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412节

  阿森左手紧紧抓着衣服,右手不断摇摆着:“不妥,不妥!母亲虽然不在,但阿森也不可自欺,还是我自己来吧。”

  两个宫人无奈了,雅梅嘟着嘴巴,把抓着的半截衣服还给阿森,看着他哼哧哼哧的穿上衣服,只能去准备洗漱的热水。

  “兰姐姐,为什么母妃今日不过来呢,她平日里起的可早了。”阿森穿上内衣,突然抬头问道。

  雅兰脸上闪过几丝羞红,她性格比较腼腆,又有些害羞,缓了缓才说道:“陛下昨晚到了贵妃的寝宫安歇,是以现在还没有起来。”

  “原来是父皇去了。”阿森点点头,伸出还有些肉乎乎的双手冲着雅兰晃了晃,“兰姐姐,父皇来了我要穿礼服,你来帮我吧。”

  莫子布睡得非常沉,也很满意,不是陈依珍有多漂亮,也不是身材有多好。而是她非常愿意配合。

  这样的床笫伴侣,绝对是一个男人梦寐以求的,所以每次莫子布到这里安歇的时候,晚上两人必定要玩的非常尽兴。

  “儿臣给父皇请安!”阿森蹭蹭蹭的跑了进来,连身边的宫人都没拉住他,小家伙好久没见过父亲了,还是很想念的。

  两人很快就从熟睡中惊醒了,小表妹只能赶紧爬起,并在跑进来的儿子额头上点了一下。

  “阿母,今天儿臣要穿礼服,所以是让梅姐姐和兰姐姐帮我穿的。”

  小表妹忽然变得很严肃,“森儿,今天我们是不是该说官话了?”

  阿森被吓得一抖,赶紧换成南京官话,喊了一声:“妈(上声)妈(入声)。”

  莫子布这才惊觉了某些事,他震惊的看着那个经常在他身下无比温柔可人,仿佛一团棉花糖的女人,竟然有如此严厉的一面。

  而他那个各处表现的无比成熟,看着就有明君风范的长子,也有如此畏惧,甚至是畏畏缩缩的一面。

  莫子布这时也才发现,儿子都八岁了,他竟然没多少关心过。

  这些年不是打仗就各种推进近代化建设,对于身边人,关注的实在太少了。

  而此时,莫子布掏出床头的怀表一看,好家伙,这才早上六点多。

  玛德,这么教下去,不得教个李承乾出来啊!

  想到这,莫子布拍了拍小表妹的肩膀让她让开,随后把床头请安的阿森给抱了起来。

  阿森都八岁了,还被父亲抱着,看起来有点扭捏,但也暗暗有些高兴。

  “我的好儿子,这么早起来干什么,陪老豆再睡一会咯。”说着伸手就把阿森举起摇晃了两下,便往被子里面放。

  阿森小心翼翼的看了母亲一眼,见她没有立刻来阻止,立刻就跟父亲嘻嘻啊哈哈的打闹了起来。

  “陛下,武长瓒先生还在外面等着给阿森上早课呢!”在莫子布身边,小表妹不太敢发脾气,只能略微有些着急的说道。

  莫子布冲外面站着的印绶大监范辉锭挥了挥手,这老太监是莫子布从升龙(河内)黎氏王宫中带到应天府的,算是莫子布身边非常亲近的内侍了。

  “去,告诉武长瓒,让他从哪来回哪去,这么早跑行宫来干什么,今天放他的假。”

  “喏,老奴这就去告诉武先生。”范辉锭弯腰施礼答道。

  汉越音,也就是交趾汉话中保留了很多唐代的言谈习惯,比如他们应答的时候,仍然称喏。

  这也是这门语言,基本成了死语言的证明,当然现在开始复活了。

  “慢着,抬一个肩辇去,老头子本来腿脚就不好,别黑灯瞎火的摔着了。”

