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415节

  不过那位掌握着残存缅人势力的缅王孟云在最后关头,拒绝了我们立刻开始武装队伍的要求。”

  “他拒绝的理由呢?”威廉堡总督沃伦.黑斯廷斯低声问道:“这个家伙不会是看穿我们的意图了吧。”

  作为殖民地的一把手,沃伦.黑斯廷斯一直以长于地缘政治和揣摩人心而著称,历史上英国对西藏的干涉,就是此人最开始策划的。

  “应该不会。”约翰.怀特希尔思考了一会,果断的摇了摇头。

  “这位缅人之王是出名的软蛋,他能控制阿瓦,保住缅人最后的实力,完全就是靠到处磕头。”

  说着,金奈总督笑了起来,“他在北面对清国磕头,东南边给暹罗的缅甸总督磕头,他甚至对他曾经臣子,赛里斯皇帝册封的一些缅甸君侯磕头。

  所以我认为,他不是看穿了我们的企图,而完全就是害怕,害怕失去他那点可怜的权力,只想保住阿瓦的王位。”

  这些年,英国人在印度洋太顺了,打遍天下无敌手,以至于这些在印度的最高层英国人相当骄横。

  是以听到金奈总督约翰.怀特希尔这么说,他们根本没质疑一下是不是约翰.怀特希尔的判断有误,而是个个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连在他们身边记录的书记员和几个伺候的阿三仆人,都跟着脸上挂满了微笑,好像很光荣一样。

  “那我们就再给他一点信心,这位缅王不是担心未来嘛,我们可以做出承诺,允许他万一失败后,可以到威廉堡来避难,这样他总该放心了。”重要委员伍德霍尔男爵大声说道。

  此人极为贪婪,历史上他从印度回到英国的时候,带走了价值六十万英镑,也就是差不多两百万两白银的财富。

  他看着左边的陆军中将,眼神里充满了对金钱的渴望,“艾利.库尔爵士,我想军队中应该可以抽出几百支老旧的步枪吧。

  咱们把这些送到阿瓦城去,一面鼓励那些愿意闹事的准备起兵,然后让那个脑袋上拖着尾巴的清国西南总督,赶紧把白银送到威廉堡来。”

  说到这三万五千英镑,也就是差不多十万两白银的进账,屋内的气氛,明显更加兴奋了,所有人都跟伍德霍尔男爵一样,露出了贪婪的眼神,

  是的,你没想错,这些英国人根本就没想着他跟满清合作,他们单纯就是想坑云贵总督明德十万两银子。

  当然,他们也不会单纯就是如此的肤浅,因为这十万两银子只是他们自己的需求,而不是英格兰王国的需求。

  “马奈的战斗需要尽快结束,这样我们就拿掉了法兰西人所有在印度的据点,这样就算赛里斯皇帝想支援他的盟友,也没有可以下脚的地方了。”

  陆军中将艾利.库尔爵士稍微冷静一点,因为他是军人,总是对这些事情比较敏感。

  “另外,海得拉巴那边还需要关注一下,我们必须提醒海得拉巴苏丹贾赫三世,不要试图跟迈索尔的海德尔.阿里苏丹达成任何的合作。”

  总督沃伦.黑斯廷斯点了点头,“我马上派人去,等到军队攻占马奈,肃清了法国人的势力,我们就要准备狠狠打击海德尔.阿里这个家伙了。

  那个暹罗的缅甸总督,将会为我们打赢第二次与迈索尔王国的战争,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这就是英国人最终的目的,从私人来说,这几个贪婪的英属印度殖民地掌权者希望能搭上满清的线,先坑满清几万英镑。

  从整体的英属印度战略来说,他们希望让缅王孟云和通起来闹事,以吸引中华帝国的注意力。

  避免中华帝国迅速支援在印度的法国残余势力,以及与英国人在印度大陆最大的竞争对手迈索尔王国结盟的可能。

  英国人的嗅觉,还是非常敏锐的,自从迈索尔王国的海德尔.阿里给莫子布供应了几百匹适应热带气候的战马之后,他们就警惕上了。

  “当然,我建议还是不要把光中皇帝陛下得罪狠了,当缅人之王和暹罗缅甸总督起兵的时候,我们可以同时偷偷派密使去通知皇帝陛下。”

  重要委员伍德霍尔男爵建议道,我大英嘛,从来不介意卖掉盟友,只看他有没有价值。

  “我同意这个建议!”金奈总督约翰.怀特纳尔点头同意道:

