著名,在他故乡建有状元祠和姜相祠,越南姜氏的后裔还有人专门到他坟茔所在的泉州南安九日山祭拜。

  在莫子布一统安南后,就不断把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安南人找了出来,编成故事,在县学中当做辅材使用。

  同时,安南人学起汉语来,也比朝鲜人和日本人容易,因为安南土话跟汉语一样,是属于孤立语。

  非常粗浅、粗暴的来说,孤立语就是一个字对应一个字的意思,不需要把这个字变形或者加什么时态来表示其他相近意思的语言。

  而朝鲜语是屈折语,要靠本字曲折成多种形式来表达意思。

  日语则是黏着语,需要在本词的前中后粘连不同的词尾来实现语法功能和表达完全的意思。

  这就使得,越南人远比朝日两族能更快速学习汉语,后世也看得出来,好多越南人根本没多少学问,但只要他认真学,汉语水平往往可以进步很快。

  而日韩很多留学生来读好几年书了,语言这关还是不行。

  而更妙的是,此时的越南还没有被法国殖民,法国传教士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字母语言没有被推广,越南语也还没有吸收大量西方词汇。

  甚至连汉喃字都还没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同时越南的京汉高门也还没在历次动荡中或被消灭,或被赶回中国。

  这一切就导致了真正有个强力政府推行的时候,整个安南回归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莫子布的身份。

  虽然他是明香人,河仙也只能算曾经是广南阮氏的藩属,但是很多安南人还是把莫子布当成了自己人,认为他是从京汉高门中走出去的最成功人。

  “老爷,泉州来的方爵爷又派他侄子送来了请帖,请您到城东的鼎泰楼赴宴。”巡视完了各地县学,仆人送来了一张请帖。

  陈辉林看都不看就扔到了一边,“直接告诉他,他的困难我知道,但广南的丁口也不充沛。

  陛下要求必须要优先保证粮食的供应,这是铁律不能违反,我最多能给他三十人下煤矿,其他的就要他自己去想办法了。”

  广南省囊括了整个红河平原,但在历经战火之后,人口却不充沛,只有三百多万。

  虽然这两年从粤西填过来了三十多万,但还是面临不小的劳动力缺口。

  而皇帝又要在广南省的安广府设立大型煤铁基地,导致劳动力开始进一步紧张。

  由于害怕抽调太多劳动力到煤铁等厂后会影响种粮食,莫子布亲自给广南巡抚邓陈常下令,要求务必保证耕种面积和人口。

  所以现在的广南,只要稍微有点关系的,都在想法弄到更多的工人。

  而陈辉林作为提学,手里有一大批没通过县学考核,学完了基本汉越音就要退回乡里的年轻人。

  这些人说的汉越音能勉强和广东人交流,因此算是高技术人才,是香饽饽了。

  而在此时的广南省民间,各种丰富的,来自两广的商品,把广南人的生活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他们终于能做到家家有菜刀,基本每家都有一口铁锅,身上穿的衣服也不再是极为粗劣的本地土衣,而是大量从广东来的土布了。

  但这些东西,只是比以往便宜了很多,大约也就比广东高个百分之五六十,不是不要钱的。

  这就让原本根本不用银钱交易,郑主赏赐军队都抠抠搜搜拿不出多少钱的广南、日南两省开始爆发了极度的钱慌。

  辛苦种的大米更不值钱了,铜钱、银两,甚至是劣质铜钱都开始变得更加精贵。

  “陛下,这就是广南巡抚邓陈常、广南提督武文勇、日南巡抚黄仲辛、日南提督梁文英联合发回的奏报。”首辅裴建南递上了这份联合奏章,随后继续说道:

  “目前来看,南部五省中,只有兴唐省情况好一点,其余广南、日南、安戴、嘉庆四省都有不同程度的用工荒和钱慌,其中又以最靠近的广南和日南极为严重。”

  莫子布拿过来仔细看了看,随后问道:“内阁讨论出什么结果了吗?”

  裴建南点了点头,“内阁一直认为,不但是南洋四省和广南有此危机,广东和福建也很严重。

  起因就是我大虞拿下广东以后,清廷割断了我们与其他省份的联系,地盘大了,人不够用了。

  且昔日贸易所得白银,大部分又被清廷运走,现在短时间贸易量骤降,市面上的银钱一时间就接不上了。”

  现在的大虞,新加进来的五个省中,广南是直接算到岭南的,而日南等省则被称为南洋四省。

  “你直说吧,内阁的意思,是不是也要开打?”莫子布看到裴建南那吞吞吐吐的样子,直接一摆手,问题直指核心。

  “对,内阁确实是这个意见,只有占据湖广与江南,将战线推到长江沿线,我们才有足够的人力物力。”

  “那行!”莫子布点了点头,“钱粮辎重等问题你们尽快解决,让朝廷动起来。”

  裴建南欲言又止,但还是点头下去了,但莫子布却知道,这裴表叔已经顶不了多久了,不只是能力的问题,还有心态的问题。

  目前莫子布不需要一个强势的首辅,他只需要一个能打下手的首辅,就像是于敏中之于乾隆那样。

  皇帝只管打仗,一切后勤等等只有首辅整合朝廷上来保障。

  而对比起内阁的慎之又慎,莫子布却早就清楚战争必须要开始了。

  因为放开对外的贸易之后,与欧洲的贸易虽然受到了重挫,但是向南洋的贸易额却提升了,加上他又在搞火铳便宜化,需要的人力物力就更多了。

  所以现在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大虞目前这么大的地盘,人口只有不到三千万,各处铺一点,人力很快就不够了。

  而且此时的货币,还远没有走到纸币的阶段。

  现在的货币,都是锚定金银这种金属本身价值来发行的,谁要敢发行纸币,结果一定是其他国家不会承认的。

  莫子布要改革目前银两和铜钱极其混乱,各种私铸劣质钱币和银两并行的局面,势必也要拿下湖广和江南,让他拥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和大量白银用来发行铸币。

首节 上一节 385/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