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712节

  有人在睡梦中被惊醒,拿着刀警惕的看着每一个人,不一会就和黑暗中不知道是谁噼里啪啦的对砍了起来。

  “别浪费体力,只杀救火的和抱团的,哪里人多,就往哪里丢炸弹!”

  齐林大声喊道,他提着一把硬弓,看到有救火的就是一箭,对于他这种精锐弓手来说,火铳在这个时候,并不比弓箭好用。

  不过很快,齐林也不用射了,因为在河风的吹拂下,火势很快蔓延,根本不是人力能救的。

  轰的一声巨响,终于有一条大船的火药库被引爆了!

  剧烈的爆炸摧毁了大部分浩罕人的心智,他们不知道来了多少人,不知道来的是什么人,保命成了很多人的唯一想法。

  一条没着火的小船吱呀吱呀的刚划出来,立刻就被水里无数双手给攀上了,疯狂争夺中,很快就倾覆。

  一群惊恐的落水狗不停把翻过来的船撸的滴溜溜乱转,偶有几个水性好的,立刻就会被周围绝望的人一把薅住不松,随后如同麻花一般纠缠着,一起坠入水底。

  又一艘小船划了过来,一些还残存着理智的浩罕人开始朝那边游去,但船上的人已经知道厉害了,他们拿着长枪朝任何敢于靠近的猛扎。

  人死了一个又一个,终于有人抱住了扎来的长枪,绝望中一拽,没来得及收手的士兵直接被拉了下去。

  船上人哭喊着停止划船到船尾来看,可就是这么一耽搁,立刻就被无数双手攀住了船舷,再次倾覆。

  火越烧越旺,殉爆的声音越来越大,终于有几艘三四十吨载重的大船冲出了火海。

  船上水兵惊恐的向着所有他们能看见的,在晃动的东西开火,然后随着水流往下游而去。

  而城内也好不了多少,这时候大部分的平民都是盖不起砖瓦房的,基本都是用树枝搭架子,盖些干草、破布、木板什么的都建房,这让火烧起来更加快速。

  穆罕默德.玉素普总督一下就惊醒了,正如李兴泰所料,他确实就睡在这个‘署衙’中的。

  这在河中一点也不奇怪,这不过是个勉强摸到农耕和王国门槛的小国家而已,制度和文化还基本停留在中国的春秋末期。

  就这种水平,难道你还想他睡在军营里面与士兵同甘共苦,用六军镜和纪效新书练兵?

  这边,勉强披好衣服的纳斯鲁丁总督带着二十来个亲信刚刚出门,火铳的亮光就闪了起来,山本盛贤已经等他好久了。

  纳斯鲁丁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就觉得两腿开始发软要往地上倒下去,最后的意识是他伸手在热乎乎的胸口一摸,摸到了一手黏糊糊的东西。

  是血,我中弹了!

