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429节

第433章 新一代中华拓殖者的自我修炼

  李保华踹开了一间要倒未倒的破门,门内传出来了惊恐的叫声,他端着刺刀冲进去一看,屋内有七个人,其中两个男子。

  大的手里拿着一根石矛,小的还未成年,手里拿着一根兽骨制成的匕首。

  剩下五个一大四小全是女的,女人大概三十四五岁,女孩们从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都有。

  看到李保华们冲了进来,两个男的大声吼叫着,但拿着武器的手却在不断颤抖,看上去很是害怕。

  故意做出的大声吼叫,完全就是为了把李保华等人吓唬出去。

  李保华迟疑了一下,看着屋内被吓得狂崩溃的男女,特别是那个小男孩跟他侄子差不多大,他有些下不了手。

  “叼你妈的,还敢拿枪对着老子!”土匪书生陈兴华可没管这些,他大骂着目露凶光,冲上刺刀一挑,就把老的石矛给打偏了,然后一脚把小的踹翻。

  随后,跟着进来的几个同袍涌上前去,就在屋内,当着所有人的面就把老的捅死了。

  至于小的,陈兴华抬脚对着胸前狠狠跺了下去。

  咔嚓,肋骨折断的声音传来,小的直接就跟一个被放了气的皮球一般,嘴角流血蜷缩成了一团,很快就没了声息。

  四个女人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惨叫,但可没人惯着他们,陈兴华上去一顿大嘴巴子,打得她们鼻青脸肿哭不出来。

  最后,几人掏出随身的绳索,很快就把四个女人双手捆住,跟牵羊一样牵了出去。

  哪怕她们至亲的尸体还在地上,但只要敢哭泣立马迎来就是一顿暴打。

  “一会多抓点,别扭扭捏捏的,老孙腿瘸了不给他找几个女人服侍,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不把这些女人打怕,以后到底是他们伺候老孙,还是老孙伺候她们?

  就要打,打的她们想起来就肝颤,打的她们比狗还老实,这样日后你我若是也瘸了甚至断手断脚了,才有这种驯服的土著女人来照顾下半生。”

  “是咧,不提是她们祖宗先杀咱汉人的,就算是为了自己考虑也不能手软!”

  一个吉达伯爵领的藩士也看出了李保华的心慈手软,很好心的开解他说道:“战场上妇人之仁,可要不得!”

  李保华深吸了口气,赞同的点了点头。

  而等他们连续踹破几个小破屋烂门的时候,身后已经捆了七八个女人了。

  一个土著哭嚎着拿着棍子朝李保华冲了过来,李保华没有丝毫犹豫,飞奔过去一刀就把土著捅了个对穿,顺便还拿走了土著腰间一条小小的金饰物。

  一个女人张嘴就要哭,李保华反手一耳光,打的她鼻血飞溅。

  不过一个时辰,这一切,他就已经无比纯熟了。

  施亚二站在最高处,简单点了三炷香插在身前的泥土上,“四十年前的先辈们,你们安息吧。

  特别是那些被连累的乡党先辈,当年我祖宗施公班让谋事不密害了大家,今天他孙子来给你们赔罪了,先人们享用了这顿血祭,就投胎去吧。

  光中爷是要管咱们南洋华人的,你们不管投胎到哪去,都有好日子了。”

  柯城男叶宪才也跟着来了,他虽然坐在轮椅上,但威势很足。

  除了这些年养成的封爵威势以外,还有他儿子叶明月不过十七八岁,以义勇身份竟然在北伐中立了大功,眼看就是冉冉升起的一颗将星了。

  在这个时代有个好儿子,特别是对于封臣来说,就是未来家族更加辉煌鼎盛的保证。

  “一个民族之未来,就在于年轻女孩的肚皮之中,夺走一个适龄女子,十年间最少就能减少敌人三到四个人,而我们则会增加三到四人。

  这里按一万五千女子算,一来一去,十年间就是最少十万人的差距了。”

  叶宪才笑呵呵的说道,他们这些封臣已经开始适应先汉的夏君夷民操作,深深懂得年轻女人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施千户,给我们柯城留一千个妇人吧!”

