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474节

  乌三娘还以为这官和皇帝真有办法治理黄河,他在心里嘀咕着,‘没想到大家说的没错,只有咱汉人的皇帝,才会心疼汉人。

  那我以前有些情报碍于教中兄弟情面没有上报,得找个机会赶紧上报,让朝廷快点收复河南。’

  同时,就在张复的队伍中,一个看着是学水利的太学生,但实际上是锦衣卫探子的家伙正在飞速记录。

  ‘赵皮寨附近水位还不算太高,黄河冬季流速缓慢,预计很快就会上冻,大军北伐正当其时。

  如此满清就是想挖开黄河,也不是短时间能成功,我军有足够时间避免这人间惨剧,’

  。。。。

  应天府,就在北伐的前期工作正在开展的时候,莫子布也接到了四川和云贵的情况汇报。

  四川方面海兰察反正,那就先把成都旗人羁押起来,至于把他们流放到何处,暂时还没想好。

  同时,四川的土改要快点进行,争取在最快的时间安稳川省。

  云南方面,光由黄忠仝坐镇还不行,因为坐镇云南最大的任务,是要收揽各族少民,从北面向南施压。

  至少是要把上缅甸捏在手里,才能在朝廷无法在整个缅甸投入多少精力的情况下,压制住缅王孟云。

  让大侄子莫公柏去吧,莫子布思忖了片刻,自己子嗣都还小,这种事情,只能让最年长,勉强也还有点能力的侄子去了。

  反正莫公柏精通缅语和高棉语,让他去,比黄忠仝好得多。

  再加上贵州的朱射斗和王连已经在贵阳反正,这俩参加过两次满清的征缅之战,也熟悉当地。

  让他们带几千贵州兵去缅北试试,如果贵州各族百姓能适应上缅甸,未来移过去一些百姓,也未尝不可。

  对了,好像通的弟弟刍知还一直没被平定,等找个时间把他干掉,免得那些泰人心里还存着一点指望。

第478章 万邦来朝 终定天南

  西元1781年1月18日,大虞光中五年,满清乾隆四十五年,农历腊月二十四。

  莫子布在紫禁城奉天殿,,接见了从南洋来的各国王勋臣。

  这次来的,可不只是泰平的泰人和纳真贵族,还有金边大王莫鐏,万象王翁本,琅勃拉邦王苏林亚翁二世,占巴塞王萨亚古曼,兰纳王老钟,柔佛苏丹穆罕穆德三世等国王。

  最先举行的,则是册封泰平贵族的仪式。

  说到这,莫子布又不得不感慨,潮汕人是有功的。

  因为他们在泰平(暹罗)的这短短十几年,就把原本暹罗曼荼罗体系中的纯血泰人贵族,从最核心的唐江平原(湄南河平原)给排挤出去了。

  这些泰人贵族中,认命的则已经带着族人和农奴到唐江平原边缘开垦荒地。

  不认命的,则跟着通一起反抗,直接被朝廷大兵给剿灭了。

  这使得莫子布在此时安排泰平贵族时非常轻松,他们已经不在核心区域,不妨碍泰平省的素州、信州、春州、吞州、碧州等五府任命流官直辖。

  莫子布只需要将泰平的爵位与中华爵位相对等,然后承认就可以了。

  比如披耶对应君伯,銮对应宣慰司土知府,坤对应宣抚司土知州,再下面一些的,直接就基本照搬明朝制度,按大小分别为安抚司、长官司、土百户等。

  奖惩制度也按明制来,在世袭的官职上,还可以加左右布政、都指挥使等职位,有才能者还可以简拔到朝廷任职。

  这实际上就是在把泰平的泰人勋臣当做云南的傣族土司在管理。

  南洋这么大,土著又没多少人,恐怕以后就是人口暴涨到四五亿也填不满。

  因为你不可能把百姓绑架到船上让他们过番去南洋,主要还是把基本条件搞好,吸引百姓下南洋为主。

  只是这样一来,对百姓是温和了,但过番拓殖的速度必定快不起来,更别提后面还要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撒胡椒面’占地盘。

  所以在这个过渡时期,将包括云贵桂和除开广南、日南、兴唐、南暨(爪哇)四省的全部南洋搞一点土司制度,也是有必要的。

  “尔等泰人,本出自中华,唐初方才南下到泰平安身,而在尔等到达唐江平原之前,不屈蒙元的汉人早已到达。

  数百年来,汉泰两族聚居一处,共同开发,本就该是一体,切记以后不要再说什么唐江平原是泰人之地的悖逆之语。

  谁再敢这么说,那朕就把这块地还给高棉人,让金边大王去唐江平原当王,真要追根溯源,这地是高棉人的!”

