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584节

  莫天赐看着自己这个儿子皇帝,只见温泉水汽蒸腾,他忍不住眨了眨眼睛,却总觉得自己已经看不清儿子的相貌了。

  在这一瞬间,莫天赐终于有了一种明悟,眼前这个人,曾是他的儿子,但是现在,更多的是一个君王,一个千古一帝。

  “皇帝,我去倭国,你有什么要交代的没有?”莫天赐轻声问道。

  “老豆,去了倭国,你可以把关东交给田沼意次,让他去下狠手整治那些口服心不服的家伙,而你自己,则握住军队,在大阪镇守。

  此外,倭国德川幕府如此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原本依附于幕府的豪商,逐渐失去了控制。

  你去了倭国之后,可以听听和珅的意见,儿觉得,最好是把倭国的豪商,主要是大阪和江户的豪商,狠狠的杀掉一批,把他们窖存的金银,都收归国有,以供在倭国继续推行银元制度。

  同时,倭国的大名都欠着豪商们的巨额款项,您去倭国之后,收拾了豪商,就可以把大名的欠款捏到手里,方便驱使他们。

  至于其他细节,儿已经为你准备了一个六十人的东洋总理大臣幕僚团队,父亲可以与他们多商量商量。”

  莫天赐点了点头,看着莫子布,带着几分伤感说道:“我今年已经八十有三了,此去倭国,很可能就不会再回来了。

  你母亲不喜欢我年过八旬还要纳妾,不肯跟我去倭国,那就随她,只要她过得开心就行。

  你六弟子泩聪慧有礼,生母又离开的早,我把他托付给你,你替我好好教导,兄长为父,你就把他当自己儿子一样吧。”

  莫子布听完,立刻站起身裹上一条毛巾,走到温泉边,郑重给莫天赐行了一个父子大礼。

  是啊,老头子八十三了,估计最少要在倭国镇守五年以上,确实很可能回不来了。

  “父亲放心,子泩我一定好好教养,未来至少有他一个王爵。

  至于老七子浚,名古屋所在的尾张等地,都封给他,按倭国标准给八十万石。

  以后,就让老七代替儿子,给您尽孝吧。”

第586章 金身已成,只待飞升

  西元1784年3月2日,中华大虞光中九年,原乾隆四十九年,农历二月十一。

  大虞太上皇莫天赐,率总理衙门文武四百余人,从宁波港出发,横渡东海到达长崎。

  三月初三,莫天赐在倭国西南诸藩武士三千余人的护送下,抵达大阪。

  与此同时,德川幕府第十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家治,也带着关东地区六十三藩,东北地区三十二藩大名,来到大阪觐见。

  莫天赐手持节钺,然后按照皇帝的排场,召开了日本历史上,自从德川家康分封之后,最盛大的参勤交代。

  所谓的江户三百藩,所有大名,全部到场。

  哦,有一个藩没法到场了,作为日本历史上明治维新的双雄藩之一,日本军国主义陆军的奠基者,长州藩毛利氏已经被连根拔起了。

  在东海舰队加副提督衔海军少将,三级战列舰文安之号舰长李长庚攻陷长州藩的时候,遵照莫子布的命令。

  李长庚与叶明月一起,火烧整个长州藩藩厅萩城城下町,町中三万余人,除了三千余青年女子被俘虏以外,其余不是被杀就是葬身火海。

  长州藩两千三百武士,包括隐退的前任藩主毛利重就,现年不过九岁的藩主毛利治亲等人全部被捕杀。

  其中小部分战死,大部分则是被俘后绑到战舰上砍头,砍完了直接扔到大海里喂鱼去了。

  大阪天守阁中,满满当当的挤满了人,一万石以下的根本都没资格进来。

  身着黑袍的德川家治向莫天赐献上了自己的印信,以及作为德川家至宝的德川家康宝剑、胴甲和旗帜。

  同时,德川家治的手还拉着他九岁的养女重姬,让重姬也上去拜见莫天赐。

  莫天赐摆出一副威严的样子,内心还是非常满意的,日本的气候他很喜欢,虽然生在南洋长在南洋,但谁又喜欢酷热呢。

  更重要的是,倭国真的不小,千里江山,三千万人口,在这样的地方坐镇,日子绝对不会难过。

  莫天赐先让重姬起来,命人端过一个小小的锦凳让她坐下。

  “此女果然是有大福气的,能得大皇帝雨露,未来若是诞下子嗣,当是日出之地的无上荣耀。”

