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673节

  “当然会愿意,这伊尔库茨克城再是苦寒,比起烈日似火,瘴气如云,蛇虫虎狼猪婆龙遍地的新番岛,可要好的太多了。

  且就算要怨恨,他们也得有资格啊,自己祖宗干了汉奸的买卖,后人落到此等下场,哪来的脸生怨。”

  “那他们有能力在伊尔库茨克站稳脚跟吗?”有道理,莫子布点了点头,问出了第二个疑问。

  “有!”刘墉肯定的点了点头,“新番岛上的食人生番也不是好惹的,范家等人要是没点本事,早被生番们吃光了。

  而现在,据说不但站稳了脚跟,还控制了教化了百余生番,正在开垦田地呢。”

  莫子布又想起来,当初把范家这些人放到新番岛,完全就是想他们全部死在那边的,因此官方层面根本没多少支援,全是靠他们自己挣扎。

  想来六年过去了,还能在这种原始丛林活下来的,还是真有点本事的。

  “好,那就将柏海儿湖改回原名北海,改伊尔库茨克城为苏武城,布拉茨克城为守节城。

  命流放新番岛的晋商八家七十户北迁苏武城,为国戍边。”

  好家伙,人家刚适应南洋,又要被弄走,还是从赤道周围被迁到鲜卑荒原,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

  吩咐完,莫子布觉得人还是有点少,于是又对身边的翰林学士说道:

  “替朕写一封信给太上皇,让他从扶桑东北天气寒冷的镇藩中选五十户武士,一起迁往苏武城去。”

  刘墉没有走,等到莫子布下完命令之后,他又立刻说道:“陛下,一百二十户不过六百来人,还是太少了,昔日苏武城的罗刹人可是有数千的。

  因此臣建议,再从代北的大同、槊宁二府和归绥六厅挑选精壮百姓二百户,给予镇军待遇,屯垦苏武城。”

  此时的大青山以南,也就是呼和浩特这块叫做归绥六厅,还归属于山西省管理。

  这也是山西,特别是代北骑兵是大虞王朝支柱之一的原因。

  

  因为在呼和浩特一带屯垦的基本都是汉人,他们没受到黄教的影响,又因为汉人不准随便出塞,而要与满清官府周旋,所以弓马娴熟同时还极为抱团,是最上等骑兵兵源。

  “朕也其实早有心征募代北勇士,但却不愿意强人所难,若是他们在家乡能安居乐意,还是不打扰的为好。”

  刘墉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这位光中爷,那是真把皇帝给当到出神入化了的,难怪前番他要问自己有没有忠良之士可以推荐。

  感情他不是不知道去苏武城跟流放差不多,而是要撇开关系,这样一来,政策有错,也是他这次辅建议的,是他这次辅黑了心。

  但吐槽归吐槽,刘墉可不敢表现出来,反而还要拍马屁,“陛下心系百姓,真乃仁君也!

  不过晋省虽然也经历了均田,但百姓中多有不善生产者,失去土地的不少。

  陛下若能给他们进入镇军吃皇粮的待遇,恐怕不是没人去,而是抢着去了。”

  说完,刘墉还递上一本折子,“陛下,晋省地处汉蒙交汇处,土地贫瘠,历来就有过口、行商的习惯。

  前明崇祯时期,确实出了范永斗、王登库等狼心狗肺之辈,但这不代表晋商都是不好的。

  如今陛下要开发北地,不使南北差距过大,那么恢复晋商活力,就是最好的选择。

  同时,若想把漠南漠北和鲜卑荒原与朝廷拴的更加紧密,晋商的作用不可忽视。

  臣又看太子殿下发回的实地调查报告,山西之煤,也关系颇大,是以臣写了这本扶持晋商与开发山西的折子,请陛下御览。”

  莫子布点点头,把折子接过来仔细看了起来。

  数据详实,见解独到,可取之处不少,晋商也确实需要扶持一下,让他们成为北方商人的旗帜,也可以把这些老西窖存金银弄出来建设家乡。

  但同时,莫子布也知道,刘墉意有所指,因为山西巡抚出缺了,最近各方正在激烈争夺。

  丞相罗芳柏,举荐了乾隆三十七年进士(1772)广东惠州人张家驹。

  武英殿大学士钱大昭举荐了乾隆四十年进士(1775)江苏如皋人戴联奎。

  而刘墉属意的,则是乾隆四十三年(1778)的二甲第一名的邵自昌。

  三人各持己见,有点下不来台了,而莫子布虽然不怎么管外朝,但那是在一般行政上,这种一省巡抚的任命,决定权还是在他这皇帝手里的。

  “万岁,此山西调查报告,多出自邵自昌之手,其人确有大才,坊间污蔑其乃旗人出身,实在居心险恶!”

