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570节
而行,就是立刻打起尊王攘夷的大旗,追随圣贤的脚步,主动拥护中华大皇帝陛下的指令,向大皇帝陛下效忠。
我建议,所有的武士都要立刻行动起来,自发组成挺身队,以武士的精神,随同大皇帝的天兵向东进发。
我们要去京都,去问问德川将军,他是在为哪一位人间真圣王攘夷?
去问问山城国的所谓万世一系,他明明只是一介藩王,为什么胆敢称皇,还蒙骗我们这么久!”
古贺精里的话,极有煽动性,因此话音刚落,屋内就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个从中华引入的习惯,此时在九州地区也十分流行了。
“诸君,诸君!”久留米藩有马氏的有马赖荣也站了起来,情绪十分激动的喊道:
“幕府所谓精兵十万,但根本连走出大阪都不敢,可见公方之羸弱懦弱,天下怎么可以交到这种人手中。
此时,愿意效忠大皇帝的武士,就该去向天兵大统领瑞恩中将请愿,让我们即刻起兵前往京都,与天皇,与公方,痛陈利害!”
有马赖荣是久留米藩主有马赖僮的孙子,一直是鼓动瑞恩斯坦出兵最积极的。
因为久留米藩实在是太穷了,这几十年在不停发生百姓一揆,有马氏就跟坐在火山口一样,自然急得不行。
“上洛!上洛!上洛!”看到有马来荣都出头了,屋内的武士们更加激动,纷纷大吼了起来。
随后,这几十人走出明伦馆,喊着口号去找瑞恩斯坦请愿,而街上的低级武士和城下町町士听见,也纷纷跟随,不一会就汇成了一条洪流
而此时,一直隐身于幕后的郑锦水终于露出了笑容。
时机成熟了,可以去把那个山城国的僭越者,拉下神坛了。
第572章 完全就是吊打
北风呼啸,雪花纷飞,已经农历三月了,但还是冷的过分。
都说瑞雪兆丰年,但毛祥生摇了摇头,他觉得未必。
因为去年冬季和今年春天太冷了,到现在河水都还没有解冻,而且听那些倭人说,以前他们这,冬天基本都不怎么上冻的。
如果这种天气再继续下去,很快就要错过春耕了,到时候别说丰年,粮食不大大减产,就算是老天爷开恩。
不过这一切,跟毛祥生无关,或者说跟他有关,但他希望灾害最好再大点,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倭人扛不住,卖身当猪仔去南洋。
心里升起这个想法的时候,毛祥生觉得自己的心肠实在太狠了一些。
一会晚上多给祖宗烧点纸钱,让他们祖宗到阎王爷那给他打点一下,免得日后下地狱。
“毛君,不好意思,我今天来迟了。”温柔的声音,轻轻在毛祥生耳边响起。
一个娇娇小小,虽然挺着大肚子,但仍然还很有几分姿色的和女,十分乖巧的走了过来。
毛祥生赶紧过去扶了一把,生怕这小女子摔倒在了雪地里,那肚子里,怀的可是他的种。
至于毛祥生为什么这么确定,因为这和女跟他的时候,还是完璧,哪怕几个月前成婚了,仍然跟她丈夫是分开住的。
这些和女的职业道德,你还真别说挺高。
而且,这种享受别人妻子的权力,很让毛祥生有种变态的兴奋感,因此他对这个叫做杏子的和女,相当喜欢。
“毛君,太郎也跟着一起来了,他想见一见你。”杏子柔柔的说道,眼神中带着点忐忑和请求。
这个唐人军官对她的霸占欲望,杏子还是很清楚的,所以她有点害怕唐人军官容不下太郎,或者不放她离开。
毛祥生吸了口气,心里有一点点的不舒服,但也就一点点,因为实际上是他霸占了别人的妻子。
“是该见一面,大军就就要开拔了。”毛祥生点头同意道。
没过多大一会,一个穿着有点单薄,矮小但还算敦实的倭人走了过来。
他很熟练的噗通一声跪下给毛祥生请安,完全用的就是普通倭国农夫面对中高级武士的态度。
“毛君,我们想使用你的姓氏,孩子诞下来之后,立刻就能成为华族,这样去南洋也不用当长工,而是可以按人头分到一大块地。”
