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451节

第455章 太伟大了哈耶克

  莫子布一直认为,君王有最大权力的体现,就是他获取信息的渠道不被阻断或者不被少数人掌握。

  因为皇帝身边围绕的形形色色各种人实在是太多了,每个人接近权力至尊都是有目的的,妻儿子女都不会例外,他们说的所有话,都会带有倾向性。

  除非那种天纵奇才的皇帝,其余帝王一旦获取信息的渠道稍微窄一点,很容易就会被蒙蔽,然后做出错误的决定。

  所以莫子布在湖北获取信息的渠道,就颇为广泛,一共是五条线。

  来自锦衣卫殿前司秘密收揽的地方车船店脚牙,比如已经在混元教中混的风生水起的乌三娘。

  还有来自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坐探和旗手。

  来自内廷侍从文官司的暗访。

  湖北本地陆续来投靠,可以收揽的士绅以及原满清官员。

  最后则是早就在莫子布进入江南,就直接举家跑到应天府来投靠的湖北义士,这部分人虽然非常少,但莫子布却很相信他们。

  毕竟在形势还未完全明朗的时候,就选择来投靠的,一般都是有些理想的,不然做不出来这样的事。

  这也使得莫子布在湖北开展的大清查非常顺利,因为下面情况基本一览无余,有所偏差的信息在交叉验证下,变得相当清晰。

  只是具体的操作上,却遇到了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均田到底该怎么去均。

  按照莫子布的理论,他是要在湖广和之后的四川实行上田人均六亩或者中田人均十亩这种规模授田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把人均的田亩数抬高,让普罗大众有钱消费,那就不可能制造出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

  如果没有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那就走不了这种相对温和朝资本主义进发的路子,只能搞英法那样的血腥原始积累了。

  那种欲炼煤铁神功,先把自己老百姓坑个半死的功法,莫子布只要想想就觉得头皮发麻。

  可是,湖广的田明显是达不到这种授田标准的,哪怕就是所有的地拿来大家一起平均都不行。

  更别提还有一部分没有丧心病狂坑害百姓或者对抗大虞的士绅地主,你总不能人家帮你安定地方,没有劣迹,还把他的田产给均了吧。

  那可真要与全天下为敌了。

  所以麻烦就来了,这地到底怎么分,平均分没有效果,不均分的话那谁分谁不分呢?

  为此,莫子布又在武昌召开了御前会议,但没讨论出什么结果来。

  因为莫皇帝麾下的大臣,要么是林通这样的莫家自己人出身,搞经济贸易和外交还行,但压根没怎么种过地,不了解下面情况。

  要么是梁国治这样的江南诗礼之家出身,江南与湖广情况不同不说,站在梁国治的阶级立场上,他就不会对这件事尽心尽力。

  虽然梁国治素来乐善好施,爱护百姓,生活简朴,不贪钱财,但这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梁国治家是大地主。