  这就是莫子布对付泰人的法宝,闹谁是原住民是吧,你再闹老子就把高棉人放出来了。

  这就跟后世某东方大国一直不遗余力扶持柬埔寨一样,追根溯源论谁才是原住民,那湄南河平原和湄公河平原都是高棉人的。

  再废话连天,都他妈把土地还给高棉人。

  听到皇帝这么说,一堆的泰人贵族连连叩拜,嘴里马匹拍的震天响。

  你还想怎么的,皇帝承认你的地位,保护你的权益,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了。

  往前数一千年,有一个皇帝像如今的光中大皇帝这样会说一口勉强能交谈的暹罗话的吗?

  见没人敢有意见,莫子布接着说道:“从今以后,土知州以上的勋臣子弟,都必须到应天府、承天府等处的太学学习,获得太学生身份后,方能继承位置。”

  这又是控制这些家伙的一招,因为对于他们的子弟来说,要从太学顺利毕业并不算太容易,起码需要长期到广州或者金陵学习,这样直接就被汉化了。

  而且要考虑到人有个三病五灾,为了顺利有人继位,起码不能就把世子一个人送来学习,不得再搞几个后备,这样一来,子子孙孙很快就都会被汉化。

  泰平省的泰人贵族下去之后,莫子布又笑呵呵的看向了不远处的金边大王莫鐏。

  这位目前就是大虞在南洋的一杆旗帜,其他的土人封臣只要看到莫鐏还是金边大王,就知道大虞的政策没有变化。

  所以,此次来觐见的人这么多,其他人都是跪在奉天殿地板上,跪的膝盖都麻了。

  只有莫鐏一个人有椅子坐,还因为怕他冷,莫子布特意让人在莫鐏身前烧了一个碳炉。

  “兄长镇守金边十余年了,劳苦功高,也没有给你提升一下爵位,朕借着此次机会,欲晋封金边国为金国,兄长的金边郡王进位金国王,可否?”

  在大虞朝廷来说,莫鐏的爵位实际上不是金边大王而是金边郡王。

  同时莫鐏这个王位最开始,就是他认莫天赐为义父后,莫天赐出兵帮他拿回来的。

  莫鐏的脸皮也是相当厚的,一直牢牢抓着这个身份,以莫氏皇族自居。

  当然,他也很识趣,整个金边国他根本就不怎么管,现在实际治理金边国的,是朝廷派出去的官员。

  包括金边国相,长史、司马、参军等等,朝廷流官占了七成,其余三成才是金边国的其他大贵族。

  现任的金边国相就是跟罗芳柏一起搞定嘉西府(西婆罗洲)的刘台二,上一任则是裴氏春的师兄吴文楚。

  这都快成大虞高官镀金的最佳选择点了,因为现在大虞朝虽然不讲究猛将必发于卒伍,热兵器时代嘛,高级军官最好还是到军官学校进修学习过为好。

  但文官高层则非常讲究宰相必起于州郡,比起大明,现在大虞的情况可复杂多了,也没法像大明那么高度集权,部分权力下放,扩大权力分享阶层是必要的。

  是以要是宰辅还是继续走翰林-部委-中枢这个路子,那是要出大问题的,必须走下州郡,感受新的发展和生物多样性。

  对于皇帝的抬举,莫鐏赶紧下拜,“臣庸碌愚钝,全赖陛下英明神武,何敢居功,这郡王爵就已经很高了,实在不敢居国王之位。”

  莫子布在心里呵呵一笑,你莫鐏还是说愚钝,那这全天下就没几个聪明人了。

  能在三十多岁开始学粤语,如今已和正宗老广口音完全一致。金边国的赋税留下六成,其余四成全部上缴皇帝内帑。

  常年在广州吃喝玩乐逍遥,莲花山上那些避暑大宅子好多都是这家伙的,精着呢。

  “兄长就是太谦虚了,这金国王之位,是你该得的。”莫子布还是坚持要赐。

  “陛下,臣实在不敢居功,金边区区边荒之地,何能有国王之号。”

