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388节

  这导致他们短时间根本不能成军,不敢在江南跟我军对打。”

  王无病说完,瑞恩斯坦挠了挠头,他还是有点不能理解,“但是陛下,我觉得还是很诡异。

  江南所在的三个省,是全满清的赋税第一重地,没了江南他们就没了半壁江山。

  乾隆皇帝并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他为什么不在江南施行笼络江南官员和地主的政策,而要把他们推向我们呢?”

  

  莫子布冷哼一声,“正因为乾隆不昏庸,所以他才不会在江南跟我们决战,因为他知道他们在江南干了什么!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莫子布把拳头捏的咯咯作响,“只要是人,就不会忘记这样深仇大恨!

  这不是简单的好处就能收买的,乾隆给的再多,他也收不了江南的人心,所以他干脆放弃。”

  “还有一个原因,我的陛下!”参谋长莫里斯.克鲁格说道:

  “臣与参谋处的军官们复盘了北河之战,得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北河之战使我军遭受最大伤亡的,并不是火炮和火铳,而是骑兵。

  特别是在左翼,他们差点就击溃了我们的军阵,连陈联中将都身负重伤。

  所以,这使得满清的统治者可能会继续认为,他们最大的王牌不是铳炮,而是更加犀利的骑兵。”

  莫里茨.克鲁格在地图上两淮、豫东南、鲁西南的地方点了点。

  “满清肯定期望与我们在这一带决战,只要他们用骑兵击垮我们,再次南下收复江南不过是轻而易举的。”

  瑞恩斯坦明白了,“看来这位鞑靼皇帝和他手下的鞑靼将领确实还有一些能力,他们竟然下决心能舍弃这么大的财富,只为能快速舔舐好伤口,再给我们致命一击。”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莫子布轻蔑的一笑,“我们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将火铳的产量翻了三番,火炮的产量翻了一倍多,从欧洲购买的硝石也已经到货。

  此外还有拉科奇.佐格带来的八百匈奴骑兵,他们的加入,使我们有了一个加强骑兵团。

  兴唐军的战斗力,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计。”

  “下去准备吧,将军们。”莫子布握了握拳头,“这一次,让我们再次把这些通古斯强盗团伙狠狠干翻!”

  。。。。

  山东,大运河畔,临清州。

  莫子布和他的将军们完全预料到了满清的反应,乾隆在江南狠狠压榨,就是因为这几个原因。

  军队的召集和训练还没有完成,满清在江南罪恶太深,导致他们根本不敢相信江南人。

  福康安和海兰察,特别是海兰察为了脱罪,极力夸大了骑兵的作用,把重伤陈联当成了他的功绩。

  而乾隆为了消减北河惨败带来的不良影响,也极力夸耀海兰察和骑兵们的功绩,硬生生把北河惨败描绘成了一场接近势均力敌的恶战。

  所以现在满清上下都在总结,说北河之战之所以战败,是因为富良江边松软的沙土限制了骑兵的速度,不然兴唐军一定会被清军骑兵击溃。

  “陛下,我们真的要放弃江南吗?”福康安低声说道:“多好的地方啊!”

  乾隆已经憔悴的不像样子了,或者说,这才是一个六十七岁老人真正的身体水平。

  “有舍才有得。”乾隆萧索的看向了南方,“只要击败了莫贼,别说江南,就是岭南也能拿回来。”

  “那要安排两江总督高晋和江宁、杭州两城的驻防旗人撤离吗?”福康安继续问道。

  乾隆深吸了一口气,“不能撤,他们一撤,江南形势立刻就要崩散,让他们坚守!”

  福康安闻言,狠狠吸了一口气,久久没有说话,这是要这些旗人的命啊!

  此时的驻防八旗,并不是单纯就在对应的城市中驻扎。

  比如杭州驻防八旗除了杭州以外,还要驻扎嘉兴的乍浦镇,江宁驻防八旗要分别在江西和安徽驻扎。

  所以他们一动,全部人都会知道满清要跑,江南人心确实会崩散。

  可是,福康安欲言又止,江宁八旗有兵四千,总人口三万五千,杭州八旗有兵四千,总人口三万一千。

  这就是六七万人啊!

  虽然他们不怎么能打,但对于总人口也就几十万的旗人来说,要是损失掉,简直就是不能承受的损失。

  乾隆知道福康安要说什么,脸上浮现出了不忍的神色,但随即被冷漠所替代。

  “朱明倾覆的时候,哪怕就是素称文弱的江南,殉国者都不可胜计。

  今我大清危急,有几个旗人殉国算得了什么,只有他们殉国了,才能让其他人警醒,断了跟莫贼妥协的心思。”

  嗯,满清这边,也不是没有幻想能跟莫子布妥协的人,富贵日子过惯了的,总有些会因为眼前的困难,而做一些不合实际的幻想。

  “而且。”乾隆挥了挥手把周围的侍从赶远了点,低声对福康安说道:

  “瑶林儿,你要明白,我们旗人按照莫贼大义忠奸论的说法,从来就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因利益纠合起来的盗贼团伙。

  这是非常正确的认识!

  既然是因利益纠合起来的盗贼团伙,那就要凭武力说话,能者上不能者下。

  所以旗人永远不会被杀光,只要你有足够的利益能分配下去,杀了一批,还有另外的人会愿意来当旗人。

  瑶林儿,我估计支撑不了多久了,几位阿哥又多软弱不能成事,以后要靠你来当睿亲王,当鳌拜了。

  所以你记住,咱们大清的根基不是旗人,而是利益,要维持住利益,就要有打胜仗的能力。

  只要你能带着他们打胜仗,拿好处,旗人你要多少,就有多少!”