  吩咐完,莫子布让宫人把阿森的礼服脱掉,不顾小表妹有些不快的嘟着嘴,爷俩嘻嘻哈哈玩了会,阿森很快就发出了愉快的鼾声。

  只是这么一弄,莫子布反倒是睡不着了,他站起来,只简单披了一件外套就往外面走去。

  小表妹赶紧跟在后面,两人走到一个露台,见四下无人了,小表妹才有些畏惧的噗通一声跪下说道:

  “阿森是陛下长子,未来责任重大,臣妾也是想着要严厉督促下他。”

  以往要是小表妹跪下,莫子布肯定就把她拉起来了,但这次莫子布没有,他冷哼一声。

  “你倒是很敢说,就这么敢肯定诗诗不会有自己的孩子?”

  小表妹见莫子布真生气了,立刻把身体伏低,额头杵在地上不敢再说什么。

  “你倒是真下得去手,阿森才刚买八岁,你就敢把他当成十几岁的成人来教养,真要出点什么意外,我看你如何收场。

  还有,朕今年才三十二岁,至少三十年总还要活吧!

  可三十年后,阿森就快四十岁了,陈依珍,你在干什么,要培养一个李承乾吗?”

  小表妹第一次见莫子布发这么大的火,完全慌了神,被吓得在地上不停发抖,看起来就像是一只惊吓过度有点应激的小狗一样。

  莫子布又有些不忍了起来,他想起当年,自己要出海去下缅甸救被白象王俘虏的法国人,那是他组建军队后第一次远征,连父亲莫天赐都认为莫子布很有可能死在海上。

  而当时小表妹没名没分的被送过来,就在一艘小船上,渡过了本应该风风光光的洞房花烛夜。

  叹息了一口气,莫子布把小表妹扶了起来,“你不要把你的欲望,过多的强加到阿森身上,多让他快乐的成长,人一生能无忧无虑快乐的时光,就那么几年。

  未来的世界何其大,就算没有皇位,也有足够的土地,让朕的儿子们去称王称霸。

  下去准备点食材,中午我为你阿森和阿璎好好做一顿烧烤。”

  莫子布口里的阿璎,就是他今年四岁多的长女,同样是小表妹所生。

  “你如果能改掉你对阿森这种教导方法的话,说不定过一两月,我就会正式册封阿森爵位。”莫子布想了想,还是有些不放心的说道。

  主要是他也不敢赌啊,他现在合格的继承人可以说就是阿森一个,这时代孩子夭折率可不低,真让陈依珍这傻子表妹给整坏了,他哭都没地方哭去。

  “陛下说的可是真的?”听到爵位,小表妹就两眼放光,也不知道她有没有把莫子布的话给听进去。

  当然,也不怪小表妹这么激动,因为莫子布到现在还没给三个儿子封爵。

  其他两还太小就不说了,阿森都八岁了,还总是只能被称为皇子森或者森皇子,确实有些不太好。

  莫子布点了点头,从外衣的荷包中取出一条手巾,递给小表妹让她擦擦眼泪,穿越前也未有过家庭经验的莫大皇帝,此时心里有些沉甸甸的。

  

  这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的角色,看起来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

  湖南,长沙北门外,新开河。

  这是一条康熙二十五年(1686)开凿的人工运河,是为了更方便湘江来船在长沙停泊。

  一艘艘巨大的官船被打扮的好似画舫一般,首尾相连几十艘迤逦而来。

  等到大船一靠岸,码头上等候的湖南乡绅立刻就围了上去。

  此时船上一阵锣响,一员身着一品官服,头戴一品红宝石顶带的瘦高男子,在众人簇拥中走下船来了。

  他身后立着的官牌上赫然写着‘兵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和‘总督湖南湖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

  原来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满清湖南籍的大员,挂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右都御史衔的满清从一品大员,湖广总督陈辉祖。

