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595节

  “这个问题,我可以想法来解决。”王贞仪也仔细看了片刻,随后才点了点头说道。

  这安全阀和节气阀除了机械知识外,更多还是在数学测算上,伯治兄在这方面有些弱,但正好是王贞仪的强项。

  伯治兄听了,把感激的目光投向了王贞仪,几乎没怎么迟疑的说道:

  “这整套设计和理论,都是先生的,学生不过是进行了实践性的细化,不能拿走先生的研究成果。

  先生身为女子承受了太多的非议,如果能有一个伯爵身份,无疑就可突破这个桎梏了!”

  王贞仪满意的点了点头,她的眼光果然没错,大名岑宣南的伯治兄,是一个值得合作的对象。

  这些年王贞仪都没有把这方案拿出来,就是明白如果这套理论真的行得通的话,她一个女子稍不注意,就会被人吃干抹净了。

  没办法,她不得不小心,因为在皇帝的迫切压力下,蒸汽机这三个字,在大虞快成了飞黄腾达的代言词了。

  王贞仪根本不敢给有实力的勋贵和文武大臣及其子弟们看,只有面对岑宣南这种平头百姓,她才有点底气。

  万一出了问题和纠纷,她那个做过两年苏州知府和两年江南布政使的祖父,才能为他提供一点后盾。

  而且,现在王贞仪有了更好的选择,于是她又摇了摇头,“内臣伯爵虽然高贵,但我很可能用不着了。

  而且一旦我真的以女子身份成了内臣伯爵,风言风语反而会来的更加猛烈,只有.。”

  罗增祥和伯治兄岑宣南一起看向了王贞仪,脸上露出了稍显震惊,但又理应如此的表情。

  王贞仪不是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家碧玉,也不是什么傻白甜科研员。

  她是一个智商、情商双高,泼辣勇敢,历史上处于女性被压迫最严重满清时期,仍然靠着短短二十几年生命,放出了绚烂光芒的女科学家。

  同时,十六岁的年纪在此时,大多女子已经结婚生子,搞不好孩子都能满地跑了,因此她对于男女之事,也是相当了解的。

  “大皇子殿下承陛下血脉,出身高贵、天资聪颖,博学多闻,见识远长,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有明主之相,若能追随辅佐,方不枉此生!”

  

  王贞仪这话,把她的心里所想,完全说了出来。

  她一个十六岁的大女孩,就算阿森再是优秀,也不可能产生多么强烈的男女之情。

  只是王贞仪明白,要消除社会上的偏见,能在婚后还可以出来从事她最爱的科研工作,甚至继续在太学里面任职,跟着阿森,就是唯一的选项了。

  当然,她不会去想什么王妃、太子妃,甚至昭容、昭仪这些她都不想有。

  她只想有个名分,然后以此给她提供一层保护,好继续完成她人生的野望,在科学上的野望。

  “这确实是最好的选择了。”出身勋臣之家,还是跟皇室关系非常近的勋臣家,罗增祥很能理解王贞仪的选择。

  他随后看向了伯治兄岑宣南,咬着牙说道:“这一万银元我投了,伯治兄不会现在还要拒绝吧。”

  虽然是勋臣二代,但罗增祥在家里的排位并不靠前,一万银元他实际上是拿不出来的,还需要回家说服母亲才行。

  伯治兄岑宣南此时也苦笑着看着罗增祥,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我非是不知道罗兄的好意,但我岑家沉沦八桂几十年,到我这代已经是世代务农了,家人没什么见识,他们只认为做官才是出人头地。

  我背负了太多期望,所以只有得一官半职,才能对家人有个交代。”

  岑宣南是广西思恩府滨州人,出身广西大土司岑家,祖先是初唐诗人岑参。

  直系祖先乃是昔日北宋时随狄青南下平乱的部将,击退越南李朝之后,留在了广西为官,后转化为土司。

  嗯,不管真假,广西岑氏坚决认为这是真的,而且也很可能是真的。

  只可惜,岑宣南家是支脉远房,别说土司身份了,他们家没沦为农奴,都算是运气极好的了。

  而他这样一个背负着壮侗僚人身份的贫寒子弟,确实有很多选择都非常无奈,看似有得选,实际上没得选。

  “罗增祥,如果这蒸汽机能行,即便你出了一万银元,但这个内臣伯爵要给岑宣南,因为他根本没办法去做一个封臣,而你则没问题。”