杏子倒是很坦诚,毛祥生也知道是怎么回事。
杏子之所以愿意给他生个孩子,这个倭人男子之所以甘愿把当时还是完璧的未婚妻奉献给他。
就是因为按照规定,倭人过番去南洋或者其他地方屯垦,必须是被认证为华族的武士阶层,才能正常受封土地,不然就只能签长约去当实际上是农奴的长工。
而这个规定中有个BUG,或者说是皇帝专门为镇东军将士留的一个福利。
那就是如果某家倭人,只要有一个直系亲属是华族,那么他全家都能过番获得华族的待遇。
“我会留在鹿儿岛把孩子生下来,把他哺育到三岁。”杏子低声说道。
此时去南洋,虽然大虞朝廷已经算是不太计成本的供应河仙石散(蒙脱石散),大蒜素的提取法也早已公开。
甚至奎宁水在稍大一点的城镇都有供应,但死亡率还是在百分之十五左右,一年内死亡率更是高达百分之二十。
所以杏子不会拿肚子里这个孩子做赌注,而是会让山太郎带着她的父母先去南洋,等他们站稳脚跟,孩子也大一些之后,才会跟着去。
毛祥生闻言,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荷包,他晃动两下,叮当一阵作响,里面有二十块银元,这在倭国,绝对算是一笔巨款了。
“我这会就跟你们去藩厅做记录,把这孩子登记为华族,这样你们全家也都是华族了。
还有这二十块银元你省着点用,送孩子读一点书。”
毛祥生叹了口气,入了军营,当兵吃皇粮,待遇和地位自然不必说,就是没退役之前,个人问题不好解决。
他至今也没有一个后人,万一哪天死了,这个和女肚子里的不知男女,就是他唯一的子嗣了。
而毛祥生这种情况,在倭国并不少见,不开这个口子,足足十五个月的战略腚力,也不是那么好维持的。
。。。。
四月初,倭国仍然非常寒冷,时不时还有雪花在飞舞,这下谁也看出来气候不正常,主帅瑞恩斯坦也知道没法等到天暖再进军了。
于是在四月初五,当郑锦水从南京应天府带着皇帝的诏令,到达原本的长州藩厅萩城后,镇东军立刻开拔,向着大阪前进。
此次出征,镇东军方面包含羽林近卫团一个营八百人,京营立威军八千人,江苏镇军苏淞镇四千余人,一共一万三千人左右。
此外,还有东海舰队的一支分舰队,复兴公司开拓舰队,共计水兵六千余人。加起来差不多就是两万人。
其余的挺身队这全部由投靠的倭国人组成,主要是萨摩藩、肥前藩、久留米藩、熊本藩、福冈藩等藩国的藩兵,合计一万五千人。
算上民夫,浩浩荡荡也差不多有七万人左右,分水路两军,沿着濑户内海的海边,直接就往大阪而去。
经过长达十五个月的造势,几乎整个日本,都知道大虞镇东军是来干什么的了。
所以哪怕很多人并不敢现在就来下注,但抵抗的也不多,连广岛这样的大城市,几乎都是不战而下。
六月初,中华镇东军到达兵库津郊外,也就是神户附近,距离大阪只有八十公里左右,双方的斥候甚至先锋,已经开始零星交火。
与倭国历史上的大阪冬之阵不同,此时身在大阪的将军德川家治和跟随他来的大名们,并没有分为守城派和野战派,而是除了少数几个外,基本都赞成守城。
因为大阪城非常坚固,这六七个月,幕府军也围绕着大阪和京都,修建了大量的砦堡,防御体系已经相当完备。
最重要的是,虽然天气恶劣,但粮草供应在过去大半年中,一直非常稳定,将军德川家治甚至多次公开嘉奖负责运粮的各级官员和协助的商人们。
而反观中华镇东军及其仆从军这边,粮食要从遥远的九州区域起运,路途远不说,沿途大名的态度也很暧昧。
走海上运送的话,信风又没开始,运力相当堪忧,因此情况反而要困难一点。
只不过,德川家治坚守大阪的决定,把从广岛狼狈撤回,奉命驻守在兵库津的会津藩给坑惨了。
兵库津虽然城池皆由巨大的条石筑城,地势也算险要,但怎么也不可能独自抗住数万镇东军的攻击。
好在会津藩的藩兵一直战斗力还算可以,藩主松平容颂也算有些能力,两千多会津藩兵至少顶住了第一波进攻。