  来参与参勤交代的三百藩大名,早就被控制大阪城的元从近卫团与东海舰队给狠狠震惊了。

  他们现在才发现,在以往的征讨战中,他们已经被打的屁滚尿流了,但实际上中华军队根本没有使出全力,与他们战斗的主力,不过是中华武装起来的西南藩兵而已。

  想到那些一个团(千人)就有六门野战炮,一千支燧发枪,一艘三级战列舰有巨炮七十门的场景,好多人从心底的觉得,能跟这样的大皇帝混,确实是荣耀。

  等到重姬落座的之后,莫天赐这才继续说话,“尔德川家治能知天命,明真理,守护日出之地有功,今时得见真圣王,亦能舍弃富贵归于真主,当是中华世界的大功臣!”

  莫天赐这句话,就相当于给德川家治的行为定性了,也只有他敢说这些话,他说了,别人也会认为理所应当。

  换个人来,绝对不会是这个效果。

  “尊王攘夷,板载!”话音刚落,小仓藩藩主小笠原忠总,立刻就大喊了起来。

  小仓藩位于九州岛西北的丰前国,此时的西南诸藩,都以忠臣(带路党)自居,颇有点挟中华自重,高其他地区大名一等的意思。

  特别小仓藩离着毛利氏的长州藩不远,可是眼看着毛利家如何全家死光光的,因此格外的忠心。

  “尊王攘夷,尊王攘夷!”小笠原忠总先喊了起来,其他人也自然不能落后,天守阁内于是爆发出了一阵阵的欢呼。

  随后,又有人开始欢呼大皇帝板载,太上皇帝板载,场面很像是三太阳接见臣民一般。

  “听说尔主德川氏家康有东照大权现的所谓神格,想来此出处应该是徐福之子嗣之天照大神故事。

  虽然我儒家,不讲怪力乱神,但这背后隐含的传承,还是要讲的。

  朕东渡之前,大皇帝已经有所交代,特赐尔德川氏恢复祖先之姓氏,以后就德川家就都改回徐姓吧。”

  说着,莫天赐看向了天守阁内的各藩藩主,“姓氏分开,以垫字区分传承,此乃上古之习惯。

  今已是第二次战国时代,距离夏商周三代已经过去两千多三千年,值此大争之世,再用上古习俗,实为不妥。

  所以日出之地的诸藩臣也一样,都复祖先之姓氏,日后家族传承,当效法中土,编纂族谱,以字辈区分宗房,不可再用垫字使父子如同兄弟了。”

  “哈衣!臣等遵命,这就回去编纂族谱,确定字辈。”倭国的大名们赶紧应承了下来。

  而给日本人改姓氏,则是最重要的一步。

  就如同莫天赐说的一样,姓氏分开,垫字确定父子孙直系传承,乃是上古遗存,中华早就不用了。

  而在中华周边,受影响最深的朝鲜,已经基本完全成这一步改变。

  唯有安南和日本,一直还在用垫字,日本则还多了一个姓是姓,氏是氏的远古传统。

  所以把他们这些远古习俗结束,使如中华同一,是最重要的,至于其他的语言、文字等等,相反还是次要的。

  因为文字基本没有问题,不管是汉喃字、谚文还是平假名、片假名,本质上都是一种拼音文字。

  哪怕片假名也一样,它虽然不是用来拼读汉字,但本质上也是一种训读。

  这种东西,档次就太低了,上层很少用到。

  而且朝日安三种文字中,也只有朝鲜的谚文基本完成了独立成为一种文字的全部功能,其余汉喃字和假名都还没有进化完成,很好扳回来。

  至于语言嘛,汉人自己的粤语、闽南话、客家话和官话的差距都还大到互相几乎完全听不懂的地步呢,正好一起解决。

  赐德川氏姓徐之后,莫天赐宣布第二道诏令,以德川氏奉献版籍有功,封德川家治为江国公,改征夷大将军为东暨大将军。

  暨最初的意思,有太阳初升于天际之意,后来又引申为极致、限制、直到某处的意思。

  东暨则意为最东边日出之处,与爪哇岛的南暨,互相呼应。

  同时,又准东暨大将军监管关东地区军政要务,预备向更东之美洲进军。

  “大将军,江国公家治,尔既得大皇帝陛下恩赏擢拔,当赴京叩谢天恩,具体政务,由家臣老中田沼意次暂行代理。”