  “光中皇帝陛下可能是整个东方最了解欧洲的人,其实只要他不把英格兰排除在贸易之外,我们还是很乐意与他建立友好关系的。”

  。。。。

  萨尔温江畔,清风吹拂着河两岸,在刚刚准备开始播种的稻田水面上,荡起了一圈圈涟漪。

  驻马伯陈光泰带着三十余骑藩士从田坎上路过,看到他大旗的缅人和孟人农奴,赶紧从田边跑到路边跪下,连头也不敢抬起来。

  而在这些有些黧黑的农奴中间,总是夹杂着一些看起来像是华人的农夫,他们没有双膝跪下,而大多是拱手施礼后,兴奋的欢呼了起来。

  不过这些人倒不全是华人,里面一半左右其实是才被划分为汉人的原安南人,以及一部分从倭国招募来的武士。

  下缅甸太过偏远了,很难吸引到华人来这来屯垦,所以陈光泰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在有倭国关系的通州伯陈建生介绍下,招募了三十名倭国藩士。

  不远处,一群群十二三岁的小子看到了陈光泰的藩士骑兵队,他们的欢呼声更大,并把手里的短管火铳举高,拼命的摇晃了起来。

  要是在以往,看到这些未来的希望们举着火铳,陈光泰肯定要过去考较一下他们的刀法和铳术,但现在他有急事,就不去了。

  骑兵们护卫着陈光泰,快速穿过他驻马伯的领地,很快到达了西北面的通州城。

  这里原本被孟人称为直通,莫子布取其音译,改名为通州,封给了在拿下土瓦城时,立了大功的福州福清人陈建生。

  福清人从明末的魏之琰开始,一直跟日本往来密切,至今魏之琰的子孙还居住在长崎,是德川幕府特许能够外界有联系的商户之一。

  所以陈建生这里,来自日本的武士比陈光泰那里还多,足足有八十人,基本都在下缅甸安家了。

  而且这些日本武士基本都放弃了难看的,他们原本也不太被允许留的月带头,甚至有些人的祖先干脆就是福建跑到倭国去的。

  是以单纯从面相和穿着来看,很难认出他们就还是倭人,与华人几乎没有区别。

  “泰哥你可来了。”陈建生亲自出城来迎接陈光泰,然后把着他的胳膊把他带进了城内的伯爵府。

  

  “客人是自己来的,我日日夜夜担惊受怕,就怕被人发现。”

  陈光泰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总督黄大人傍晚会随商船秘密赶到,不要动员民壮以免引起别人注意,你与我用藩士封锁府邸就是。”

  通州伯府,庭院最深处。

  勃固侯苏基与神秘来客久久对望,沉默半晌后,苏基看着自己开始灰白的头发,似乎放下了所有一般,对着来客用汉人的方式一拱手。

  “王子殿下,没想到你能亲自到这里来。”

  王子殿下脸上露出了一个和煦的笑容,他不是别人,正是白象王孟驳的弟弟,现今缅人之王孟云,历史上贡榜王朝的中兴之主波道帕耶。

  “苏侯爷,没想到昔日追随我父亲的将军中,你是最有眼光的,听说你的女儿已经是大皇帝的妃嫔,还诞下了皇子是吗?”

  听到孟云提起这个,苏基将军脸上不由得散发出了极为得意的神色,区区一个勃固侯,其实不能保证他的地位。

  但他那个小女儿,竟然怀了龙种,他成了皇三子的外公,这才是最大的保障。

  苏基将军日夜祈祷着皇三子能健康长大,等到成人之后,再把他迎回下缅甸。

  那么到时候,现在与他并称的仰光侯吴温、毛淡棉侯明信,说不定都会成为皇三子的臣子。

  他苏基的家族,就可以成为下缅甸第一豪族了。

  “大王不在阿瓦,如此冒险来到通州,一定是出了大事。”寒暄几句后,一直背对着缅王孟云的黄真,终于开口了。

  他原本是暹罗贵族,缅甸话相当精熟,因此可以完全无碍交流。

  孟云看了苏基将军一眼,苏基将军点了点头,对他说道:“这就是大皇帝的心腹,安戴总督黄真黄大人。”

  孟云得到确认之后,竟然没有丝毫迟疑,噗通一声就跪下了。

  “总督大人,我有紧急情况上报,英国人和暹罗昭披耶却克里正在预谋反叛,他们要杀回吞武里去!”