  此人可以说是目前湖南的第一汉臣,其父陈大受历任两广总督、直隶总督、军机处行走、协办大学士等职。

  陈辉祖目前是从河南巡抚的任上,被紧急快速擢拔为湖广总督的,目的嘛,自然是要他来压住湖南湖北的形势。

  甚至为了给他腾位置,满清把原本的湖广总督海兰察,都给调为了四川总督兼成都将军。

  城中,天心阁。

  这里是长沙盛景所在,陈辉祖这次能回到家乡任职,极为高兴,因为满清已经允许他筹办团练了。

  而且明言,只要陈辉祖每年能将合计一百五十万两的地丁银和地丁粮交给朝廷后,其余剩下的都是他的。

  而此时,湖南约有人口一千七百万,湖北约有一千八百万,两省相加,至少有三千五百万人口。

  但是两省的地丁银和地丁粮合计,却只用上缴二百九十万两不到。

  只有同样三千五百万人口江苏的一半。

  甚至比人口只有一千三百五十万的山西还少三十万两。

  与两千万人口的江西差不多。

  这就可以看得出来,湖南湖北两省隐田之多。

  但满清收不上来,陈辉祖这样的地头蛇肯定收的上来,他很知道这里面有多大的好处。

  因此,陈辉祖当即端起酒碗,说着有些奇怪的长沙口音,与平日里他肯定看不起的一票湖南土豪,觥筹交错了起来。

  因为就是这些土豪,在几个月前的雷家市镇挡住兴唐军足足四个月,仗着坚城和兴唐军打了个旗鼓相当,伤亡差不多。

  这可太了不起了,要知道满清主力去北河,可是连宣传的惨胜都没打出来的。

  而这些湖南刚拉起来的团丁,竟然能做到和兴唐军打个平手,在陈辉祖眼里,那就是兵将可用啊!

  “诸位乡党,多的就不说了,大家回去后赶紧把团练办起来,钱粮收上来。

  我保证,以后这湖南,就是咱们湖南人的湖南了,不对,就是咱们的湖南了。

  挡住了兴唐军,不管你们要什么,要官帽子,要火铳火炮,要女子锦缎,只管提。

  我陈辉祖有的,我给,我陈辉祖没有的,我亲自去京城找皇上要。”

  陈辉祖这一席话,把一票湖南土豪说的兴奋至极,经过雷家市镇一战,他们觉得,兴唐军是能打,但也没到挡不住的地步。

  现在有了朝廷支持,还能在本地当土皇帝,哪怕原本不太愿意跟满清混的,也很快就开始动摇了。

第416章 南洋惊变

  比起小表妹的跃跃欲试,叶小妹就要低调的多,她抚摸着又微微隆起的肚子,连生两个女儿了,总不能第三个还是女儿吧。

  就算第三个还是,那就生第四个。

  叶小妹狠狠点了点头,她年轻时可下河捉鱼,四五十斤大狗能单杀的身体,给了叶小妹最大的资本。

  活泼、强健、漂亮,这就是叶小妹给皇帝留下的印象。

  “小妹啊,我觉得你这一胎还是生女儿比较好。”

  三叔眯着眼睛看着自己的女儿,说话的时候,还一口香茶一口美味点心,显得惬意极了。

  叶小妹白了自己老爹一眼,“说什么呢,这后宫中没有自己的儿子,女儿哪能立得住脚。”

  三叔摇了摇头,他虽然只是个秀才,但当年也曾是家族的骄傲,因为三叔是从一个世代给人当佃农家庭中,一跃而起成为秀才的。

  虽然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支撑他一直脱产学习和不停到广州去参加乡试。

  但放到后世,也差不多相等于一个大山里出生的农民工孩子考中省直公务员了。

  所以,三叔还是很有点见识的,他看着叶小妹,慢条斯理的说道:

  “咱们这些客家人啊,脑子都有点一根筋,做买卖,跑外销,办矿场都不如广佬、潮佬和漳泉佬。

  除了种地就是当兵,我让五军都督府的老七查了一下,现在咱们客家人,中校以上军官已经有八十三人,准将七人,少将三人,中将一人了。

首节 上一节 412/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