  他不贪钱财,是因为他家就不缺钱财,光是良田就有两万多亩,还是绍兴的上田,总价值超过六十万两银子,他贪那三瓜两枣有什么意思。

  所以,梁国治能帮莫子布制定一些利国利民的政策,但是搞均田你就千万别问他了。

  至于其他大臣也多不靠谱,他们不是闽粤的勋臣海商,就是江南的大地主,大工坊主。

  其他事他们能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均田是万万不会的。

  最后莫子布突然想起来了,在安陆府抗拒湖北民团的李潢不就是本地人嘛。

  李潢家是只有几十亩地的小地主,这些人跟未来一家二三十亩地的自耕富农才是一个阶级的,均田这事应该问这样的人。

  。。。。

  李潢最近真是走路都带风,他想过会经历艰苦磨难后会收获大大的好处,但没想到来的这么快,这么轻松。

  最近,不但是他李潢,整个安陆府人在湖北,那是要多得意就有多得意。

  据说等湖广两省都安定之后,举行的恩科和举荐中,安陆府起码七品以上的官员,要出现最少二十个。

  而就在李潢要进入行宫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拦住了他,正是从长沙来的周锡溥。

  周锡溥其实早就到了武昌,但是他根本没去拜见莫子布,甚至连身份都没暴露。

  自从到了武昌后,周锡溥越来越看明白了,陈辉祖这样的人是必死无疑的,敢在莫光中这样的狠人面前,还想当地方土皇帝,你不死谁死。

  不过陈辉祖死定了,湖南还是要找一条出路的,所以这些天,周锡溥一直都在行宫外围蹲守,直到他终于蹲到了熟人。

  李潢和周锡溥两人虽然不是同一届考中进士的,但都是湖广老乡,此前已经结伴到北京考过一次乡试了,都是住在湖广会馆中,关系不说很好,但也不是点头之交。

  “文渊兄,你为何在这武昌府。”李潢看到周锡溥也很惊讶,他其实更想问的是周锡溥怎么会出现在行宫外。

  不过他马上就明白了,“是陈辉祖让你来的?”

  周锡溥拱了拱手,他比李潢大一岁,但在科举上是后辈,所以也用兄称呼李潢。

  “云门兄,陈辉祖贪鄙之徒,周某不愿受他驱使,但这湘省百姓是无辜的,总不能让他们为陈辉祖等人陪葬吧。”

  李潢明白,百姓不会给陈辉祖陪葬,因为皇帝不可能去屠杀湖南的百姓,莫光中是汉家皇帝,不会杀人狂魔。

  但是湖南的士绅,也即是周锡溥和他李潢这种有几十到三五百亩地的小地主家庭,有可能被皇帝当成从犯,正好家产充公用来均田。

  既然是同一阶级的,李潢也不含糊,当即说道:“文渊兄,我受陛下召见,将要面圣,有什么忙是我能帮的?”

  周锡溥听完,一个大礼参上,颇为感激的说道:“某先替湖南士绅,谢过云门兄了。”

  表达完了感激,显示自己是个知道好歹的人之后,周锡溥才更靠近李潢一步,放低了声音了说道:

  “云门兄,在下于这行宫外蹲守快十天了,见各色人等来来去去,多出自湖北各府县。行宫周围个酒肆食铺谈论,也多跟均田有关。

  今日又见兄长作为湖北本省中流砥柱得以召见,想来更应该与均田有关。

  小弟斗胆问一句,陛下的均田之法,是遇到什么难处了吗?”

  李潢吓了一跳,你小子,以前没发现你还有干细作的本事啊!

  这就是两个人的不同了,李潢是个数学家,天文学家,音律一道也有不错的见解,喜欢做学问,人生后半段做官,也多以人事、钱粮调配等行政官僚为主。

  周锡溥则不同,他在做学问上没有多少成就,历史上只做了几任县令就归乡。

  但在甘肃宁朔县(青铜峡市)知县和宁夏道水利同知的任上,为这西北穷困地区做了大量贡献。

  当时周锡溥作为知县,亲自跋山涉水走遍了被黄沙威胁的宁朔县,领导修渠导河,治理山水流沙,帮助发展农牧业生产等有利地方的建设。

  他还力主减缓满清当时在西北极为繁重的徭役政策,劝解百姓不要在已经开始荒漠化的地方放牧,以免还勉强算是草场的地方彻底变为戈壁。

  这个湖南人只用了区区三年时间,就让青壮逃亡,老弱等死,土地荒漠化的宁朔县情况大为改观,连当地顽固的天方教徒都尊称他为真知县。

  “陛下虽没有明说,但确有暗示,均田计划也确实遇到了苦难。”迟疑了一下,李潢还是决定帮周锡溥一把,将实情说了出来。

  周锡溥改进一揖到地,“云门兄若得见天颜,请代为举荐一声,就说湘阴周锡溥愿为陛下分忧。

  兄长,湘省千万百姓的安危,就在你手里了!”

  这话很有些道德绑架,周锡溥也是没法了,他还不了解莫子布的脾气,害怕贸然上去得不到接见或者把事情搞砸。

  李潢叹了口气,他是个从小受苦的人,得到过贵人的帮助才能转危为安,这使得别的招数在他这可能不太好使,但道德绑架,基本都会有用。

  “请文渊兄就在外面等候,李某愿尽力一试!”

