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750节
而且,能进院来祭拜的都是汉人,或者说用血汗得到汉人承认的回部武士。
其他人只能在汉人祭祀的时候在外面跪在地上不抬头,他们没资格进来。
没错,大宛盆地夏藩国中实行的,不是什么宗教区别对待,比如给异教徒收重税,或者干脆一刀切全部禁止,他们施行的,实际上应该叫做宗教歧视政策。
也就是说,汉人以外的,你要信白莲宗,那还得层层审核,看你有没有这个资格,没资格的话,抱歉,门都没有。
你敢私下当白莲宗信徒,那就一刀了你的脑袋。
这种政策,是非常有杀伤力的,让被统治的人把能信白莲宗当成一种可以向上攀爬的特权,纷纷趋之若鹜。
而且,他们想信天方教也没法信了,因为全大宛盆地找不出来一个可以颂唱经文的天方僧了。
整个浩罕的天方教僧侣,甚至所有浩罕有学识的人,全部处死了,一个都没留下。
这叫做断根,从根子上断了你传播的途径,这样最多一代人,就传不下去了,甚至连文字都会消亡。
。。。。
长顺堡中。
去山北镇登记了出兵的数量和物资后,冷天禄又带着人回到了长顺堡。
而且不止他来了,他们一起互助的其余五个堡主,都到了长顺堡集合。
六个人在一个黑色陶罐子中抓来抓去,最后长天堡的河南灵宝人许章,抓到了写了留字的阄。
“狗曰的,晦气,老子出门时老鸦就哇啦哇啦的叫,果然没好事!”许章一脸的不爽,这下他没法出征了。
虽然会按规矩分到一些军功和掠夺的物资,但跟自己上阵去抢,那可差的太远了。
“老许,你要这么想,这次你留守了,下次就不用抓阄了。”冷天禄笑呵呵的说道。
许章听完,更加难受了,他看着冷天禄,“老子还不知道你们,他妈的,这次出去,搞不好就把仗打完了,到时候你们跟国姓保爵爷一样成了真正的亲藩,老子还是个土地主。”
众人一顿大笑,然后纷纷许诺自己抢了什么回来,然后会怎么给许章分。
而之所以要让人留守,原因很简单,现在的夏藩国中,浩罕人有五十一万,男人只有十万出头,成年男丁更是只有四万来人。
而原本的浩罕国中,可是有八十多万人的,就算男女比例不均衡,那男人怎么也有三十五万。
这二十多万男人去哪了?
很简单,全部被杀了。
夏藩二王子李兴泰说的杀一半定河中,那可不是说说而已。
夏藩入主大宛盆地,三年半把浩罕人的人口干没了三十万朝上,手段绝对称得上残忍酷烈。
比如这许章,出身关中义从,灵宝挨着关中嘛,看着跟个老农似的,但死在他手里浩罕人,至少有上百人。
他的长天堡外,有个地方叫化人地,熔化的化,得名的原因,就是原本长天堡生活的几百浩罕男人,都被直接捅死后拖到这里一把火全烧了,所以叫做化人地。
虽然目前浩罕人中但凡有一点点敢反抗的都被杀了,但防人之心不可无,许章很是难受,可也不得不接下这个任务。
冷天禄他们出征之后,这六个堡,不算山林河流一拱十一万多亩的土地,就要他来守护了。
第721章 扫清河中害人虫
清晨,冷天禄早早起来,自己来到河边打了一桶水,用冰冷的河水洗了洗脸,搓了两下毛巾,然后用它把三把长匕首,一一擦拭的雪亮。
嘣!
一石二的强弓连拉十下,双臂仍然没出现酸胀的迹象,精巧的手弩也拆开把每个零件清洗和上油。
冷天禄是军中著名的猛士,一般他们这种人,是很少当线列步兵列阵排队枪毙的,基本都是作为夜不收。
而对于夜不收来说,弓弩和刀剑绝对比火铳用处要大,因为这些玩意可以适用各种场景和各种天气。
锻炼了下身体,略微出汗之后,冷天禄才开始往回走,等到了家门口的时候,他的一妻五妾都起来了。
正妻是从四川东乡县(宣汉)过来的,在参加西征的时候,两人就定了亲。
所以比起别人,冷天禄待遇很不错,至少枕边人没有语言隔阂,家里也能更放心一些。
“老爷此去,一定要小心,那些布哈拉人命都贱的很,一百个也抵不上我夫君一个,若是能打杀了那就打杀了,千万不要拼着受伤去换,不值当。”
“妇人之言!”冷天禄满脸的不高兴,“那上了战场谁还能想那些,你多杀一人,多出一份力,不但自己能活命,同袍活命的几率也更大。
若是人人在生死搏杀的时刻还要斤斤算计,这仗还怎么打!”
