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525节
吕敷先听着皇帝的话,很想出言告饶,但剧烈的疼痛,实在让他说不出一句话来。
此时,叔叔吕懿谦坐不住了,虽然吕敷先跟他有矛盾,而且还因为吕敷先是当地放高利贷、控制牙行的黑社会大佬,双方矛盾甚至有点大。
但再怎么说也是亲侄子,他祖父吕留良是遗腹子,是兄长吕愿良抚养长大的,与吕敷先的祖父吕宣忠说是叔侄,实际上是兄弟。
这两叔侄还一起抗清,一个战败后被奸细出卖英勇就义,一个战败后成了残疾人,退而著书立说宣传反清复明思想,死后五十年还被开棺戮尸。
当家产再次被抄,没有了金钱懵逼双眼之后,吕懿谦突然意识到,面前这个岁数跟他差不多,被打得浑身是血、嗷嗷惨叫的,是他的血亲侄子。
“陛下,请陛下将这最后的十鞭打到草民身上吧!
草民作为尊长,实无半点长辈之风,方致此家族内斗之祸,草民才是祸乱之源,请陛下惩戒我!”
吕懿谦哭完,一旁的吕衡先等也扑过来磕头如捣蒜,大声为吕敷先求饶。
莫子布这才让殿前司的大汉将军停手,转而看着吕家人,看着身后的一百多闽粤勋贵说道:
“这才是我华夏儿郎该有的样子,忠孝悌让都做不到,还当什么中国人!
尔等也要以此为戒,身在南洋,家族和睦乃是第一要务,此外更不要只把自己乡党当中国人,对于非乡党,动辄打骂、攻击甚至设计陷害。
我听说有的人,专以坑自己人为业,行事手段颇为恶劣,这是朝廷,是朕绝对不能容忍的。
不妨告诉你们,锦衣卫北镇抚司已经在南洋布控多年,有些人自己要知道好歹,不要等到朕真的不留情面,才后悔那就晚了。”
一票闽粤勋贵这才知道,皇帝把他们弄到北京,不单是要他们参加这次盛会,也是在给他们敲警钟。
说不定他们这些当家的在北京开会,但南洋现在正被查了个底朝天。
想到这些,有些已经面色惨白,冷汗直冒,摇摇欲坠了。
莫子布也很无奈,南洋太大了,不提你用法严苛就会极大限制过番下南洋大潮,就算你严苛,用处也有限的很。
因为就锦衣卫这几条枪,根本查不了多少案子。
至于南洋各省的按察使衙门以及各府州县的衙役,跟大陆上也没法比,在人人有铳的南洋,衙役的作用,被极大限制了。
要知道这时候可没什么监控,一个衙役离开城市被人一铳打死然后扔进河沟里面喂鳄鱼,你别说犯罪嫌疑人了,连尸体都找不到,只能定为失踪。
所以唯一可用的办法,就是用锦衣卫监控最上面的封臣勋贵,然后让他们一级级往下压。
至少要做到杀人案必须最严厉追查,以及目前频频发生的农场主把新过番的当农奴用。
或者新过番的干几个月适应环境后就直接跑路消失,甚至杀害农场主的案件,必须要被控制住。
这叫做让好汉去查好汉,让英雄去查英雄。
南洋的律法尊严和社会秩序,要是得靠长期在南洋的地头蛇们配合才行,出了事,莫子布就直接找他们。
告诫完了身边的南洋勋贵,莫子布又将吕家人安排到一起,给他们分了一个小园林居住。
惩戒完了,之后吕家人还是要重用的,因为他们几乎在除开军事以外的各个方面,都控制了宁古塔。
特别是吕家人擅长医术,在东北各索伦、巴尔虎等部落中声望很高。
莫子布要把福康安和黑龙江将军爱新觉罗琳宁,从深山老林里面逼出来,还是得靠吕家这样在当地部落中有声望的人出面,让野人女真各部去找这些满清余孽。
处理完了这些事,莫子布低声问身边的礼部尚书纪昀,“朝鲜国的人来了吗?”
纪昀摇了摇头,“陛下,朝鲜方面仍然没有任何动作,要不要我们派人上去质问?”