  刘墉有道理愤愤不平,因为这三人中,邵自昌是最合适的,结果不知道谁让人造谣了,说籍贯顺天府大兴县的邵自昌是旗人,这才增加了变数。

  “朕知道,邵自昌真要是京城旗人,家里不可能穷成那样,也不可能是二甲第一名,应该是状元。

  明日晚些,你让邵自昌就在你家等候,我会派人召他入宫奏对,只要确实有才能,即便做不了山西巡抚,也可以到其他地方施展才能。”

  。。。。

  打发走了刘墉,莫子布心头升起一种怪异的感觉。

  原本他以为,这中枢的权力斗争应该是明面风轻云淡、不着痕迹,暗地里血雨腥风、手段高超。

  结果呢,跟最底下没什么区别,都是怒火万丈的吵吵,吵不出结果,就去找皇帝这个家长评理,除了没有满口脏话的人身攻击,真就跟街坊邻里争吵差不多。

  这.大明王朝1566那种高级别的政斗,自己这怎么就见不着呢。

  是他不会写云在青天水在瓶,还是他手下这些大臣段位太低?

  难道,白头鹰那种总统候选人互相对骂的情况,才是政斗的普遍形式?

  与莫子布有同样疑问的,是身在大阪的东洋使司总理,太上皇莫天赐。

  他看着在他眼前看起来非常乖巧,但背后已经到他这互相告了二十多次状,还在万寿宫外差点打起来的柳生藩藩主柳生俊则和水口藩藩主加藤明陈,就有点想笑。

  这俩,就为了汉川省三个庄园的领地,已经吵了快一年了,莫天赐是眼睁睁看着他们的仇,是如何越结越深的。

  不过莫天赐不打算做过多的调解,让他们吵一吵,才能更凸显朝廷的重要性嘛。

  同时,也才可以让他们再次放松一点对农民的剥削,能够让农民休养生息,多生点孩子出来,继续出去过番占地盘。

  “陛下,南洋传来消息,鲁王世子已经到了新港(新加坡),不日就要到唐山了。”

  听到内侍报告,莫天赐就是一喜,老三的嫡子,他还没见过呢,听说很是聪慧,有君王之姿。

  不过喜悦之情刚从心头升起,莫天赐还没起身,就觉得浑身软乎乎的使不上劲,眼前莫名金星乱舞、天色发暗。

  “好,好啊,公泽是要来看看我这祖父了,等看到他,我的心愿就了了。”

  莫天赐知道自己身体是有点问题的,因为这种情况,已经出现过了好多次。

  这位刚满九十岁的大虞朝太上皇,人生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

  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等莫子溶的儿子莫公泽前来,好好的看一看,说说话。

第659章 鲛人港上日月旗

  莫天赐的情报有一点小小的错误,那就是莫子溶之子,他的好孙子,并没有到达新港(新加坡),而是在汉川省(下缅甸)还没有离开。

  毕竟作为生于欧洲,长于欧洲,只有血统是中国人的王世子,莫公泽不可能不对英法在海外殖民地的现状感兴趣。

  于是这小子到达锡兰岛之后,没有选择直接从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洋,而是到荷兰人在锡兰岛上的殖民地亭可马里,法兰西在印度的本地治理。