  莫鐏知道莫子布没恶意,但素来秉持绝不鹤立鸡群的莫鐏还是不想接受。

  因为目前的大虞,连皇帝的亲兄长除了三哥莫子溶被封彭国王以外,都是国公。

  而莫子溶这个国王,人家那功劳可是实打实,且还要放弃巴达维亚公爵换来的。

  甚至就是追封,目前的大虞也只有徐忠贞王陈上川,闽忠武王国姓成功,闽文成王朱锦,晋武穆王李定国,夏忠壮王李来亨这五个而已。

  他一个高棉人,疯了才敢去接受金国大王这个封爵!

  见莫鐏面露难色,莫子布知道他是真的不愿意接受,于是呵呵一笑。

  “兄长真乃谦虚厚道的长者,既然如此,那就只改金边国为金国,兄长从郡王晋封亲王吧。”

  莫鐏眨巴了两下眼睛,没搞懂怎么还是要他当王,这时,郑锦水悄悄走到莫鐏耳边,轻声用高棉话对他解释了起来。

  莫鐏这才明白,原来是皇帝是要给南掌三国改名,这才赶紧下拜,喜滋滋的接受了金王的封爵。

  所谓的南掌三国,就是南掌国也叫澜沧国在1707年崩溃后,分裂成的三个小国。

  从北到南依次为琅勃拉邦王国,万象王国,占巴塞王国,大致疆域与后世的老挝重合。

  其中琅勃拉邦王国以南掌国名义朝贡中原,是事实上的藩属,还因此被缅王辛骠信灭国过。

  万象王国则基本依附于贡榜王朝,还曾加入缅甸对暹罗的入侵。

  占巴塞王国则是从万象王国中分离出来的,一度也亲近贡榜王朝。

  这其中,又以万象王最不识趣,缅甸被我莫大皇帝干趴下之后,因为万象地处偏僻,并未去收拾他,算是没有明说的宽恕。

  结果这家伙,把大虞的优待当成了软弱!

  这次通叛乱,万象王翁本竟敢支持前暹罗割据者拍凡和尚的弟子继续南侵,还占领了彭世洛。

  真是不知死活,于是在暹罗大体平定后,莫子布就命广南提督,广南三卫指挥使陈成吉率兵北上,直接攻破万象,把万象王和一票万象贵族抓到了应天府。

  莫子布面带寒霜,指着翁本的鼻子一顿大骂,随后大手一挥。

  “殿前司,把这不知好歹的逆臣拉下去,廷杖三十。”

  

  说罢,殿前司的大汉将军就扑上来,扯掉翁本的帽子,把他像死狗一样给拖走了。

  周围的琅勃拉邦王、占巴塞王以及一票万象贵族给吓的浑身不停发抖。

  这万象王翁本已经快六十了,别说廷杖三十,就是十杖只要不放水,就能把他活活打死,看来大皇帝是想要了万象王的命啊!

  想多了,如果不是想要让万象王翁本多嚎叫几声吓唬殿内的其他人,最多五杖就能打死。

  果然,殿前司的大汉将军把人拖下去之后,行刑的御马监内侍非常有水平。

  他们一杖接着一杖,打的翁本鬼哭狼嚎,硬是哭到第三十声,才猛地一杖,将他打死。

  “万岁爷,这翁本吃不住痛,竟然痛死过去了。”不一会,负责廷杖的内侍捧着还带着血肉的大杖进来回报。

  这个痛死,可不是指痛昏死过去了,而是指真的被打死了。

  内侍话音未落,一群原南掌国的家伙已经快被吓瘫了,哭着嚎着哀求着,把头在大殿的金砖上磕的砰砰作响。

  莫子布此时,才让淑妃阮氏玉琇在宫人的伴随下,蒙着面纱,把四岁的莫皇帝第四子阿柘,给抱了过来。

  莫子布接过阿柘,把他放在膝盖上,阮氏玉琇则站在莫子布左前丹陛。

  “即日起,废黜翁本的万象王之位,妻妾子孙流放宁古塔。”

首节 上一节 474/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