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567节

  但这种饭团对于萨摩藩的下级武士、浪士、町士来说,简直就是无上的美味。

  每顿三个拳头大小的饭团配上一碗用了一点点豆腐和猪油煮的大酱汤,神仙日子也不过如此。

  山次郎就是这么觉得的,成为立威军的挺身队员之后,他不但自己吃饱了,甚至还能供养他那半瞎的老母亲了。

  山次郎的母亲捧着一个看起来有些奇怪的饭团,美滋滋的吃着,之所以奇怪,是因为这个饭团湿漉漉的,看起来有很多口水。

  当然有很多口水啦,因为立威军的饭团是给挺身队的,因为之后的战斗,苦活累活都要他们去干,身体不好可干不了。

  所以饭团发下去之后,军官们都会要求挺身队员必须当场吃完,连大酱汤都要喝完不准带走。

  但随着监管不是那么严之后,有些挺身队员会想法设法把饭团带出来。

  山次郎就有这个绝活,他能把饭团含在照常跟人说话,而不被人发现。

  

  “美味的饭团哦,太郎要不要也吃上一点。”突然,半瞎的母亲对着门口喊道。

  老太太虽然眼睛不行,但耳朵非常好用,他听到了长子太郎的脚步声。

  正进入屋内,跟这破屋子一样矮小的山太郎,闻言咽了口口水,面上却很快摇了摇头。

  他知道母亲每天的口粮,就是这个弟弟山次郎偷偷带出来的饭团。

  “我不饿,今天天兵从宁波府运来了好多铁炮,码头上的人都有活干,还管了一顿饭,三个大饼配一份纳豆,吃的可饱了。”

  山太郎口中的大饼并不是面饼,而是一种红薯干掺杂少量玉米面和其他东西,压实的饼子。

  由于生存压力比大陆上大得多,红薯、玉米这些相对高产的粮食,比在大陆上种植更加广泛,是此时倭人非常重要的口粮。

  老太太听到长子今天也吃到饭了,这才放心下去美滋滋的继续吃饭团。

  现在这世道,每天都能吃个大半饱,就已经是非常好的日子了,她很满意。

  而在此时,轻快脚步声又响起,一个穿着粗糙松阪木棉制成小袄的少女,出现在了门口。

  少女很是瘦小,但脸色红润,眼睛大大的,看起来非常乖巧,他把一块真正的面饼,递给山太郎。

  “太郎哥哥,那个唐人又来找我了,这是他给的大饼,我今天吃不下,你帮我吃了吧。”

  山太郎摇了摇头,“我不吃,你吃,你太瘦了,要是以后怀了孩子,这身体可支撑不住,我们可都指望着这个孩子呢。”

  说罢,山太郎宠溺的看着他未婚妻杏子,充满幸福的把这个用身体从一个唐人士兵那里换来的面饼慢慢吃下。

  而且他们俩的对话,更加炸裂,因为他们在计划让杏子怀上这个唐人士兵的孩子。

  要是后人听到这段对话,一定会被直接干的三观尽碎,但在此时,这是一种倭国底层民众的生存之道。

  这对即将成婚的小夫妻,正在进行此时倭人底层百姓看来非常正常的渡种计划,即让妻子怀上一个华族(唐人)的孩子。

  等这孩子生下来之后,把他当做家主,然后通过血脉成为华族,再获得一个华族姓氏,以此让全家摆脱低贱的半农奴身份。

  “阿哥,杏子姐姐,我建议你们让那个唐人知道你们的想法。

  因为唐人很在意血脉的传承,他们也很有钱,如果他知道了,可能会愿意给这个孩子留下一点家当。”

  山次郎低声提醒道,他加入了挺身队,有些了解唐人的行事风格和传统了。

  当武士,嗯,大虞的京营士兵在倭人看来,就是武士,而且还是知行不低的高级武士。

  当武士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若是那些唐人知道自己可以留下一个种,一定会很乐意,也肯定不介意从他丰厚的薪水中,留下一点给这个血脉。