  德川家治闻言,跪下叩拜,口称万岁,“臣自今日起,就以徐家治之名行走,臣之子孙,俱不用家为垫字,此去中华,必请中土大儒,修订族谱字辈。”

  莫天赐哈哈大笑,当即命令元从近卫团一千人护送德川家治,立刻从大阪起航西归。

  随后,莫天赐发布了更加细致的皇帝诏令,按照诏令,日本国被分为四大部分,也就是四个行省。

  其中九州岛改称蓬莱岛,四国岛改称方丈岛,两岛合为一省,称蓬莱省,以长崎为省府。

  由萨摩藩家老,儒家近思录派首领桦山久吉为蓬莱巡抚,刚刚从上校晋升为少将的浙江人林天彪为蓬莱水陆提督,负责镇守。

  倭国的中国地区,也就是日本本岛的最西边为瀛洲省,省府放在广岛,以儒家阳明派首领西衣成斋为瀛洲巡抚,陆军少将,苏淞镇总兵蓝元枚为瀛洲水陆提督。

  剩下关西、近畿等地,主要是大阪所在的大阪平原、名古屋所在的尾浓平原等地,为朝日行省。

  省府因为京都基本被烧的只剩一小块了,于是以大阪为省府,由莫天赐自己亲自坐镇,元从近卫的三个营以及京营立威军在此驻扎,作为镇守倭国的主要军力。

  

  剩下的关东以及东北地区,设扶桑行省,以江户为省府,命田沼意次为东暨大将军司马,扶桑总督,管理所有军政要务。

  剩下的北海道虾夷岛,则直接与库页岛一起,划归吉林将军府管辖。

  对于倭国的具体行政,所有的大名按照石高,实行从顺义王到忠顺侯的六等镇藩划分。

  原本属于德川家的天领,被连根拔起的所谓天皇领地,以及一些没收,改易的土地,由朝廷选派流官镇守,各大名封地不变。

  原本倭国律令下的郡国,比如肥前国、丰前国这种,全部废郡国置县,改称肥前县、丰前县。

  “自今日起,所有镇藩王侯历年积欠的外债,立刻会由朝廷户部重新核算。

  各镇藩王侯对于积欠有所疑虑的,也可以到朕这里来举报,所有不合理的债务,都将会一步步取消。

  所欠款项,未来将作为向外拓殖,特别是拓殖北美地区各县将要提供的人力、物资、军备折算金额。”

  镇藩王侯,也就是大名们面面相觑,震惊片刻后欢声四起。

  这就是最大的福利吧,他们大者数百万银元,小的也有十万八万,看来大概率是不用还了。

  至于拓殖费用,朝廷不要他们出去拓殖,他们还不干呢,这完全就是好事。

  “同时,按照朝廷镇藩律令,各镇藩王侯,将向朝廷提供武士番上宿卫,宿卫武士,将组成番直军,供大皇帝陛下差遣。”

  这又是一个福利,番上宿卫大皇帝,那可不是苦差事,而是一项极好的镀金机会,一般人想要这待遇,还没有呢。

  。。。。

  而就在莫天赐前往倭国之时,大虞朝廷的行政调整,也已经开始了。

  一方面莫天赐到了倭国之后,肯定不可能一场参勤交代就能把所有的大名搞定,恐怕会三百个藩臣,要一一接见才行。

  另一方面,日本的镇藩,未来肯定是要一步一步取消的,而莫子布为他们准备的,就是移藩。

  未来会在北美、澳新、缅甸以及南洋一些地区为这些镇藩准备土地,把他们移过去之后,再于整个东洋,废藩置县,完全消化。

  但这时间会很长,莫子布预计,至少需要二十年左右。

  这么长的时间,莫天赐肯定活不了这么久,所以必须要有一个体制来接替,一步步把这活给干完。

  最后则是武士,几千个番上宿卫肯定是不能满足莫子布胃口的,他至少要征召五万左右既便宜,死了也不心疼的武士出来打仗。

  这些倭国的小矮子虽然在这次战争中,完全没表现出多少战斗力,但这实际上是领导者太过拉胯,双方实力差距又太大造成的。

首节 上一节 584/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