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72节

  你是个军人,所应该做的事,就是如实的报告这里的情况,然后听从来自上级的命令。

  如果帕拉总督有任何意见,我欢迎他亲自到北大年来,我会好好招待他的。”

  说完,莫子布就不管这个傻缺荷兰上尉难看的脸色,命令舰队准备停泊北大年港口。

  这些荷兰人在南洋当了一百多年的太上皇,已经忘乎所以了,还沉浸在以往的辉煌中。

  一个小小的上尉,竟敢当着莫子布的面大放厥词。

  他还以为荷属东印度公司,是明末清初那个拥有一百五十艘武装商船,四十三艘战舰,能动员出一万名精锐士兵的VOC呢。

  还以为尼德兰共和国,是一百年前那个海上马车夫呢。

  。。。。

  北大年城门口,一场近乎屠杀式的战斗也才刚刚结束。

  带着二百多人的巴哈杜尔苏丹急匆匆回到城中,刚想去城内召集人手,在城门处埋伏的武文勇等人就现身了。

  巴哈杜尔苏丹猝不及防,手下士兵的燧发枪还没来得及装填,武文勇麾下的安南义军早就装填完毕开火了。

  一轮打完,武文勇等抽出武器就冲了上来,巴哈杜尔卫队根本无法抵抗,被杀了的狼奔豕突。

  结果没跑出多远,又一头撞上陈光耀带着吴让包抄过来。

  又是一顿火枪,巴哈杜尔带着仅剩的十几人躲进了城外灌木丛,然后迅速就被搜了出来。

  陈光耀啪啪两个耳光,把巴哈杜尔苏丹打的眼冒金星口鼻来血,随后他把扔到了武文勇面前。

  “砍了他的狗头,不然等荷兰人来了,就不好杀了。”

  武文勇看了看陈光耀,知道对方是在送他功劳,毕竟珐琅印花嵌祖母绿的怀表是真不便宜,没有大功,是不可能得到的。

  “我武文勇欠指挥大人一个人情,以后风里来雨里去,只管招呼一声。”

第92章 郑信,你赚大了好吗

  北大年城,苏丹王宫。

  说是王宫,在大陆上也最多就是一个知府衙门的规模,但对于莫子布来说,也足够了。

  毕竟他的昆仑山堂,还不过就是两三千人的规模而已。

  他刚刚坐定,魏家的魏大全就带着北大年魏氏的户籍、田产、房产等图册契约过来了。

  这是一种非常识趣的表现,当然也是一种试探。

  果然,两人刚一见面,魏大全就高举户籍图册说道:“仁德公,此乃北大年魏氏所有丁册、户册。

  现在暹罗王情况不明,照拂不到我们这些人了,今后就要靠昆仑山堂主持公道,还请仁德公用印。”

  用印这个事情呢,实际上就代表着宣示主权。

  莫子布拿来看了看,魏家户籍图册上只有暹罗王的宝印,而没有暹罗王赐给北大年苏丹的印章。

  那么这就代表着北大年苏丹在魏家眼里,是没有资格在这上面用印的,现在让他莫子布用印,自然是有投靠的意思。

  随后莫子布再看了看数目,好家伙,他终于知道为什么北大年苏丹看魏家这么不顺眼了。

  魏家用二十分之一的人口,占据北大年田亩数的四成五,矿场的十成。

  其余的碾米厂、晒盐厂,再到交易渔获的市场和硝制皮毛的皮革厂,制作黄不拉几蔗糖的糖厂,全部是华人的。

  土著除了一些下田,以及能够捕鱼打猎以外,什么都没有,几乎可以说得上毫无生产资料。

  魏家这不到四千,仅占全北大年0.5成的人口,估计占据了整个北大年财富的六成,还有不交税,不服兵役,不服劳役的特权。

  这.,要是莫子布是北大年苏丹的话,那也是要干掉魏家的。

  不干掉的话北大年苏丹国别说发展,生存都是个难题。

  所以当北大年华人的靠山暹罗阿瑜陀耶王朝倒下,甚至还没倒下,北大年的巴哈杜尔苏丹就忍不住发难,实在是没办法了。

  不对,不是这样!

  莫子布突然又想到,那华人有错吗?

  他们又没有强取豪夺,又没有像殖民者那样用枪炮来攫取当地财富。

  这完全就是北大年土著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还处于奴隶社会早期,因为他们自身的原因,无法跟拥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华人对抗而已。

  而且就是巴哈杜尔苏丹这个位置,也特么是华人赏赐的,不然他的祖先还在吉打当个几百千把人的小土酋呢,哪有现在统治八万人的风光。

  “二哥,这印,小弟可不能用。

  北大年苏丹国乃是暹罗王的藩臣,小弟只是因为他驱逐宗主官员,反相已露,又意图害我同胞,是以前来替天行道而已。

  这北大年,照样还是暹罗之土。”

  魏大全听到莫子布这么说,立刻就松了口气。

  不过他也没有因为莫子布口称他为二哥,自称小弟而放松警惕,他想了一下后说道:

  “即便如此,现在阿瑜陀耶城情况未知,本来上月就要起运送往王城的贡赋一直未能起运,如今仁德公来了,不如就暂交仁德公处理吧。”