  李潢进去的时候,莫子布已经在跟一个湖南人交谈了,此人就是在赣南投靠的南丰知县张九钺。

  不过谈了一会,莫子布就有些兴趣缺缺了,果然老爹莫天赐看人是准的,只要是符合他老人家胃口的,无一例外都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方面很有造诣的文艺界人士。

  

  袁枚和姚鼐都不说了,卢文弨如此,钱琦、钱数父子如此,这张九钺也是一样,品行不错,诗文不错,史学上很有造诣,但唯独就是做事务官不行。

  想来赵翼能在江苏布政使,江北扬、淮、徐、泗四府巡按上干的不错,可能就是鄚天赐那群文友中最能干点事的了。

  等到李潢进来,莫子布总算能结束和张九钺的尬聊了,他看着李潢还穿着一身青袍,哈哈大笑一拍手,直接让内侍端来了正三品按察使的绯袍和官帽。

  “李云门,真义士也,可愿为朕监察这湖北省的奸邪?”莫子布大声问道。

  张九钺一脸的羡慕,大虞还没打下应天府他就投靠了,但到现在还只是一个翰林学士兼应天太学的文学院教授,基本就是陪太上皇帝玩耍的清客。

  而这李潢李云门,立刻就是正三品的一省按察使了。

  李潢看了看这套绯袍,峨冠博带、典雅威严,激动的眼睛一红,泪珠都要滚下泪珠了。

  这是什么,这就是慧眼识珠,是器重啊,想他李潢在满清只能混个翰林学士。

  但在大虞,立刻就是正三品按察使了,李潢终于体会了一把旗人的爽感。

  想到这,李潢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双手颤抖着接过接官袍,“臣叩谢陛下恩典,今后自当尽心尽力,为吾皇效命!”

  待到莫子布把李潢扶起来后,李潢又接着说道:“臣在行宫外时,碰到了湖南湘阴人士周锡溥。

  此人素有大志,知民生疾苦,非常人也,臣斗胆敢请陛下召见,定能为陛下均田之策提出解决之道。”

  张九钺本来就要告退了,听到李潢说周锡溥,也赶紧过来举荐道:

  “不想周锡溥竟然到武昌来了,陛下,湘阴周锡溥,周锡渭兄弟皆是大才,尤其周锡溥,有实干之才,请陛下拨冗一见。”

  张九钺在莫子布身边混了这么久,还是知道莫子布最看中什么的,直接就说出了实干之才四个字。

  “好,既有二位举荐,那就传湘阴周锡溥觐见吧!”

  周锡溥只在外面等了一会,就得到了召见,召见的氛围,更是轻松无比。

  莫子布就仅身着夏布粗袍,还弄了几碟糕点和四碗茶,君臣四人坐着,就像是朋友之间交谈一样。

  周锡溥更加肯定陈辉祖死定了,什么样的帝王在能做出这样礼贤下士,十分亲和姿态同时,还能打下这样大大的基业。

  答案是至少也得有曹孟德这种能力的君王才可以,这份举重若轻,大贵如邻的气质气度,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摆出来的。

  确定了这是个完全可以投靠的真人主后,周锡溥很快就把自己的办法给提了出来,那就是完全均分。

  “嗯?”莫子布很是有点疑惑,“还请解惑!”

  周锡溥只坐了小半个屁股的身体再往前倾了一点,“陛下,湘省那些在地方作恶的土豪恶霸都已经被陈辉祖召集出来了,大兵到后,直接剿灭就是。

  但其余在千亩以下的地主,多是依靠数代人心情经营得来的家产,此绝不能动,不然民间肯定会人人自危。

  所以草民建议陛下直接下令不均分他们的土地,以安这些在民间有声望,掌握了话语权之人。其余的土地,就直接完全均分下去便是。”

  说着,周锡溥淡淡一笑,“这种地,并不是什么人都能种好的,很多百姓,你就是把地给他,他也会因为各种原因最后破败家产。

  而真正会种地的,就算是沦落为了佃户,那也是主家要当半个家人,好生优待的存在。

  所以,陛下现在把地均分下去,但同时不禁止田地交易,并规定一个人均拥有土地的上限,就按上田六亩的规格来。

  臣预计,现在一人均分一亩地都不到,并不足以让下面百姓吃饱,最多十年左右,土地就会自然回到那些会种地的富农手中。

  如此陛下希望出现的民间现状,自然就会出现了。”

  卧槽,对啊!

首节 上一节 451/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