  纳斯鲁丁刚闪过这个念头,就眼前一黑,空气仿佛突然变少了,他费尽全身的力气开始拼命吸着鼻孔,但无济于事,吸入的空气越来越少,自主的意识逐渐归零。

  而与此同时,他的心腹亲信们也受到了特殊照顾,二十来人只有三四个侥幸逃了回去。

  至此,两万大军的指挥中枢,就这样十分轻易的就被打掉了。

  到了此时,城中分五批人分头放火的东洋武士,已经把整个西半城都给点燃。

  那些被浩罕士兵野蛮赶出屋子,睡在院子或者屋檐下的平民反而因祸得福,迅速利用熟悉地理的优势,找到了其他路狂奔离开。

  士兵们则由于睡的太熟加上完全不熟悉纳曼干城,要么等爬起来火势就已经控制不住,要么胡跑乱撞,碰到了蹲守在高处的东洋武士。

  又过了半个时辰,天色都已经发亮,城内的士兵才集结起来准备向港口冲,城东大营的少量部队,也在军官的组织下,朝港口而来。

  战斗开始了,李兴泰都等着不耐烦了。

  而浩罕士兵,又一次完美为中华士兵展现了什么叫做河中大区的优秀匹配机制。

  他们有数千人,但完全是以葫芦娃救爷爷的架势过来的。

  且离着五六百米军官还能控制士兵,但靠近到射程的二百米内,所有的军官就会失去对军队的控制。

  甚至很多军官也忘记了指挥,大量掌握数百人的军官,带着十几个亲卫就嚎叫着冲在了最前面,把他的士兵远远抛下。

  士兵就更没章法了,勇敢的嚎叫者跑的飞快,怯懦和狡猾的根本就是做做样子。

  而他们看着英勇,等冲到了一百多米,被线膛枪加米涅弹组成的狂风暴雨痛打后,又会一窝蜂的退下去。

  可退下去没多久,军官们重新掌握军队后,又会逼着士兵再度发起冲锋。

  就这样,一来一去,一进一退,浩罕士兵不可谓不英勇,七八千人的队伍,硬是顶着弹雨冲了六次,被打死打伤两千多人后,才溃散。

  但却没什么作用,几乎就是在一波一波的送。

  这别说中华士兵拿的是最新式的线膛枪,就是用汉唐军布弓弩阵,也能把他们给速通了。

  李兴泰握着指挥刀,看了看周围几乎没有多少损伤的部下,他还以为这是场恶战,都做好了带亲卫打反冲锋的准备了,结果就这?

  

  实际上,这次的浩罕军绝对是超强发挥了,因为他们在历史上更加菜的出奇。

  比如三十多年后,浩罕人支持张格尔叛乱,先期给了张格尔千把人让他去打疏勒(喀什),本意是让张格尔去试试水。

  结果张格尔凭借祖先的威望,很快围住了疏勒并有望攻克,并在疏勒召集旧部组成军队,合计六七千人。

  而浩罕的穆罕默德.阿里可汗听闻,急忙带着一万步骑到疏勒,企图拿下这最大的果实。

  结果都快把疏勒打下来的张格尔,把千疮百孔的疏勒让给浩罕人打,他们却打不进去。

  然后张格尔凭借和卓身份一通忽悠,反把浩罕汗王的大军说动了几千人,愿意留在疏勒跟随张格尔。

  残酷的现实,把这位叫做穆罕默德.阿里的浩罕汗王吓得够呛,疏勒也不要了,给张格尔的投资也不收回了,带着还愿意跟随他的几千人,一路小跑回了大宛盆地。

  就这样的菜鸡,他们也就配得上这样的战斗力。

  及至太阳升起,浩罕两万大军没经过多少像样的战斗就完全崩溃,李兴泰命从城内杀出董世兴率骑兵一千追击溃兵。

  董世兴一路上斩获极大,浩罕士兵的尸体,铺满了整条逃跑的路上,光是死在追击中的,就有上千人被杀死。

  而城中,大火已经席卷了半个城市,各处都有百姓出逃,甚至不惜从城墙上跳下来摔断腿的。

  港口更惨,起码一半的船只都被烧了,剩下的也选择了仓皇逃向下游,河中央密密麻麻的漂浮着尸体,最少有数百具,水下差不多还有同样的数量的。

  战果太大了,三四千人就占领了纳曼干,击败了两万浩罕军不说,还基本没有多少大的伤亡。

  大军包括喀尔提锦三部的人,也不过战死二十余人,除开他们,大虞自己的精兵仅仅两死四十七伤而已。

  不过也不是没有坏处,那就是纳曼干都差不多被烧毁了,港口载重军粮的船只也要么被烧毁,要么顺流而下跑了,导致缺少军粮的大虞军队,没有收集到足够的粮食。

  特别是船只基本毁,缺少运输的工具,更让情况雪上加霜。

  不过李兴泰眼珠子一转,立刻就想到了办法。

  他先在没有被烧毁的半个纳曼干城中,将粮食全部搜刮了出来,再将纳曼干城被逮住的一万多俘虏组织起来。

  让他们赶着牛羊,背着粮食,作为军队的苦力跟随大军继续北上去打安集延。

  这样一来,有人运输粮食和赶着牛羊了,同时又因为是俘虏,可以把给他们口粮压到最低,能吊着命就行。

  最后再把纳曼干城干脆一把火烧了个精光,防止逃走的回来再次占据此城。

  西元1792年,5月1日,中华大虞光中十五年,原满清乾隆五十七年,四月十一。

  李兴泰一面命人八百里加急,送捷报到疏勒给父亲李献文,一面继续向大宛盆地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安集延挺进。