  魏大全很聪明,你叫我大哥,我叫你仁德公,咱两各叫各的。

  而北大年魏家虽然不用给巴哈杜尔苏丹交税,但是给暹罗王的贡赋可不能少,这是他们受暹罗王庇护的先决条件。

  “那也行,我先替阿迦达王收着,过些时日我麾下这三千精兵还得去阿瑜陀耶城助拳,到时候好商量。”莫子布点点头,无所谓的说道。

  本来他不缺魏家这点贡赋,但这是一个态度,是在告诉魏家,莫子布及身后的河仙并不畏惧暹罗王。

  不但不为畏惧,暹罗王还得请我莫大龙头去救他呢。

  他所谓的三千精兵在手,也是表示北大年就是谁也拿不走的了。

  两人又东拉西扯的说了半天,魏大全明白莫子布是想干什么了,他就是来代替北大年苏丹巴哈杜尔的。

  这位莫龙头准备把他的兵工厂放在河仙,还要搞一个锡矿粗选厂,顺便控制一下爪哇岛运锡矿去广州的航线。

  除此之外,比如对于魏家目前的产业,并无多大兴趣。

  莫子布当然对魏家的产业没啥兴趣,他就这么点人,一大堆的事情要干,滴滴打人的业务还要开始推广,魏家这口肥肉,没有动的必要。

  但莫子布也确实在准备代替北大年苏丹这个位置了,而且他还不准备给暹罗王上贡,甚至就是魏家上贡给暹罗王那个的贡赋,也要截留一大半。

  至于暹罗那边的反应嘛,我莫大龙头都准备连降两级辈分,去当未来暹罗王郑国英的女婿了,你还想怎么的?

  区区一个北大年苏丹,换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女婿,郑信赚大了好不好。

  等到魏大全走了后,魏大款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

  比起年老体弱,思想固化,儿子还是一个花花公子的魏大全来说。

  今年三十六岁年富力强,略通兵事,知道深浅,更有野心的魏大款,才是最好的合作对象。

  所以莫子布刚才都没提让魏大全担任昆仑山堂执扇的事,想来不久,魏大全就能明白的。

  而莫子布也早就给魏大款摊牌了,莫子布不会赖在北大年不走,因为昆仑山堂的利益不在这边,地盘他可以让出来。

  但是魏家想要占据北大年,最后成为可以统治土著的王公贵族,就像洛坤王家和宋卡吴家那样,肯定还是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对于这个,魏大款比魏大全就要清楚的多,魏家积存的那些金银、香料、檀香木以及日常用的粮食、布匹、糖、盐等物资确实重要。

  但这些重要的东西不是凭空出现的,是从魏家的土地、山川河海中收获的。

  所以对于魏家来说,只要能拿到北大年之主这个身份,其余的浮财,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

  而以魏家的份量,就这么几千人,要拿到北大年之主的位置,一要靠昆仑山堂的武装保护。

  

  二要靠留着辫子的魏家族亲,比如会安魏日坤这样的人,从大陆源源不断的给他们补充人口。

  而这一切,都只有莫子布能为他们达成。

  至于暹罗缓过来了的问题,这就不关魏大款的事了,那是鄚家与郑家,高棉王与暹罗王的博弈。

  而他们不管谁赢了,只要魏家没乱整,都得靠魏家这个同胞镇守北大年,并不断把北大年的财富打包好了送上门去。

  所以,魏家是安全的,根本用不着前怕狼后怕虎。

  反而要大力支持,支持河仙鄚家在北大年建立兵工厂,支持郑国英在未来的反攻。

  “大款兄,现在还请你拨出五百个族人分为二十队,我们需要他们协助将士们将土人逮拿回来,有罪者罚,无罪者让他们也不要担心,尽量安抚下来。

  此外陶公城叶家那边也需要去通知一下,我担心巴达维亚的红毛鬼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他们自己倒是不太可能发兵,但吉兰丹苏丹说不定会被鼓动。”

  莫子布每次提到这个名字都有点想笑,不知道魏大款的父亲为什么给他取了这么个名字。

  魏大款立刻点头,“龙头放心,我这就去办。”

  。。。。

  莫子布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虽然自从他在锡兰岛威胁荷兰人之后,荷属东印度公司就知道莫子布与法国人搭上关系的事情。

  不然这次攻打北大年,莫子布也不会邀请荷兰陆军上尉前来观战。

  只不过荷兰人虽然被莫子布用法国人给吓住了,但荷属东印度公司在南洋以夷治华,谁强打谁的策略,已经实施了上百年,不可能马上对这政策来个一百八十度的调头。

  他们极有可能自己不出手,但出动军事顾问,鼓动隔壁的吉兰丹苏丹来试试深浅。

  那么处于北大年和吉兰丹之间的陶公城叶家,就是一个必须要争取的对象了。

  有了叶家站在自己这边,吉兰丹苏丹的军队还没到北大年就会被发现。

  魏大款领命下去了,莫子布也开始发布安民告示,做出一副十分宽仁的模样。

  但这不过是我莫大龙头的计策而已。

  现在莫子布的人手加上魏家,总共也不过就是五六千人,还不可能完全都散出去,因此打败土著容易,做到控制却很难。

  所以还不如先摆出一副宽大处理的模样,把人心稳住。

  等到把会安的明香人和潮州魏家、洪家的人运个几千到达北大年,土著们的藏身之处也摸清楚之后,再让他们尝试一下奴隶矿工的滋味。

  到时候就是温顺者尚可活命,桀骜不驯的都要死在运送矿石的路上了。

  当然,北大年苏丹这一系人和大部分北大年土著贵族,是要铲除干净的,没理由让他们活着。

第93章 驸马爷,我们想你啊

首节 上一节 72/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