粗人就是这样,妻子岂不知道上了战场不能有杂念,这么说不过是心疼他,结果冷天禄完全不解风情。
不过妻子倒是已经习惯他这样子了,当下也不反驳,只是把冷天禄的青色泡钉甲、大红绸缎曳撒、纹金龙朱漆盔拿来,随后妻妾们一起给冷天禄穿上。
这身行头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因为这是按照皇帝的戎装礼服改的。
只是把黑色罩甲改成了青色泡钉甲,把黑色和金色为主的真武大帝斗笠盔改成了纹金龙朱漆盔而已。
所以哪怕在堡主中,能得到皇帝赐这套戎装礼服的,也没到一半。
这身衣袍相当有品位,是真正的内监衣帽局出品,由裁缝高手按照每个人的身高腰围严格制作的。
因为哪怕冷天禄这种长得不怎样的人穿上,也一下英武许多。
妻子满眼星星的看着自己的丈夫,越看越是满意,几个妾室则是带着浓浓的敬畏。
这身青红相交的戎装,就是夏藩在大宛盆地权威的具象化。
其实不但他们,冷天禄的儿女们看着父亲戎装的样子,也都是惊呆了。
随后两个儿子满眼羡慕,把手放进嘴巴里,口水滴哒的看着,小小年纪便在心里种下了戎装最帅的种子。
两个女儿则扑了过来,吵闹着让突然英武不凡的父亲抱,但很快都被母亲们拉了回去,因为衣服穿好之后,仪式就要开始了。
冷天禄走出大门,大门外他两个侄子和三个在他治下,原本就是冷天禄军中下属的汉家武士,以及五个回部武士,十五个浩罕仆从炮灰,都来了。
包括两个侄子在内的汉家武士都是火铳手,他们戴着黑色铁胄,穿着橙色对襟上衣,胸口有一个圆形白色区域,写着夏藩左卫火铳手等字样,下身则穿着黑色长裤,打着白色的绑腿。
之所以不穿鸳鸯战袍了,是因为这种新设计出来的军服口袋更多,更适应火枪手要带一大堆东西的现实需求。
至于五个回部武士,他们穿着泡钉甲戴着白色范阳帽,装备只有长矛、短刀、圆盾和弓箭等。
在夏藩中,回部武士的作用要么是大战开始做炮灰用,要么是汉军击溃敌军后上去收割,所以基本不配火器,清一色肉搏兵。
至于十五个浩罕仆从,他们就是穿着自家的衣服,精瘦精瘦的在冷风中不知道是害怕还是真的冷,一阵一阵的打着哆嗦。
冷天禄走出大门后,五个汉家武士,五个回部武士赶紧列阵两排,刀枪在握,目不斜视。
冷天禄装模作样来回走动检阅了他们一遍,随后大声说道:“此一战,我等承皇命诏令出关去征讨布哈拉人,定要杀他个人仰马翻,大涨我汉人,我夏藩威风。
因此丑话说在前头,谁敢迁延不前,贪生怕死,哪怕是老子的侄子,我也要清理门户,以正军法!”
十个武士听罢,立刻半跪下,高声回答:“我等定然奋勇杀敌,绝不贪生畏死。”
“好,那就吃了这碗亲人的酒水,兵发镇西关!”冷天禄把手一挥,早就准备好酒浆的亲人们在冷天禄之妻的带领下上前。
父母先奉上一碗酒,没有父母在的,就以兄嫂代替,众人以军礼代替跪拜,口称谢过父母(兄嫂)后,满饮酒一碗。
随后妻妾晚辈上前,武士们则站直身体,妻妾晚辈们象征性的为武士整理了一下衣衫,随后下拜,口称:
“阿郎在外,只管为国杀敌,家中自有我等照应,妾等宁闻壮烈之旌表,不听犯法违纪之黑报。”
此时的大虞,士兵在战场上的表现是要通报家人的,所谓黑报,就是士兵违反乱纪,甚至贪生怕死,屈膝投降之后,官府上门通报。
因为多以黑巾裹着纸质文书,还要在门上悬挂三月,所以多用黑报代指不好的消息。
“冷天禄,长顺堡十六家的列祖列宗来年能否血食?”