不过等到七月中,镇东军舰队到达,瑞恩斯坦命人把海军的大口径舰炮拖上了岸,兵库津的防守,就开始出问题了。
德川家治在距离兵库津不远的有马汤山町上,看见镇东军的三十六磅舰炮把巨大的炮弹,如雨一样砸向兵库津时,急的手足无措。
这可怜的幕府将军,压根就没打过仗,军事手段接近于无,更严重的是,整个江户幕府上下都是一样,连武士都开始腐朽。
“上样,请发兵救救我们殿样吧,会津藩可是忠心耿耿的幕府亲藩!”冒死冲出来的会津藩家臣,也在德川家治耳边大声呼喊。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德川家治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他对身边的松平定信说道:
“会津藩是幕府亲藩强国,松平容颂更是勇悍之臣,我不能不救。”
松平定信本来就是少数支持以兵库津为前出,就在有马汤山周围跟大虞决战的人。
于是他立刻建言出动幕府唯一的骑兵马回众做大声势,先吓住镇东军的进攻节奏,也给兵库津城内的松平容颂以信心。
德川家治听完,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让松平定信下去安排。
可松平定信刚走,德川家治召开各藩藩主和幕府军将宣布这个决定,立刻引来了下面大量不满。
这幕府军也到大阪六七个月了,这么长时间的驻扎,军粮辎重虽然还算充足,但调配一塌糊涂,且调配的事情,大多是松平定信在做,因此招致大量不满。
这会听说主意是松平定信出的,不满者立刻出来挑唆。
黑羽藩藩主大关增辅因为母亲出身低微,遭到过松平定信的鄙夷,分配军粮时,也觉得被针对,于是领头出来说道:
“唐寇势大,兵库津城又十分狭小,根本就守不住,前番军议我等都是建议于大阪坚城挫敌锐气,唯有松平定信不肯。
这次他欺骗上样,定然不过是想证明他的眼光和统帅之力在我等,甚至在上样之上而已。
我料此去必败,上样千万不要出动大兵接应,以免被唐寇所趁,且我精兵十万,早已安排妥当,顷刻间也无法调集。”
德川家治听完,觉得大关增辅说的也有道理,因为松平定信确实太过傲气自负,像是他能干得出来的事。
而且德川家治细细一想,已经定好了要在大阪先坚守的策略,好像也的确不能轻易更改。
于是他又被说动,一面下令停止调动,一面派人去追率领骑兵先行的松平定信。
而松平定信害怕兵库津陷落的太快,特别是会津藩主松平容颂有所闪失,会严重挫伤锐气,因此行动的特别快。
等到德川家治传令的心腹小姓追上松平定信时,这支两千多人的将军马回众,已经靠近兵库津只有二十多里地了。
松平定信听到召回他的命令,长叹一声,继而极为愤怒,“兵库津若失,还未决战就失了会津藩的殿样,这仗还能打下去吗?”
嗯,有点见识,但不多。
因为松平定信根本没注意到,当他从有马汤山率骑兵出来的时候,就被远处大虞镇东军的热气球给发现了。
瑞恩斯坦可是战场老狐狸,还是骑兵将领出身,自然知道倭国这种绝大部分是步兵的军队中,骑兵的重要性。
于是在松平定信出阵的时候,就安排好了拦截的骑兵,是以松平定信还在埋怨将军德川家治朝令夕改,六百旗人组成的黑旗骑兵,呼啸着就冲了过来。
此时的倭国,战马还没经过明治时期改良,哪怕是将军的马回众,骑的都是矮马,爆发力特别弱,又久疏战阵。
因此倭国两千多骑被六百黑骑兵一冲,直接就阵型混乱了。
黑骑兵这边,带队的哈当阿瞬间就找到了昔日吊打准噶尔残余的感觉,他带领数百人来回在倭人混乱的骑兵组织中来回践踏,马刀都砍豁了方才停下。
松平定信这才知道,双方差距实在太大了,不过一刻钟,他的两千多骑还跟在他身边的,就只剩下了数百骑,哪还敢组织反抗,掉头跑的比谁都快。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