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495节
“草!”胡全突然破口大骂一声,看的覃大、覃三两兄弟莫名其妙。
“这真是一条路子啊,朝鲜和倭国的农夫可以弄来种地,女人也能做汉女的平替,一艘船过去,上了岸就跟他妈抢金抢银没什么区别了。
早知道,老子就不过番来南洋,老子去宁波投柯城世子去,这才是一本万利好买卖!”
到了这时候,覃家兄弟才明白胡全为什么要骂人,原来是印度人不准抢,但朝鲜和倭国的人可以抢!
黑中介嘿嘿一笑,“诸位,现在知道了吧,你们都是这海上的好汉,去了印度干翻英国人后,就别继续在这块干了,咱们一起搞条船,投柯城世子去。
至于这位兄弟,汉人庄户我先想法给你搞两个老实的,你先把开垦了的生田种起来。
真要把这的地都给开发了,等着咱们从朝鲜和倭国给你带好货来,那时候,你才能轻轻松松当老爷!”
。。。。
下面的人在讨论未来,陈联也在讨论未来。
就在吴温原本的‘宫殿’中,缅王孟云和一票贡榜王朝大臣,都跪坐在木制的地板上。
陈联大马金刀坐在主位,这让他左下首的孟云看着就像是陈联的属下一样。
“本郡公来此的目的很简单,如今吴温已经伏诛,还有东吁的暹罗叛臣刍知,阿拉干王等没有受到惩戒。
缅王,只要你帮助本郡公剿灭刍知,并使阿拉干王放弃他们亲近英国人的立场,你的功劳,就会由本郡公直接上报大皇帝陛下。
我想,不出意外的,你可以顺利拿回东吁城,并获得相当大一部分阿拉干王国土地作为放弃勃固等地的补偿。”
听到陈联这么说,孟云和他一票缅人大臣脸上都忍不住露出了喜色。
他们稍微商量了一下,孟云的心腹,咨政大臣端廷德温就出来匍匐在陈联身前,高声喊道:“多谢郡公恩德。”
“此外惩戒逆贼刍知和攻打阿拉干王国的粮草、辅兵、民夫都由我们出,还请郡公阁下不要拒绝,这正是我们缅人对大皇帝陛下献上忠诚的最好机会。”
孟云此时也在侧面调整了一下跪坐的方向,随后看着陈联说道:“郡公,陛下曾说,缅人出自白狼羌,乃是汉人的一支,小王一直铭记在心。
日后在这下缅甸一定好好教导百姓,使他们明白汉缅一家的道理。”
陈联哈哈大笑,态度终于软下来了,也不坐在那张很突兀的椅子了,而是跟其他人一样跪坐下来。
他笑着对缅王孟云说道:“王能如此想就好,只要汉缅一家,别说南洋,就是孟加拉和整个印度,咱们也可以好好经营一下的。”
当即,宾主尽欢,一边敲定去攻打东吁城刍知的行动,一边好酒好肉吃的好不尽兴。
只不过,等到夜深人静之时,马上接任勃固侯的苏基将军,在一盏昏黄灯光指引下,来到了陈联的书房。
“侯爷,你怎么看?”陈联很平静的问道。
苏基将军抬起头看了看陈联的脸色,这位义安郡公,陆军上将,不单是皇帝的心腹,还是在南洋出生的华裔三代。
因此他完全可以算做跟自己一样的南洋人,对这里的政治、风土都非常了解。
“孟云还没死心,因为他根本没提亲自去应天府朝见大皇帝的事。此人未来定然是个麻烦,郡公不该给他这么多好处。”
自从小女儿苏氏诞下了皇三子阿榆,全族获赐姓苏以后,苏基将军已经完全站在了中华这一边。
哦,不!
不应该说站在中华这一边,苏基将军认为自己就是华人,是中华帝国的臣民,所以他非常直接的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陈联赞同的点了点头,“没错,真要愿意臣服,孟云就该趁机提出去应天府朝见,现在这样,还是存了观望的心思。”
说着,陈联也叹息了一声,“三百万人啊!