第395章 战福州 汉奸尽死

  ‘夫春秋大九世之仇,小雅重宗邦之义,况以神明华胄,匍匐犬羊之下,盗憎主人,横逆交逼,此诚不可一朝居也。

  惟我皇汉遗裔,弈叶久昌,祖德宗功,光被四海。降及有明,遭家不造,蕞尔东胡,曾不介意。

  天下义士,闻扬嘉之祸,无不泫然悲怆。四海豪杰,晓庚寅之劫,尽皆切齿痛心。

  行剃发易服,毁我华夏,遂使妖氛荼毒,华夷不辩。

  设议罪之银,废坏纲纪,以致贪官肆虐,民不聊生。

  查一言,而兴大狱,万千士人何辜。

  毁万卷,以遮狞丑,岂知青史煌煌。

  此等种种,罄南山之竹简,书不尽遍地淫污,决东海之波涛,洗不净弥天罪孽。

  天下者中国之天下,非胡虏之天下也。

  予莫昭,大明孤忠之后,承祖辈贞节之志,接先烈不屈雄风,兴汉家于天南,得万千志士奋勇,承天应命,诏告天下:

  凡汉家儿郎,当见赤旗而投,持戈矛同扫胡尘,不失华夏英雄。

  若执迷不悟,甘替东虏效命,结鼠尾而续妖氛,便为胡虏役鬼。

  夫英雄也,千古勋名,与国同休!

  做胡鬼者,万世遗臭,身死族灭!’

  福州城中,第五任靖海侯,闽浙总督、福建巡抚、福州将军、福建水师提督施錪,读完莫子布的扫满北伐檄文,捏着乾隆刚刚任命他为福州将军的诏书,泪珠从脸上滚滚而下。

  “我等已是汉奸,莫光中不会给我们活路了,他这是要把天下从胡者杀尽啊!”

  哭完,施錪又把乾隆的诏书给周围的施家、黄家众人看。

  “乾隆也是一样,他就想咱们死在福州,断绝其他旗人屈膝的后路。”

  大汉奸黄梧的子孙黄秉淳直接就愣住了,半晌才长叹一声。

  “汉奸,汉奸,还真是恰如其分。旗人当你是汉人,汉人当你是奸人,确实是没活路了。”

  “那就守吧,要老子死也行,那就拿全福州的人陪葬,去他妈的,一个都别想好过!”

  一个施家的总兵官大喝一声,装出一副混不吝的样子,但房间里不断传来的抽泣之声,却怎么也止不住。

  西北风疾吹,兵部尚书郑庆一身戎装站在宁靖王号三级战列舰船头。

  进攻福州的舰队特意先逆风行驶到妈祖列岛以北,然后趁着东北风,借着涨潮,从闽江一拥而入。

  十二岁的郑怀德穿着一身青袍站在父亲郑庆身后,略有几根绒毛的脸上正在努力装出少年老成。

  “我儿你可知道,陛下为何要让我们父子两来光复福州?”郑庆回头看着儿子郑怀德,很是严肃的问道。

  郑怀德立刻大声回答道:“陛下是想让我们为祖先报仇,诛灭施家、黄家这两叛徒汉奸!”

  郑庆大笑,“说得好,我儿,以后不管谁问你你都要这么说,自己在心里也要这么认为。”

  郑怀德听出父亲话中有话,不禁小心翼翼的问道:“父亲,咱们家真是闽忠武王的后人吗?”

  郑庆苦笑一声,“只有你问我,我才会告诉你,大概率是,也有可能不是。

  因为我也只听你祖父郑公讳会说,吾之祖父乃是忠武王之孙郑公讳克培,是南下到嘉定为郑氏打前站的,可除了一枚真假难辨的玉佩以外,再无任何可以佐证。”

  “但如果外人问,我会肯定说我家确实是忠武王后嗣,如假包换!

  我儿,你可知道是什么原因?”

  郑怀德听完,脸上露出了失望的神色,他没想到到处宣扬自己是忠武王后人的父亲,其实压根不确定。

  不过听到父亲郑庆的提问,天赐聪颖,作为历史上明香人大文学家的郑怀德,当即眼神中亮光一闪,回答道:

  “因为晦堂公屈膝,子孙更是在东虏那里乞食,毫无廉耻。

  而国姓爷、闽忠武王乃是天下英雄,是我汉人不屈东虏的象征。

  北京郑氏子孙如此,使我天下汉人颜面尽丧,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英勇不屈的郑氏子孙存在。”

  此时郑克爽已经绝嗣,但是他兄弟郑克塙还有子孙在,这一支郑氏佐领,就是郑克塙的孙子郑咸吉。

  乾隆把那么多汉军旗人出旗,而唯独不动郑氏子孙,一是为了显示他大度,二就是为了侮辱天下汉人,与郑氏一样的,还有晋王李定国和蜀王刘文秀的子孙。

  莫子布自然不能承受这么的侮辱,李晋王和刘蜀王的子孙就算了,莫子布这一系跟大西军余脉关系不大。

  郑氏可不一样,他的曾祖父莫仕平和外祖父陈上川,可都是东宁郑氏的下属。

  “说的没错!”郑庆脸上露出了笑容,“我还可以告诉你,这次光复福州,就是陛下刻意安排的,只要完成,就会册封我们家为延平侯。”

  郑怀德目瞪口呆,脸上露出了惊喜的样子,嘴里却在说着‘赏赐太厚,赏赐太厚了!’

  “是啊,为父虽然从龙有功,但远没有到可以封侯的地步,就是封伯爵也过了。

  所以陛下除了你说的保住天下汉人延绵以外,还因为倭国。”

  “倭国?”郑怀德大为不解。

  “就是倭国,忠武王的弟弟田川氏后人还在倭国。

首节 上一节 388/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