  鹿儿岛鹤丸城。

  当下面的百姓,都如此深入的被中华影响之后,藩主岛津重豪自然也不能例外。

  他刚刚接到了使团从大陆传来的消息,皇帝将为他送来大量兰学书籍,同意萨摩藩主享受侯爵待遇,儿子岛津齐宣可以在应天府读书。

  更重要的是,还准许岛津氏以祖先的秦为姓氏,看着是要直接纳入华族了。

  “吉公,既然是大皇帝的旨意,萨摩藩就交给你了,好好配合上国天兵进兵吧。”

  岛津重豪对心腹家老桦山久吉说道,莫子布准备让桦山久吉就任萨摩相的消息,自然也传了过来。

  “我不等大皇帝陛下赏赐的兰学书籍到达鹿儿岛了,直接去应天府居住吧。

  乖巧一点,也能省去很多麻烦,说不定未来还会有回到鹿儿岛的一天。”

  岛津重豪有些唏嘘的说道,虽然很是不舍,但态度很坚决,“比起长州毛利氏直接被铲除,萨摩岛津氏的未来,已经好了很多很多了。”

  “是的。”桦山久吉点了点头,“少将样未来会成为中华侯爵,萨摩藩也是第一个投靠大皇帝的日出大名。

  岛津氏,阿不,萨摩秦氏的未来,一定会非常光辉的。”

  岛津重豪摇了摇头,他脑袋可好使着呢,“不可能是侯爵,能有伯爵我就满意了,日出之国这么多大名,最终能得到候伯爵位的绝不会多。”

  桦山久吉愣了一下,“琉球尚氏不过十几万石的知行,就能得到亲王的爵位,我萨摩藩有首义之功,一个侯爵还得不到吗?”

  岛津重豪苦笑一声,“自古爵位,恩出于上,立功够不够封爵,是臣属的事,但是封多大的爵位,或者封不封爵位,却是上位者的事。

  琉球原本就是郡王,现在又基本等于奉献了版籍,实际上是从实权外藩,变成了只能拿年金的勋贵,而且还没有一字王号。

  这一进一出,到底是划算还是不划算,就要看个人的选择了。

  而且,这是皇帝故意的,他把琉球抬高到亲藩的位置,还赐国姓,就是为了不断加重萨摩藩的罪过。

  侵犯一个外藩,跟侵犯一个国姓亲藩可是完全不同的。

  按法理,不但萨摩藩有大罪,连带着知情不报的幕府,都有大罪,甚至是同为西南的其他日出大名,也有坐视的罪过。”

  “我明白了。”桦山久吉点了点头,“这位光中大皇帝,还真是讲究法理啊!

  他的每一步,都是在按照圣门儒学的规矩在走,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如果我们倭人没有接受儒学,倒还罢了,接受了儒学,再来看中华的一举一动,似乎还真有点王道的意味呢。”

第569章 复兴公司,出动!

  此时的倭国天皇,被称作光格天皇,四年前继位,今年只有十二岁。

  在已经没有多少存在感的天皇中,这位目前更是存在感低到了极点,堪称完美隐形。

  别的天皇,总还是能搞出一点事情,哪怕是在山城国的地盘上,拉着四十来个参议以上的公家,搞一些装模作样的治理国家呢。

  他在这十二岁完全被人拿捏的年纪,一点事情都没干过,除了换年号。

  当然,历史上光格天皇还是弄出了一些动静。

  这位由于是寄养然后过继才当上天皇的,所以他成年后,父亲仍然在世。

  于是光格天皇学习了一下我大明的万寿帝君,也想给自己的父亲加天皇称号,搞出了倭国般的大礼仪事件。

  正巧,那时候的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庆也是过继后继承将军大位的,父亲也还在世。

  于是这两旗鼓相当的对手,为尊号事件,闹出了不少笑话,互相把对方的脸,打的啪啪作响。

  京都,皇居京都御所中。

  征夷大将军德川家治黑着一张脸,正一板一眼的向御座上的十二岁天皇汇报。

  他是真不想来的,四十多岁的人了,在这给一个毛头小子假模假样的汇报,真是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