这南洋三百万人以上的大族中,安南得以归汉,暹罗也执行了唐暹合一。
安戴土人四分五裂被朝廷各个击破,南暨土人也在八桂子弟的打击下,行将灭亡。
唯有缅人,他们内心还未屈服。
这缅王孟云是个人才,我猜他的理想,不是做一个你我这样的大皇帝臣子,而是想做一个朝鲜,甚至倭国那样若即若离的大国国王。”
“就是如此!”苏基双掌一拍,“在下想了半天,就是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形容,现在知道了,孟云就是想当倭王。”
随即,苏基猛地一震,惊诧的看向了陈联,“所以郡公把好处给的大大的,是想看看缅王孟云最后作何选吗?”
“没错!”陈联沉声说道:“地盘大大的给,如果他想做倭王,野心一定隐藏不住,迟早是要暴露出来,那就给了朝廷征讨的借口。
若他是想做李氏朝鲜那样的王,或许还有一线生机,现在就看他如何选择了。”
第499章 这把稳了
兴唐河仙府,武定宫。
这是原本莫家的武定城改建的宫殿,飞檐斗拱,亭台楼阁,在这南洋,要算非常非常中式的建筑了。
在常年没多少皇室成员入住的河仙,修这么一个堪称豪华的宫殿,实际上也是在打样。
以后南洋各地的官衙、豪宅,建设形制都要按武定宫的模板来。
清晨起来,一碗河仙米粉,一碗嘉定米酒,莫天赐吃的十分惬意,还是河仙,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让莫天赐觉得最是舒心。
虽然按规矩,南洋总理大臣不在嘉定办公,那也必须得去泰兴(曼谷),但谁叫莫天赐是太上皇呢,谁敢管他呆在哪。
而莫天赐当了一年的南洋总理大臣,逐渐咂摸出味来了。
这南洋总理大臣实际上不需要有多高明的手段和眼界,最需要的是拍板和做决定,因为中华在南洋的政治基础是相当稳定的。
在属于南洋的地盘上,原本叫做北河的广南省,如今已经成了真正的大陆省,和广东、广西并称三广。
原本是阮家地盘的日南省,北边有会安的明香人和以香茶陈家为首的广南京汉高门支撑,京汉高门领袖人物陈太理还是阁老武英殿大学士呢。
南边归仁连人种都换了,超过一半是来自大陆的移民,可以说完全无忧。
兴唐省就不用说了,它主要由嘉定和河仙以及柬埔寨三块地盘组成,只看名字,就知道这里有多安稳了。
至于安戴地区,那是莫皇帝的龙兴之地,六个伯爵,十七个子爵,四十八个男爵,还有一堆凶神恶煞的土知县、土知州,是全南洋汉人势力最强大的地方。
泰平(暹罗)则刚刚被教训,从应天府朝拜完毕的勋臣们才回到封地,纳真们得以重回汉人行列,泰人贵族也得到了基本保障,至少短时间不会有人还要闹事。
暨南省(爪哇岛)相对乱一点,但那些土著根本打不过人数只有他们十分之一的华人武装移民。
因为这三十万以八桂子弟为主的移民中,拥有起码十五万支燧发枪,这火力,别说暨南岛上的土著,大鳄鱼、大蟒蛇都得小心成保护物种。
嘉庆省(婆罗洲)则是最混乱的,因为实际上直到现在,中华帝国也只实控了嘉西府,也就是西婆罗洲。
但这里金矿多,又是香料主产地,吸引了大批前来淘金的凶猛汉人。
别说土著闹事了,总督嘉庆钱粮赋税诸事兼提督嘉庆军务的罗芳柏,最大精力都放在了谨防这些汉人凶徒闹事上了,土著根本排不上号。
所以说,莫天赐这个南洋总理大臣,实际上要处理的事情并不多,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做决定。
因为在占据很大优势的情况下,好的决定和坏的决定,都能起到对中华控制当地的积极影响,最怕的反而是不做决定,让下面人无序发展。
所以莫天赐也就干脆不在嘉定或者泰兴(曼谷)呆了,想上哪就上哪,只需要把最主要的官吏带在身边,方便他做决定就行。
比如在南洋范围,抽调日南、兴唐、泰平、安戴、南暨、嘉庆六省的府兵到各地交叉驻扎,或者集中力量打击土著。
维护南洋这大小三百多快四百封臣的关系和利益,协调他们之间的矛盾。
推动南京官话在整个南洋的普及,至少做到超过一半的人能用官话互相交流。
再就是面对突发事件,快速做出决定,比如刚刚下达的处死叛乱勃固侯吴温全族的命令。
比如陈联又来给莫天赐上书,请求征调五艘武装商船和至少三千水手、士兵等。
莫天赐听取着安戴驻马君伯陈光泰的汇报,手里捏着锦衣卫南镇抚司的密报和五军都督府驻丹城(丹那沙林)都督佥事的公开奏报。
这三份情报合一,才有利于今年已经八十一岁的太上皇判断形势,要做出正确的决定。
“增派军队之事,倒在其次,毕竟皇帝是下达过命令,要求尽量攻克威廉堡。
可是这阿拉干王国,并未在联合舰队以及征印军的作战之列,一定要进攻吗?”