长顺堡唯一的耆老,六十岁了还身体康健,跟随孙子来到大宛的石三爷提着铜锣,哐当一声敲响,嘴里跟着高喊起来。
白莲宗既然在朝着北方汉人重建宗族的方向发展,下面人又有拓殖的需求,自然某些传统,也跟着回来了。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春秋时期的祖宗血食,而这种血食,最高等级的不是什么三牲,而是人。
具体的说是被俘虏的敌国之人,身份越高贵,祖宗就越高兴。
这种汉初就开始走下坡路,两汉以后基本看不到多少的仪式,在如今的西北,在痛苦环境的倒逼下,竟然有让人有些让人心头发麻的回来了。
这也很好解释了大宛盆地夏藩的基层情况,实际上就是真的恢复周礼了。
远在京城的皇帝就是周天子,宁夏郡王李献文就是天子封的郡国之主,藩国内从君侯到堡主的封臣就是大小卿大夫,汉人武士就是士,回部武士就是国人,被征服的浩罕人就是野人。
虽然等大规模汉人移民到达,血脉完全清洗过来之后,这套完全落后于现在中华生产力的东西,肯定会消失。
但目前,它还很好用,且残忍又幽默的符合了河中的生产力现状。
因此听到耆老石三爷问自己能不能让祖宗血食,冷天禄血气上涌,大吼一声‘能!’
同时他还在心里发誓,这次出征布哈拉,一定要抓一个和卓后裔回来,把他在十六家的祠堂里开肠破肚,让冷家,让长顺堡十六姓的祖先享受在这一县七十七堡,最有牌面血食。
“长顺堡天兵,开拔咯!”石三爷听到满意的回答,立刻敲着手里的铜锣,高兴的喊了起来。
许多不明就里的孩子,也跟着欢呼了起来,更有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好似过年一般。
冷天禄率先上马,身后十个武士也上马,浩罕仆役们则赶紧挑着担子,推着独轮车跟上。
冷天禄他们要先到镇西关集合,然后按照进行行伍编配以及操练,等一个月后气温稍高,才会真的出征。
而随着长顺堡的鞭炮声响起,其他各堡,也有鞭炮跟着炸响,不多时,冷天禄等越走,各堡出来的身着戎装的人就越多,渐渐汇聚成了一条红色的海洋。
路途中的回部百姓与浩罕人,皆惊惧下拜在路旁,头也不敢抬。
而且,路途中加入的,并不只有各堡出动的藩兵,还有大量自备马匹刀剑,甚至火铳的汉人游侠儿前来汇入。
这些人,多是各堡汉人家庭的非长子,夏藩虽然才在大宛盆地才就藩三年多,但李献文此前在河西陇右坐镇十几年,有大量西北武士家庭跟他到了大宛,因此藩中游侠儿可不少。
而之所以他们会愿意自备一切东西参战,那是因为夏藩跟南洋和东洋的亲藩、镇藩一样,所有的勋臣封地都不允许析分,通行第一任正妻所生长子继承制,长子夭亡则以此类推。
所以很多上面哥哥身体康健的嫡子,庶出的儿子们,都要抢在父亲还是一家之主,可以为他们置办武器盘缠的时候,出来建立军功,以求自己也能得到一块封地。
对于这些贵族子弟来说,一旦从贵族变成平头百姓,那比杀了他们还难受,所以搏命,就是最好,最快速的选择。
不然你只能去读书,早五晚九去太学里面卷,去当皇帝最喜欢的丹化学家,格物学家,生物学家,医学等。
这贵族子弟啊,除了嫡长子外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是要拿命去保证自己不跌落阶层的。
。。。。。
“不行,绝对不行!”
“父王,我们绝对不能答应,想让夏藩给他当运送给养的民夫,陈光耀是昏头了吗!
自光中七年(1782)开始,十三年了,整个西北都是在父亲的治理下才有这般势头的。
从兰州到迪化的几千里兵站,大小上千个农业合作社,哪一样不是费劲了您的心血。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