  但他又不得不来,因为征夷大将军的最主要职责,就是作为武家栋梁,守护日出之国的天下。

  现在唐寇来袭,正是他这大将军发挥作用的时刻,所以必须要来向天皇汇报,以表明目前正是保卫天下的阶段,所有日出之国,不论是公家还是武家,甚至是天皇,都要将天下事拜托给征夷大将军。

  理论上,必须要完成了这一套手续,征夷大将军才能成为倭国的最高权力者。

  繁琐又完全是假心假意的觐见中,德川家治甚至走了一下神,要是现在来袭的,不是中华大虞,而是满清该多好,那么自己这个征夷大将军,就更加名副其实了。

  而目前使用的唐寇来袭或者唐寇侵入,让倭国上下十分难受,因为此时的唐或者吴,在倭国是非常好的词。

  比如此时就还没有和服的称谓,后世那种带有浓郁两晋风格,大多以丝绸、锦缎制成的所谓和服,此时叫做吴服,也有少量称作唐服的。

  唐和吴,就是用来表示这种服装和面料都是来自中华,非常高级的意思的。

  这让唐寇侵入或者唐寇来袭这个词,很有一种高贵老爷来打我这下贱人的奇异违和感,平白让倭人觉得,自己低了一头。

  觐见完毕,完成了最后权力的授予,德川家治就准备起身离开。

  光格天皇可能因为是小孩子,还稍微有些天真,对战争也像一般的孩童一样,兴趣还不低,他竟然低声问了句。

  “如今唐寇侵占西南,好似没有继续东进的想法,大将军样会到广岛去御敌吗?”

  德川家治本来就性格古怪,他看不起的人,甚至都不愿意与之多说话,所以脸上立刻就浮现出厌恶的神色。

  他黑着脸什么话都没说,起身就在一众小姓的簇拥下离开,连惯例的赐宴和招待公家宴饮的程序都不参加了,把光格天皇直接扔在了御座上。

  天皇家的一众公卿和所谓这宫那院的亲王,被吓得噤若寒蝉,完全不敢有什么表示。

  甚至还有人把责备眼光看向了也面色惨白的光格天皇,你好好演你的木偶傀儡人就好了呀,为什么要多话呢。

  不过德川家治虽然不太高兴的出了皇居,但很快他自己也愣住了。

  对啊,他这都来到大阪平原三个多月了,原本看起来很快就要拿下广岛,打到京都和大阪的唐寇,却一直按兵不动。

  甚至连原本在广岛周围窥视的少量部队,都已经撤走了,一副根本无意东进的样子。

  这是玩的一出什么呢?

  原长州藩藩厅,萩城。

  这里的位置刚好卡在倭国九州地区与中国地区的交界处,同时从萩城出发的舰队,又可以清剿濑户内海西侧,还能将四国岛上的土佐等藩与倭国核心本土的交流完全断绝。

  掌握了这样的地方,瑞恩斯坦当然不会着急进攻。

  他牢记皇帝的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分化瓦解,恩德普照的十六字方针。

  当叶明月和李长庚几乎屠灭整个长州藩,把九州、四国等几十个大名震慑住以后,立刻开始了第二个杀招。

  瑞恩斯坦下令,要求九州、四国以及中国地区西部的大名放开限制,允许各藩武士前来为中华镇东军效力。

  又命令军需官用大虞银元或者其他中华商品,向各地百姓购买粮草等物品。

  这一招让西南的大名们很无奈,中华镇东军只占据了萨摩藩、长州藩和长崎三块地盘,并没有来攻击他们,就已经很好说话了。

  要是这点要求还不满足,那就属于不识趣自己凑上去找打。

  于是,这些大名一边或者亲自往大阪甚至江户跑,或者派出亲信家老过去,疯狂向幕府求援。

  一边又接受了大虞镇东军的要求,允许武士前往萩城等地观察情况,并为了缓解财政压力,趁着机会大肆将藩中农产品卖给镇东军。

  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此时倭国穷困,除了幕府的政策以外,还有生产力太低,特别是生产关系实在落后,又完全实行石高制度有关。

首节 上一节 567/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