陈光泰是陈家近支,祖父是陈上川的幼弟,算是莫家的自己人,他当然知道莫天赐最主要在什么地方犹豫。
因为当年的莫皇帝亲自领兵攻破过阿拉干王国的首都谬乌,处死了国王达尔耶.阿帕雅,扶持了一个信仰天方教的普兰王子。
并且把达尔耶王的女儿潘图扎尔给掳掠回来,做了莫家长子琼国公莫子潢的侍妾。
随后这位阿拉干公主为琼国公莫子潢,生下了一男一女。
其中这个拥有阿拉干王室血脉的男孩子,今年已经十三岁了,因此莫天赐是有点想把阿拉干王国给留着的。
“现在正是最好的机会,普兰王死后,他的孩子太小,已经被英格兰人掳到了威廉堡,现在生死不知。
实际上控制阿拉干王国的,是英格兰人新进扶持的僭主桑达.图玛纳。
而桑达.图玛纳信仰南传佛教,手底下的支持者却是孟加拉来的天方教徒,这让基本信仰南传佛教的阿拉干人非常不满。
他们认为僭主桑达.图玛纳是引狼入室,背叛了阿拉干王国。”
莫天赐一下就来了精神,他点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缓缓的说道:
“这确实是个驱逐英格兰人傀儡的最好机会,但不是我们控制阿拉干王国的最好时机。
帝国在下缅甸的实力还是太弱,公柏才去上缅甸不久,还没能整合当地的土司。”
陈光泰明白,太上皇这是不愿意自己孙子过早去冒险。
虽然他孙子有十几个,这又还是一个阿拉干侍妾生的,但总是莫家的血脉,不可能随便牺牲,所以陈光泰只能顺着莫天赐说:
“是的,但是姑父你别忘了,当年普兰王被扶持起来的时候,可是把他的三个兄长全家都杀了的。
如果我们赶走这个勉强算是阿拉干王室血脉的僭主国王,那么阿拉干上下,除了生死不知的普兰王之子以及您的孙子以外,就没有其他合法的继承人了。”
莫天赐这下明白了,这次出击,除了要在阿拉干王国土地上找一个港口停泊战舰以外。
第二个任务就是借机把血脉已经十分稀少的阿拉干王室再清洗一遍,以达到让他孙子,也是莫皇帝侄子成为阿拉干王室唯一近支血脉的目的。
“好,我先同意了,支援联合舰队的武装商船我会尽快征调,士兵和水手则从嘉庆省征召矿工。
进攻阿拉干王国的计划你们先执行,我即刻命总理大臣署衙上报皇帝。”
听到莫天赐同意,驻马伯陈光泰不得不佩服皇帝的手腕,能把太上皇支使到南洋来控制局面,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但凡换个其他人,基本都不可能在这种大事上轻易做出决定。
。。。。
而就在莫天赐同意为联合舰队再增加五艘四百吨以上武装商船和三千五百士兵,并同意进攻阿拉干王国的时候。
已经在胆战心惊中渡过两年的刍知,也到了最后的时刻。
他盘踞的城市叫做东吁,一听就知道,这是属于缅人的城市,当年莽应龙那强大的东吁王朝,就是以此为都的。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