  听到叶宪才要这么多,施亚二迅速从伤怀祖先的情绪中走了出来。

  “柯城君,你要这么多干什么,你领地上汉人不过三四百人,适龄的基本都娶妻了。”

  叶宪才嘿嘿一笑,“犬子已经和扬州阮氏谈好了,今年年底就会带五百漕工下来,本君在这里给他们准备好一人两个妇娘,我看谁来了还想走。”

  施亚二情不自禁的竖起了大拇指,他是看过锦衣卫内部资料的,苏北淮安、徐州、泗州三地方的光棍多不胜数,好多穷苦男丁在家乡根本娶不到媳妇。

  叶宪才一下每人准备两个,虽然是土女,但也足以把这些光棍们的给俘获了。

  这边叶宪才在给他未来的藩士和藩兵找媳妇,那边李保华正在把自己这个小队逮住的战利品交到中军经历官这。

  中军的经历官是个从土城(土瓦)来的老藩士,对这一切已经无比精熟。

  他的俩个助手,一个是会安来的倭人,一个是归仁的安南汉人,对付土著的经验更是足足的。

  这些人先把逮住的土女按照年龄-身体-有无生育经验,最后才是相貌的评判标准排序,评分越高的越值钱。

  而评分最高的,自然是年龄适中,身体强壮,有过生育经验的,这样的别人买过去就能带崽,带不了崽也是个不错的劳动力。

  至于相貌,那是最后才考虑的,只要没有缺鼻子少眼就行。至于后世流行的那种白幼瘦,是最不值钱的,大多都会作为添头。

  李保华挤了半天,才让经历官登记完毕,拿了回执后就赶紧去跟同袍们汇合,嘴里还在吐槽。

  “这狗经历还真是仔细,他他妈的连嘴都要掰开看牙齿,这他妈是买牲口呢!”

  。。。。

  苏邦城外,战斗已经接近尾声,日惹的军队还是从峡谷中冲了出去。

  毕竟他们好几千人呢,神电近卫第三、第五两个连只有不到三百人,不可能一直封锁谷口。

  所以在阻挡压力极大的时候,干脆把这些家伙放了出去,然后再衔尾追杀,才是最明智的操作。

  日惹苏丹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做无力感,他刀术精湛,身边的三百近卫武士也个个都是用刀的高手,但是他们却根本没有任何的施展空间。

  那些中国人只用三样,炮打、火铳射,然后用炸弹炸,如果日惹的勇士还没崩溃,就再来一遍。

  不知道跑了多久,连日惹苏丹这种身体强壮的都感觉喘不过来气的时候,喊杀声好像停了不少。

  苏丹实在跑不动了,心里也窝着火,他第一个停下脚步,“把我的旗帜打出来,让勇士们不要再跑了。”

  然后,很快,苏丹就发现自己错了。

  因为原本喊杀声弱了不是中国人追不动了,而是中国人已经迂回到前面,把溃逃的日惹土人切成了几个互不统属的小包围圈。

  这些中国人正愁找不到日惹苏丹在哪呢,他竟然自己把旗帜给竖起来了。

  连宋那个高兴啊,他最先认出来了日惹苏丹的大旗,然后招呼来大量同袍将之团团围住,每个人眼睛里都冒出了兴奋的光芒,

  日惹苏丹其实还是有一点火铳兵的,虽然是燧发枪和火绳枪的大杂烩,但也还是能使用的。

  但很可惜,他遇到的,是复兴的中华帝国。

  