莫子布冷笑一声,果然事情跟他猜的差不多,朝鲜人沿用崇祯年号,除了有一部分确实是感激万历皇帝拯救朝鲜以外,大部分的心思,还是放在了华夷之辩上。
沿用崇祯年号,不过是在向天下表示,‘看我,看我,大中华没了,我们就是继承遗产,苦苦坚持的小中华哟,我们才是正统传承人。’
“还真是古今如一,随他们去,有一天他们会来的,到时候朕到要看看李祘怎么跟朕解释!”
纪昀没懂古今如一是什么意思,但他一般从不多问,且皇帝经常冒出一些新鲜词,他已经见怪不怪了。
“陛下,朝鲜虽然没来人,但身在泰西的彭国大王殿下却通过礼部的渠道,递交了书文,说他正在回国的路上,与之一起的还有英格兰王国的密使。
彭国大王殿下请示陛下,是否允许英人前来朝见?”
有意思,三哥莫子溶回来,不先递家书给他,反而通过正规渠道递交文书,还跟英国人一起来的。
看来,欧洲人还是这么喜欢内斗,英国势大,他们就全体一起打英国人,法国得势,他们就集体开始扯法国的后腿。
不过能理解,对于神罗来说,当英法可以互相牵制的时候,他们的敌人就是神罗内部的普鲁士。
可一旦法国气盛,那法国就会成为神罗最大的威胁。
昨天被安排出差,老虎的上级公司也勉强算是农业口的,灾害频发的时候必须要老实一点。
本来想请假,但一想让书友们看见更新,结果是请假,好像也不好。这周末,老虎一定多写点。补一两章起来。
第528章 蒙古人的命运
“咚!咚!咚!”巨大的鼖鼓,被头缠红色抹额的壮汉敲响,声音传遍了木兰围场阴河亮兵台附近。
随着鼖鼓的敲响,一队队骑兵掠过亮兵台附近的水泡子,溅起大量水花。
同时,骑兵携带的小一些鼙鼓,也随着鼖鼓的节奏,开始应和。
这些骑兵,分别隶属于近卫龙骧骑兵团,近卫长水胡骑骑兵团以及淮南、淮北、代北三支京营骑兵团中的佼佼者和西北平乱之战的功臣勇士。
其中近卫龙骧骑兵团打着红底金色团龙旗,五百胸甲骑兵穿戴着中式的凤翅兜鍪加大红披风。
胸甲则是明光铠改良而来,把明光铠胸前本就大块的护心镜改的更大,防护力与欧洲半身板甲差不多,不过模样更加拉风。
胸甲骑兵后面,是五百中式骠骑兵,他们身穿由鸳鸯战袍改进的大红色战袍,头戴红色八瓣帽铁尖盔,盔顶插白色翎毛,看上去极为显眼。
而近卫长水胡骑骑兵团则还是延续了一直以来的匈牙利风格,胡骑嘛,自然是胡人胡装咯。
他们的五百胸甲骑兵穿着欧式板甲,头戴匈牙利龙虾盔。
五百骠骑兵则身穿匈牙利暗红色长袍,脚穿金黄色长筒靴,头戴毛皮外翻的红色圆盘帽,帽檐上插着灰褐色的野鸡翎毛。
至于他们身后的三个京营骑兵团抽调的一千五百人,装束与龙骧近卫的骠骑兵差不多。
唯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除了马侧的飞豹马铳以外,还挺复古的带了弓箭和箭囊。
此时,围着亮兵台四周,站满了从漠南漠北和青海来的蒙古部族大小首领。
他们此刻可没有满清在时这个王爷那个贝勒的威风了,全部心头惴惴的呆立在当场。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撒过,莫子布盛装金甲,束发金冠,在两百多新朝勋贵的簇拥下,策马来到亮兵台。
台上早已到达的蒙古王公们,赶紧匍匐在地上大声呼喊万岁。
得益于满清的驯服,大量蒙古王公都会说简单的汉语,至少沟通是没问题的。
甚至更有点地狱的是,满清还在实际上造成了汉文化的深入草原。
因为满清自身是没什么文化,所谓的旗人服饰和语言,都是大量照抄蒙古。
于是等到他们入主中原后,立刻就不敢继续照抄了,因为再抄下去,他们就要成蒙古人了。
所以满清在汉地站稳脚跟后,又不断把汉文化反推到草原上。
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蒙古王公们非常喜欢戏剧,能用熟练的汉语跟着唱戏,对戏剧里的汉族历史上故事和名人比本民族的还熟悉。
“都起来吧!”莫子布对着一大票蒙古王公挥了挥手,有些自嘲的笑了笑。
“我们汉人被旗人打翻在地,奴役了一百多年,你们蒙古人也一样给旗人当了一百多年的狗,这还真是大哥别说二哥了。
今天让你们来,就是叫你们来看看,如今这天下是不是轮到汉人做老大哥了?”