  听到王贞仪这么说,罗增祥牙疼的嘶了一声,心里不太乐意,但却无法反驳。

  因为此时的封臣,确实不是岑宣南这样的穷小子能干下来的。

  或者说,一个管小村镇甚至就几个庄园的镇守使,底层百姓或许能做下来,但到了子爵及以上,就不是普通人能搞定的了。

  按照大虞朝目前的规矩,直接受封封臣伯爵,不是打下地方请封的那种,那么伴随着封臣伯爵的爵位,还会有固定的地盘以及一定数量契约长工和启动资金赐下。

  但这固定的地盘,就是在地图上一指,大概率不是什么开发好的熟地。

  契约长工的驱使,普通人根本没机会学,很难用得好甚至驱使的动他们。

  而南洋封臣,也还是有一定概率亏本的。

  不,应该这么说,哪怕就是这样的封臣伯爵受封,如果家里不能给予相当的支持,亏本办不下去,是极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

  此外,封臣藩士的招募,小规模藩军的组建,封地财政的打理,没有家学渊源和家庭的支持,一般人也玩不转。

  综上,对于罗增祥这样的人,受封封臣伯爵是个大好事。

  意味着家族又多了一块封地,族中子弟又多了一个选择,经营的好的话,又是一个富庶的产业。

  但是对于岑宣南这样的贫寒子弟,看着是好事,但实际上跟追命的阎王帖没什么区别,除非岑宣南能马上找到一个愿意投资他的岳父。

  “好,我同意,封臣伯爵就封臣伯爵。”良久的沉默后,罗增祥同意了。

  其实这也已经超出他原本的理想了,他原本只想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得到一个子爵爵位来着。

  而且,以王司业的高情商和才女身份,如果真的跟了大佬森,未来一定会大大受宠的,自己有了这样的靠山,还怕未来不能继续更进一步。

  “先生,岑宣南无以为报,只能给你磕两个头。日后无论何事,只要先生一句话,岑某赴汤蹈火,也绝不推辞!”