  当然,最重要的是英属印度,这些他都派去参观了一遍,甚至还想去葡萄牙的果阿看看。

  不过因为时间实在有点紧和他老爹莫子溶把葡萄牙公主玛丽安娜.维多利亚祸祸了,导致葡萄牙人不待见他们父子俩,而作罢。

  莫公泽这一路,所到之处,都受到了极度热烈的欢迎,荷属东印度总督,法兰西印度总督,英属印度总督都亲自来接待他。

  这三地的欧洲贵妇和少女们几近疯狂,爱慕者在他下榻的酒店外彻夜等候。

  此时的欧洲,贵族老爷那都是神仙般的人物,屁民是需要仰望的,甚至到了后世都还很多欧洲人把贵族当成上帝眷顾的高贵者。

  所以就莫公泽这种身负两大帝国血脉,还都是传承古老的血脉,在普通欧洲人眼中,绝对是极度高贵的大人物。

  从个人素质上来说,除开莫公泽精明的头脑和风度外,相貌更没的说。

  因为他爹莫子溶是在几万万中国人中,都要算儒雅帅气的那种。

  不然也可能在欧洲化作人形自走炮,皇帝莫子布只看相貌,就决定把他扔到欧洲床上开疆,且确定他能成功。

  而莫公泽母亲玛丽亚.伊丽莎白女大公,是特蕾莎女王所有女儿中最漂亮的,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明珠,可以甩把莫扎特迷得不要不要的法国王后安托瓦内特十条街。

  虽然最后因为天花病毒的袭击,在一定程度上毁容了,但只有美貌会遗传,天花又不会遗传,

  特别莫公泽还是东西方混血儿,这种孩子里面,要么混了两方种族的弱点,要么就是混了两方优点,出现一个超级帅哥。

  莫公泽就是后者,他结合了两方面优点,几岁时候就是欧洲王室中著名的金童,现在到了这些欧洲边角料的地盘,不引起全城围观的轰动,那才是怪事呢。

  在威廉堡渡过了美妙的五天的之后,莫公泽才开始启程前往他的祖国。

  而且他再次没有选择走马六甲海峡,而是顺着海边,乘坐英属东印度公司的小型蒸汽货轮,来到了阿拉干王国和汉川省(下缅甸)。

  在阿拉干王国,莫公泽见到了一个已经沦为大国游乐园的小国家。

  在这里,土生土长的阿拉干人没有任何地位,连他们王都没多少地位。

  最上面的是来自中华的天朝上民,他们垄断了阿拉干王国大部分的良田和港口。

  第二阶层是从印度来的英国人。

  第三阶层是中华藩臣,缅王孟云放在这里的三千缅军,最下面的,才是阿拉干土著。

  阿拉干人背着这三座大山,已经极为困苦,几十万百姓都在饥饿线上挣扎。

  鲛人港(皎漂港),中华南暨舰队外南洋分舰队的战舰在海面上穿梭如飞,海军的蓝底金日月大旗遍布各处,不但战舰上有,港口的炮台和房屋上也都插满了。

  猎猎海风,吹得旌旗高展,彰显着中华帝国在这里无可动摇的权威。

  前来迎接莫公泽和他庶弟卡尔.阿尔布雷希特的,是外南洋舰队指挥官,海军中将,定海将军陈添保。

  当年陈添保与莫观扶、梁文庚、樊文才等人一起驾驶三级战列舰友谊号,作为法兰西的盟友,参加了北美独立战争。

  友谊号在法兰西企图偷袭英格兰本土的海战和北美的萨凡纳海战、切萨皮克湾大海战以及最终决战约克敦海战中,都有上佳表现。

  回国之后,这一批新生代,基本都成了帝国海军的中坚。

  “欢迎您,鲁王世子殿下!”陈添保表现的既不热情也不算冷淡。

  “鲛人港是帝国在外南洋最重要的军事基地,末将军务在身不能随时陪同,所以您在皎漂港的行程,将由赵中校负责。”

  简单的寒暄,陈添保只带着莫公泽在军港中逛了一圈,还拒绝了莫公泽想要登上分舰队主力战舰-大明级二级蒸汽风帆战列舰卢象升号的要求后,便立刻就把莫公泽扔给了随行的中校军官离开了。

  区区一个王世子,陈添保才不在乎,要是鲁王莫子溶在这,他可能要以最高礼仪迎接,怎么说鲁王殿下也是帝国的有功之臣。

  这个王世子嘛,在如此紧张战的战备中,派出一位中校负责接待,就算不错了。

  还想去最新式的卢象升号上看看,开什么玩笑,帝国海军可是由皇室直接拨款的,就差挂上皇家两个字了,除了陛下和太子千岁,谁也没有资格让他陈添保陪从检阅战舰。

  莫公泽瞬间就从前些日子万人敬仰,迷倒众人的飘飘然里,一下就跌落了下来。

  他有些不自觉的挠了一下下巴,这是一贯非常注意形象的莫公泽,在遇到异常尴尬情况下,才会出现的小动作。

  不过还好,随从的赵中校非常热情,一路尽心介绍,言谈举止也很风趣,才稍微化解了莫公泽的小小不爽与尴尬。

首节 上一节 673/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