  黄真被吓了一跳,这倒不是因为孟云带来的消息,而是对孟云如此能直接下跪,感到心惊肉跳。

  因为这位,可不是英国人以为的怂蛋,他实际上非常有水平。

  不然绝不可能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在缅人大败后,还能守得住一块小小地盘,并且成功让大量被掳为奴隶的缅人把他当成救星在期盼。

  “缅王,你想得到什么?”黄真亲自走过去,把孟云给扶了起来,但眼睛却死死的盯着他。

  孟云非常清楚,黄真不是真的在问他要得到什么,而是在问他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

  “我太了解英国人了,从我父亲雍籍牙到兄长辛骠信,缅人一直在跟他们打交道。

  这些西番来的好战者,从来没把缅人和印度各地的土人当人。

  他们只认为你们妙香人是跟他们一样是文明人,其他的在他们眼中,跟丛林里的猴子没什么两样。

  我不知道英吉利人想干什么,但我知道,他们一定是在利用我。

  比起你们妙香人,他们更残忍,这是那些被活活饿死的孟加拉人证明了的。

  所以,如果非要选一个主人,我选光中大皇帝,不选西番红毛鬼。”

  黄真深吸了两口气,这个缅王的段位,远比他想象的要高得多,不是他能对付的。

  “缅王,如果我告诉你,即使如此,你的未来也不是我能决定的,很可能需要你自己到应天府去觐见大皇帝,你还愿意跟我们合作吗?”

  “我愿意!”孟云几乎是立刻回答道,他甚至也跟黄真一样,长长的松了口气。

  因为在孟云看来,这样的大事,如果黄真区区一个总督都敢当场做出决定,那才是真有问题,证明这些妙香人只是先把他忽悠上战场,而现在黄真如此慎重,反而让他更相信了。

  “我愿意去觐见大皇帝,我要去当面恳求大皇帝原谅我杀了信他敏的罪过。”

  信他敏就是当初被莫子布胁迫杀了白象王后,新立的缅王,只不过很快信他敏就被孟云设计杀死。

  听到孟云连这个都同意,黄真终于点了点头,“很好,那请大王把英国人和昭披耶却克里的计划说出来吧。

  大皇帝从来都赏罚分明,只要你立下了功劳,那就一定会有赏赐。”

  今天被逮住开会,刚回来,下一章估计写不完,我今晚加加班,明天三更补上。

第419章 中法联合舰队

  爪哇岛,巴达维亚。

  虽然此时不过是农历的二月,但天气已经相当炎热了。

  在烈日的照射下,整座城市显得死气沉沉的,没有一丝活力。

  生活在这里的荷兰人,完全失去了以往的那种意气风发,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得见有头有脸的人物拖家带口的离开。

  他们或去荷属印度,或去锡兰,也有一部分回了欧洲,反正是能有路子走人的,绝不会还呆在巴达维亚,至少是不会把全家人都放在巴达维亚了。

  这不单是因为北面的兴唐王加冕为赛里斯大虞皇帝之后,华人在南洋的活动更加强势,还因为荷属东印度公司本身也不行了。

  1775年,荷属东印度总督彼得鲁斯病逝后,经过几个月的扯皮,总部任命六十三岁的范.里姆斯戴克作为总督。

  这位老哥比他前任彼得鲁斯总督还要贪婪,因为他非常缺钱,里姆斯戴克一生结了五次婚,每一次婚姻都留下了大量的麻烦,需要用金钱去摆平。

  而这还不还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里姆斯戴克只干了不到两年,又病逝了。

  而这次,吸取了上次教训后,荷兰人飞速任命了雷尼尔.德.克拉克为总督。

  雷尼尔倒是很正直,还曾在婆罗洲的战争后亲自来恳求莫子布,力求减轻荷属东印度公司的损失。

  但是,上帝仍然没有站在荷兰人这一边,履职才四五个月,雷尼尔总督突然患病,并且一开始病情就比较严重。

  而且这病还没法治,因为雷尼尔总督患病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年龄太大了。

  他出生于康熙四十九年,也就是1710年,比乾隆还大一岁,今年已经六十九岁了。

  霍尔戴克书记官混在人群中,他轻轻扫了一眼,立刻就走了出去,并在总督府门外,掏出一块表链系着一根细细红绳的怀表看了一下时间。

首节 上一节 415/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