  陈联亲自赶到第一线来指挥,数百大虞士兵排成相对整齐的横队,不断向对面倾泻着铅弹。

  日惹的垃圾火器队伍哪经得起这种对射,几个回合后,他们嚎叫着提起冷兵器冲了出来。

  然后更惨,陈联亲自调来了几门四磅炮,一门炮中可以灌五十六颗霰弹,一打就是一个扇面。

  炮打过后就是炸弹炸,日惹苏丹发动了数百人一批的冲锋,但根本连中华士兵的身都进不了。

  等到日惹人退下去之后,陈联又把炮弹换成了实心弹,对着密集的人群开打。

  每一炮过去,就是一个血槽,再加上燧发枪不断自由射击,神仙也扛不住。

  于是,日惹人退下去不到一刻钟,又鼓起血勇冲了上来。

  然后又是老套路,霰弹加炸弹,少数几个突破火力封锁圈的,就会挨三人一组的刺刀捅刺。

  日惹苏丹大声怒吼着,霰弹如同雨点一般扫了过来,他身边的忠心侍卫越来越少。

  等他感觉眼前一空的时候,他已经穿过了火药产生的烟雾,一个黑乎乎炮筒子,就在他前面二三十米的距离。

  火炮刚刚完成装填,一个炮手正要点燃火绳,连宋看的真真切切,赶紧在背后一推,把炮手推开。

  “这是日惹苏丹,抓活的啊!”

  炮手正要发火,突然听到面前这个是日惹苏丹,他嗖的一下就从地上爬了起来,摸出随身的匕首,呐喊着就冲了上去,连大炮都不管了。

  连宋暗暗后悔,刚才喊的太大声了,好多人都听见了,结果导致他刚刚跟日惹苏丹对拼了一下,苏丹就被涌过来的七八个人给按倒了。

  他也只能放下火铳扑了过去,抢先抓住了一条大腿,先把分功劳的资格占住再说。

  日惹苏丹还想嚎叫,结果雨点般的拳头直接砸了下来,很快打掉了他满口牙,还顺带扭断了他的胳膊。

  然后他被十几二十个人吵吵闹闹的抬着,东飘西荡就像是大海中一叶可怜小船一般,往一面大旗下而去。

  。。。。

  下缅甸,缅王孟云看着远处的仰光城,神色异常复杂。

  那座城市,原本叫做大光,是他的父亲雍籍牙攻占这里后,重新修筑城市,改名为仰光的。

  最重要的是,在父亲雍籍牙还在世的时候,最开始就是准备让孟云去这里镇守的。

  “王,吴温再次拒绝了向您效忠,据说他准备向暹罗人支付一大笔赎金,以换取暹罗人退出仰光,并和他结盟。”

  孟云脸上没有丝毫怒气,反而忍不住噗呲一下笑出了声,“吴温昔日跟随辛信骠的时候,没见他这么蠢啊!

  他既然要靠贿赂暹罗人来得到下缅甸的统治权,为什么还要背叛大皇帝呢?

  他难道不知道,他最坚固的甲胄,其实是大皇帝册封的勃固侯吗?

  没了这个宝贵的,来之不易的封爵,就他吴温的手段和家族地位,谁还会把他当回事。”

  他一笑,周围的缅人将领都笑了起来。

  孟云的心腹大臣端廷德温看着孟云说道:“看来王上已经做出了选择,那我们就返回卑谬吧。”

  孟云摇了摇头,“不,不要去卑谬等大皇帝的天使,既然大皇帝的底线是保住毛淡棉,那就该我们给出忠心了。

  只要册封完成,我们马上出兵攻打仰光和勃固,为毛淡棉解除围困,如果大皇帝准许,我们还可以出兵攻下东吁,甚至帮大皇帝镇压暹罗的叛乱。”

  端廷德温沉默了片刻,有些小心翼翼的低声说道:“现在的大皇帝可不是远在北面,不知道南洋事的乾隆,光中皇帝可是在南洋长大的,我怕他不会允许出现一个强大的缅人王国。”

  孟云沉默了片刻,像是摇头又像是在点头,最后他说道:“走一步看一步吧,至少趁着大皇帝无暇南顾的时候先强大起来再说。

  自古他们妙香人就没有把缅甸视为领土过,要的就是我们低头臣服。

  我想未来当光中大皇帝被北面的事情牵制大量精力后,会明白一个听话的缅王有多么重要的。”

  孟云很自信,而这个信心的来源,就是中国几千年给他的刻板印象。

  只是他还没想到,来自后世莫子布实在太知道一只伸往印度洋的手,有多重要了。

首节 上一节 429/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