  5月13日,经过十二天的攻城战,李兴泰靠着驱赶炮灰蚁附,奇迹般用三千人就攻下了有人口九万余的安集延。

  随后,杀红眼的军队进入城中,照例展开了大清洗,甚至都不止李兴泰的士兵在动手,被他们当成炮灰用的一些纳曼干人,也参与了洗劫。

  因为这在河中是胜利者非常正常,且理所应当拥有的权力。

  就在十年前,浩罕人一度攻入撒马尔罕北面门户乌拉特配,照样把城中的布哈拉人三万余全部屠杀干净。

  三十五年后,布哈拉攻入浩罕,在马吉兰城,也将浩罕可汗穆罕默德.阿里及其母亲莫罗拉,并百姓六万多人全部杀光。

  这鬼地方就这样,你不屠杀,人家不会认为你道德高尚,反而认为你软弱。

  你嗷嗷搞大屠杀,他们却会认为你是狠人,有资格成为新的统治者。

  6月24。

  李献文亲率大军两万,抵达了安集延,随后大军顺流而下,命工匠在纳曼干废墟上新筑城。

  7月5日,大军主力到达浩罕城外。

  而此时,在城内固守的陈化成已经坚守四个月了,大小战百余次,粮食也基本吃光,硬是没有让人数多达四万的浩罕教团兵拿下浩罕城。

  而大军主力一到,浩罕人就土崩瓦解,四万余被教团征召起来的民兵基本都没跑掉。

  因为李献文有足足一万精骑,还是最擅长追击的蒙古和哈萨克骑兵。

  7月4日,击破浩罕教团兵一万五千,余者坑之。

  7月19日,击破俘虏两万余人,尽杀,筑京观十三座。

  8月24日,大军到达大宛盆地谷口的苦盏及其周围堡垒,猛攻十余日之后,大军从北火炮轰开的缺口涌入,尽杀苦盏守军及丁壮两万余人。

  至此,大军用了九个月的时间,基本拿下了大宛盆地,而伴随着的,就是血腥的杀戮。

  九个月中,浩罕男丁损失超过十一万,而整个浩罕的人口,也就是八十万上下,成年男丁不会超过二十五万。

  然后,李兴泰叹了口气,“父亲,还是杀少了,至少要杀二十万!”

  “啊,还要杀?”李献文看着他这二儿子叹了口气,他是真不想自己儿子变成一个嗜血的屠夫。

  “还要杀!”李兴泰坚定的说道:“仇都结到这个地步了,不继续杀,那就是在给自己埋祸根。”

  李献文一想也对,斩草要除根,要断绝仇恨的最好办法,就是断了仇人的根。

  “那就全部收揽喀尔提锦各部吧,他们有八万人左右,命他们改信白莲宗,授予草场,给予官职,让他们与汉人无二,也就是待遇差一点点。

  当然,这待遇不能白拿,让他们出人跟我们一起,进剿各处山野,把全大宛所有的天方寺,全部摧毁!”

  李兴泰见父亲没有糊涂到不敢下手,顿时也很高兴,只不过他皱起眉头问道:

  “我们手中不过三四万人,要完成清剿已经有些捉襟见肘,如今动作这么大,万一布哈拉和希瓦汗国来干涉呢?”

  李献文淡淡一笑,脸上写满了老奸巨猾,“派出使者,告诉布哈拉和希瓦两国的汗王,这是我们大虞国在清理叛乱的藩臣,与其他人无干。

  不但不会影响他们,还会把浩罕之前侵吞的两国领土还给他们。”

  道理是可以讲通的,因为浩罕从法理上来说,就是满清的藩臣,还给土地,更是一招漂亮的拖延计

  李献文淡淡一笑,“只要拖住他们一年半载,等董金凤到了,那就不怕了,到时候再来收拾这两家。”

第690章 宁给逆子,不给外人

  李献文还是很明智的,虽然他进入了暮年,冲劲远远不如他即将得到浩罕大西王称号的二儿子李兴泰,但在更宏观层面的判断,还是远远超过的。

  对于李献文来说,能拿下大半个浩罕,就是如今这支军队的极限了。

  因为军中的火药、铅弹、炮弹以及修理枪械需要的零件,基本都已经耗尽。

  现在剩下的物资,特指火药、铅弹等,只够西北军进行一次出动两万人连续作战五天的战斗了,超过这个数,西北军就要变成全冷兵器队伍。

  可是西北军只装备了一定数量的泡钉甲,由于刺刀的存在,长矛几乎没有装备,锤斧弓箭等武器也没有多少。

首节 上一节 712/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