莫子布说的很平淡,但心里一点也不平淡。
这要是蒙古人没被满人当狗养一百多年,他们绝不可能这么听话,只需要几个人传信,就大量聚集到承德,甚至是这么轻易就把性命交到别人手里的来承德。
但在被旗人调教后,蒙古人似乎已经习惯了来承德和北京,接受中央朝廷的领导。
看来,旗人的统治,不单极大摧毁了汉人的自信心,蒙古人的也被摧毁的差不多了。
以至于,这些在明朝哪怕穷死也会保留一点点骄傲,不会这样跟狗一样听话的蒙古人,到了清朝,已经几乎没有了尊严。
而听到莫子布这么说,一群蒙古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就只能讪笑着说写吉祥话,站起身来后,还是在不住地点头哈腰。
莫子布这会也没时间去管他们,因为他亮兵台东侧,穿着大虞藩王服饰的三哥莫子溶,正在等着他。
莫子布让内侍脱下他身上的赭黄色披风,大步张开双手朝莫子溶走了过去。
“三哥,足足八年了,我们兄弟终于再次见面了。”莫子布给了莫子溶一个大大的拥抱。
莫子溶第二次去欧洲是1773年底,到达欧洲的日子正好是1774的农历九月初,所以莫子布说是足足八年没见了。
莫子溶眼睛一红,接受了皇帝的拥抱后,立刻就双膝下跪,将手中厚厚一本书高举。
“陛下,臣莫子溶奉命游历欧罗巴洲八年,又得陛下赐婚,娶神圣罗马帝国公主为妻。今日返回,特将八年游历,写成泰西志略一书,恭请陛下御览。”
听到莫子布这么说,莫子溶身后的欧洲人中,一个棕色头发,看了起来还挺阳光的大鼻子年轻人,用只有周围少数几个人能听清的声音嘟囔了一声。
“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对约瑟夫二世,可是从来不行双膝下跪之礼的。”
莫子布极为感慨的把莫子溶扶了起来,眼神很自然的往莫子溶身后扫了一眼。
倒不是莫子布听到了嘟囔声,而是他知道英格兰的使团成员都藏在这里面,阅兵完毕,展示出实力之后,他还要秘密接见这些人的。
而被皇帝的目光一扫,刚刚小还在嘟囔的小威廉.皮特就和所有人一起噗通一声跪了下去。
此时可跟历史上十几年后马嘎尔尼来中国不一样,那时候中国的虚弱已经很明显,且被欧洲人察觉到了。
马嘎尔尼在跪拜上找借口,也明显是一种试探。
是一种试图让英格兰与满清处于平起平坐甚至稍高地位的尝试,所以乾隆才坚持要马嘎尔尼当众下跪。
而此时,不提中国虚不虚弱的问题,就是目前的局势,中华帝国也有资格让英格兰王国下跪。
“三哥,你离开中华八年多了,一定还不知道咱们这些年干成了哪些大事,随我来,我们一起检阅一下咱们华夏的健儿。”
莫子布故意把声音说的有点大,莫子溶也明白,跟着一起大声附和道,人群中的英格兰人,果然都被吸引了过去。
于是莫子布和莫子溶身边,除了围绕着大批大虞勋贵以及一些漠南漠北蒙古的王公,再就是莫子溶秘密带回来的英格兰使者了。
至于其他人,都被挤到了亮兵台的边缘。
战斗的鼖鼓再次震天响起,两千近卫骑兵先行通过亮兵台,他们随着鼖鼓的鼓声变换,非常熟稔的变换成方阵、锋矢阵、鹤翼阵等,看得亮兵台上人眼花缭乱的。
其中龙骧近卫骑兵和近卫长水胡骑的胸甲骑兵们都拿着中式的长马枪,枪头斜指天空,寒光闪闪,如同一片长矛森林。
特别是龙骧近卫胸甲骑兵的甲胄十分惹眼,金盔金甲配上大红披风,看起来特别威风。
在快要接近的时候,两千名骑兵如同一人一般,在骑兵鼙鼓急促鼓点的指挥下,在亮兵台下之前迅速汇合成两百人一排的大横阵。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