  伯治兄都快被这天大的惊喜给淹没了,他扑通一声跪下,狠狠给王贞仪磕了三个响头。

第598章 胡小将就任光州

  半岛南部,新罗行省,仁川港。

  整片港区,黑压压的全是人,一眼望不到边。

  嗖嗖冷风中,大量仅仅穿着一条犊鼻短裤的高丽人,被一些穿着黑色武士劲装,头戴高丽式大帽的武班,给按家乡分区赶到了一起。

  不过这些高丽百姓以为的两班,实际上是南部镇藩手下的藩兵。

  整个新罗行省,朝廷仅仅直辖了汉江入海口的汉城附近,洛东江入海口的东莱都护府,也就是后世釜山周围这一片。

  除了这两地之外的其他地方,又划出了四个县安排了十几个退役军官,剩下的全交给了跟随中华起来闹事的两班庶孽子们。

  而且切的非常细碎,新罗省这个跟浙江省差不多大小的地方,封了六十多个镇藩。

  大的一两个县十来万人,小的就只有一个镇,甚至一两个村,拢共一两千人。

  胡全站在高处,满意的看着这一切,这位历史上太平天国豫王胡以晃的叔爷爷打不动了。

  七年前他从老家广西桂平南下,先打南暨岛土著(爪哇岛),跟随桂北大佬刘定逌灭土著部落数十。

  接着又跟随越国公,陆军上将,右将军陈联扑灭泰平(暹罗)昭披耶却克里的叛乱。

  最后因为英勇表现,他被选入征印军中,参与了在天竺的亭可马里海战,马德拉斯圣乔治堡围攻战,加尔各答遭遇战和新旧威廉堡围城战。

  这一路下来,他也从一个士兵成长为了军官,军衔升到了上校。但他的上升之路,基本就到此为止了。

  因为上校与准将,这就是天壤之别。

  他胡全从一个炮灰兵做起,七年时间到了上校,也基本就是无权无势普通人的天花板了。

  而他们当年的小团队中,十人死了四人,这些真正成了炮灰的,除了几块到十几块银元的抚恤外,什么也没得到。

  活下来的人中,韦大留在了南暨岛(爪哇岛),分了五十亩熟田,五百亩生田,娶了三个土著女子。

  覃大左手手腕以下全断,留在了汉川省(下缅甸),得了二百亩熟田,其余生田、沼泽、山林和一截河段加起来两千多亩,娶了一家孟人姐妹四个,大家给他抢了五户泰人奴隶。

  覃三去了阿洪姆王国,至今没有消息传来,不过未来前途应该也可以,因为他们是去当地作为天兵镇守的,至少都是贵族待遇。

  罗阿生则去了复兴公司,因为他是客家人,祖上跟井塘寨叶家,也就是德妃叶仪真家有点关系。

  算是他们这些苦哈哈中唯一有点背景的,据说未来可能会进入锦衣卫,成为天子爪牙。

  唯一可能继续往上走的,就是黄仁勇了。

  虽然潮汕人在大虞不算第一梯队,但有郑家和陈联撑着,场面也还说得过去。

  关键是黄仁勇能文能武,有勇有谋,文化方面已经自学到太学毕业生水准了,武技方面拳脚打遍军中少有敌手,几乎每次大比武都是前几名,还熟读兵法。

  这样的能力,得到皇后所在郑家的看中,被举荐进入应天府瓜州陆军步骑兵学校军官班进修,非常有可能进入将军的行列。

  胡全叹了口气,他觉得自己能力虽然比黄仁勇略低一点,可是做个陆军准将乃至少将的水平,还是有的。

  但很可惜,他虽然是客家人,但却是桂北的客家人,言语跟如今朝廷客家系的主流梅州客家人不怎么相通,也没有什么亲戚关系。

  桂北人在朝廷就更没有多少靠山了,官位最高的,也不过就是南暨总督刘定逌。

  嗯,你要是愿意去南暨岛,也就是原本的爪哇岛垦荒,那肯定是有优待的,但是胡全不想去。

  他已经三十二岁了,继续在南洋垦荒,最多能得个男爵,别因为当这个小封臣把命给搭上了。

  于是,他果断选择用上校身份从军中退役,拿了一千银元安置金后,又拒绝了回老家桂平县衙做副捕头。

  他选择了加入一直觉得最初就该去的叶明月开拓舰队,紧接着就被部署到了半岛南部。

  而等到半岛被平定,他又迅速抓住机会被选中留在新罗省,成为朝廷监视镇守半岛南部的镇藩。

  得益于退役时的上校军衔,以及丰富海外战斗的履历,当然还有非常出色的个人能力,胡全这次极为幸运。

  他直接进入了皇帝视野,被安排到全罗府光州,也就是原本的全罗左道光州,皇帝还非常恶趣味的给他赐名,从胡全给弄成了胡全换。

  胡全一点不理解加个换字干啥,但因为是皇帝改的,他还是觉得极为荣耀。

  全换全换,难道是要自己把胡(高丽)人头上的天全给换了?

  呃,全斗(都)焕,胡全换,这恶趣味直接拉满。

  忠!诚!

  光州百姓有福了,看来‘quan’这个词,就是跟他们有缘分,‘我叫胡全换,打的百姓直叫唤!’

  于是胡全就封光州,封爵镇藩第三等顺治王,辖光州和旁边潭阳半个县,有百姓十一万,招募了六百人的光州镇兵,谁敢不服从朝廷号令,就给我狠狠的打!

  “尔等要仔细计算,我光州藩财政情况不容乐观,最少要卖两万人去南洋,才能保证正常的运转。

  且此后,尔等要牢记,这丁口,不分男女都是白花花的银元,是最上等的资源。

  以后我光州决不许饿死一个人,每一个丁口都要认真养大,输送到南洋。

  男女十六以上还未婚嫁者,给我狠狠惩罚他们的父母,甚至可以把他们全家都给卖到南洋去!”

  “谨遵主上教令,臣等立刻执行。”胡全这个光州顺治王下达了教令,下面一群高丽庶孽子组成的藩士,立刻跪地应承。

首节 上一节 595/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